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哦。”每当这个时候,心虚的小崽子都会十分乖巧地应声。
甭管他能安静多久,哪怕只是一刻钟,好歹也能让嬴政喘口气。
心好累。
秦王端坐案前,垂下眼帘,看蒙毅帮忙整理了一下还有点乱的奏书,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忽然想起这些奏书是为什么乱的,心更累了。
“你以后莫要擅自乱动寡人的桌案,明白吗?”秦王板着脸发出警告。
“为什么?”李世民不解。
“还问为什么?”嬴政真是气得有点蒙,有那么一瞬间差点怀疑是自己要求太多,转而清醒过来,与孩子严谨地理论道,“寡人是何人?”
“阿父啊。”
秦王嬴政攥了攥手,实在很想把孩子按腿上打一顿,最好打得他三天下不了床,只能老老实实呆那,闭嘴别说话!
“奏简章文,国之机要,非涉职官吏,不可妄动。你可知?”
“吕不韦?”
“他是相国。”虽然可能很快就不是了,但现在还是,就没毛病。
“蒙毅?”
“中郎。”相当于秦王的随身小秘书,传递文书,做做安保,顺手照顾一下孩子。
“所以这些竹简我都不能碰,密奏的漆盒我也不能打开吗?”李世民吃惊道。
“当然不能。”
嬴政难以理解这孩子在吃惊什么,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这娃趁他不在玩奏简,乱七八糟掉得满地都是,还偷偷拆漆盒看情报,看就算了,看完还不收拾好,玉佩和楚锦乱作一团,绢书也不归位,看着就让人怒火中烧。
“……”幼崽茫然地看着他,突然不说话了。
嬴政甚觉反常,奇怪地问:“你无话说?”
“我不明白……”李世民想了一会儿,真切地迷惑道,“那你批奏书的时候,老是把我放在边上干什么呢?”
竹简就堆在他手边,跟小山似的,挨得那么近。奏文一打开,镇纸那么一放,什么军国大事、国家机密,统统都摊开摆在李世民面前,明晃晃的全是字,想不看也不行啊,嬴政还会提问的!
真的,有时候李世民都不想看,他贪玩得很。但他从前偷偷摸摸在纸上画画,用猫尾巴蘸朱砂涂抹,描猫爪子花朵似的轮廓,小手沾墨印手印,滚弹丸或是钻桌底躲猫猫等等,被嬴政发现了就得面对父亲大人的暴击了。
例如这份奏表写了什么?谁写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写?他隶属于哪方势力?他的诉求是什么?应该怎么批复?
李世民要是都不看,他怎么知道?大秦那么多郡县,那么多官员的名字,他怎么记得住?
嬴政:“……”
“而且,这是我的床榻哦。”李世民把右手从被子里伸出来,拍了拍床边的软榻。床的位置一般是不动的,榻要小些,容一人躺坐,可以四处搬动。
小朋友强调道,“明明是阿父你,非要在我睡觉的地方批奏书,这跟在猫猫面前放一只鹊子有什么分别?所以不能怪我乱动竹简哦。”
蒙毅忍着笑,一动不动,日常伪装陶俑。
哎呀,这对父子太有意思了,每天的乐子都不带重样的。
一开始他还很拘束,偶尔听到惊天爆言还会战战兢兢,怕自己听到了不该听的东西,也怕自己在家不小心会说漏嘴。后来就习以为常了。
绝大部分时候都冷静自若的王上,一遇到公子就格外情绪化,一年能被气八百遍,目前为止还没有真的动过手,估计以后也不太可能动手了。
完全被拿捏得死死的。
“王上,可要将奏简搬走?”蒙毅很大胆地插了一句。
蕲年宫又不是只有一个殿,干嘛非得挤在小孩睡觉的地方办公呢?就因为这边光线好适合晒太阳?还是空间小放几个铜炉就很暖和?
嬴政难道是怕冷的人吗?
秦王无声地凝视了蒙毅两秒,心梗过后,对孩子撂下一句:“总之,我不在的时候,不许你乱动。”
“我看完收拾好也不行吗?”
“不行!”嬴政严肃道。
“那好吧。”李世民嘟起嘴。
等药好了,孩子吹一吹热气,三下五除二灌完,往被子里歪一歪,打了个小小的哈欠,小手张开,宛如猫咪肉垫开花一样,哼哼着乱招摇。
嬴政只看一眼就知道他想要什么,下意识递了只手过去,被幼崽紧紧抓住,侧抱着,脑袋蹭来蹭去,也不知道在找什么位置或是感觉。
好不容易调整到了最舒服的姿势,孩子圆圆软软的脸颊压着他的掌心,眼睫毛慢慢下垂,一颤一颤的,颤得越来越慢,悠悠地滑下来,最终合拢。
这就是快睡着了。不必惊动他,左不过几个呼吸的功夫,小孩就不动弹了。
养过孩子的都知道,孩子最可爱的时候,就是他睡着不动的时候。
崽崽睡着的第一分钟,嬴政完全放空自己,好好地享受片刻的宁静。
第二分钟,他泄愤似的捏着孩子的右手和脸,像揉搓面团一样。
再过几分钟,嬴政忽然又有点后悔,自己今天是不是对孩子太凶了。
和很多人印象中的不同,年轻的秦王其实并不讨厌儒家,或者说,他其实不讨厌任何一家,他只在乎有用没用。
孩子想招揽更多人才,早早就考虑统一以后文治的问题,其实也并没有什么错……
建个太学,多几个儒生博士,短期内其实也不会影响到秦国的战略和朝局。
至少天下一统之前,秦国的国策是不会改的,这孩子也清楚,他所争取的,其实是播下种子的权力。
荀子、太学、墨家、儒家……这一颗颗种子,会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慢慢凝聚力量,等待在大秦开花结果的那天。
而嬴政,最终还是拗不过自己的孩子,选择默许了种子的存活。
“王上,咸阳宫来信。”蒙毅从殿外候着的谒者那里取来手卷,呈给嬴政。
嬴政刚抽出手,幼崽就哼哼两声,小手无意识地找啊找。
这孩子好烦。他无可奈何地握住幼崽的小爪子,小动物似的哼唧声才停下来,心满意足地接着睡了。
“你读吧。”
“书呈王上:听闻孙孙伤重,吾等日夜挂念,寝食不安……”
是华阳太后,她是长辈,话语权更重,比芈夫人更适合这写封信。第一句就是关切与问候孩子的情况,这是她们两人都最在意的问题。
嬴政并不为这个吃醋,华阳太后对这孩子的宠爱,所有人有目共睹,也是小孩应得的。
他的诞生,让清冷庄严的咸阳宫都活了过来,返老还童似的,哪怕是枝头光秃秃、风声凄厉的寒冬,看这孩子到处跑来跑去,红扑扑的小脸未语先笑,一人胜过十只小鸟,绕着长辈脚边打转,叽叽喳喳,快乐无比,都会觉得活着挺有意思的。
每天的日子都有新的乐趣,不再那么单调、重复、寂寞、无聊。
华阳太后一见孩子就眉开眼笑,哪天看不见他,都要派人来问:孩子哪里去了?今日怎么没有来玩?长乐宫备了吃食,他何时有空过去?
她这一年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比过去十几年和嬴政相处的都多。
也许是付出的时间成本越多,爱与心血都投注在他身上,于是这孩子,对她来说就越重要。
华阳太后是这样,芈夫人是这样,而嬴政,难道就不是这样吗?
如果这孩子真的出事,嬴政还会有心情去亲自养下一个孩子吗?
大抵是不会有了。
“把信放枕边,让他自己回吧。”嬴政慢慢地抽回了手,这回没有惊动熟睡的孩童。
他把孩子的手轻轻移到被子里,敛了一下被角,打量了一会幼崽的脸色。
“公子会写字了吗?”蒙毅微讶,他并不曾听说。
“我怀疑,他本来就会。”这才是嬴政一直放纵孩子玩耍的原因。
正好试一试这娃到底会写多少字,写得怎么样。若是不好看,就得好好教一教。
字好看的李斯不就能派上用场了?
“蒙毅。”
“臣在。”
“去审一下没杀的那几个胡人,详细记录下来,也放到公子枕边,等他醒了再看。”嬴政嘱咐,“多询问草原马匹与市易事宜,他比较关心这个。”
“唯。”蒙毅干脆地应了下来,然后才报备,“公子说想要一只鹞鹰……”
“可。春日鹰雏,选小一些的。”嬴政随口道。
“臣明白。”蒙毅略微迟疑,替蒙恬问了一句,“公子还想选锋作战,组建骑兵,王上会允许他日后上战场吗?”
第31章 手把手教写字
“选锋可以选, 骑兵可以建,等他长大,我也可以给他一支军队训练。太子本就有宫尉的统兵权。——但上战场, 想都别想!”嬴政果决道。
蒙毅默默看了眼公子,又看了眼王上,心道:我看悬。
甭管他能安静多久,哪怕只是一刻钟,好歹也能让嬴政喘口气。
心好累。
秦王端坐案前,垂下眼帘,看蒙毅帮忙整理了一下还有点乱的奏书,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忽然想起这些奏书是为什么乱的,心更累了。
“你以后莫要擅自乱动寡人的桌案,明白吗?”秦王板着脸发出警告。
“为什么?”李世民不解。
“还问为什么?”嬴政真是气得有点蒙,有那么一瞬间差点怀疑是自己要求太多,转而清醒过来,与孩子严谨地理论道,“寡人是何人?”
“阿父啊。”
秦王嬴政攥了攥手,实在很想把孩子按腿上打一顿,最好打得他三天下不了床,只能老老实实呆那,闭嘴别说话!
“奏简章文,国之机要,非涉职官吏,不可妄动。你可知?”
“吕不韦?”
“他是相国。”虽然可能很快就不是了,但现在还是,就没毛病。
“蒙毅?”
“中郎。”相当于秦王的随身小秘书,传递文书,做做安保,顺手照顾一下孩子。
“所以这些竹简我都不能碰,密奏的漆盒我也不能打开吗?”李世民吃惊道。
“当然不能。”
嬴政难以理解这孩子在吃惊什么,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这娃趁他不在玩奏简,乱七八糟掉得满地都是,还偷偷拆漆盒看情报,看就算了,看完还不收拾好,玉佩和楚锦乱作一团,绢书也不归位,看着就让人怒火中烧。
“……”幼崽茫然地看着他,突然不说话了。
嬴政甚觉反常,奇怪地问:“你无话说?”
“我不明白……”李世民想了一会儿,真切地迷惑道,“那你批奏书的时候,老是把我放在边上干什么呢?”
竹简就堆在他手边,跟小山似的,挨得那么近。奏文一打开,镇纸那么一放,什么军国大事、国家机密,统统都摊开摆在李世民面前,明晃晃的全是字,想不看也不行啊,嬴政还会提问的!
真的,有时候李世民都不想看,他贪玩得很。但他从前偷偷摸摸在纸上画画,用猫尾巴蘸朱砂涂抹,描猫爪子花朵似的轮廓,小手沾墨印手印,滚弹丸或是钻桌底躲猫猫等等,被嬴政发现了就得面对父亲大人的暴击了。
例如这份奏表写了什么?谁写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写?他隶属于哪方势力?他的诉求是什么?应该怎么批复?
李世民要是都不看,他怎么知道?大秦那么多郡县,那么多官员的名字,他怎么记得住?
嬴政:“……”
“而且,这是我的床榻哦。”李世民把右手从被子里伸出来,拍了拍床边的软榻。床的位置一般是不动的,榻要小些,容一人躺坐,可以四处搬动。
小朋友强调道,“明明是阿父你,非要在我睡觉的地方批奏书,这跟在猫猫面前放一只鹊子有什么分别?所以不能怪我乱动竹简哦。”
蒙毅忍着笑,一动不动,日常伪装陶俑。
哎呀,这对父子太有意思了,每天的乐子都不带重样的。
一开始他还很拘束,偶尔听到惊天爆言还会战战兢兢,怕自己听到了不该听的东西,也怕自己在家不小心会说漏嘴。后来就习以为常了。
绝大部分时候都冷静自若的王上,一遇到公子就格外情绪化,一年能被气八百遍,目前为止还没有真的动过手,估计以后也不太可能动手了。
完全被拿捏得死死的。
“王上,可要将奏简搬走?”蒙毅很大胆地插了一句。
蕲年宫又不是只有一个殿,干嘛非得挤在小孩睡觉的地方办公呢?就因为这边光线好适合晒太阳?还是空间小放几个铜炉就很暖和?
嬴政难道是怕冷的人吗?
秦王无声地凝视了蒙毅两秒,心梗过后,对孩子撂下一句:“总之,我不在的时候,不许你乱动。”
“我看完收拾好也不行吗?”
“不行!”嬴政严肃道。
“那好吧。”李世民嘟起嘴。
等药好了,孩子吹一吹热气,三下五除二灌完,往被子里歪一歪,打了个小小的哈欠,小手张开,宛如猫咪肉垫开花一样,哼哼着乱招摇。
嬴政只看一眼就知道他想要什么,下意识递了只手过去,被幼崽紧紧抓住,侧抱着,脑袋蹭来蹭去,也不知道在找什么位置或是感觉。
好不容易调整到了最舒服的姿势,孩子圆圆软软的脸颊压着他的掌心,眼睫毛慢慢下垂,一颤一颤的,颤得越来越慢,悠悠地滑下来,最终合拢。
这就是快睡着了。不必惊动他,左不过几个呼吸的功夫,小孩就不动弹了。
养过孩子的都知道,孩子最可爱的时候,就是他睡着不动的时候。
崽崽睡着的第一分钟,嬴政完全放空自己,好好地享受片刻的宁静。
第二分钟,他泄愤似的捏着孩子的右手和脸,像揉搓面团一样。
再过几分钟,嬴政忽然又有点后悔,自己今天是不是对孩子太凶了。
和很多人印象中的不同,年轻的秦王其实并不讨厌儒家,或者说,他其实不讨厌任何一家,他只在乎有用没用。
孩子想招揽更多人才,早早就考虑统一以后文治的问题,其实也并没有什么错……
建个太学,多几个儒生博士,短期内其实也不会影响到秦国的战略和朝局。
至少天下一统之前,秦国的国策是不会改的,这孩子也清楚,他所争取的,其实是播下种子的权力。
荀子、太学、墨家、儒家……这一颗颗种子,会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慢慢凝聚力量,等待在大秦开花结果的那天。
而嬴政,最终还是拗不过自己的孩子,选择默许了种子的存活。
“王上,咸阳宫来信。”蒙毅从殿外候着的谒者那里取来手卷,呈给嬴政。
嬴政刚抽出手,幼崽就哼哼两声,小手无意识地找啊找。
这孩子好烦。他无可奈何地握住幼崽的小爪子,小动物似的哼唧声才停下来,心满意足地接着睡了。
“你读吧。”
“书呈王上:听闻孙孙伤重,吾等日夜挂念,寝食不安……”
是华阳太后,她是长辈,话语权更重,比芈夫人更适合这写封信。第一句就是关切与问候孩子的情况,这是她们两人都最在意的问题。
嬴政并不为这个吃醋,华阳太后对这孩子的宠爱,所有人有目共睹,也是小孩应得的。
他的诞生,让清冷庄严的咸阳宫都活了过来,返老还童似的,哪怕是枝头光秃秃、风声凄厉的寒冬,看这孩子到处跑来跑去,红扑扑的小脸未语先笑,一人胜过十只小鸟,绕着长辈脚边打转,叽叽喳喳,快乐无比,都会觉得活着挺有意思的。
每天的日子都有新的乐趣,不再那么单调、重复、寂寞、无聊。
华阳太后一见孩子就眉开眼笑,哪天看不见他,都要派人来问:孩子哪里去了?今日怎么没有来玩?长乐宫备了吃食,他何时有空过去?
她这一年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比过去十几年和嬴政相处的都多。
也许是付出的时间成本越多,爱与心血都投注在他身上,于是这孩子,对她来说就越重要。
华阳太后是这样,芈夫人是这样,而嬴政,难道就不是这样吗?
如果这孩子真的出事,嬴政还会有心情去亲自养下一个孩子吗?
大抵是不会有了。
“把信放枕边,让他自己回吧。”嬴政慢慢地抽回了手,这回没有惊动熟睡的孩童。
他把孩子的手轻轻移到被子里,敛了一下被角,打量了一会幼崽的脸色。
“公子会写字了吗?”蒙毅微讶,他并不曾听说。
“我怀疑,他本来就会。”这才是嬴政一直放纵孩子玩耍的原因。
正好试一试这娃到底会写多少字,写得怎么样。若是不好看,就得好好教一教。
字好看的李斯不就能派上用场了?
“蒙毅。”
“臣在。”
“去审一下没杀的那几个胡人,详细记录下来,也放到公子枕边,等他醒了再看。”嬴政嘱咐,“多询问草原马匹与市易事宜,他比较关心这个。”
“唯。”蒙毅干脆地应了下来,然后才报备,“公子说想要一只鹞鹰……”
“可。春日鹰雏,选小一些的。”嬴政随口道。
“臣明白。”蒙毅略微迟疑,替蒙恬问了一句,“公子还想选锋作战,组建骑兵,王上会允许他日后上战场吗?”
第31章 手把手教写字
“选锋可以选, 骑兵可以建,等他长大,我也可以给他一支军队训练。太子本就有宫尉的统兵权。——但上战场, 想都别想!”嬴政果决道。
蒙毅默默看了眼公子,又看了眼王上,心道:我看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