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靳怀霁有一双狐狸似的眼,笑起来一分真心都不达眼底,只薄薄地挂在面上:“只是,本宫好生好奇,昨夜怎么就那般巧,来时刚好着火,又刚好有人向你求救呢?”
纪凛不语,靳怀霁却没有停下。
“纪大人,本宫知道,你是清流,不攀附于任何一方,但本宫总觉得,你好像格外讨厌本宫。”靳怀霁手中的折扇敲了敲纪凛胸前绣的那只鹤,“这样的情况下,你居然还能善心大发地救人,本宫着实钦佩。”
“当然了,本宫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大理寺卿遇害一事,兹事体大,本宫还是觉得,要不把那个受伤的下人与我府上昨夜当值小厮一起,一并交由三法司审问,想想这样办,是不是比较好呢?”
纪凛终于开口:“三法司会审是何等惨烈,当值的小厮那么多,上天尚有好生之德,昨日还是殿下大喜的日子,今日就非要血流成河,难道不觉得晦气吗?”
靳怀霁若无其事地看着他,纪凛冷肃道:“重刑之下,必少真情;盛怒之下,决多冤狱。查案是要紧,但牵连那么多无辜之人,于谁都不利,此路,殿下还是细想想的好。”
“纪大人果然是体谅众生疾苦的好官。本宫受教了。”
靳怀霁笑眯眯地将话锋一转:“不过纪大人如此字字铿锵,到底是为了本宫府上与你素未谋面的众多仆从,还是为了那个留在纪大人府上的下人一人呢?本宫竟记不得他是哪个了,何德何能,竟让纪大人如此偏袒。”
轿子缓缓停下,车夫在外头轻声唤,到家了。
纪凛睁开眼,回忆尚未褪干净,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冷肃又无情,渐渐消散在夜色里。
“臣没有偏袒,只是人是我救的,伤得很重,还没醒来。上天有好生之德,臣亦不是半途而废的人,既然救了,那便要管到底,待他好转,臣定会细细审问,若真的有问题,臣绝不姑息,必定亲手扭送三法司,还耿大人一个公道。”
屋内灯影幢幢,赵敬时纤弱的影子在窗户上落下一道剪影。
纪凛没有立刻回屋,轻手轻脚地走过去,伸手按在那道剪影的轮廓边。
里面北渚在和赵敬时说话:“这篇就是《九歌湘君》,第一句是,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纪凛呼吸一滞,半晌,赵敬时的声音轻轻响起。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意思是,你犹豫着不走,是因谁而留在了那片水中沙州?
扣在窗户上的手骤然发力,将那剪影戳出扭曲的弧度,纪凛几乎都要盯出血来。
赵敬时清越的嗓音和某个记忆深处的声音重叠,只不过那道声音远比赵敬时的嗓音要明媚,仿佛银装素裹的天地间,落下了一道冬日暖阳。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那声音带着笑,“可我这不是来了吗?”
是你吗?
是你回来了吗?
纪凛推开门,梦境在看见赵敬时那双微微上挑的眼尾时破碎。
北渚行礼:“大人。”
赵敬时刚想起身,又被纪凛用一根手指戳了回去。
“我最后问你一遍,你到底是谁?你叫什么名字?何时到的肃王府?”纪凛用手指抵在他的锁骨上,“你只要告诉我实话,不管真相是什么,你这个人,无论是皇帝还是肃王要你,我都保了。”
第3章
赵敬时的寝衣松垮,露出细长清晰的锁骨,纪凛点住他的指尖还带着凉意,一戳便是一块红红的指印。
赵敬时仰脸看着他,张了张口。
纪凛呼吸都快停滞。
“我叫赵敬时。”
五个字从口中说出,纪凛整个人微僵,眼中的热忱急速消退。
赵敬时看得见,但还是说:“我是江州人,因家道贫寒而来到京城,进入府中侍奉太子,昨夜形势急迫,刺客伤我而逃,我……”
“可以了。”纪凛收回手,眼中情绪已经趋近冰冷,“后面的事我都知道了。”
赵敬时乖乖闭上嘴。
纪凛想了想,突然唇角勾出一丝玩味的笑:“赵敬时,方才我进宫,你猜猜你主子跟我说了什么?”
不待赵敬时回答,纪凛便自顾自地继续说:“他知道我救了你,让我把你交出去,同他府上昨夜当值的下人一起拉进三法司审问。因为昨夜应该是有两名刺客,一名刺客身穿黑衣负责吸引目光,另一位刺客身穿仆从服饰,负责杀耿仕宜。那位黑衣的跑了,装仆从的那个或许没有。”
“大理寺卿死了,皇帝震怒,三法司会审本就是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方联合审讯,也算是耿仕宜老家了,因为刺杀他而被捉进去审问的人,你猜猜会如何对待?七十二道酷刑真要走一遍,你活得下来吗?”
他缓缓俯身,专注地分辨着赵敬时的神色:“你说,要不要把你交出去?”
“小人……”
赵敬时的眼中眸光闪烁,就在纪凛以为他终于要开口求饶时,却听见一声轻轻地:“小人,听大人的安排便是了。”
他轻轻偏过头,只留下一个无辜又温驯的侧颜,眼睫低垂:“大人想把小人交出去,小人也不会心生怨怼的。毕竟这条命是大人救的,生或死,大人说了算。”
纪凛声线紧绷:“你觉得能支配你的生死,在我眼里是很重要的事?”
“不重要的。小人本就是飘蓬,就把我交给太子殿下和三法司吧。”赵敬时一副引颈受戮的模样,“这一日照拂,多谢纪大人。”
他轻手轻脚地下榻,床边还压着那本《九歌》,随着他双足的落地而啪地掉下,动静惹得纪凛眉心一跳。
赵敬时双手交叠,顷刻就要拜下。
纪凛伸出手握住了他的小臂。
“是没那么重要,那就先留着吧。”纪凛抓着他,“我没有杀戮的爱好,更没有救人救一半的道理,等你把伤养好,我自会审你,在我查出你的真实身份前,你尽可以地编借口找理由,但纸包不住火,你骗不了我。”
“小人不敢。”赵敬时没有抬眼,上扬的眼尾温和地掩进圆眼的痕迹,像是变换了形状,“小人也不会。”
“敢与不敢,会与不会,不是你说了算的。”纪凛俯身拾起他脚边的书,轻描淡写地掸了掸灰,回身扔进北渚怀中,“把这本书收起来,他若想读书,换一本。”
北渚手忙脚乱地接住,满头雾水:“这本怎么了吗?”
纪凛直接扬长而去。
见人走了,赵敬时跺了跺赤裸的双足,赶紧缩回床上,用手捂住冰凉的脚:“可能……纪大人不喜欢我读书的声音吧。”
北渚挠了挠头,他侍奉纪凛七年了,还是头一次知道纪凛有这等怪癖。
“北渚哥。”赵敬时死死抓着脚,“有劳你,能不能帮我灌个汤婆子来,双脚冷得厉害。”
“哦哦。”北渚听见他有些不舒服,也没心思管那书不书的了,伸手在他脚踝搭了一把,还以为摸到了冰块,“这屋里温度不低啊,你怎么这么冷?”
“少年时冻伤过,从此畏寒畏得厉害。”赵敬时看着他急匆匆抱着汤婆子灌水去了,眼神幽微,“……多谢北渚哥。”
*
翌日清晨,赵敬时醒来时还有些迷糊。
汤婆子已经凉了,温度却全都渡到了脚上,这一觉睡得人舒适又温暖,赵敬时难得一夜无梦,起床时还能惬意地伸个懒腰。
伸到一半,北渚在门外恭谨地叫用早饭了,问他是去膳厅一起吃,还是给他单独端屋中来。
赵敬时略略沉吟:“有劳,既然能下地行走,我去膳厅吃即可。”
他简单地梳洗整理过后,纪凛已经在膳厅等着了。
膳厅早饭琳琅摆了满满一桌,纪凛端端正正地坐在主位,今日不必上朝,他只穿了一袭水青色的常服,修长的十指自袖口探出,优雅地交叠在一起,轻轻搁在身前。
他闭着眼,赵敬时自认为动作已经放得很轻,但还是察觉到了:“来了。”
“劳大人久等,小人……”
“来了就吃饭吧。”纪凛睁开眼睛,没什么情绪地瞟了他一眼,在自己身旁的椅子上拍了拍,“坐。昨夜休息得可还好?”
“劳大人关心。”赵敬时从善如流地坐下,眼睛往桌面上一扫,声音骤然略微僵硬,“……一切都好。”
“那就好。”纪凛率先动了筷,“吃吧。”
赵敬时:“……”
他干笑着拿起筷子,动手夹了一只饺子到碗中,小口咬下,果然是茴香馅的。
一旁的纪凛默不作声地看着他,自己舀了一小勺清粥,笑眯眯地问:“好吃吗?”
“好吃。”一口饺子几乎被咬了数十下,硬是梗着脖子没咽下去,赵敬时平复着呼吸,“特别好吃。小人在王府里就没吃过这等好吃的东西。”
“真的吗?那肃王还是对你们太苛刻了。”纪凛摆了摆手,示意让北渚把那一盘茴香馅饺子放在赵敬时面前,“都是你的,不着急,慢慢吃。”
纪凛不语,靳怀霁却没有停下。
“纪大人,本宫知道,你是清流,不攀附于任何一方,但本宫总觉得,你好像格外讨厌本宫。”靳怀霁手中的折扇敲了敲纪凛胸前绣的那只鹤,“这样的情况下,你居然还能善心大发地救人,本宫着实钦佩。”
“当然了,本宫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大理寺卿遇害一事,兹事体大,本宫还是觉得,要不把那个受伤的下人与我府上昨夜当值小厮一起,一并交由三法司审问,想想这样办,是不是比较好呢?”
纪凛终于开口:“三法司会审是何等惨烈,当值的小厮那么多,上天尚有好生之德,昨日还是殿下大喜的日子,今日就非要血流成河,难道不觉得晦气吗?”
靳怀霁若无其事地看着他,纪凛冷肃道:“重刑之下,必少真情;盛怒之下,决多冤狱。查案是要紧,但牵连那么多无辜之人,于谁都不利,此路,殿下还是细想想的好。”
“纪大人果然是体谅众生疾苦的好官。本宫受教了。”
靳怀霁笑眯眯地将话锋一转:“不过纪大人如此字字铿锵,到底是为了本宫府上与你素未谋面的众多仆从,还是为了那个留在纪大人府上的下人一人呢?本宫竟记不得他是哪个了,何德何能,竟让纪大人如此偏袒。”
轿子缓缓停下,车夫在外头轻声唤,到家了。
纪凛睁开眼,回忆尚未褪干净,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冷肃又无情,渐渐消散在夜色里。
“臣没有偏袒,只是人是我救的,伤得很重,还没醒来。上天有好生之德,臣亦不是半途而废的人,既然救了,那便要管到底,待他好转,臣定会细细审问,若真的有问题,臣绝不姑息,必定亲手扭送三法司,还耿大人一个公道。”
屋内灯影幢幢,赵敬时纤弱的影子在窗户上落下一道剪影。
纪凛没有立刻回屋,轻手轻脚地走过去,伸手按在那道剪影的轮廓边。
里面北渚在和赵敬时说话:“这篇就是《九歌湘君》,第一句是,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纪凛呼吸一滞,半晌,赵敬时的声音轻轻响起。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意思是,你犹豫着不走,是因谁而留在了那片水中沙州?
扣在窗户上的手骤然发力,将那剪影戳出扭曲的弧度,纪凛几乎都要盯出血来。
赵敬时清越的嗓音和某个记忆深处的声音重叠,只不过那道声音远比赵敬时的嗓音要明媚,仿佛银装素裹的天地间,落下了一道冬日暖阳。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那声音带着笑,“可我这不是来了吗?”
是你吗?
是你回来了吗?
纪凛推开门,梦境在看见赵敬时那双微微上挑的眼尾时破碎。
北渚行礼:“大人。”
赵敬时刚想起身,又被纪凛用一根手指戳了回去。
“我最后问你一遍,你到底是谁?你叫什么名字?何时到的肃王府?”纪凛用手指抵在他的锁骨上,“你只要告诉我实话,不管真相是什么,你这个人,无论是皇帝还是肃王要你,我都保了。”
第3章
赵敬时的寝衣松垮,露出细长清晰的锁骨,纪凛点住他的指尖还带着凉意,一戳便是一块红红的指印。
赵敬时仰脸看着他,张了张口。
纪凛呼吸都快停滞。
“我叫赵敬时。”
五个字从口中说出,纪凛整个人微僵,眼中的热忱急速消退。
赵敬时看得见,但还是说:“我是江州人,因家道贫寒而来到京城,进入府中侍奉太子,昨夜形势急迫,刺客伤我而逃,我……”
“可以了。”纪凛收回手,眼中情绪已经趋近冰冷,“后面的事我都知道了。”
赵敬时乖乖闭上嘴。
纪凛想了想,突然唇角勾出一丝玩味的笑:“赵敬时,方才我进宫,你猜猜你主子跟我说了什么?”
不待赵敬时回答,纪凛便自顾自地继续说:“他知道我救了你,让我把你交出去,同他府上昨夜当值的下人一起拉进三法司审问。因为昨夜应该是有两名刺客,一名刺客身穿黑衣负责吸引目光,另一位刺客身穿仆从服饰,负责杀耿仕宜。那位黑衣的跑了,装仆从的那个或许没有。”
“大理寺卿死了,皇帝震怒,三法司会审本就是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方联合审讯,也算是耿仕宜老家了,因为刺杀他而被捉进去审问的人,你猜猜会如何对待?七十二道酷刑真要走一遍,你活得下来吗?”
他缓缓俯身,专注地分辨着赵敬时的神色:“你说,要不要把你交出去?”
“小人……”
赵敬时的眼中眸光闪烁,就在纪凛以为他终于要开口求饶时,却听见一声轻轻地:“小人,听大人的安排便是了。”
他轻轻偏过头,只留下一个无辜又温驯的侧颜,眼睫低垂:“大人想把小人交出去,小人也不会心生怨怼的。毕竟这条命是大人救的,生或死,大人说了算。”
纪凛声线紧绷:“你觉得能支配你的生死,在我眼里是很重要的事?”
“不重要的。小人本就是飘蓬,就把我交给太子殿下和三法司吧。”赵敬时一副引颈受戮的模样,“这一日照拂,多谢纪大人。”
他轻手轻脚地下榻,床边还压着那本《九歌》,随着他双足的落地而啪地掉下,动静惹得纪凛眉心一跳。
赵敬时双手交叠,顷刻就要拜下。
纪凛伸出手握住了他的小臂。
“是没那么重要,那就先留着吧。”纪凛抓着他,“我没有杀戮的爱好,更没有救人救一半的道理,等你把伤养好,我自会审你,在我查出你的真实身份前,你尽可以地编借口找理由,但纸包不住火,你骗不了我。”
“小人不敢。”赵敬时没有抬眼,上扬的眼尾温和地掩进圆眼的痕迹,像是变换了形状,“小人也不会。”
“敢与不敢,会与不会,不是你说了算的。”纪凛俯身拾起他脚边的书,轻描淡写地掸了掸灰,回身扔进北渚怀中,“把这本书收起来,他若想读书,换一本。”
北渚手忙脚乱地接住,满头雾水:“这本怎么了吗?”
纪凛直接扬长而去。
见人走了,赵敬时跺了跺赤裸的双足,赶紧缩回床上,用手捂住冰凉的脚:“可能……纪大人不喜欢我读书的声音吧。”
北渚挠了挠头,他侍奉纪凛七年了,还是头一次知道纪凛有这等怪癖。
“北渚哥。”赵敬时死死抓着脚,“有劳你,能不能帮我灌个汤婆子来,双脚冷得厉害。”
“哦哦。”北渚听见他有些不舒服,也没心思管那书不书的了,伸手在他脚踝搭了一把,还以为摸到了冰块,“这屋里温度不低啊,你怎么这么冷?”
“少年时冻伤过,从此畏寒畏得厉害。”赵敬时看着他急匆匆抱着汤婆子灌水去了,眼神幽微,“……多谢北渚哥。”
*
翌日清晨,赵敬时醒来时还有些迷糊。
汤婆子已经凉了,温度却全都渡到了脚上,这一觉睡得人舒适又温暖,赵敬时难得一夜无梦,起床时还能惬意地伸个懒腰。
伸到一半,北渚在门外恭谨地叫用早饭了,问他是去膳厅一起吃,还是给他单独端屋中来。
赵敬时略略沉吟:“有劳,既然能下地行走,我去膳厅吃即可。”
他简单地梳洗整理过后,纪凛已经在膳厅等着了。
膳厅早饭琳琅摆了满满一桌,纪凛端端正正地坐在主位,今日不必上朝,他只穿了一袭水青色的常服,修长的十指自袖口探出,优雅地交叠在一起,轻轻搁在身前。
他闭着眼,赵敬时自认为动作已经放得很轻,但还是察觉到了:“来了。”
“劳大人久等,小人……”
“来了就吃饭吧。”纪凛睁开眼睛,没什么情绪地瞟了他一眼,在自己身旁的椅子上拍了拍,“坐。昨夜休息得可还好?”
“劳大人关心。”赵敬时从善如流地坐下,眼睛往桌面上一扫,声音骤然略微僵硬,“……一切都好。”
“那就好。”纪凛率先动了筷,“吃吧。”
赵敬时:“……”
他干笑着拿起筷子,动手夹了一只饺子到碗中,小口咬下,果然是茴香馅的。
一旁的纪凛默不作声地看着他,自己舀了一小勺清粥,笑眯眯地问:“好吃吗?”
“好吃。”一口饺子几乎被咬了数十下,硬是梗着脖子没咽下去,赵敬时平复着呼吸,“特别好吃。小人在王府里就没吃过这等好吃的东西。”
“真的吗?那肃王还是对你们太苛刻了。”纪凛摆了摆手,示意让北渚把那一盘茴香馅饺子放在赵敬时面前,“都是你的,不着急,慢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