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见状姚新泉更高兴了,人脉这个东西总是不嫌少的。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姚新泉就往外走,刚出了门就听见高勇又拿起电话骂人,“已经发生的事情是已经发生的,那以后呢?今天是鹅喉羚明天是什么?普氏野马吗?后天是什么?大熊猫吗?你别跟我说新省没有野生大熊猫,我能不知道
  吗?我还用你教?我是要告诉你,跟老百姓的宣传工作必须得做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今天已经拉裤兜子了,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勾子给我擦干净,以后不许再犯!”
  这领导真是一会儿靠谱一会儿不靠谱的样子!
  她轻轻在背篓上点了点,感受到背篓里的小嘴也跟着在自己点的位置碰了碰,姚新泉心里软软的。
  也算是奉旨养鸟了,至于养大了之后小鸟不愿意飞走,那她就没有办法了。
  解决完小金雕抚养权的事情后,她又专门跑了趟菜市场买了一只杀好的兔子,嗯,有点儿想养兔子了。
  姚新泉看着兔笼子里堆叠在一起的毛茸茸门在沉思,虽然说草原上本来也有兔子,但是如果想做这个生意那肯定还是要正儿八经饲养的,等明年吧,到时候再看看要不要买点儿獭兔回来养。
  她又买了一公斤牛肉跟一公斤羊肉,开了那么大个牧场结果吃肉全要靠跟别人买,姚新泉觉得自己有点心酸。
  市场上没有鹌鹑卖倒让她有点儿遗憾,还想给小金雕换换口味来着。
  点点大了之后主要食物也是肉,他作为一只工作犬可不能缺少营养,这样一来冬天、初春跟暮秋的时候还好一点,夏天还是得买冰箱。
  别人怎么喂狗姚新泉管不着,但她反正不愿意亏待了自家牧羊犬。
  人工作有工资,牧羊犬工作没要工资,吃点儿肉还不行啊?
  吃了碗牛肉面后她带着小金雕先回去了,没办法,在外面总觉得谁都在盯着自己,总觉得人家要去举报她非法饲养野生动物,心慌慌的。
  回去后窗台上的苹果没了,又给几个小的喂了饭后她再次骑车下山,这次去了山下的村子里,姚新泉径直去了买羊奶的老赵家。
  老赵的媳妇儿姓缪,姚新泉见了就叫缪婶儿。
  对方见到姚新泉来赶忙装了把瓜子给她,“前天收的油葵没来得及打,昨天又下雨,我都担心捂霉了,这不今天一见着太阳就赶紧出来打瓜子。闺女,过会儿婶儿给你带点儿回家啊!”
  姚新泉坐在地上抓了个花盘垫在底下,又拿了一个摞在上面,拿起旁边的棍子就敲打了起来,瓜子随着敲打的动作落在了帆布上。
  缪婶儿见她眼里有活儿心里高兴,也觉得她不把自己当外人,便拉着她聊了起来。
  “你赵叔啊?他去下地掰苞谷了,你找他有事儿啊?”听姚新泉问起老赵她还有点儿奇怪,这闺女找老赵啥事儿?
  “婶儿,我就是冲着你家苞谷来得,这不是今年我家牧场刚弄起来,我爸妈没来得及储备青贮饲料,冬天的时候除了干草之外我就想喂点儿苞谷麸皮这些精饲料,都搭配着来。你家不是有吗,我就像着你卖谁不是卖?苞谷,苞谷芯还有苞谷杆子我都要,我记得你家是种了五亩地吧,缪婶儿你说啥价格,只要价格合适,我都要了!”
  第12章
  缪婶儿听了这话更是高兴了,这五亩地的玉米跟边上点的油葵都不是在自家责任田里种的,而是他们自家开荒种的。这种不需要由粮站统一收购,一般都是他们自己找老板来收,或者直接到市场上去卖。
  可他们这边很少来老板收的,他们自己出去又耽误事儿又嫌麻烦,这粮食收的时候高兴,处理起来可就麻烦了。
  姚新泉愿意收她自然是高兴的。
  粮食的市场价比国家统购价要高,但是这又是熟人,又帮自家解决麻烦了,所以缪婶儿想了想还是按照国家收购价来。
  “苞谷粒给你按4毛钱一公斤来,苞谷芯按照6分钱一公斤来,苞谷杆的话,我家总共是五亩地,就按一亩十五块来吧!”
  姚新泉今天专门去了解了一下粮食的进价跟零售价,种地也就是赚点儿辛苦钱,她不愿意占人家这个便宜。
  “这样,缪婶儿,苞谷粒按5毛钱,苞谷芯按8分钱,苞谷杆按20一亩来,就这样,到时候你们分装好了我想办法过来拉,称重后给你们结钱。”
  缪婶儿心里高兴,见她要走赶忙拦下了,从家里找了个筐子,给她装了大半筐的瓜子,“你别看我家这瓜子小,香的很,油香油香的,你就这样直接吃,或者炒一下、煮一下再晒干都成!”
  姚新泉哭笑不得地接过瓜子,好家伙,这差价全送自己嘴里了。
  她没直接回家,又去了本地的一家榨油坊,从这里以1200元一吨的价格预定了四吨的豆粕。
  算了下今天的开支后姚新泉叹气,卖羊毛赚得那点儿钱都不够今天花的!
  回家后姚新泉翻出自家的大铁锅,将今天收到的瓜子倒了一半进去后撸起袖子翻炒起来,等感觉瓜子里没什么水分了就又换剩下的一半。
  正去端瓜子呢就看到一颗马头正拱在篮子里吃得香呢!
  姚新泉只觉得额头青筋直跳,“皮皮!”
  皮皮也知道自己犯了错,撒丫子就跑了,气得姚新泉在后面骂,“我扣你三天的苹果!”
  没办法她又把这盆瓜子用水淘洗了一遍之后才重新炒开,不洗她怕吃到马唾沫!
  姚新泉估摸着炒干的瓜子大概有五六公斤了,她找了几个干净塑料袋大概每袋装了一公斤左右,分了三袋后骑车下山给小姑、二叔还有小姨家各送了一袋。
  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也是她的一点心意。等家里牧场出货了再给她们送肉。
  最后一站去的小姨家,张运秋见到她就笑,“你这真是来的巧了,知道小姨夫今天把三轮车给你弄回来了是吧?”
  张运秋得意地拍了拍身旁的蓝色农用三轮车,上面装了雨棚,旁边还加了个座儿。
  “该给你配的我都给你配好了放在车厢里,我过会儿把摩托车给你搬上去,你今天就骑回去?对了你会骑吗?”
  姚新泉挑眉,“我高中的时候就用你家三轮车练过手你不记得了?”
  张运秋拍了下自己的额头,“我现在更担心了”,当初这小丫头可是把他家三轮车的车头撞歪了!
  姚新泉哼哼两声,接过车钥匙就试驾起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好吧?
  确认她没问题之后姚新泉当即去信用社取了5000块出来,其中3500块给张运秋,剩下的放在家里应急。当然了,车的价格肯定是便宜了许多,她领这个情。
  “这是我们那边一个婶子家里种的油葵,她送给我,我自己炒的,我记得你喜欢吃这种小的就给你多装了些来!”
  张运秋乐呵呵地接过袋子,抓了一把就塞到嘴里,然后扑扑扑往外吐瓜子壳,“还是这种小的够味儿,香!外面那些什么五香瓜子绿茶瓜子都不好吃!”
  不过外甥女记得自己喜欢吃什么比什么都让人高兴!
  “你小姨已经去上班了,不知道吧?”
  姚新泉愣了一下,她还以为小姨是今天在家呢,怪不得,怪不得张运秋今天看起来喜气洋洋的。
  “我那天陪你小姨过去的,人家园长跟她聊了聊立马就要她了!你说说,她都这样了还自卑,我还没自卑呢!”
  姚新泉笑得不行,男人应该没几个会自卑的吧!只要是个男人,他们字典里好像就没这两个字!
  办完事儿之后她开着自家新三轮回上山了,又是好忙的一天呢!
  姚晓刚下班回家刚到家属院门口就被门卫叫住了,“姚老师姚老师,有人给你送东西你过来拿一下!”
  姚晓刚心里奇怪,谁给他送啊?不会是学生家长吧?想到这里他不免有些抗拒。
  姚晓刚虽然年轻,但已经是一级教师了,他连着三年带了高中毕业班的数学,高考下来的数学成绩别说是在他们县,在市里都能算得上拔尖的。前年的时候还有一个市里偏科特别严重的孩子专门转学来了他们县高中复读,也就一年的时间,数学从四十来分提高到了85分左右。
  这时候数学满分是120分,相当于百分制的情况下,学生一年时间从三十多拔高到了70多分。
  这可是高考啊!差一分可就隔了一个操场的人!
  人家那学生其他几门科目成绩其实都还不错,当时勉强能够上本科。这下数学成绩也提高了,如今在北京一个特别好的大学读书。
  这就是姚晓刚的成绩啊!
  这是去年高考的事情,今年虽然没出这么一个学生,但是他们班的数
  学还是很强,这么几年下来姚晓刚的名声算是彻底打出去了。
  肖美燕的代课老师也即将转正,就是看在他的面子上。
  因为这,不少学生家长总喜欢来找他送东西,有的送到学校去,有的在他上下班的路上,还有的直接摸到了家里来,简直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