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清美的姑娘立于花枝下,转过头来,笑意盎然,“先生,我要入宫了。”
初夏阳光明亮,但还不到暑中,少一分热烈,却显得沉静绵长。
就像小时候深夜里,白简离家那晚的月光。
祁染心里一空,快步走过去,结结巴巴,“可是、可是姑娘与我说过,是不想嫁人的......”
白茵凝视他片刻,扑哧一声笑,“我早已过了选秀之期,更何况即便我愿意去,只怕宫中也是不敢让我这个相国长女入宫为妃的。我此次入宫,是应召为宫中女官。从此以后,与先生也算是官场上的同僚了。”
祁染这才松下心,心里为她雀跃,半晌后又有些失落,默默不语地站着。
白茵看了看他,笑道:“虽说是辞别,但也并非从此以后不得相见。只是乾京脉络错综复杂,恐不得像从前那般来去自如,故而作此一语,倒是惹得先生忧伤了。”
祁染摇了摇头,慢慢开口,掩去不舍,“我很为姑娘高兴,姑娘志向不在闺阁之间,此番终于得偿所愿。”
白茵笑而不语,眼神飘向怒放的玉兰花。
半晌后,祁染听她轻轻启唇,“先生当日给我弟妹那药,我曾私下细细看过。我也算出身高门,天下珍品宝物,宫中八分,我家一分,天玑司一分。可即便是我,也从未见过如此之物,问遍郎中,竟无一人说得上此物由哪几味药磨制而成。即便是如此制成,也短短不会有如此洁白之色。”
祁染蓦然收了声,喉咙发紧,明明阳光温暖,他却半个字都说不出。
“小茹儿的病,我是有数的。”白茵轻轻叹了口气,“胎中弱症,幼时即便汤药不断地吊着,也断断活不到及笄之年。而如今,竟然全然大好了。”
祁染僵着,听着她悠悠之语。
“素日也曾从阁主处听闻,先生初到天玑司时,言谈举止与寻常人不同,就连穿着也轻巧。先生来无影,去无踪,就像这天上的雨一样,匆匆地就来了。”
“而那二册石丈人亲笔,连我这个本尊都不曾着墨过,先生却字字句句说的真切。”
白茵那双眼睛转了过来,她的目光没有揣测与探究,更没有恐惧或厌恶,有的只是一片平静悠然。
“先生,你不是我们这里的人罢。”
祁染沐浴在她明晃晃的目光里,那张和白简如出一辙的面孔上,连双眼深处的狡黠都几乎一模一样。他忽然觉得浑身一轻,心里松快不已。
“姑娘,被你看出来了。”
白茵立于廊下,微风吹起她的鬓发,拂过那双聪慧的眼,夏日阳光那么明亮,包裹着她,让她看起来比那朵怒放着的玉兰花更加耀眼夺目。
她微笑着,恍若天上仙子。
“先生,在你们那个世界,在未来,女子也可扬名立万,与他人一同追逐名利,光明磊落,从来无须掩藏自己吗?”
祁染想到少年离家的白简,想到聪颖过人的杜若,想到醉心学术研究的导师宋智和。
“可以的。”他和白茵各占一分阳光,阳光中须臾流动千年。他郑重点头,朗朗开口,“想嫁人就嫁人,想独身就独身,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真好。”白茵在玉兰花下笑了起来,笑得如此开心,“那我就放心了。”
祁染心念一动,忽地开口,“姑娘,你想去看看吗?”
如果他能带知雨到未来,是不是也能试试带白茵到未来?
“如先生和亭主那日深夜一般,雨夜离去吗?”白茵笑着摇头,“不必了,我已经试过,我是去不了的。”
祁染心里涌上强烈的失落,却又听白茵徐徐开口。
“先生不必难过,既然未来如此,虽然我现在不得见,但在我之后,一定会有其他人替我见识这光景。”她笑了笑,“我已经从先生口中得知,这便足够了。”
祁染迎着阳光,光线强烈,他眯着眼睛看了许久,眼前熟悉的身影和白简如出一辙,点了点头。
“会有人替姑娘看到的,我保证。”
...
他与白茵深深相谈许久,外头侍从轻轻启门,白茵起身,“还有再见的日子,如今便不过多打扰了。”
祁染有点舍不得,但也只能点点头。
外头小松带着几位侍女缓缓而入,大概是想着这是相国长女作客,特意来侍候引路的。
小松见着祁染,乐呵呵地拜了一下,“大人和大小姐聊的投机,没打扰到二位吧?”
祁染摇头,“没事。”
白茵揭过其中一个侍女递来的帷帽,再次遗憾道:“只是可惜阁主忙碌,不得相见,下次再见总得下月十五的功夫了。”
祁染刚想劝慰几句,忽然看见给白茵递帷帽的侍女腕间银光一闪,赫然是一串银隔珠的珍珠手链。
“姑娘——”祁染说了两个字,没有再说。东阁乔装是秘密,虽然他也遗憾,但不能公然说出口。
谁知白茵垂眸要戴帷帽时,也瞧见了那侍女腕间的珍珠手链,柳眉一挑。
她本就聪慧,生长于相国府,许多事情不消开口解释,一点便通。她不动声色,话锋却是盈盈一转,“罢了,情谊既在,犹似眼前。十五也就是转眼的功夫,届时我再好好讨她一杯清茶。”
祁染看见那侍女冲自己眨眨眼,也笑了起来。
“只是今日似乎不见亭主?”白茵随口道。
侍女声音俏生生的,“圣人召见,亭主随国师一同入宫去了。”
白茵细思片刻,“这个节骨眼上么...”
吃惊声传来,是小松惊道:“国师竟入宫了?”
祁染望过去,“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妥吗?”
小松连忙一笑,“大人莫怪,只是没能见识国师仪仗,有些遗憾。”
第51章
等着人走的差不多了,祁染抱着手臂在廊下走来走去,果然听见脚步声,是东阁拐回来看他,“怎么了来回走,别是闹肚子了?”
祁染知道她是故意调笑自己,看周围没人了,才小声问,“国师和亭主怎么突然进宫了?白姑娘那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东阁笑笑,饶是祁染也看出她的笑容不似平常那么快活,说不上沉重,但也坠着心,“宫里平常是极少召见国师的。大仪之外,除非逢年过节又或是嘉奖,平常的事情由我们副官跑一跑也就了结了。国师要清修,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祁染心里漫上一层不安,“那这次是?”
东阁叹了口气,“无非是我们没留情面,与那老货交好的,外加担心波及自己的,借机在圣人面前闹上一闹。蚍蜉尚可撼树,那么多士族连起来,也够圣人头疼一阵。于情于理,不管是表面功夫还是如何,也是要召国师去听训的。”
祁染“啊”了一声,手臂抱得更紧了,“那亭主也一起,会不会也被问责?”
“大概吧。”东阁看了眼天色,叹了口气,“外加之前夜叩宫门...虽说有国师手令,但这事必定是要翻出来一起发作的。不管会不会真问责,表面上的功夫逃不掉,总得安顿一下那些闹腾起来的。”
祁染知道这个道理,但还是忍不住心里有些恐慌,有些口不择言,“分明不是我们的错。”
“自然是如此。”东阁面色也不大愉快,“但士族势力盘亘许久...对错之事没有那么简单。那日你也听见了,白相与国师分庭抗礼,做主保下了那老货,否则他哪里还留得住性命在街上如此闹事。”
祁染忍不住道:“白相他...”话说到一半,又吞了下去,沉默不言。
东阁语气厌烦道:“白相也算是出身士族,自然是会对这些人留三分颜面的,这事我可不意外,他一向狡猾。”
祁染安静片刻,轻声开口,“或许有此原因,但据我看,白相还有一层别的缘由。”
东阁扬眉,奇怪道:“还能是什么,难不成你赞成白相之举?”
祁染自己心里也说不大准,天玑司直到白相和知雨还有一层师生关系的人,大概只有他一人。
“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凡事留一线,事情若做的太绝,难保不会被群起反扑。我想白相他...他大概是考虑到这一层吧。”
东阁咂咂舌,“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我可不敢轻信这老狐狸能为天玑司想到此处。更何况——”
祁染抬头,“何况什么?”
东阁望着天边,“亭主说过,伤口腐坏到一定程度,若不下狠手全部剜去,势必是要蔓延开来,越烂越大。”
祁染听着,心里沉甸甸的,直往下坠。
他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是从前,他只是一个单纯的旁观者,自然觉得是这个理。可如今早已牵肠挂肚于此,他无法控制自己不多思多想。
“宫中会如何问责?”他胡思乱想很久,问了一句。
东阁瞥祁染一眼,眼睛骨碌一转,“问责么...大抵也就是那么回事。这事闹得大,肯定不是轻飘飘两句训话能结束的。国师侍奉神明,连圣人都尊崇三分,自然不会对国师动手。但亭主这个副官...我瞧着是逃不了一场罚了。”
初夏阳光明亮,但还不到暑中,少一分热烈,却显得沉静绵长。
就像小时候深夜里,白简离家那晚的月光。
祁染心里一空,快步走过去,结结巴巴,“可是、可是姑娘与我说过,是不想嫁人的......”
白茵凝视他片刻,扑哧一声笑,“我早已过了选秀之期,更何况即便我愿意去,只怕宫中也是不敢让我这个相国长女入宫为妃的。我此次入宫,是应召为宫中女官。从此以后,与先生也算是官场上的同僚了。”
祁染这才松下心,心里为她雀跃,半晌后又有些失落,默默不语地站着。
白茵看了看他,笑道:“虽说是辞别,但也并非从此以后不得相见。只是乾京脉络错综复杂,恐不得像从前那般来去自如,故而作此一语,倒是惹得先生忧伤了。”
祁染摇了摇头,慢慢开口,掩去不舍,“我很为姑娘高兴,姑娘志向不在闺阁之间,此番终于得偿所愿。”
白茵笑而不语,眼神飘向怒放的玉兰花。
半晌后,祁染听她轻轻启唇,“先生当日给我弟妹那药,我曾私下细细看过。我也算出身高门,天下珍品宝物,宫中八分,我家一分,天玑司一分。可即便是我,也从未见过如此之物,问遍郎中,竟无一人说得上此物由哪几味药磨制而成。即便是如此制成,也短短不会有如此洁白之色。”
祁染蓦然收了声,喉咙发紧,明明阳光温暖,他却半个字都说不出。
“小茹儿的病,我是有数的。”白茵轻轻叹了口气,“胎中弱症,幼时即便汤药不断地吊着,也断断活不到及笄之年。而如今,竟然全然大好了。”
祁染僵着,听着她悠悠之语。
“素日也曾从阁主处听闻,先生初到天玑司时,言谈举止与寻常人不同,就连穿着也轻巧。先生来无影,去无踪,就像这天上的雨一样,匆匆地就来了。”
“而那二册石丈人亲笔,连我这个本尊都不曾着墨过,先生却字字句句说的真切。”
白茵那双眼睛转了过来,她的目光没有揣测与探究,更没有恐惧或厌恶,有的只是一片平静悠然。
“先生,你不是我们这里的人罢。”
祁染沐浴在她明晃晃的目光里,那张和白简如出一辙的面孔上,连双眼深处的狡黠都几乎一模一样。他忽然觉得浑身一轻,心里松快不已。
“姑娘,被你看出来了。”
白茵立于廊下,微风吹起她的鬓发,拂过那双聪慧的眼,夏日阳光那么明亮,包裹着她,让她看起来比那朵怒放着的玉兰花更加耀眼夺目。
她微笑着,恍若天上仙子。
“先生,在你们那个世界,在未来,女子也可扬名立万,与他人一同追逐名利,光明磊落,从来无须掩藏自己吗?”
祁染想到少年离家的白简,想到聪颖过人的杜若,想到醉心学术研究的导师宋智和。
“可以的。”他和白茵各占一分阳光,阳光中须臾流动千年。他郑重点头,朗朗开口,“想嫁人就嫁人,想独身就独身,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真好。”白茵在玉兰花下笑了起来,笑得如此开心,“那我就放心了。”
祁染心念一动,忽地开口,“姑娘,你想去看看吗?”
如果他能带知雨到未来,是不是也能试试带白茵到未来?
“如先生和亭主那日深夜一般,雨夜离去吗?”白茵笑着摇头,“不必了,我已经试过,我是去不了的。”
祁染心里涌上强烈的失落,却又听白茵徐徐开口。
“先生不必难过,既然未来如此,虽然我现在不得见,但在我之后,一定会有其他人替我见识这光景。”她笑了笑,“我已经从先生口中得知,这便足够了。”
祁染迎着阳光,光线强烈,他眯着眼睛看了许久,眼前熟悉的身影和白简如出一辙,点了点头。
“会有人替姑娘看到的,我保证。”
...
他与白茵深深相谈许久,外头侍从轻轻启门,白茵起身,“还有再见的日子,如今便不过多打扰了。”
祁染有点舍不得,但也只能点点头。
外头小松带着几位侍女缓缓而入,大概是想着这是相国长女作客,特意来侍候引路的。
小松见着祁染,乐呵呵地拜了一下,“大人和大小姐聊的投机,没打扰到二位吧?”
祁染摇头,“没事。”
白茵揭过其中一个侍女递来的帷帽,再次遗憾道:“只是可惜阁主忙碌,不得相见,下次再见总得下月十五的功夫了。”
祁染刚想劝慰几句,忽然看见给白茵递帷帽的侍女腕间银光一闪,赫然是一串银隔珠的珍珠手链。
“姑娘——”祁染说了两个字,没有再说。东阁乔装是秘密,虽然他也遗憾,但不能公然说出口。
谁知白茵垂眸要戴帷帽时,也瞧见了那侍女腕间的珍珠手链,柳眉一挑。
她本就聪慧,生长于相国府,许多事情不消开口解释,一点便通。她不动声色,话锋却是盈盈一转,“罢了,情谊既在,犹似眼前。十五也就是转眼的功夫,届时我再好好讨她一杯清茶。”
祁染看见那侍女冲自己眨眨眼,也笑了起来。
“只是今日似乎不见亭主?”白茵随口道。
侍女声音俏生生的,“圣人召见,亭主随国师一同入宫去了。”
白茵细思片刻,“这个节骨眼上么...”
吃惊声传来,是小松惊道:“国师竟入宫了?”
祁染望过去,“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妥吗?”
小松连忙一笑,“大人莫怪,只是没能见识国师仪仗,有些遗憾。”
第51章
等着人走的差不多了,祁染抱着手臂在廊下走来走去,果然听见脚步声,是东阁拐回来看他,“怎么了来回走,别是闹肚子了?”
祁染知道她是故意调笑自己,看周围没人了,才小声问,“国师和亭主怎么突然进宫了?白姑娘那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东阁笑笑,饶是祁染也看出她的笑容不似平常那么快活,说不上沉重,但也坠着心,“宫里平常是极少召见国师的。大仪之外,除非逢年过节又或是嘉奖,平常的事情由我们副官跑一跑也就了结了。国师要清修,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祁染心里漫上一层不安,“那这次是?”
东阁叹了口气,“无非是我们没留情面,与那老货交好的,外加担心波及自己的,借机在圣人面前闹上一闹。蚍蜉尚可撼树,那么多士族连起来,也够圣人头疼一阵。于情于理,不管是表面功夫还是如何,也是要召国师去听训的。”
祁染“啊”了一声,手臂抱得更紧了,“那亭主也一起,会不会也被问责?”
“大概吧。”东阁看了眼天色,叹了口气,“外加之前夜叩宫门...虽说有国师手令,但这事必定是要翻出来一起发作的。不管会不会真问责,表面上的功夫逃不掉,总得安顿一下那些闹腾起来的。”
祁染知道这个道理,但还是忍不住心里有些恐慌,有些口不择言,“分明不是我们的错。”
“自然是如此。”东阁面色也不大愉快,“但士族势力盘亘许久...对错之事没有那么简单。那日你也听见了,白相与国师分庭抗礼,做主保下了那老货,否则他哪里还留得住性命在街上如此闹事。”
祁染忍不住道:“白相他...”话说到一半,又吞了下去,沉默不言。
东阁语气厌烦道:“白相也算是出身士族,自然是会对这些人留三分颜面的,这事我可不意外,他一向狡猾。”
祁染安静片刻,轻声开口,“或许有此原因,但据我看,白相还有一层别的缘由。”
东阁扬眉,奇怪道:“还能是什么,难不成你赞成白相之举?”
祁染自己心里也说不大准,天玑司直到白相和知雨还有一层师生关系的人,大概只有他一人。
“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凡事留一线,事情若做的太绝,难保不会被群起反扑。我想白相他...他大概是考虑到这一层吧。”
东阁咂咂舌,“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我可不敢轻信这老狐狸能为天玑司想到此处。更何况——”
祁染抬头,“何况什么?”
东阁望着天边,“亭主说过,伤口腐坏到一定程度,若不下狠手全部剜去,势必是要蔓延开来,越烂越大。”
祁染听着,心里沉甸甸的,直往下坠。
他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是从前,他只是一个单纯的旁观者,自然觉得是这个理。可如今早已牵肠挂肚于此,他无法控制自己不多思多想。
“宫中会如何问责?”他胡思乱想很久,问了一句。
东阁瞥祁染一眼,眼睛骨碌一转,“问责么...大抵也就是那么回事。这事闹得大,肯定不是轻飘飘两句训话能结束的。国师侍奉神明,连圣人都尊崇三分,自然不会对国师动手。但亭主这个副官...我瞧着是逃不了一场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