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茆清的心猛地一跳,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搬出去?和棻怡一起住?在那个承载了她们无数欢声笑语、像避风港一样温暖、充满了阮棻怡气息的两室一厅里?这个念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了滔天巨浪,带着难以言喻的巨大诱惑和对独立空间的无限向往。那个空间,意味着自由,意味着没有审视的目光,意味着她们可以完全做自己……然而,小姨那张刻板严厉的脸、阳台上那道冰冷的视线,立刻像厚重的乌云般沉沉地压了下来,将刚刚升起的向往狠狠拍落。
  “小姨那边……”茆清的声音带着明显的迟疑和忧虑,像蒙上了一层灰,“她绝对不会同意的……你知道她看你的眼神……” 她太了解小姨了,那个女人对阮棻怡的敌意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带着审视、提防,甚至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和厌恶。她绝不会允许自己脱离她的掌控,尤其是和这个在她眼中“离经叛道”、“带坏”了她的阮棻怡住在一起。那无疑是宣战。
  “先瞒着。”阮棻怡捏着她下巴的手指微微用力,带着一种安抚和强调的力道,眼神坚定得像磐石,不容撼动。“等我们到了学校,安顿好,把一切都收拾妥当,站稳了脚跟,再慢慢跟她说。现在告诉她,”她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看透世情的冷静,“除了立刻引发一场狂风暴雨,把你锁在家里寸步难行,或者闹到学校去让你难堪,不会有任何第二种结果!她不会理解,也绝不会接受!清清,相信我,”她的目光紧紧锁住茆清闪烁不定的眼睛,传递着强大的信心,“我们只需要一点时间。一点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
  树梢的蝉鸣声仿佛在这一刻骤然放大,“知了——知了——”的声浪带着夏日的燥热和一种奇异的、鼓动人心的力量,在耳畔轰鸣不休。阳光透过香樟树叶细密的缝隙,在两人交握的手背上投下晃动的、温暖的光斑,像跳跃的金色精灵。茆清看着阮棻怡眼中那灼灼燃烧的光芒,那光芒里充满了对未来的笃定、周密的计划,以及对她强烈的保护欲。一股巨大的勇气和渴望,如同被压抑了太久的种子,在心底的沃土里疯狂地破土而出,带着蓬勃的生命力,瞬间压倒了所有的恐惧、犹豫和负罪感。
  她几乎是在一种眩晕的、被那光芒完全蛊惑的状态下,鬼使神差地、用力地点了点头。一个无声的、却重若千钧的承诺。
  傍晚时分,茆清拖着有些沉重的脚步回到那个气氛压抑的家。门一开,浓郁的饭菜香气混合着油烟味扑面而来。小姨果然在厨房忙碌,锅铲碰撞的声音清脆刺耳。
  餐桌上出乎意料地摆满了菜,红烧排骨油亮诱人,清蒸鱼冒着热气,翠绿的青菜点缀其间,还有茆清平时很少能吃到的油焖大虾。小姨端着最后一碗汤出来,脸上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却掩不住疲惫的温和笑容:“回来啦?洗洗手,准备吃饭。今天你查成绩,辛苦了,做点好的犒劳你。”
  这反常的热情和丰盛,让茆清心里非但没有暖意,反而升起一股莫名的不安。她默默地洗了手,在餐桌前坐下。小姨不停地给她夹菜,排骨、虾仁堆满了她的碗。
  “多吃点,到了大学学习任务更重,身体是本钱。”小姨说着,话锋却突然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对了,清清啊,开学到了新环境,人生地不熟的,要多跟人打交道,别总闷着。张阿姨你还记得吧?她儿子今年也考到你们那个城市了,学校离你们大学好像不远。张阿姨人特别好,我已经跟她说了,让她儿子多照顾你。开学那天,他会去车站接你,正好认认路,以后有什么事也好有个照应……”
  茆清低着头,机械地扒着碗里的饭,味同嚼蜡。小姨的话像无数只小虫子在耳边嗡嗡作响,让她心烦意乱。就在这时,小姨放在餐桌边缘的手机屏幕突然亮了一下,一条新消息的预览清晰地跳了出来:
  > “张阿姨:小凯说没问题,开学那天一定准时去车站接茆清妹妹!正好认认路,以后也好常联系![笑脸]”
  喉咙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猛地扼住!呼吸瞬间变得困难。茆清只觉得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头顶,刚刚吃下去的食物在胃里翻江倒海。她猛地放下筷子,陶瓷碗底撞击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我……我吃饱了。”她的声音干涩紧绷,像砂纸摩擦,“有点……有点累,先回房了。”
  不等小姨反应,她几乎是逃也似的站起身,快步冲回自己的房间,反手“咔哒”一声锁上了门!背靠着冰凉的门板,她大口喘着气,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斗。门外,隐约传来小姨不满的嘀咕声。
  锁门的瞬间,口袋里的手机贴着大腿,清晰地、带着安抚意味地震动了一下。茆清颤抖着手掏出手机,屏幕亮起,是阮棻怡发来的照片——
  照片里是阮棻怡家那熟悉的书桌。桌面上,两个崭新的行李箱并排摆放着。一个是大气的深空灰色,磨砂质感,显得沉稳可靠;另一个则是温柔的浅海蓝色,像夏日晴朗的天空,干净又充满希望。浅蓝色的箱子略小一些,亲昵地靠在深灰色箱子的旁边。照片下面配着一行文字:
  > “你的那只我买了浅蓝的,跟我的凑一对。[太阳] 明天开始收拾?”
  看着那两只依偎在一起的行李箱,看着那片温柔的浅蓝色,想象着那是属于她的、即将装满“自由”的行囊……茆清一直紧绷到疼痛的心弦,骤然松弛下来。一股巨大的暖流和难以言喻的喜悦冲散了刚才的冰冷和窒息感。她再也忍不住,扑倒在柔软的床上,把脸深深埋进带着阳光味道的枕头里,肩膀因为压抑的笑声而轻轻耸动。窗外的蝉鸣依旧不知疲倦地高唱着,此刻听来,却像是为她们这个秘密而勇敢的约定,奏响的最激昂的伴奏曲。
  深夜。
  万籁俱寂。月光如水,透过薄薄的纱窗帘,静静地流淌进房间,在地板上铺开一层朦胧的银霜。整个城市仿佛都陷入了沉睡,只有窗外不知疲倦的夏虫还在低声吟唱。
  茆清躺在床上,睁着眼睛,毫无睡意。白天的狂喜、小姨的压迫、阮棻怡的坚定、还有那张“凑一对”的行李箱照片……无数画面和情绪在脑海中翻腾交织。
  终于,她掀开薄被,赤着脚,像一抹幽灵般悄无声息地踩在冰凉的地板上,没有发出一点声响。她走到那个陪伴了她整个少女时代的衣柜前,深吸一口气,轻轻拉开了柜门。熟悉的、带着淡淡樟脑丸和旧衣物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
  借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她精准地抽出几件最常穿的t恤、牛仔裤、一件柔软的针织开衫、还有那件阮棻怡说过好看的浅蓝色连衣裙。她将它们一件件仔细叠好,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易碎的珍宝。然后,她走到书桌前,拉开抽屉。月光下,那个装满五彩折纸星星的玻璃瓶静静矗立,折射出梦幻的微光。她小心地拿起它,冰凉的瓶身贴着手心。还有抽屉深处,那本厚厚的相册。她翻到中间,抽出了那张高二运动会时拍的照片——照片上,阮棻怡正专注地为她整理发带。她将照片和玻璃瓶一起,轻轻地放进背包的夹层里。
  最后,她拿起了那个陪伴她多年的旧帆布背包——洗得发白,边缘有些磨损,却无比结实可靠。她将叠好的衣服小心地塞进去,尽量压紧,留出空间。玻璃瓶和相册被柔软的衣物包裹着,安放在最里面。月光透过纱窗,温柔地洒落在鼓鼓囊囊的背包上,像给它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闪烁着微光的银色纱衣。
  背包变得沉甸甸的,不仅仅是衣物的重量,更承载着她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未知的决绝。她知道,这场预谋的“逃离”迟早会被发现,小姨的震怒和随之而来的风暴几乎可以预见。但此刻,她感受着背包压在肩上的分量,指尖划过手机屏幕,点开阮棻怡不久前发来的最后一条消息:
  > “晚安,我的清清。明天见。[月亮][拥抱]”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像一颗定心丸,带着阮棻怡特有的温暖和力量。看着那个小小的月亮表情和拥抱符号,茆清的心从未如此刻这般坚定和平静。所有的惶恐、所有的犹豫、所有对未来的不确定,都被这简单的晚安驱散了。
  她将沉甸甸的背包抱在怀里,像抱着通往新生的希望。月光温柔地笼罩着她,在墙壁上投下她抱着背包的、纤细而决绝的剪影。
  只要能和她在一起,怎样都好。刀山火海,她也敢闯一闯。
  作者有话说:
  来咯来咯
  第6章 密谋
  六十天被拆解成泛黄的胶片,每一帧都浸着夏末的黏热。
  风扇有气无力地转着,搅动满室栀子的甜香。阮棻怡的自行车碾过柏油路,后座的茆清攥着融化的绿豆冰棍,橙黄的糖水滴在膝盖上,像一滴冲破怯懦的朝霞,烫得她悄悄蜷起脚趾。
  立秋那日,第一片银杏叶打着旋儿落进车筐。她们蹲在宿舍楼下打包行李,把未干的雨季折成方帕塞进箱角——那是昨夜骤雨打湿的校服袖口,是晾在阳台没干透的白衬衫,混着两双沾着泥点的帆布鞋,在帆布箱底悄悄发了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