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赵敬时迟缓地想了想:“方才那朵七瓣血莲,带上吧。”
*
正月廿二,御史大夫纪凛作为钦定督军,浩浩荡荡地自京城出发了。
京城至阙州再快也需十天半月,再加上皇帝钦定,所经州县无不夹道相迎,一路官话套话打下来,到达阙州时已经二月中旬。
仲春和煦的风吹不到极北之地,阙州城城门上仍覆着霜雪,镌刻的阙州城三字犹有寒冰。
“明日就入城了,直接奔赴定远军军营。”纪凛回到驿站房间,发现赵敬时早早地钻进了被衾里,给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我已与主帅通过书信,近日漠北调兵趋势紧密,定远军正日夜操练、枕戈待旦,我们来的正是时候。”
赵敬时点点头:“拓跋绥一死、消息一断,漠北必定慌张起来,担心大梁借故发难,索性先下手为强——以大梁无故扣留漠北将士为由发兵,虽然牵强附会,倒也有几分道理。”
“是,明日同主帅当面聊聊,便可知分晓。”纪凛随手给他掖了掖被角,“冷不冷?”
“不冷,没那么娇气。”赵敬时笑道,“担忧一路了,一有点风吹草动就给我披衣服,纪大人,你现在担心我是不是有些过头了?”
“你没了我不知如何为怀霜案伸冤,我没了你不知如何将恶人剪除。”纪凛这套借口已经烂熟于心,“照顾你、担忧你,这不都是应该的吗?”
“那好吧。”赵敬时欣然接受,“那在下却之不恭了。”
次日清晨,阙州城城门大开,纪凛等人终于抵达阙州。
怀霜案后,定远军主帅换了兵部的人,名为尚成和。纪凛前脚刚踏上阙州土地,尚成和后脚就带人迎了上来。
“纪大人!纪大人!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幸会幸会。”
尚成和恭敬地在纪凛面前长揖一礼,身上的铠甲笨重得很,弯腰时都带着铜铁碰撞的声响。
纪凛还礼道:“尚将军有礼了,有劳亲自相迎,纪某惭愧。”
“定远军上下听得陛下关怀,深感圣恩,区区迎接而已,道不尽我们对陛下的感念之情。”尚成和长臂一伸,“军中已备下好酒好菜,大人请吧。”
“无妨。”纪凛竖起手掌,“几日前已经接到尚将军消息,既然漠北虎视眈眈,调兵频繁,在下身为督军,自当先去军营探查一番。”
尚成和微不可察地一僵,就连脸色也微微难看了一瞬,旋即叠声道:“好说好说,那让在下引路,纪大人,请吧。”
定远军军营距离朔阳关不远,一路走过去更是人迹罕至,荒凉不堪,纪凛跟着尚成和走在前头,时不时趁人不注意,转头看了看赵敬时。
赵敬时裹着厚厚的大氅跟在后头,没有回望纪凛的视线。
自从进了阙州,他的视线一直在乱飘,时而望向天上盘旋的苍鹰,时而望向那渺远的雪山冰川。
纪凛意识到什么,转过头来继续与尚成和闲聊。
“到了。”
练武场内,定远军并没有演武操练,而是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尚成和拍拍手,登时有小兵吹起号角,那些士兵往门口看了一眼,对于急促的军号置若罔闻,连站起来的动作都是慢吞吞。
“干什么呢!”尚成和踹了一脚邻近的士兵,“没看见有大人物来吗?磨磨蹭蹭,成何体统!?”
“大人物?”
一道讽刺的声音自角落里响起,赵敬时不由得询声望去,只见一个胡子拉碴的士兵坐在门口,面前摆着一只破碗,碗里还有未尽的酒液。
那士兵一口气干了那残余的酒,把破碗一摔:“定远军缺大人物么?来来往往的,很神气吗?”
第34章
“段之平!白日酗酒还口出狂言!你当定远军军法是废纸一张不成?!老子看你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尚成和脸色铁青,也顾不得纪凛等人还在场,撸起袖子就要去揍人。
段之平歪歪斜斜地靠在那儿,挑衅地看着尚成和挥舞着拳头向自己走来,唇角的笑容愈发讽刺。
眼看争斗一触即发,千钧一发之际,一只胳膊突然拦在尚成和眼前:“慢。”
尚成和一顿,眼风扫过去,赵敬时披着大氅,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却敢以身拦他的拳头,还冲他微笑。
他说:“尚将军请息怒,手下人犯了事,自然是要惩戒,不过眼下纪大人远道而来,自是希望先看看定远军境况,再者说了,您当着督军的面整治,其他人嘴上不说,心里也会觉得定远军脸面无光啊。”
尚成和斜着眼:“你是谁?”
纪凛道:“此次督军,陛下命我自御史台带人出巡,此人乃是侍御史之一,姓时。”
尚成和忿忿地放下拳头,冷哼道:“看在纪大人与时大人为你求情的份儿上,老子暂且饶了你,关起门来才好打狗,段之平,你且记着。”
他深呼吸了几下,才冲赵敬时拱拱手:“时大人,方才多有冒犯,让您看笑话了,真是惭愧。”
“将军这话说得就见外了。”赵敬时笑容不减,“请吧。”
“请。”
一行人继续前进,赵敬时在人群中脚步稍疑,回头望去,段之平面对尚成和的警告没有丝毫胆怯与恐惧,那双浑浊的眼睛看着他们,里头满是鄙夷。
赵敬时一顿,还是跟着人先走了。
演武场上,定远军已经集结完毕。
尚成和带着纪凛一行走上高台俯瞰,垂眼下去,纪凛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
曾几何时,定远军是大梁令人闻风丧胆的一支军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这是赵平川一手训练出的精锐。
他十五岁入军营上战场,两年间连下漠北七城,由此获封定远将军,自此,定远军也在他手中迅速壮大,成为一支强军劲旅。
赵平川掌定远军时,军规军纪极度严苛,尤其重视演武练兵,因此演武场修得格外辽阔,操练时,方圆十里的大地都在震颤。
可随着赵平川的死亡与获罪,如今定远军早不复昔日辉煌,人丁寥落,士兵全部集结后竟然站不满一个演武场,空旷的土地像是定远军衰落的无尽哀叹。
寒风卷过凛冽的冷意,待尚成和与纪凛官腔打完,赵敬时直接钻进了备好的温暖营帐里。
里头火盆烧得旺,赵敬时没将大氅即刻脱下,而是将自己更严实地裹紧了,纪凛进来时,正看他蜷成一团在火盆边昏昏欲睡。
纪凛连忙快步走过去:“冷了?”
“受不住的寒。”赵敬时打了个哆嗦,伸手拢了拢领口,指尖都泛着青白色,“阙州还是……太冷了。”
纪凛的指尖与他交错而过,赵敬时拢好了,又把自己严严实实地裹起来:“纪大人觉得如何?”
纪凛搓了搓指尖撩过的一片凉,低声道:“嗯,是冷。”
赵敬时一怔,笑了:“我是说定远军,纪大人想到哪里去了?”
“误会了。”纪凛虽然这么说,但还是往火盆里又扔了几块碳,“定远军如此溃散,尚成和功不可没,他是在扮猪吃老虎。”
火光映出赵敬时脸上几分血色,他将手臂搭在曲起的膝上,又将头枕上手臂。
“一军主帅,在勒令集合时手下懒懒散散,平素军营中酒水不忌,若是换个真心实意做将军的,早就军法伺候,以儆效尤了。他这么做无非是想让我、让朝廷知道,曾经皇帝担心会危及皇位的定远军如今再不成气候,皆是些放荡懒怠之徒。”
赵敬时声音轻得仿佛呓语:“可是阙州是边境要地。”
“所以,尚成和就是想让皇帝早日撤销定远军的建制和番号,毕竟当年定远将军身亡后,皇帝念着舆情与赵将军在百姓心中的威名,没有裁撤定远军,而是让旁人接手,本身就给这后来者留下了一个烫手山芋。”
做得好,那是下一个赵平川;做得不好,那是将边塞安危放于水火之中。
尚成和左右逢源,千里走钢丝,居然找出了一条平衡之道。
“不过我倒觉得,这主意不会是他一个人定的,尚成和看起来没有那般聪明的脑袋,倒是那位段……”赵敬时眸色蓦地一沉,“谁——?!”
说时迟那时快,孤鸿剑脱鞘而出,划过一道森然剑光,嘶啦一声刺破厚厚的毡布,钉入漆黑夜色里。
赵敬时掀开大氅一跃而出,帐前已空无一人,孤鸿剑躺在地上,压着一摊新鲜血迹。
他用手指沾了些:“难道是……”
话音未落,纪凛已经拿着大氅从后头将他裹住,暖意自后背拥来,赵敬时一怔,这次感受到不过须臾便已经冻僵的手指。
纪凛的脸色也不好看,不知是被那动静闹的还是怎么:“当心一会儿又着了凉。”
“无碍。”赵敬时将指尖递给他看,又抬了抬下巴,“校场那边好像人多起来了,去看看?”
“嗯。”纪凛用指腹擦去那一点血色,自然得让赵敬时都没反应过来有何不对之处,“估计是尚成和在处置段之平。”
*
正月廿二,御史大夫纪凛作为钦定督军,浩浩荡荡地自京城出发了。
京城至阙州再快也需十天半月,再加上皇帝钦定,所经州县无不夹道相迎,一路官话套话打下来,到达阙州时已经二月中旬。
仲春和煦的风吹不到极北之地,阙州城城门上仍覆着霜雪,镌刻的阙州城三字犹有寒冰。
“明日就入城了,直接奔赴定远军军营。”纪凛回到驿站房间,发现赵敬时早早地钻进了被衾里,给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我已与主帅通过书信,近日漠北调兵趋势紧密,定远军正日夜操练、枕戈待旦,我们来的正是时候。”
赵敬时点点头:“拓跋绥一死、消息一断,漠北必定慌张起来,担心大梁借故发难,索性先下手为强——以大梁无故扣留漠北将士为由发兵,虽然牵强附会,倒也有几分道理。”
“是,明日同主帅当面聊聊,便可知分晓。”纪凛随手给他掖了掖被角,“冷不冷?”
“不冷,没那么娇气。”赵敬时笑道,“担忧一路了,一有点风吹草动就给我披衣服,纪大人,你现在担心我是不是有些过头了?”
“你没了我不知如何为怀霜案伸冤,我没了你不知如何将恶人剪除。”纪凛这套借口已经烂熟于心,“照顾你、担忧你,这不都是应该的吗?”
“那好吧。”赵敬时欣然接受,“那在下却之不恭了。”
次日清晨,阙州城城门大开,纪凛等人终于抵达阙州。
怀霜案后,定远军主帅换了兵部的人,名为尚成和。纪凛前脚刚踏上阙州土地,尚成和后脚就带人迎了上来。
“纪大人!纪大人!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幸会幸会。”
尚成和恭敬地在纪凛面前长揖一礼,身上的铠甲笨重得很,弯腰时都带着铜铁碰撞的声响。
纪凛还礼道:“尚将军有礼了,有劳亲自相迎,纪某惭愧。”
“定远军上下听得陛下关怀,深感圣恩,区区迎接而已,道不尽我们对陛下的感念之情。”尚成和长臂一伸,“军中已备下好酒好菜,大人请吧。”
“无妨。”纪凛竖起手掌,“几日前已经接到尚将军消息,既然漠北虎视眈眈,调兵频繁,在下身为督军,自当先去军营探查一番。”
尚成和微不可察地一僵,就连脸色也微微难看了一瞬,旋即叠声道:“好说好说,那让在下引路,纪大人,请吧。”
定远军军营距离朔阳关不远,一路走过去更是人迹罕至,荒凉不堪,纪凛跟着尚成和走在前头,时不时趁人不注意,转头看了看赵敬时。
赵敬时裹着厚厚的大氅跟在后头,没有回望纪凛的视线。
自从进了阙州,他的视线一直在乱飘,时而望向天上盘旋的苍鹰,时而望向那渺远的雪山冰川。
纪凛意识到什么,转过头来继续与尚成和闲聊。
“到了。”
练武场内,定远军并没有演武操练,而是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尚成和拍拍手,登时有小兵吹起号角,那些士兵往门口看了一眼,对于急促的军号置若罔闻,连站起来的动作都是慢吞吞。
“干什么呢!”尚成和踹了一脚邻近的士兵,“没看见有大人物来吗?磨磨蹭蹭,成何体统!?”
“大人物?”
一道讽刺的声音自角落里响起,赵敬时不由得询声望去,只见一个胡子拉碴的士兵坐在门口,面前摆着一只破碗,碗里还有未尽的酒液。
那士兵一口气干了那残余的酒,把破碗一摔:“定远军缺大人物么?来来往往的,很神气吗?”
第34章
“段之平!白日酗酒还口出狂言!你当定远军军法是废纸一张不成?!老子看你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尚成和脸色铁青,也顾不得纪凛等人还在场,撸起袖子就要去揍人。
段之平歪歪斜斜地靠在那儿,挑衅地看着尚成和挥舞着拳头向自己走来,唇角的笑容愈发讽刺。
眼看争斗一触即发,千钧一发之际,一只胳膊突然拦在尚成和眼前:“慢。”
尚成和一顿,眼风扫过去,赵敬时披着大氅,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却敢以身拦他的拳头,还冲他微笑。
他说:“尚将军请息怒,手下人犯了事,自然是要惩戒,不过眼下纪大人远道而来,自是希望先看看定远军境况,再者说了,您当着督军的面整治,其他人嘴上不说,心里也会觉得定远军脸面无光啊。”
尚成和斜着眼:“你是谁?”
纪凛道:“此次督军,陛下命我自御史台带人出巡,此人乃是侍御史之一,姓时。”
尚成和忿忿地放下拳头,冷哼道:“看在纪大人与时大人为你求情的份儿上,老子暂且饶了你,关起门来才好打狗,段之平,你且记着。”
他深呼吸了几下,才冲赵敬时拱拱手:“时大人,方才多有冒犯,让您看笑话了,真是惭愧。”
“将军这话说得就见外了。”赵敬时笑容不减,“请吧。”
“请。”
一行人继续前进,赵敬时在人群中脚步稍疑,回头望去,段之平面对尚成和的警告没有丝毫胆怯与恐惧,那双浑浊的眼睛看着他们,里头满是鄙夷。
赵敬时一顿,还是跟着人先走了。
演武场上,定远军已经集结完毕。
尚成和带着纪凛一行走上高台俯瞰,垂眼下去,纪凛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
曾几何时,定远军是大梁令人闻风丧胆的一支军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这是赵平川一手训练出的精锐。
他十五岁入军营上战场,两年间连下漠北七城,由此获封定远将军,自此,定远军也在他手中迅速壮大,成为一支强军劲旅。
赵平川掌定远军时,军规军纪极度严苛,尤其重视演武练兵,因此演武场修得格外辽阔,操练时,方圆十里的大地都在震颤。
可随着赵平川的死亡与获罪,如今定远军早不复昔日辉煌,人丁寥落,士兵全部集结后竟然站不满一个演武场,空旷的土地像是定远军衰落的无尽哀叹。
寒风卷过凛冽的冷意,待尚成和与纪凛官腔打完,赵敬时直接钻进了备好的温暖营帐里。
里头火盆烧得旺,赵敬时没将大氅即刻脱下,而是将自己更严实地裹紧了,纪凛进来时,正看他蜷成一团在火盆边昏昏欲睡。
纪凛连忙快步走过去:“冷了?”
“受不住的寒。”赵敬时打了个哆嗦,伸手拢了拢领口,指尖都泛着青白色,“阙州还是……太冷了。”
纪凛的指尖与他交错而过,赵敬时拢好了,又把自己严严实实地裹起来:“纪大人觉得如何?”
纪凛搓了搓指尖撩过的一片凉,低声道:“嗯,是冷。”
赵敬时一怔,笑了:“我是说定远军,纪大人想到哪里去了?”
“误会了。”纪凛虽然这么说,但还是往火盆里又扔了几块碳,“定远军如此溃散,尚成和功不可没,他是在扮猪吃老虎。”
火光映出赵敬时脸上几分血色,他将手臂搭在曲起的膝上,又将头枕上手臂。
“一军主帅,在勒令集合时手下懒懒散散,平素军营中酒水不忌,若是换个真心实意做将军的,早就军法伺候,以儆效尤了。他这么做无非是想让我、让朝廷知道,曾经皇帝担心会危及皇位的定远军如今再不成气候,皆是些放荡懒怠之徒。”
赵敬时声音轻得仿佛呓语:“可是阙州是边境要地。”
“所以,尚成和就是想让皇帝早日撤销定远军的建制和番号,毕竟当年定远将军身亡后,皇帝念着舆情与赵将军在百姓心中的威名,没有裁撤定远军,而是让旁人接手,本身就给这后来者留下了一个烫手山芋。”
做得好,那是下一个赵平川;做得不好,那是将边塞安危放于水火之中。
尚成和左右逢源,千里走钢丝,居然找出了一条平衡之道。
“不过我倒觉得,这主意不会是他一个人定的,尚成和看起来没有那般聪明的脑袋,倒是那位段……”赵敬时眸色蓦地一沉,“谁——?!”
说时迟那时快,孤鸿剑脱鞘而出,划过一道森然剑光,嘶啦一声刺破厚厚的毡布,钉入漆黑夜色里。
赵敬时掀开大氅一跃而出,帐前已空无一人,孤鸿剑躺在地上,压着一摊新鲜血迹。
他用手指沾了些:“难道是……”
话音未落,纪凛已经拿着大氅从后头将他裹住,暖意自后背拥来,赵敬时一怔,这次感受到不过须臾便已经冻僵的手指。
纪凛的脸色也不好看,不知是被那动静闹的还是怎么:“当心一会儿又着了凉。”
“无碍。”赵敬时将指尖递给他看,又抬了抬下巴,“校场那边好像人多起来了,去看看?”
“嗯。”纪凛用指腹擦去那一点血色,自然得让赵敬时都没反应过来有何不对之处,“估计是尚成和在处置段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