第54章
而且这两人在薛老面前更是态度积极到不行,不等薛老说完,他们已经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薛老师,你的这些作品之前康老师就给我们看了,我个人十分十分喜欢这一行,也有极大的兴趣想要在这里学一点技术。”
“这千百年来的手工技术若后继无人,说来也可惜。我们愿意做这个传承人!还希望薛老师能收下我们,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女孩子双眼放光,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喊师父了。
男孩也同样如此。
面对他们两个这么大的热情,倒是薛老有些不确定。
“孩子,我……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教好你们,而且这贝雕画要的是耐心,整天关在这院子里雕……”
“薛老师!我们都愿意这样啊,我也不会觉得自己是被关在院子里被迫学习,因为喜欢这个,我想要做这个,学习的分分钟都能让我开心啊。”
“你说是不是啊闫峰。”
男孩立刻附和起来,一旁的康老师很明白薛老的担忧,肯定道。
“薛老师,
你只要按照你自己想教的来就好。”
他们都知道,薛老的确想要徒弟,而且也整日忧心着往后这门手艺怕是要彻底消失。
他们薛家祖上几代都是靠海吃海,当初清政府还在的时候,祖上就通过这门技艺,上贡给朝廷的。
这么多年世世相传,若断送在自己的手里,薛老心里又岂会甘心?
本来自己的女儿是手艺的传承者,可女儿现在出了那档子事,肯定没办法继续做下去。
思及此,薛老便同意下来。
沈确也为他高兴,便郑重其事地按照薛老以前和他提过的那样,建议来个拜师仪式。
茶盏,熏香都给点上了。
其他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拜师仪式,好奇的同时也感到新鲜,对于陈昭来说,也是第一次见。
那几个博主将这个仪式拍下来,陈昭只注意到,薛老热泪盈眶,浑浊的眼睛是她少见的开心。
后来去研究院参观的行程陈昭就没跟着去了。
今天起得太早,她想着回去休息一会,沈确张了张口,看她脸色的确有些疲倦,也不勉强她。
叮嘱了不少话后彼此才往不同的方向过去。
其实陈昭回去还有个目的,那就是为写茹解决一件公事。
上次赵写茹在工作上遇到了曾经被自己刁难过的合作方,对方似是有些记仇,多次使绊,因此惹恼了赵写茹。
她当场撂挑子,放弃了这个项目,从而去另寻好的项目代替。
其中就瞄上了陈昭前学长负责的一个项目。
于是这会赶在对方联系之前,陈昭给写茹写了一封介绍信。
等完事后,已经是晚上了。
和对方聊了一会,又和赵写茹打了一通电话,发现这会的天色早就暗下来。
转头一看,竟然都是九点了。
晚上她还没进食,又懒得下去,便翻箱倒柜地把之前买的几箱泡面拿出来充饥。
然而就在这时,房门忽然被敲响了。
陈昭疑惑地上前打开门,只见杨硕笑呵呵地邀请她。
“还没吃饭吧?走!请你去吃夜宵。”
生怕陈昭拒绝,杨指导还特意补充了一句。
“不是我一个人请你,还有村委会的几个老乡,在芬姐的饭店吃生腌,走呗!”
“不要有压力,正常的感谢饭而已,很轻松的。这几天还多亏了昭昭你,主任他们都很想和你吃顿饭表示感谢,你就别推拒了啊。”
陈昭笑了笑,欣然前往。
两人刚从阁楼走下,正好撞见在院子里打算洗锅的于思存。
不等陈昭邀请,杨指导赶紧开口:“诶思存,你还没吃饭呢?正好和我们蹭饭去,走走走。”
于思存脸色一紧,连忙拒绝:“不了杨叔,我就在家里随便吃点好了,不太想出门,你们去吃吧。”
她尴尬一笑,也不顾杨硕伸过来的手,抓着锅子转身便走。
杨硕愣了一下,收回手后笑道:“这孩子,以前不是挺喜欢蹭吃蹭喝的么。”
陈昭也觉得有些古怪,这段时间思存并不怎么出门,她也不像之前那样动不动就来喊自己去溜达,或者吃饭。
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
陈昭想了一下,敛下思绪。
等他们到那的时候,沈确也在。
可能是因为开心,沈确还和那几个主任喝了点。
他懒散地靠在椅子后面,目光直勾勾地盯着门口。从陈昭进门开始,他的眼神就没有从陈昭身上挪开过。
导致杨硕还开玩笑:“看什么看,我又没把你姐给炖了!哈哈。”
沈确下意识摇头,给杨指导倒了一杯酒,打趣说。
“你可炖了不了,要炖也是我姐炖你。”
“杨指导,你现在对我姐姐的实力还是一无所知。”
旁人开始附和:“陈小姐的确是有本事啊,咱们这不是感谢她的么!”
“你别说,就两天的时间,咱们那短视频的号涨了好多好多的粉丝,好像都是那几个博主带过来的。关键是那几个博主还没发作品呢!”
“哎我没想到这宣传效应这么强呢,早知道咱们也不必拖到这个时候等陈小姐给出主意了。”
陈昭客气一笑,只道:“这只是诸多宣传的其中一种手段而已,想要可持续的发展,设施服务等都要配合上,才能有虹吸效应。”
且别说找到合适的博主,出推广费不简单,光拿以前小岛还没有进行基础建设,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要往旅游这块发展,万众一心的时候。
哪怕有了博主宣传,也不一定有人买账。
现在却不一样。
陈昭之所以愿意搭这个线,也是看到小岛的确只缺一个机会,小岛所有人的努力,村委,还有研究院的配合,以及聆海文旅局的支持,她都看在眼里。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她的私心,她喜欢这里。
喜欢这里的轻松,自由,每天漫步在环岛路上,听风见海,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
这里和明港的海还不一样。
她在这里,就像被随时治愈的伤患,在一天天的希冀中给自己疗愈。
她想若是有更多的人知道这里,肯定也会和自己一样。让自己的世界慢下来,去感受风,感受空气,甚至感受到别人故事里的喜怒哀乐。
那种感觉,是在明港从未体会到的。
也是她无法用具体的言语去描述的一种。
还有这里的淳朴民风,明明只是陌生人,可见过几面后,就像认识很久的好友。
他们的关心,帮助,都让陈昭很喜欢。
和他们在一起,特别的轻松。就如现在,她听着杨指导他们聊起刚到小岛时发生的一些趣事。
还有几个村委的老乡八卦,聊着聊着,又不禁去幻想,以后小岛人多了,就业的机会多了,他们是不是赚钱就简单一些。
家里的孩子,是不是就可以从外地回家,陪在身边的同时,还不会有那么大的社会压力。
这些事情离陈昭很远很远,是她曾经在明港永远都不会接触到的。
可现在却无端和他们感同身受,和他们一样,希望自己的生活环境好的同时,也能有家人陪在身边。
而她真正意义上的家人,也只有沈确了。
思及此,她扭头看向沈确,无意间撞进他黢黑的眸子里。
陈昭并没有别开目光,而是顺势拍了拍他的肩膀,由衷地感叹道。
“是啊,家人能在身边陪伴,是一件非常非常幸福的事。”
沈确勾唇一笑,握住她的腕骨将她的手放下。
在餐桌之下,他反手握住她的掌心。
陈昭咯噔了一下,下意识地想抽手,但却被他更加用力包裹在掌心。
对上他淡定的脸,沈确只是挑动眉头,猛地抬起手,暴露在众人的目光之下。
第36章
陈昭吓了一跳,脸色怔愣之际,沈确语重心长地附和众人的话。
“家人能陪在身边多好啊,杨指导也羡慕我了,他说自打我姐来这后,我生活都变规律了。”
旁人笑呵呵地赶紧给陈昭倒饮料,针对他们姐弟情深的画面发表了感同身受的各种想法。
没有谁往多了去想,包括杨硕,也只说:“可不是么,你姐姐过来之后,你这心情都好多了。”
“以前还老阴郁着脸,时而热情,时而深沉呢,和你这年纪一点也不相配。”
沈确笑着松开她的手,捕捉到陈昭眼底转瞬即逝的不自然,心里就像得逞的小狗,洋洋得意地摇着尾巴。
陈昭不放在心上,也特意把那点乱飞的心思给收回来。
吃过这夜宵后大家各自回家,沈确屁颠颠地跟到了陈昭身后,双手揣兜倒走着:“生气了?”
陈昭轻笑了一下,不以为然:“我生什么气?
”
“薛老师,你的这些作品之前康老师就给我们看了,我个人十分十分喜欢这一行,也有极大的兴趣想要在这里学一点技术。”
“这千百年来的手工技术若后继无人,说来也可惜。我们愿意做这个传承人!还希望薛老师能收下我们,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女孩子双眼放光,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喊师父了。
男孩也同样如此。
面对他们两个这么大的热情,倒是薛老有些不确定。
“孩子,我……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教好你们,而且这贝雕画要的是耐心,整天关在这院子里雕……”
“薛老师!我们都愿意这样啊,我也不会觉得自己是被关在院子里被迫学习,因为喜欢这个,我想要做这个,学习的分分钟都能让我开心啊。”
“你说是不是啊闫峰。”
男孩立刻附和起来,一旁的康老师很明白薛老的担忧,肯定道。
“薛老师,
你只要按照你自己想教的来就好。”
他们都知道,薛老的确想要徒弟,而且也整日忧心着往后这门手艺怕是要彻底消失。
他们薛家祖上几代都是靠海吃海,当初清政府还在的时候,祖上就通过这门技艺,上贡给朝廷的。
这么多年世世相传,若断送在自己的手里,薛老心里又岂会甘心?
本来自己的女儿是手艺的传承者,可女儿现在出了那档子事,肯定没办法继续做下去。
思及此,薛老便同意下来。
沈确也为他高兴,便郑重其事地按照薛老以前和他提过的那样,建议来个拜师仪式。
茶盏,熏香都给点上了。
其他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拜师仪式,好奇的同时也感到新鲜,对于陈昭来说,也是第一次见。
那几个博主将这个仪式拍下来,陈昭只注意到,薛老热泪盈眶,浑浊的眼睛是她少见的开心。
后来去研究院参观的行程陈昭就没跟着去了。
今天起得太早,她想着回去休息一会,沈确张了张口,看她脸色的确有些疲倦,也不勉强她。
叮嘱了不少话后彼此才往不同的方向过去。
其实陈昭回去还有个目的,那就是为写茹解决一件公事。
上次赵写茹在工作上遇到了曾经被自己刁难过的合作方,对方似是有些记仇,多次使绊,因此惹恼了赵写茹。
她当场撂挑子,放弃了这个项目,从而去另寻好的项目代替。
其中就瞄上了陈昭前学长负责的一个项目。
于是这会赶在对方联系之前,陈昭给写茹写了一封介绍信。
等完事后,已经是晚上了。
和对方聊了一会,又和赵写茹打了一通电话,发现这会的天色早就暗下来。
转头一看,竟然都是九点了。
晚上她还没进食,又懒得下去,便翻箱倒柜地把之前买的几箱泡面拿出来充饥。
然而就在这时,房门忽然被敲响了。
陈昭疑惑地上前打开门,只见杨硕笑呵呵地邀请她。
“还没吃饭吧?走!请你去吃夜宵。”
生怕陈昭拒绝,杨指导还特意补充了一句。
“不是我一个人请你,还有村委会的几个老乡,在芬姐的饭店吃生腌,走呗!”
“不要有压力,正常的感谢饭而已,很轻松的。这几天还多亏了昭昭你,主任他们都很想和你吃顿饭表示感谢,你就别推拒了啊。”
陈昭笑了笑,欣然前往。
两人刚从阁楼走下,正好撞见在院子里打算洗锅的于思存。
不等陈昭邀请,杨指导赶紧开口:“诶思存,你还没吃饭呢?正好和我们蹭饭去,走走走。”
于思存脸色一紧,连忙拒绝:“不了杨叔,我就在家里随便吃点好了,不太想出门,你们去吃吧。”
她尴尬一笑,也不顾杨硕伸过来的手,抓着锅子转身便走。
杨硕愣了一下,收回手后笑道:“这孩子,以前不是挺喜欢蹭吃蹭喝的么。”
陈昭也觉得有些古怪,这段时间思存并不怎么出门,她也不像之前那样动不动就来喊自己去溜达,或者吃饭。
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
陈昭想了一下,敛下思绪。
等他们到那的时候,沈确也在。
可能是因为开心,沈确还和那几个主任喝了点。
他懒散地靠在椅子后面,目光直勾勾地盯着门口。从陈昭进门开始,他的眼神就没有从陈昭身上挪开过。
导致杨硕还开玩笑:“看什么看,我又没把你姐给炖了!哈哈。”
沈确下意识摇头,给杨指导倒了一杯酒,打趣说。
“你可炖了不了,要炖也是我姐炖你。”
“杨指导,你现在对我姐姐的实力还是一无所知。”
旁人开始附和:“陈小姐的确是有本事啊,咱们这不是感谢她的么!”
“你别说,就两天的时间,咱们那短视频的号涨了好多好多的粉丝,好像都是那几个博主带过来的。关键是那几个博主还没发作品呢!”
“哎我没想到这宣传效应这么强呢,早知道咱们也不必拖到这个时候等陈小姐给出主意了。”
陈昭客气一笑,只道:“这只是诸多宣传的其中一种手段而已,想要可持续的发展,设施服务等都要配合上,才能有虹吸效应。”
且别说找到合适的博主,出推广费不简单,光拿以前小岛还没有进行基础建设,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要往旅游这块发展,万众一心的时候。
哪怕有了博主宣传,也不一定有人买账。
现在却不一样。
陈昭之所以愿意搭这个线,也是看到小岛的确只缺一个机会,小岛所有人的努力,村委,还有研究院的配合,以及聆海文旅局的支持,她都看在眼里。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她的私心,她喜欢这里。
喜欢这里的轻松,自由,每天漫步在环岛路上,听风见海,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
这里和明港的海还不一样。
她在这里,就像被随时治愈的伤患,在一天天的希冀中给自己疗愈。
她想若是有更多的人知道这里,肯定也会和自己一样。让自己的世界慢下来,去感受风,感受空气,甚至感受到别人故事里的喜怒哀乐。
那种感觉,是在明港从未体会到的。
也是她无法用具体的言语去描述的一种。
还有这里的淳朴民风,明明只是陌生人,可见过几面后,就像认识很久的好友。
他们的关心,帮助,都让陈昭很喜欢。
和他们在一起,特别的轻松。就如现在,她听着杨指导他们聊起刚到小岛时发生的一些趣事。
还有几个村委的老乡八卦,聊着聊着,又不禁去幻想,以后小岛人多了,就业的机会多了,他们是不是赚钱就简单一些。
家里的孩子,是不是就可以从外地回家,陪在身边的同时,还不会有那么大的社会压力。
这些事情离陈昭很远很远,是她曾经在明港永远都不会接触到的。
可现在却无端和他们感同身受,和他们一样,希望自己的生活环境好的同时,也能有家人陪在身边。
而她真正意义上的家人,也只有沈确了。
思及此,她扭头看向沈确,无意间撞进他黢黑的眸子里。
陈昭并没有别开目光,而是顺势拍了拍他的肩膀,由衷地感叹道。
“是啊,家人能在身边陪伴,是一件非常非常幸福的事。”
沈确勾唇一笑,握住她的腕骨将她的手放下。
在餐桌之下,他反手握住她的掌心。
陈昭咯噔了一下,下意识地想抽手,但却被他更加用力包裹在掌心。
对上他淡定的脸,沈确只是挑动眉头,猛地抬起手,暴露在众人的目光之下。
第36章
陈昭吓了一跳,脸色怔愣之际,沈确语重心长地附和众人的话。
“家人能陪在身边多好啊,杨指导也羡慕我了,他说自打我姐来这后,我生活都变规律了。”
旁人笑呵呵地赶紧给陈昭倒饮料,针对他们姐弟情深的画面发表了感同身受的各种想法。
没有谁往多了去想,包括杨硕,也只说:“可不是么,你姐姐过来之后,你这心情都好多了。”
“以前还老阴郁着脸,时而热情,时而深沉呢,和你这年纪一点也不相配。”
沈确笑着松开她的手,捕捉到陈昭眼底转瞬即逝的不自然,心里就像得逞的小狗,洋洋得意地摇着尾巴。
陈昭不放在心上,也特意把那点乱飞的心思给收回来。
吃过这夜宵后大家各自回家,沈确屁颠颠地跟到了陈昭身后,双手揣兜倒走着:“生气了?”
陈昭轻笑了一下,不以为然:“我生什么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