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风雨飘摇,吹的祁染心里微凉。
他大概知道白茵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世对于温祸的研究众多,虽然白相出手的动机和导火索并不清晰,但温家被剿灭前如日中天,没有半分颓势。
当时说温家是天下学子向往之地,并不是说说而已,温家那时几乎成为一言堂。
盛极必衰,祁染心里划过一丝恐惧。
那天玑司呢,天玑司现在也是极盛之景吗?
极盛之后呢,又会迎来什么样的结局?
祁染喉咙忍不住动了动,咽下心底深处的担忧。
史料上对于天玑司之首的闻珧和天玑司本身的记述很少,如果像温家那么惨烈的话,不会一点线索都没有。既然没发现这样的记载,大约...大约是没什么大事的。
白茵似乎是看出了他的恐惧,回神笑了起来,“是我说的多了,反而惹得先生多思多虑。”
祁染勉强笑笑,看着白茵的笑脸,又想到了一层。
白茵的父亲白枞和天玑司一样,都处在西乾的权力中心,又彼此对立,形成制衡之势,和当初的温家大为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他稍微放心了一些。
白茵已经说起了其他话题,“先生之前提过的石丈人的那两卷,我回去留神去找了找,暂时还没个结果,不过石丈人作品众多,先生为何偏偏想要那两卷呢?”
祁染回神,笑了笑,“我是偶然从我家人那里得到的,一时半会儿弄丢了,心里总有点可惜。”
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他始终记挂着自己当时在祈泽大仪时作为司簿写下的那一句记录,那句毕竟是他在石丈人的手记里看过来的,虽说当时是一时情急才写下,但他还是觉得这样很不好,只是一句话,但也等于挪用先人之作。
这让他心里很不安,他很想查清当初写下那句记述的前辈到底是谁,等他回现代了,修书的时候把那句记述摘出来,好好注明著者,也算是为这位前辈正名了。
“哦?”白茵倒是起了兴趣,“在家人处得到?”
祁染点点头,没有明说是在自己妈妈那儿传下来的。石丈人也是个很神秘的作家,生年均不可考,他不能确定石丈人到底是西乾什么时候的人,万一石丈人现在正值壮年,他说是从他妈妈那里拿来的,那就聊爆了。
白茵沉吟道:“这倒是有趣,我也算是石的忠实读者,但还没读过先生说的那两本。”
石丈人毕竟也是个西乾知名人物,祁染也很感兴趣,正好这里有个现成的可以打听的人,祁染悄悄问:“我听闻大家都说他是贵族出身,不知道当不当真?”
白茵想了想,“确实有此传闻,书中谈吐不凡,见识也不似寻常人会有的,想来是有几分可信的。”
祁染嘿嘿笑了一下,忍不住八卦,“姑娘可有怀疑的人选?”
白茵也悄声笑了笑,“还真有,据我看,身世总不会太低于你我。”
祁染惊道:“我就不提了,要说身世不低于姑娘的,乾京也找不出几个了。”
白茵哈哈笑道:“也只是个猜测,更何况我有什么高贵的,那宫中贵人岂不是更多了。”
她又问了些那两本里的内容,祁染其实看的也不是很多,挑了一些能说的说了,白茵点头,默默记在心里。
没聊一会儿,丫鬟来传话说小茹儿醒了,祁染赶忙过去,白茵不便进外男房间,便还在亭下坐着。
小茹儿正坐在床上玩帐子上头的穗子,看见祁染张大嘴巴,“屋子好漂亮。”
祁染笑了起来,“这是怎么说起,小小姐的房间一定比这儿漂亮多了。”
小茹儿煞有介事地摇头,“比爹爹娘亲的屋子还漂亮。”
小孩儿说话三分真七分假的,祁染没太当回事,等丫鬟给她收拾齐整了,就抱着往小亭走。
小茹儿笑起来,“大姑姑。”
白茵接过她,“赖着先生玩了一天了,可玩开心了?”
小茹儿嘿嘿嘿地笑,摇摇头。
白茵失笑,“这小人儿,难道还想赖在这儿了不成。”
小茹儿歪头冲着祁染嘿嘿两声。
白茵笑着点了点她的脸颊,“如今也不早了,夜里凉,我要早些带小茹儿回去了,免得弟妹忧心。”
祁染看小茹儿胸口起伏挺明显,估计也是玩累了,忙点头,“我送送姑娘。”
临上马车时,小茹儿闹腾起来,祁染无奈,干脆也上了马车,直接送佛送到西,将小茹儿送回相府。
要下车了,小茹儿玩性大,大概也是因为很少出府的缘故,仍然依依不舍地抓祁染的袖子。
白茵叹了口气,悄声细语地劝了好几句,才劝得她松开手,让奶妈抱着回府。
小茹儿被抱走前,还在抓着白茵的袖子奶声奶气,“那,那等大姑姑搬进天玑司,茹茹想天天来玩,好么?”
祁染正在哄她,跟着点头,“嗯嗯......嗯?”
他呆了呆。
搬进天玑司?白茵吗?
白茵又叹了口气,也顾不得该不该说,只想让小孩儿快点放心,“好好好,快些回去吧。”
祁染呆呆地出声,“姑娘...姑娘要搬进天玑司了?”
白茵回头,笑了笑,没说太多,“这要看亭主的意思了。”
祁染闻言,脑袋愣愣地上下点点,婉拒了进府小坐的邀请,混混沌沌地爬上马车。
下着雨,路滑,马车一颠一颠,将祁染的大脑颠成一团糨糊。
回府正好开饭,饭桌上少了两个人,祁染问:“亭主呢?”
北坊见怪不怪地答道:“有事忙呗,我们吃我们的。”
东阁嘻嘻一笑,“怎么,先生如今少了南亭,竟是食难下咽,饭都吃不香了?”
几人笑了起来,祁染听着他们打趣儿,脑袋里像是蒙了一层雾,迟钝地反应着。
恰好聊起知雨,东阁顺口道:“今日游湖是南亭和大小姐一起,我看他们两个气氛不错,不知是不是好事当前啊?”
北坊专注干饭,对这个没什么兴趣,随口回了几句,倒是西廊认真开口,“有可能,阿亭下午出门办事去了,好像和大小姐有关系。”
东阁啧啧称奇:“难道是合八字去了?不能吧。”
西廊点点头,“不知道,但亭主做事一直很效率的。”
祁染一边听,一边吃饭,嘴里干巴巴的,什么味道都吃不出来。
挺好的,这应该是好事。
但他为什么心里如此难受?
他想不明白,也不敢想明白。
吃了饭,他像是没了魂儿似的,东阁叫了他几声他才听见。
“先生是不是着凉了,来,喝点酒暖一暖。”东阁关心道,“若有什么烦心事,与我们说说便是了,别憋着。”
祁染点点头,也没看东阁递过来的是什么,一股脑喝了,立刻从胃部浑身上下暖了起来。
东阁陪着他喝,看差不多了,才起身各回各屋。
银竹院点着灯,他进去,晚风簌簌吹落残花败柳,凄凉忧伤。
不久之前,他还和知雨站在这里,知雨垂眸轻声地说“不必再躲着我”。
如今,这里一片空落落,无声无息,少了个温柔的人,提灯持伞,见到他的时候柔声一句“先生回来了”。
知雨那样温柔的性格,不会一朝一夕有所改变,或许只是以后能得他一声迎接的人不再是自己了而已。
什么都没有变,以后知雨大概还是会在雨夜中在这里等着谁,但不会再是他了。
祁染双手收紧,掌心扎的一片刺痛。
这不是应该的吗?
这不就是他想要的吗?
他做到了,他成功地让知雨走向注定的缘分,这样他自己就不会因此消失,一切皆大欢喜,有什么不对的呢?
可他的心为什么一片闷痛,让他连呼吸都无法稳定。
老郭从斜面转出来,手里抱着几匹料子,看见祁染后笑起来,“大人回来了,可用过饭了?”
祁染没说话,点点头。
他看向老郭手臂上抱着的料子,上好的月水缎,针脚细密,光泽柔和,能透出隐约一般的皎洁光芒,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进贡得来,非赏赐入不得手,哪怕宫里的人也很少穿这种料子的衣裳。
颜色淡淡,很适合白茵那样的沉静美人。
老郭看祁染盯着手里东西,解释道:“这缎子是早些时候宫里御赐的,一直放着没动,亭主忽然吩咐我从库房里找出来,全部送去做几身衣裳。”
祁染的头自发地点了点,像一种惯性行为,“这样啊。”
老郭笑道:“也不知怎的,之前放了许久不见要用,如今突然就想起来了,亭主还特意吩咐了样式,样样都是亲自指的。”
祁染的声音晦涩,“亭主这么用心啊。”
第34章
老郭看他站在庭院里,脚步没往自己屋里去,体贴开口,“大人可是要去看亭主吗?”
他大概知道白茵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世对于温祸的研究众多,虽然白相出手的动机和导火索并不清晰,但温家被剿灭前如日中天,没有半分颓势。
当时说温家是天下学子向往之地,并不是说说而已,温家那时几乎成为一言堂。
盛极必衰,祁染心里划过一丝恐惧。
那天玑司呢,天玑司现在也是极盛之景吗?
极盛之后呢,又会迎来什么样的结局?
祁染喉咙忍不住动了动,咽下心底深处的担忧。
史料上对于天玑司之首的闻珧和天玑司本身的记述很少,如果像温家那么惨烈的话,不会一点线索都没有。既然没发现这样的记载,大约...大约是没什么大事的。
白茵似乎是看出了他的恐惧,回神笑了起来,“是我说的多了,反而惹得先生多思多虑。”
祁染勉强笑笑,看着白茵的笑脸,又想到了一层。
白茵的父亲白枞和天玑司一样,都处在西乾的权力中心,又彼此对立,形成制衡之势,和当初的温家大为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他稍微放心了一些。
白茵已经说起了其他话题,“先生之前提过的石丈人的那两卷,我回去留神去找了找,暂时还没个结果,不过石丈人作品众多,先生为何偏偏想要那两卷呢?”
祁染回神,笑了笑,“我是偶然从我家人那里得到的,一时半会儿弄丢了,心里总有点可惜。”
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他始终记挂着自己当时在祈泽大仪时作为司簿写下的那一句记录,那句毕竟是他在石丈人的手记里看过来的,虽说当时是一时情急才写下,但他还是觉得这样很不好,只是一句话,但也等于挪用先人之作。
这让他心里很不安,他很想查清当初写下那句记述的前辈到底是谁,等他回现代了,修书的时候把那句记述摘出来,好好注明著者,也算是为这位前辈正名了。
“哦?”白茵倒是起了兴趣,“在家人处得到?”
祁染点点头,没有明说是在自己妈妈那儿传下来的。石丈人也是个很神秘的作家,生年均不可考,他不能确定石丈人到底是西乾什么时候的人,万一石丈人现在正值壮年,他说是从他妈妈那里拿来的,那就聊爆了。
白茵沉吟道:“这倒是有趣,我也算是石的忠实读者,但还没读过先生说的那两本。”
石丈人毕竟也是个西乾知名人物,祁染也很感兴趣,正好这里有个现成的可以打听的人,祁染悄悄问:“我听闻大家都说他是贵族出身,不知道当不当真?”
白茵想了想,“确实有此传闻,书中谈吐不凡,见识也不似寻常人会有的,想来是有几分可信的。”
祁染嘿嘿笑了一下,忍不住八卦,“姑娘可有怀疑的人选?”
白茵也悄声笑了笑,“还真有,据我看,身世总不会太低于你我。”
祁染惊道:“我就不提了,要说身世不低于姑娘的,乾京也找不出几个了。”
白茵哈哈笑道:“也只是个猜测,更何况我有什么高贵的,那宫中贵人岂不是更多了。”
她又问了些那两本里的内容,祁染其实看的也不是很多,挑了一些能说的说了,白茵点头,默默记在心里。
没聊一会儿,丫鬟来传话说小茹儿醒了,祁染赶忙过去,白茵不便进外男房间,便还在亭下坐着。
小茹儿正坐在床上玩帐子上头的穗子,看见祁染张大嘴巴,“屋子好漂亮。”
祁染笑了起来,“这是怎么说起,小小姐的房间一定比这儿漂亮多了。”
小茹儿煞有介事地摇头,“比爹爹娘亲的屋子还漂亮。”
小孩儿说话三分真七分假的,祁染没太当回事,等丫鬟给她收拾齐整了,就抱着往小亭走。
小茹儿笑起来,“大姑姑。”
白茵接过她,“赖着先生玩了一天了,可玩开心了?”
小茹儿嘿嘿嘿地笑,摇摇头。
白茵失笑,“这小人儿,难道还想赖在这儿了不成。”
小茹儿歪头冲着祁染嘿嘿两声。
白茵笑着点了点她的脸颊,“如今也不早了,夜里凉,我要早些带小茹儿回去了,免得弟妹忧心。”
祁染看小茹儿胸口起伏挺明显,估计也是玩累了,忙点头,“我送送姑娘。”
临上马车时,小茹儿闹腾起来,祁染无奈,干脆也上了马车,直接送佛送到西,将小茹儿送回相府。
要下车了,小茹儿玩性大,大概也是因为很少出府的缘故,仍然依依不舍地抓祁染的袖子。
白茵叹了口气,悄声细语地劝了好几句,才劝得她松开手,让奶妈抱着回府。
小茹儿被抱走前,还在抓着白茵的袖子奶声奶气,“那,那等大姑姑搬进天玑司,茹茹想天天来玩,好么?”
祁染正在哄她,跟着点头,“嗯嗯......嗯?”
他呆了呆。
搬进天玑司?白茵吗?
白茵又叹了口气,也顾不得该不该说,只想让小孩儿快点放心,“好好好,快些回去吧。”
祁染呆呆地出声,“姑娘...姑娘要搬进天玑司了?”
白茵回头,笑了笑,没说太多,“这要看亭主的意思了。”
祁染闻言,脑袋愣愣地上下点点,婉拒了进府小坐的邀请,混混沌沌地爬上马车。
下着雨,路滑,马车一颠一颠,将祁染的大脑颠成一团糨糊。
回府正好开饭,饭桌上少了两个人,祁染问:“亭主呢?”
北坊见怪不怪地答道:“有事忙呗,我们吃我们的。”
东阁嘻嘻一笑,“怎么,先生如今少了南亭,竟是食难下咽,饭都吃不香了?”
几人笑了起来,祁染听着他们打趣儿,脑袋里像是蒙了一层雾,迟钝地反应着。
恰好聊起知雨,东阁顺口道:“今日游湖是南亭和大小姐一起,我看他们两个气氛不错,不知是不是好事当前啊?”
北坊专注干饭,对这个没什么兴趣,随口回了几句,倒是西廊认真开口,“有可能,阿亭下午出门办事去了,好像和大小姐有关系。”
东阁啧啧称奇:“难道是合八字去了?不能吧。”
西廊点点头,“不知道,但亭主做事一直很效率的。”
祁染一边听,一边吃饭,嘴里干巴巴的,什么味道都吃不出来。
挺好的,这应该是好事。
但他为什么心里如此难受?
他想不明白,也不敢想明白。
吃了饭,他像是没了魂儿似的,东阁叫了他几声他才听见。
“先生是不是着凉了,来,喝点酒暖一暖。”东阁关心道,“若有什么烦心事,与我们说说便是了,别憋着。”
祁染点点头,也没看东阁递过来的是什么,一股脑喝了,立刻从胃部浑身上下暖了起来。
东阁陪着他喝,看差不多了,才起身各回各屋。
银竹院点着灯,他进去,晚风簌簌吹落残花败柳,凄凉忧伤。
不久之前,他还和知雨站在这里,知雨垂眸轻声地说“不必再躲着我”。
如今,这里一片空落落,无声无息,少了个温柔的人,提灯持伞,见到他的时候柔声一句“先生回来了”。
知雨那样温柔的性格,不会一朝一夕有所改变,或许只是以后能得他一声迎接的人不再是自己了而已。
什么都没有变,以后知雨大概还是会在雨夜中在这里等着谁,但不会再是他了。
祁染双手收紧,掌心扎的一片刺痛。
这不是应该的吗?
这不就是他想要的吗?
他做到了,他成功地让知雨走向注定的缘分,这样他自己就不会因此消失,一切皆大欢喜,有什么不对的呢?
可他的心为什么一片闷痛,让他连呼吸都无法稳定。
老郭从斜面转出来,手里抱着几匹料子,看见祁染后笑起来,“大人回来了,可用过饭了?”
祁染没说话,点点头。
他看向老郭手臂上抱着的料子,上好的月水缎,针脚细密,光泽柔和,能透出隐约一般的皎洁光芒,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进贡得来,非赏赐入不得手,哪怕宫里的人也很少穿这种料子的衣裳。
颜色淡淡,很适合白茵那样的沉静美人。
老郭看祁染盯着手里东西,解释道:“这缎子是早些时候宫里御赐的,一直放着没动,亭主忽然吩咐我从库房里找出来,全部送去做几身衣裳。”
祁染的头自发地点了点,像一种惯性行为,“这样啊。”
老郭笑道:“也不知怎的,之前放了许久不见要用,如今突然就想起来了,亭主还特意吩咐了样式,样样都是亲自指的。”
祁染的声音晦涩,“亭主这么用心啊。”
第34章
老郭看他站在庭院里,脚步没往自己屋里去,体贴开口,“大人可是要去看亭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