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几轮齐射之后,就没有站着的倭人了。
  嬴政拿起一块银矿石,在日光下端详。这银白色的块状物,反射着湖泊似的冷光,粼粼生辉。
  “除了给少府做饰品,还有什么其他用处吗?”他问。
  “黄金能做什么,它就差不多能做什么。对下可以赏赐,对外可以市易。”李世民把张开手跳啊跳的嬴枢抱起来,让他能看到银矿石。
  “月氏能答应?”嬴政挑眉,“以前可都是用金饼。银可没有金受欢迎。”
  “月氏会答应的。”李世民笑眯眯,“他不得不答应。”
  “这个不能吃。——蒙毅,把孩子抱去立极殿,朕与太子有事商议。”嬴政嫌到处乱抓的幼崽捣乱,一眼看不见手上就多了个银矿石,赶紧夺下来,把孩子送走。
  “羲和殿也行。”李世民补充。
  嬴枢一天之内能换五六个人的人手,所以从来不认生,谁抱都可以。如果出去玩,那座驾更是数不清,连刘邦都骂骂咧咧地抱过。
  “谁家出门喝酒还带孩子?给我干什么?我自己孩儿都不想抱!”
  小孩一走,北辰殿就安静了。嬴政可不耐烦帮孩子带孩子,现在可不是当年。
  地图一铺,南边和东边增加的版图看得人神清气爽,赏心悦目。
  百越拿下之后,不仅能防止造反分子勾结生事,还把边境线推到了东南的入海口。
  新的港口与贸易,由此而生。
  歇了几年后,养了养粮草,蒙恬克制地出击,与李牧配合,只凭郡尉本身的力量,不需要中央出动大军,就逐匈奴七百里,顺利地拿下河套平原。
  这是很值得惊叹的战绩,李牧的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蒙恬上书的时候盛赞都是李牧指挥得好,才能打得匈奴接连溃退。
  嬴政增设了九原郡,就近安排蒙恬修筑防御工事,筑军屯田,控制这片区域。
  章邯、蒙恬、李牧,三位将军在北方连成了一道不仅坚固还很锋利的防线。
  李世民时常写信过去,让训练好的信鸽往返南北之间,方便与他们交流。
  青云已经过二十岁了,对一只鹞鹰而言,它已经走到了暮年的暮年,便不能再长途远行了。
  老老的猫和老老的鹰一起在树上晒太阳,李世民抬头看着它们,也能看上很久。
  “不再养一只吗?冬天草原寒冷,信鸽有点惹眼,没有鹰隼隐蔽。”嬴政望着他。
  “不养了,青云会难过的。”李世民小声,“它那么骄傲,要是偷偷跑了,我去哪儿把它找回来呢?”
  猫猫就偷偷消失过,所以之前铜钱不见踪影,芈夫人才那么着急,扶苏一刻也等不得就冒着大雨回太学找猫。
  猫很好,鹰很好,人也很好。
  “你总是心软。”嬴政一叹。
  李世民笑眯眯地与他分析草原的局势:“蒙恬与李牧以九原雁门为据点,出轻骑兵向北,持续对匈奴施压,逼迫他们远离大秦的边界。因此,匈奴只能重新寻找牧场生存。”
  他的手指点了点地图上不同位置,画出无形的线,“往西,他们得罪了月氏;往东,又与东胡产生了摩擦。最近更是与月氏小战了好几次,月氏王告诉郦食其,愿与大秦联手,共伐匈奴。”
  草原内部有几百个部落,几十个族群,彼此打得极凶,灭族夺牧场抢人当奴隶都是常有的事。
  “嗯,我看过北地的奏,提过此事。”嬴政颔首,“你想让匈奴无处可逃,联络月氏东胡围剿他们?”
  “就是这个意思。”李世民非常赞同,“打仗嘛,当然要多拉点盟友,在有共同敌人的情况下,月氏和东胡,甚至戎族,还有草原上许多和匈奴有争端的异族,都可以利用。草原,从来都是乱糟糟的,越乱,对我们越有利……”
  这个李世民可太熟了,闭眼都能操作。
  郦食其替换吕不韦之后,主要就是干这个的。
  “驱虎吞狼。”嬴政总结。
  “能省我们不少力。”李世民微笑。
  “还不止吧?”嬴政瞅他,“我听你话里话外的,还想咬月氏一口?”
  “这怎么能叫咬呢?我只是想打通西域到大秦的商道罢了,月氏一直处在中间,妨碍我们多赚钱。阿父难道不想要吗?”
  大秦的太子笑得和蔼可亲。
  嬴政闻之,怦然心动。
  那么大一片地方,财源滚滚近在眼前,谁能不心动?
  比起凭硬实力打打打,拿几十万大军平推,显然太子有他更巧妙的一套。牺牲少,获利多,唯一的问题就是——
  “你又想出征?”嬴政这话问得一点烟火气都没了。
  “我有办法,用最少的兵力,达到最大的战果。”李世民无比自信,“让我去,不仅可以灭匈奴,还能拿下祁连山,从此大秦直接与西域通商。整个草原,都是大秦的附属,都得对秦俯首称臣。”
  嬴政沉默半晌,没有说话。
  他甚至无法说出“打仗,有蒙恬他们就够了”这样的话,因为他很清楚太子有他的不可替代性。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太子,他出现在草原上,就能代表整个大秦,他的决策,就是皇帝的决策。
  前线与后方所有人,都会完全支持他。
  包括嬴政自己。
  这一点,其他的将军谁也比不了。
  “如果你能答应我,这是你最后一次上战场的话。”嬴政肃然地注视他。
  “当然,毕其功于一役,打完这次,也就不需要下次了。”李世民笃定,“不必担心,我会像之前每一次一样,平安凯旋,回到你身边。”
  “……”嬴政深深地叹了口气,又觉得叹息不吉利,便转而问,“何时出发?”
  “春天匈奴马匹衰弱,还要忙于放牧繁衍,是最好打的。不过冬天也不错,他们没有防备,放火的效果会更好。”
  嬴政想了想,道:“春天再去吧,你说过,北方的春天来得很晚,也很冷。”
  “好。”
  “我把萧何给你提上来,他做治粟内史,粮草你不用担心。”
  “有阿父在,我从来不担心这个。”
  “可惜王翦不能再出征了,不然该让他接应你。”做父亲的难得絮叨起来。
  嬴政很多年没有这么唠唠叨叨了,蒙毅进殿时,都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怕打扰了他们父子叙话。
  “让王翦将军安心养老吧,他也为大秦征战一辈子了,该安度晚年了。”
  不要虐待老人啊,大秦又不是赵国,还得让庞煖那种八十岁马都骑不了的继续守城。
  “王贲……”嬴政有点犹豫。
  “王家的战功已经够了,一门双侯,王离这次也去,再加上无忧,不能再多了。”这是无忧私下里再三和李世民说过的,王家的功劳不能再多了。
  这是为了保全王家,才让他们急流勇退。
  好在这是君臣的双向奔赴,王贲从百越一回来,马上交兵权,和王翦一样,再不掺和战事。
  太尉的位置上,是尉僚这个不打仗的兵法家,兵权没有集中在王家手里。
  这才是安全的,对王家来说。
  “你要带韩信吗?”嬴政多了解他。
  “正好带出去,给匈奴瞧瞧。加上李信,差不多了。”
  “还带谁?”
  “我给英布传过信了,算算日子,他也该到咸阳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194章
  始皇十年,太子率三千玄甲出咸阳,北上至九原郡。
  太子殿下突然从眼前冒出来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蒙恬忧心忡忡,还不能表现出来,表面上端着历经沧桑的大将之风,实际上想起了一次又一次被太子拖着溜的经历。
  打赵国的时候是这样,打楚国的时候还是这样。
  无话可说,真的。
  他用目光环顾四周,好像在向李牧和章邯传递这么个意思:“我的队伍冒出一只太子诶,没有人管管我的死活吗?”
  章邯爱莫能助地耸耸肩,李牧若无其事地表示他看到了。
  李信拍拍蒙恬的肩膀,安慰道:“不用担心,有太子殿下在,输不了。当年打楚国,不就多亏了太子吗?”
  蒙恬幽幽张口:“我担心的是输赢吗?”
  以大秦的兵力打匈奴,还需要担心输赢吗?是瞧不起谁呢?
  “蒙将军好久不见。”太子飒爽地下马,动作十分利落,精神抖擞,神采奕奕,未语先笑,灿然生辉。
  “久违颜范,殿下风采依旧,臣却有点老了。”蒙恬感叹。
  “这可不像将军你说的话。”李世民戏谑,“将军你只比阿父大两岁,这话要是传进他耳朵里,可就要怀疑你是不是在讽刺他了?”
  “臣哪敢讽刺陛下?”蒙恬摇头失笑,“陛下近来可好?”
  “他挺好的,除了突然变得很啰嗦之外。”
  “陛下也是关心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