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赵姬纵有千般不是,也是嬴政的亲生母亲,如果嬴政当着她的面,把两个孩子杀死,那就是在活活逼疯她。赵姬歇斯底里地发疯、哭喊、咒骂, 难道嬴政真的会觉得畅快吗?他心里就不压抑吗?
不是这样的。嬴政只是看上去坚如磐石, 仿佛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永远沉着冷静, 顾全大局。实际上他心里的痛苦与悲伤, 只是没有表露出来,而并不是不存在。
他恨赵姬, 恨她的背叛。但若是没有爱,又哪来的恨呢?
像成蟜嫪毐熊启这样的叛乱者,嬴政会恨吗?根本不可能, 多一个眼神都欠奉。他只会思考如何杀了他们, 平息叛乱,根本不会有多一点点的在意。
正因为知道嬴政很在意赵姬, 李世民才会多这两句嘴。不然这几年,他总共没见过赵姬几回,她怎么样,李世民才不关心呢。
一个会伙同情夫,造儿子反的太后,还能指望李世民对她有什么好感不成?
说句难听话,就算赵姬现在死了,李世民也最多为她哭一哭,守一年孝而已。若说真心的难过,甚至比不上他的猫猫死了。
当然猫猫还没死,只是做个比喻。
嬴政僵硬了片刻,看不出喜怒,表情有点恍惚空茫,像一盆温水浇在了燃烧的火焰上,热气腾腾之余,黑色的灰烬仍有灼烫的温度,却没有再窜起明火。
算了。嬴政闭了闭眼。
赵姬是什么性子,难道他不知道吗?
看她跪在他面前,狼狈地抱着他的腿,哭着哀求他不要杀她的孩子们,有什么意思吗?
她的眼泪,她的后悔,她的痛苦,她的可怜,她的可恨……不是早就可以预见的吗?
早在两年前,这孩子就预言过了。
嬴政挣扎许久,看幼崽眼皮打架,没东西可抱,就抱着他的一只手,头一歪,脸颊蹭了蹭他的掌心,软乎乎的,慢慢柔缓了呼吸,渐渐睡去了。
嬴政茫茫然地看了一阵子,也觉意兴阑珊。
算了,与其跟赵姬吵架,不如陪孩子睡觉。
那两个私生子,他本来也不想看,让他们早点去死吧。
他不悦地抿了抿唇,用另一只手试了试孩子的额头,避开肩膀的伤处,探了一下后颈的温度。
好像出汗了……是好的征兆吗?小孩是单纯觉得热了还是在发热?为什么一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容易潮热呢?
嬴政的思维不知不觉跑偏,摩挲着幼儿的手心,柔嫩嫩,滑溜溜的,有一点儿湿意。
不会真的又发热吧?他俯下身,乌发散开,额头相贴,感受了一下孩子的体温,不太确定,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出神地盯了近半刻钟,才稍微放下心。
养孩子最怕的就是小孩受伤生病,平常健健康康的最好带了,只要吃饱穿暖,几乎什么也不用管,孩子自己会到处跑到处玩,精力充沛,生机勃勃,就是晚上睡觉前敷衍一下,读读书讲讲故事,唱几句歌就行。
这孩子一向健康,很少生病,生病了也不影响他吃喝玩乐,状态好得很。——唯有这一次,伤得重了,才折腾到嬴政了。
嬴政在摇曳的灯火里,漫无边际地想到:他小时候受伤,她也会伤心垂泪的。
她也……她也生过他,养过他,爱过他……
罢了,眼不见心不烦。
嬴政最终只冷漠地下一道命令,没有再多做什么,握着孩子的手,陪他睡去。
是夜,太后二子俱亡。
翌日,秦王令太后迁于雍城萯阳宫。
赵姬原本住的是甘泉宫,在渭河南边,宣太后曾经诱杀义渠王于此,也是个饱经风霜、见证不少历史的宫殿了。
现在迁到萯阳宫,离秦王举行冠礼的蕲年宫就更远了,足有一百多里。
幼崽乖乖养伤的这几天,秦王雷厉风行地处决了嫪毐三族,诛杀叛党数百,流放了四千多户到蜀地,徙役三年。[1]
“熊成呢?”李世民喝药的间隙,还要关心一句。
“车裂了。”嬴政淡声。
“阿母和曾祖母回信了没?”
“尚未。”
“好吧……”无聊的小朋友偷偷动了动左手,感觉好像疼得不那么厉害了,顿时来了精神,给自己找乐子玩。
“阿父!我的弹弓呢?”
“你有几只手?”嬴政坐在案前,专心地阅着奏椟,头也不抬地轻嘲。
“我可以玩投壶呀。”幼崽兴致勃勃,“只需要一只手就可以玩的。”
少顷之后,蒙毅把铜壶摆在李世民指定的位置,拿着一盒弹丸,放于床边的小桌子上。
闲不住的小朋友指挥侍女把被子和枕头搭成一个小窝,他就趴在窝里,露出一个圆圆的脑袋,捏弹丸往壶里投。
“当啷”
“哇!进去了!我好厉害。”
嬴政提醒了句:“别压着伤口。”
“嗯嗯,我知道哒。”李世民的左胳膊带肩膀被包扎得严严实实的,他也不敢乱动,怕留下后遗症,影响将来上战场,所以就用右手扔弹丸。
叮叮咣咣的清脆响声不绝于耳,陶丸从他的手中扔出,弯出一道圆弧,正落在铜壶里。
“好耶!我真厉害!”
一个太简单,他就开始同时抛两个三个四个……
谒者趋步而进,恭声向嬴政禀报:“……到了。”
他的声音被幼崽的欢呼雀跃盖了过去,听不真切。
“请他进来。”嬴政沉声。
“唯。”谒者迅速离去。
“天女散花!”
六七个陶丸噼里啪啦撒出去,彼此在铜壶口碰撞着,有一个被撞飞了出去,弹出老远,落地后又骨碌碌滚出长长的线。
“诶?滚哪里去了?”李世民翘首以望。
“公子稍等,臣去取来。”蒙毅立刻去寻。
他刚走出几步,那滚动的陶丸就停在一个人脚边。
甲胄在身的将军稳稳地停步,弯下腰捡起了这小小弹丸,缓步上前,抱拳为礼:“参见王上,臣王翦前来复命。”
王翦?李世民连忙直起身,好奇张望。
这还是他第一次正儿八经地见到王翦,这位大秦最稳的柱石。
王翦大约四十来岁,明明气质端庄又威严,一点也不胖,但是看上去又像是一只圆滚滚的q版东北虎,短短的方圆脸钝感十足,还挺萌。于是大老虎也像只大橘猫,很有亲和力。
好奇怪,他居然一点点杀气都没有,特别温平持重。
“王上容禀,臣初二于中尉军大营见到昌平君,其有王诏与虎符,便依令将三万军队交于昌平君。
初七巳时,臣收到新的诏令,昌平君谋反,王上令臣前往岐山。
初十申时,臣率中尉军到达岐山,收归军队。
两日前中尉军归营,臣带亲卫三人,赶来雍城请罪。”
王翦单膝跪地,诚恳道:“臣识人不明,未曾识破昌平君诡计,致使公子落入贼人手中,身负重伤。臣罪当诛。”
“啊?”李世民大为震撼。
不是,熊启兄弟俩谋反跟王翦有什么关系?
派熊启平叛给他兵权的是嬴政,大意了跟熊启走被下药暗算的是李世民,没保护好公子人身安全的是蒙毅,——虽然蒙毅也有点冤,谁知道熊成会突然冒出来,偷袭,不讲武德,给孩子一箭。
哪怕把范围再扩大一点,还可以赖蒙恬没早点把熊成抓住打死,但再怎么迁怒,也迁不到王翦身上啊。
王翦好端端地在中尉军呆着,从头到尾什么也没有做错,还帮忙擦了个屁股。
看这个汇报日期就知道了,真就快马加鞭,马不停蹄,没有一点偷懒的时间,连水路都用上了,紧凑得很。
这人真是……明明实力强大,却过于谨慎。
“王将军快快请起,寡人没有责怪将军的意思。”嬴政温和道,“将军请坐,请将军过来,是有要事相商。”
李世民把下巴搭在枕头上,竖着耳朵,光明正大地偷听。
王翦端方地跪坐在侧,目不斜视,仿佛全然没有注意到后面有个翘脚脚的小朋友。
“不知王上有何要事?”
“寡人打算发兵灭楚。”嬴政轻描淡写。
王翦:“?”
李世民忍不住开口道:“什么?现在灭楚干什么?如果要打,不应该先去欺负韩魏两个弱的吗?无论是远交近攻,还是从易到难,楚国都不应该是第一个。”
嬴政撇了幼崽一眼,没有斥责他多嘴,而是问道:“将军以为如何?”
王翦慎重考虑道:“臣以为不妥。”
李世民:“就是嘛,我也觉得不妥。”
嬴政没有理崽,平静地问:“为何不妥?”
“其一,正如公子所说,若要出兵灭国,楚国不是如今最好的选择,韩国离秦最近,唾手可得;魏国自昭襄王时代便逐渐衰弱,拿下它也不难;赵国与秦接壤颇多,大秦若要东进,得先灭赵。”
不是这样的。嬴政只是看上去坚如磐石, 仿佛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永远沉着冷静, 顾全大局。实际上他心里的痛苦与悲伤, 只是没有表露出来,而并不是不存在。
他恨赵姬, 恨她的背叛。但若是没有爱,又哪来的恨呢?
像成蟜嫪毐熊启这样的叛乱者,嬴政会恨吗?根本不可能, 多一个眼神都欠奉。他只会思考如何杀了他们, 平息叛乱,根本不会有多一点点的在意。
正因为知道嬴政很在意赵姬, 李世民才会多这两句嘴。不然这几年,他总共没见过赵姬几回,她怎么样,李世民才不关心呢。
一个会伙同情夫,造儿子反的太后,还能指望李世民对她有什么好感不成?
说句难听话,就算赵姬现在死了,李世民也最多为她哭一哭,守一年孝而已。若说真心的难过,甚至比不上他的猫猫死了。
当然猫猫还没死,只是做个比喻。
嬴政僵硬了片刻,看不出喜怒,表情有点恍惚空茫,像一盆温水浇在了燃烧的火焰上,热气腾腾之余,黑色的灰烬仍有灼烫的温度,却没有再窜起明火。
算了。嬴政闭了闭眼。
赵姬是什么性子,难道他不知道吗?
看她跪在他面前,狼狈地抱着他的腿,哭着哀求他不要杀她的孩子们,有什么意思吗?
她的眼泪,她的后悔,她的痛苦,她的可怜,她的可恨……不是早就可以预见的吗?
早在两年前,这孩子就预言过了。
嬴政挣扎许久,看幼崽眼皮打架,没东西可抱,就抱着他的一只手,头一歪,脸颊蹭了蹭他的掌心,软乎乎的,慢慢柔缓了呼吸,渐渐睡去了。
嬴政茫茫然地看了一阵子,也觉意兴阑珊。
算了,与其跟赵姬吵架,不如陪孩子睡觉。
那两个私生子,他本来也不想看,让他们早点去死吧。
他不悦地抿了抿唇,用另一只手试了试孩子的额头,避开肩膀的伤处,探了一下后颈的温度。
好像出汗了……是好的征兆吗?小孩是单纯觉得热了还是在发热?为什么一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容易潮热呢?
嬴政的思维不知不觉跑偏,摩挲着幼儿的手心,柔嫩嫩,滑溜溜的,有一点儿湿意。
不会真的又发热吧?他俯下身,乌发散开,额头相贴,感受了一下孩子的体温,不太确定,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出神地盯了近半刻钟,才稍微放下心。
养孩子最怕的就是小孩受伤生病,平常健健康康的最好带了,只要吃饱穿暖,几乎什么也不用管,孩子自己会到处跑到处玩,精力充沛,生机勃勃,就是晚上睡觉前敷衍一下,读读书讲讲故事,唱几句歌就行。
这孩子一向健康,很少生病,生病了也不影响他吃喝玩乐,状态好得很。——唯有这一次,伤得重了,才折腾到嬴政了。
嬴政在摇曳的灯火里,漫无边际地想到:他小时候受伤,她也会伤心垂泪的。
她也……她也生过他,养过他,爱过他……
罢了,眼不见心不烦。
嬴政最终只冷漠地下一道命令,没有再多做什么,握着孩子的手,陪他睡去。
是夜,太后二子俱亡。
翌日,秦王令太后迁于雍城萯阳宫。
赵姬原本住的是甘泉宫,在渭河南边,宣太后曾经诱杀义渠王于此,也是个饱经风霜、见证不少历史的宫殿了。
现在迁到萯阳宫,离秦王举行冠礼的蕲年宫就更远了,足有一百多里。
幼崽乖乖养伤的这几天,秦王雷厉风行地处决了嫪毐三族,诛杀叛党数百,流放了四千多户到蜀地,徙役三年。[1]
“熊成呢?”李世民喝药的间隙,还要关心一句。
“车裂了。”嬴政淡声。
“阿母和曾祖母回信了没?”
“尚未。”
“好吧……”无聊的小朋友偷偷动了动左手,感觉好像疼得不那么厉害了,顿时来了精神,给自己找乐子玩。
“阿父!我的弹弓呢?”
“你有几只手?”嬴政坐在案前,专心地阅着奏椟,头也不抬地轻嘲。
“我可以玩投壶呀。”幼崽兴致勃勃,“只需要一只手就可以玩的。”
少顷之后,蒙毅把铜壶摆在李世民指定的位置,拿着一盒弹丸,放于床边的小桌子上。
闲不住的小朋友指挥侍女把被子和枕头搭成一个小窝,他就趴在窝里,露出一个圆圆的脑袋,捏弹丸往壶里投。
“当啷”
“哇!进去了!我好厉害。”
嬴政提醒了句:“别压着伤口。”
“嗯嗯,我知道哒。”李世民的左胳膊带肩膀被包扎得严严实实的,他也不敢乱动,怕留下后遗症,影响将来上战场,所以就用右手扔弹丸。
叮叮咣咣的清脆响声不绝于耳,陶丸从他的手中扔出,弯出一道圆弧,正落在铜壶里。
“好耶!我真厉害!”
一个太简单,他就开始同时抛两个三个四个……
谒者趋步而进,恭声向嬴政禀报:“……到了。”
他的声音被幼崽的欢呼雀跃盖了过去,听不真切。
“请他进来。”嬴政沉声。
“唯。”谒者迅速离去。
“天女散花!”
六七个陶丸噼里啪啦撒出去,彼此在铜壶口碰撞着,有一个被撞飞了出去,弹出老远,落地后又骨碌碌滚出长长的线。
“诶?滚哪里去了?”李世民翘首以望。
“公子稍等,臣去取来。”蒙毅立刻去寻。
他刚走出几步,那滚动的陶丸就停在一个人脚边。
甲胄在身的将军稳稳地停步,弯下腰捡起了这小小弹丸,缓步上前,抱拳为礼:“参见王上,臣王翦前来复命。”
王翦?李世民连忙直起身,好奇张望。
这还是他第一次正儿八经地见到王翦,这位大秦最稳的柱石。
王翦大约四十来岁,明明气质端庄又威严,一点也不胖,但是看上去又像是一只圆滚滚的q版东北虎,短短的方圆脸钝感十足,还挺萌。于是大老虎也像只大橘猫,很有亲和力。
好奇怪,他居然一点点杀气都没有,特别温平持重。
“王上容禀,臣初二于中尉军大营见到昌平君,其有王诏与虎符,便依令将三万军队交于昌平君。
初七巳时,臣收到新的诏令,昌平君谋反,王上令臣前往岐山。
初十申时,臣率中尉军到达岐山,收归军队。
两日前中尉军归营,臣带亲卫三人,赶来雍城请罪。”
王翦单膝跪地,诚恳道:“臣识人不明,未曾识破昌平君诡计,致使公子落入贼人手中,身负重伤。臣罪当诛。”
“啊?”李世民大为震撼。
不是,熊启兄弟俩谋反跟王翦有什么关系?
派熊启平叛给他兵权的是嬴政,大意了跟熊启走被下药暗算的是李世民,没保护好公子人身安全的是蒙毅,——虽然蒙毅也有点冤,谁知道熊成会突然冒出来,偷袭,不讲武德,给孩子一箭。
哪怕把范围再扩大一点,还可以赖蒙恬没早点把熊成抓住打死,但再怎么迁怒,也迁不到王翦身上啊。
王翦好端端地在中尉军呆着,从头到尾什么也没有做错,还帮忙擦了个屁股。
看这个汇报日期就知道了,真就快马加鞭,马不停蹄,没有一点偷懒的时间,连水路都用上了,紧凑得很。
这人真是……明明实力强大,却过于谨慎。
“王将军快快请起,寡人没有责怪将军的意思。”嬴政温和道,“将军请坐,请将军过来,是有要事相商。”
李世民把下巴搭在枕头上,竖着耳朵,光明正大地偷听。
王翦端方地跪坐在侧,目不斜视,仿佛全然没有注意到后面有个翘脚脚的小朋友。
“不知王上有何要事?”
“寡人打算发兵灭楚。”嬴政轻描淡写。
王翦:“?”
李世民忍不住开口道:“什么?现在灭楚干什么?如果要打,不应该先去欺负韩魏两个弱的吗?无论是远交近攻,还是从易到难,楚国都不应该是第一个。”
嬴政撇了幼崽一眼,没有斥责他多嘴,而是问道:“将军以为如何?”
王翦慎重考虑道:“臣以为不妥。”
李世民:“就是嘛,我也觉得不妥。”
嬴政没有理崽,平静地问:“为何不妥?”
“其一,正如公子所说,若要出兵灭国,楚国不是如今最好的选择,韩国离秦最近,唾手可得;魏国自昭襄王时代便逐渐衰弱,拿下它也不难;赵国与秦接壤颇多,大秦若要东进,得先灭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