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两个小时后,火车到站的轰鸣声响起,打开车门的一瞬间,杨晓晓飞奔下车。
真好,空气都清新了。
一路边走边问,又转了两趟车,四个小时后,杨晓晓才站在了曙光农场的外面。
此时,杨晓晓的全身上下都挂满了包袱。
“小姑娘,你找谁?”
杨晓晓一盒大前门香烟比嘴快的最先塞了过去。
“叔,我是杨文华的闺女,过年了,过来看望一下他们。”
男人盯着手中的香烟笑得见牙不见眼,“唉哟,原来是文华的闺女啊,你这大包小包的可花了不少钱吧?”
“这那能啊,咱都是农民,也就叔手中的烟值钱,侄女这不是也想讨好讨好您,回头也能对俺爸妈关照关照不是,呐,您瞧瞧,我这身上提的,也就这两只自己在山上抓的两野兔是好东西,自个腌制的。
其余的,就是些晒干的野菜蘑菇啥的,不值钱,还有侄女今年分得的一点粮食,这不,想着拎一半过来给老两口改善改善口粮。”
“咱年轻,苦点就苦点,但父母年龄大了,就想着他们能吃多点。”
“呐,叔,你要是不嫌弃,这只野兔就送给您尝尝,侄女亲自熏的呢。”
“哈哈……这样啊,那我就不客气了,呐,远处那座小平房就是你爸妈住的地方,去吧。”
“好咧,谢谢叔。”
转头间,杨晓晓的脸上瞬间恢复了冰冷。
这守农场的可不好随意的给打发了,小鬼也最是难缠,能出点血就能搞定的事是最好的,不然等自己走了,他们要是为难原主双亲,那就得不偿失了。
走近后,一座白雪覆盖的土坯小平房映入眼帘。
还隐隐能听见屋内传来的咳嗽声。
想到这,几瓶止咳糖浆去掉包装,换到木罐里,进入了麻布袋。
“咚咚咚!”敲了敲木门。
“爸妈,我来看你们来了。”
“文华,我怎么听到晓晓的声音了?”
夫妻俩都不敢置信的竖起耳朵,僵硬在土炕上。
“爸妈——”
“开开门——”
姜婆子:“文华,外面是不是有人找你们啊?”
直到西屋传来了熟悉的呼叫声,杨文华才确定,他并没有幻听。
急忙下了炕,跑出房间,拉开了房门。
“晓晓——?”
“你……你这孩子,咋跑这来了?你怎么找过来的?”
“快快快进屋。”
“青霞,真是咱闺女来了。”
这时,西屋的门也被打了开来,两位满脸沧桑的中年男女一前一后的走了出来。
“来,晓晓,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你魏伯伯,这是你姜伯母,跟爸妈一块下放干活的。”
“伯伯,伯母好。”
“欸,好好好,那你们仨先叙叙旧,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我们就不打扰了。”言罢,便又转身进了屋。
“闺女,快上炕来暖和暖和。”
“晓晓,来跟妈说说,你咋一个人跑到这来的?还拎这么多东西?多危险啊。”
“妈,没事,我这可都是给你们带的好东西呢。”
“呐,这套军大衣给爸的,这套花棉袄棉裤给妈的,你们试试看合不合适。”
“天啊,闺女,你哪来的钱票买这新衣裳啊,你有钱你给自己买好了啊,爸妈又不是没有。”
杨晓晓望了眼二人身上那单薄摞补丁的棉袄,估计里面的棉都结块了吧。
“爸妈,你们放心,晓晓也有的,你瞧我这里面穿的,都是新的棉袄呢,这外面套的这外衫是专门掩人耳目的,我可暖和着呢。”
“哟,还真是,我闺女像我,聪明,哈哈哈……”
“妈,我刚听到你咳嗽了,正好,我带了几瓶好东西给你,野枇杷熬制的糖浆,专治咳嗽,你给试试。”
“还有这,这一袋腊肉,腊肠,野鸡,野兔也都是我自己做的,山上抓的,做好了给你们带过来的。”
“还有这袋,是晒干的蔬菜,菌菇,板栗啥的,哦,还有袋粮食,全都是山上摘的,不要钱的,自己晒的。”
“天啊,闺女啊,你这是把家都搬过来了吧?还有这么大袋肉,你这是去哪抓这般多啊?这不都是集体资产吗?你没被人发现?”
“还有这猪肉,你不要告诉我,你去抓了只野猪?”
“爸妈,不是我抓的,是其它知青抓了分我的,见者有份,咱们偷偷的抓了,谁也没告诉。”
“你啊你,妈都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了,你这万一被发现了可怎么办啊?还有山上那么危险,你这浑身没有二两肉的,你还学人家抓野鸡野兔?你是想气死妈啊?”
韦青霞双目通红,望着杨晓晓又极力压制。
“哎……算了,妈不说你了,是爸妈没有用,照顾不了你,还要你来照顾爸妈。”
第327章 被算计的知青农家媳(14)
杨晓晓尴尬,她最不会安慰人了好吗,乖顺的坐在一旁,讪笑道:“没有,我这不是大了吗,也想爸妈好好的,以后好起来了,还能继续在我身边照顾我呢。”
“呵,你也知道你大了,女孩子大了都是要嫁人的,爸妈哪能一直陪着你啊。”
杨晓晓挠了挠头,转移了话题,“妈,快试试这个糖浆,早点吃,早点好,这是咱们那边一个知青家自己做的,他家父母以前是老中医,老管用了。”
“这么多她全给你了?会不会不好啊?咱们也没啥回礼给人家。”
“不用,妈,这是我好朋友,一个被窝的,人很好,我俩平时互相照顾,人情,我自是会还的。”
“好吧。”
说着,韦青霞便就着木罐,喝了一口,咂巴了下嘴。
“嗯,甜,好像喉咙还真舒服了些,没那么干痒了。”
“嘿嘿,是吧。”
“这些您都留着,一天喝个三四次,很快便会好了。”
“爸,也有你的,呐,药酒,你闺女自己学着泡的,老烈了,您一次别多喝,喝多了容易补过头,别回头流鼻血了,每次就喝一小杯就行。”
“闺女,这是什么药酒啊?”
“这个,就是比较养生的药酒,您尽管喝就是了。”
她不敢说是虎骨酒,她怕挨骂更怕怀疑。
这个晚上,杨晓晓吃上了原主妈妈做的晚饭,白米饭加腊肉炒野菜,菌菇汤,蒸香肠,竟是四位老人来到农场后吃到的最好吃的一顿饭食了。
魏老哥,蒋妹子,别客气,今儿个咱们都吃饱些,我俩今天也是沾了我闺女的福,咱们一家人就别客套了。
两人见此,默默的点了点头,他们不吃,杨老弟也是不许的,这个人情也只希望有生之年还能还上了。
转眼,杨晓晓就在农场呆到了大年三十这天了,北方的炕为了省木材,那都是能睡一家人的,杨晓晓硬是跟原主爸妈躺在一张炕上睡了一个多星期。
跨年这天,杨晓晓从包里翻出两张红纸,自己剪了几张福字,贴到了墙上。
总算瞧着有些年味了。
直到大年初三这天,杨晓晓才不舍离去。
“爸妈,我们很快就会再见面的,相信我,国家不会放弃你们的,你们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好吗?”
夫妻俩眼眶湿润,望着杨晓晓充满了浓烈的不舍,又极力将眼泪憋回去的模样,让杨晓晓很是难受。
连身后魏爷子夫妻俩都眼眶泛红。
他们不知道能在这坚持多久,也不知道等不等得到国家想起他们的那天,他们只知道,这个年,若是没有这丫头的雪中送炭,他们应当是也坚持不了多久了,身体的亏空早已不是一朝一夕。
“爸妈,我给你们的东西,你们要藏好,别人问,你就说这些天吃完了,知道吗?”
“爸知道了,你放心吧,我和你妈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不用担心我们,照顾好自己就行,到了写封信。”
“嗯,爸妈保重。”
杨文华夫妇望着远去的背影心情沉重,他们不知……这一别,又是何时才能再相见了,女儿已是到了结婚的年纪。
也许……这次便是永远。
杨晓晓闷头前行,心头沉闷,这个时代的人……太苦了。
她爸妈好歹还能在一处,那些妻离子散的又不知有几多。
又有多少人的孩子被自己千娇万宠的长大,却因为一场变更,像原主那般随意的嫁进了农户,最后……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大年初五,杨晓晓准时的回到了大队。
随即便提着一包红糖去到了黄队长家,放下红糖就跑了。
吃人嘴短,这该贿赂的还是得贿赂一下是不是,很多时候也会给自己省很多麻烦事的。
神识向黄家扫去,却是惊讶的发现谢婆子躺床上起不来了,谢翠花放在娘家的儿子也接回来了。
此时,正是吴音正在伺候谢婆子吃饭的时候。
真好,空气都清新了。
一路边走边问,又转了两趟车,四个小时后,杨晓晓才站在了曙光农场的外面。
此时,杨晓晓的全身上下都挂满了包袱。
“小姑娘,你找谁?”
杨晓晓一盒大前门香烟比嘴快的最先塞了过去。
“叔,我是杨文华的闺女,过年了,过来看望一下他们。”
男人盯着手中的香烟笑得见牙不见眼,“唉哟,原来是文华的闺女啊,你这大包小包的可花了不少钱吧?”
“这那能啊,咱都是农民,也就叔手中的烟值钱,侄女这不是也想讨好讨好您,回头也能对俺爸妈关照关照不是,呐,您瞧瞧,我这身上提的,也就这两只自己在山上抓的两野兔是好东西,自个腌制的。
其余的,就是些晒干的野菜蘑菇啥的,不值钱,还有侄女今年分得的一点粮食,这不,想着拎一半过来给老两口改善改善口粮。”
“咱年轻,苦点就苦点,但父母年龄大了,就想着他们能吃多点。”
“呐,叔,你要是不嫌弃,这只野兔就送给您尝尝,侄女亲自熏的呢。”
“哈哈……这样啊,那我就不客气了,呐,远处那座小平房就是你爸妈住的地方,去吧。”
“好咧,谢谢叔。”
转头间,杨晓晓的脸上瞬间恢复了冰冷。
这守农场的可不好随意的给打发了,小鬼也最是难缠,能出点血就能搞定的事是最好的,不然等自己走了,他们要是为难原主双亲,那就得不偿失了。
走近后,一座白雪覆盖的土坯小平房映入眼帘。
还隐隐能听见屋内传来的咳嗽声。
想到这,几瓶止咳糖浆去掉包装,换到木罐里,进入了麻布袋。
“咚咚咚!”敲了敲木门。
“爸妈,我来看你们来了。”
“文华,我怎么听到晓晓的声音了?”
夫妻俩都不敢置信的竖起耳朵,僵硬在土炕上。
“爸妈——”
“开开门——”
姜婆子:“文华,外面是不是有人找你们啊?”
直到西屋传来了熟悉的呼叫声,杨文华才确定,他并没有幻听。
急忙下了炕,跑出房间,拉开了房门。
“晓晓——?”
“你……你这孩子,咋跑这来了?你怎么找过来的?”
“快快快进屋。”
“青霞,真是咱闺女来了。”
这时,西屋的门也被打了开来,两位满脸沧桑的中年男女一前一后的走了出来。
“来,晓晓,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你魏伯伯,这是你姜伯母,跟爸妈一块下放干活的。”
“伯伯,伯母好。”
“欸,好好好,那你们仨先叙叙旧,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我们就不打扰了。”言罢,便又转身进了屋。
“闺女,快上炕来暖和暖和。”
“晓晓,来跟妈说说,你咋一个人跑到这来的?还拎这么多东西?多危险啊。”
“妈,没事,我这可都是给你们带的好东西呢。”
“呐,这套军大衣给爸的,这套花棉袄棉裤给妈的,你们试试看合不合适。”
“天啊,闺女,你哪来的钱票买这新衣裳啊,你有钱你给自己买好了啊,爸妈又不是没有。”
杨晓晓望了眼二人身上那单薄摞补丁的棉袄,估计里面的棉都结块了吧。
“爸妈,你们放心,晓晓也有的,你瞧我这里面穿的,都是新的棉袄呢,这外面套的这外衫是专门掩人耳目的,我可暖和着呢。”
“哟,还真是,我闺女像我,聪明,哈哈哈……”
“妈,我刚听到你咳嗽了,正好,我带了几瓶好东西给你,野枇杷熬制的糖浆,专治咳嗽,你给试试。”
“还有这,这一袋腊肉,腊肠,野鸡,野兔也都是我自己做的,山上抓的,做好了给你们带过来的。”
“还有这袋,是晒干的蔬菜,菌菇,板栗啥的,哦,还有袋粮食,全都是山上摘的,不要钱的,自己晒的。”
“天啊,闺女啊,你这是把家都搬过来了吧?还有这么大袋肉,你这是去哪抓这般多啊?这不都是集体资产吗?你没被人发现?”
“还有这猪肉,你不要告诉我,你去抓了只野猪?”
“爸妈,不是我抓的,是其它知青抓了分我的,见者有份,咱们偷偷的抓了,谁也没告诉。”
“你啊你,妈都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了,你这万一被发现了可怎么办啊?还有山上那么危险,你这浑身没有二两肉的,你还学人家抓野鸡野兔?你是想气死妈啊?”
韦青霞双目通红,望着杨晓晓又极力压制。
“哎……算了,妈不说你了,是爸妈没有用,照顾不了你,还要你来照顾爸妈。”
第327章 被算计的知青农家媳(14)
杨晓晓尴尬,她最不会安慰人了好吗,乖顺的坐在一旁,讪笑道:“没有,我这不是大了吗,也想爸妈好好的,以后好起来了,还能继续在我身边照顾我呢。”
“呵,你也知道你大了,女孩子大了都是要嫁人的,爸妈哪能一直陪着你啊。”
杨晓晓挠了挠头,转移了话题,“妈,快试试这个糖浆,早点吃,早点好,这是咱们那边一个知青家自己做的,他家父母以前是老中医,老管用了。”
“这么多她全给你了?会不会不好啊?咱们也没啥回礼给人家。”
“不用,妈,这是我好朋友,一个被窝的,人很好,我俩平时互相照顾,人情,我自是会还的。”
“好吧。”
说着,韦青霞便就着木罐,喝了一口,咂巴了下嘴。
“嗯,甜,好像喉咙还真舒服了些,没那么干痒了。”
“嘿嘿,是吧。”
“这些您都留着,一天喝个三四次,很快便会好了。”
“爸,也有你的,呐,药酒,你闺女自己学着泡的,老烈了,您一次别多喝,喝多了容易补过头,别回头流鼻血了,每次就喝一小杯就行。”
“闺女,这是什么药酒啊?”
“这个,就是比较养生的药酒,您尽管喝就是了。”
她不敢说是虎骨酒,她怕挨骂更怕怀疑。
这个晚上,杨晓晓吃上了原主妈妈做的晚饭,白米饭加腊肉炒野菜,菌菇汤,蒸香肠,竟是四位老人来到农场后吃到的最好吃的一顿饭食了。
魏老哥,蒋妹子,别客气,今儿个咱们都吃饱些,我俩今天也是沾了我闺女的福,咱们一家人就别客套了。
两人见此,默默的点了点头,他们不吃,杨老弟也是不许的,这个人情也只希望有生之年还能还上了。
转眼,杨晓晓就在农场呆到了大年三十这天了,北方的炕为了省木材,那都是能睡一家人的,杨晓晓硬是跟原主爸妈躺在一张炕上睡了一个多星期。
跨年这天,杨晓晓从包里翻出两张红纸,自己剪了几张福字,贴到了墙上。
总算瞧着有些年味了。
直到大年初三这天,杨晓晓才不舍离去。
“爸妈,我们很快就会再见面的,相信我,国家不会放弃你们的,你们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好吗?”
夫妻俩眼眶湿润,望着杨晓晓充满了浓烈的不舍,又极力将眼泪憋回去的模样,让杨晓晓很是难受。
连身后魏爷子夫妻俩都眼眶泛红。
他们不知道能在这坚持多久,也不知道等不等得到国家想起他们的那天,他们只知道,这个年,若是没有这丫头的雪中送炭,他们应当是也坚持不了多久了,身体的亏空早已不是一朝一夕。
“爸妈,我给你们的东西,你们要藏好,别人问,你就说这些天吃完了,知道吗?”
“爸知道了,你放心吧,我和你妈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不用担心我们,照顾好自己就行,到了写封信。”
“嗯,爸妈保重。”
杨文华夫妇望着远去的背影心情沉重,他们不知……这一别,又是何时才能再相见了,女儿已是到了结婚的年纪。
也许……这次便是永远。
杨晓晓闷头前行,心头沉闷,这个时代的人……太苦了。
她爸妈好歹还能在一处,那些妻离子散的又不知有几多。
又有多少人的孩子被自己千娇万宠的长大,却因为一场变更,像原主那般随意的嫁进了农户,最后……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大年初五,杨晓晓准时的回到了大队。
随即便提着一包红糖去到了黄队长家,放下红糖就跑了。
吃人嘴短,这该贿赂的还是得贿赂一下是不是,很多时候也会给自己省很多麻烦事的。
神识向黄家扫去,却是惊讶的发现谢婆子躺床上起不来了,谢翠花放在娘家的儿子也接回来了。
此时,正是吴音正在伺候谢婆子吃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