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孩子露出有点害怕又诡异兴奋的表情,不知道到底是恐惧还是激动,又或者期待自己能被大熊吓上那么一次,吱哇乱叫。
这实在是爱冒险的孩子的天性,看得人会心一笑。
“你阿父说的对,山里的熊罴就是这么狡诈的,很残忍,最爱吃小孩了。”熊启大步流星走过来,爽朗地举起幼崽往怀里一抱,亲切道,“你怕不怕?”
“我才不怕呢,叔公会保护我的。对不对?”李世民笑眯眯。
“哈哈……”熊启笑道,“对,我会保护你的。不过,你也别乱跑,山里到处都是豺狼虎豹,蛇虫鼠蚁,陷阱也多,你要是走丢了,那可太危险了。”
“真的吗?”幼崽瞪圆了眼睛。
“真的。”
“可我为什么会走丢呢?不是玩一会儿就回家吗?”李世民懵懵懂懂地问。
“你母亲突然病了,传信过来,让你多留几天,等她和扶苏病都好了,你再回咸阳宫。”熊启解释道。
“阿母也病了?”李世民立刻紧张起来。
“近来倒春寒,她的身体一向柔弱,再加上扶苏病着,许是如此,便过了病气……”
“那我要回去照顾她。”幼崽急了,马上就要走。
“诶,莫急,你自己都还需要人照顾呢,现在回去作甚?还得麻烦她分心顾及你,岂不是更累?让你母亲好好休息吧,你在我这里安心住上几天。过几日,我就送你回去。”熊启好声好气地哄着他,一点也没有不耐烦的样子。
讲真,光看这态度,甚至比秦王都耐心。
但是——
李世民似乎被说服了,却还不放心道:“那曾祖母看不到我,会想我的。”
“太后那边也说过了,她叮嘱我好好照顾你。”熊启回答得滴水不漏,诱惑道,“难得这么好的机会可以在宫外尽情地玩耍,你不想骑着马到处打弹珠玩吗?野外可打的猎物多的是,玩上一年都不带重样的……”
“有野兔吗?”李世民瞬间被转移了注意力。
“多的是。”熊启笑眯眯,“白的、黑的、灰的、花的……你若是喜欢,等会儿就打两只来烤给你吃。不过兔子肉不够嫩,还是鸽子斑鸠这种飞禽更好吃……”
“我想吃烤兔子!”幼崽欢呼。
“先来挑马,你不是一直想要匹小马吗?这边马厩有很多……”
“我想要……”
幼崽高高兴兴地跟昌平君一起去马厩挑马了,快乐地在一匹匹矮马间跑来跑去,这里摸摸,那里碰碰,一会儿给小马扎辫子,一会儿悄咪咪去撸马尾巴,还捏着鼻子,奶声奶气地说马儿的粪便臭。
熊启大笑着,陪了他很久,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嘱咐侍女与仆从,务必注意他的安全。
“叔公怎么走了?”李世民状似无意地问。
“主人还有公务,就不能陪伴公子了。”侍女嫣然一笑。
那种奇怪的违和感又来了。
李世民若无其事地踮起脚,努力想抚摸着小红马的头。通人性的小马屈下一双前腿,半跪下来,低着脑袋,主动去拱他的手,逗得孩子乐不可支。
“你叫什么?”幼崽问。
“它叫朱骧。”侍女回答。
“好好听。”李世民眉眼弯弯,灿如晨星,又脆声道,“那你呢?”
“我?”侍女顿了顿,笑容可掬,“我名为‘灵’。”
“没有姓氏吗?”
“姓氏乃贵族所有,婢女微贱,怎么会有姓氏呢?”
李世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和小红马亲亲热热去了。
小马很乖很聪明,很喜欢他似的,任由他哼哧哼哧爬上爬下,到处乱摸,小小的一团胡乱坐在马背上,不厌其烦地玩着鬃毛。
见他玩得兴高采烈,侍女灵也就放下心来,稍微松懈了点,让人给他端果子过来。
李世民只顾着玩,玩累了就休息,饿了就吃,渴了就喝,热了就把厚厚的外衣脱了,撒欢似的骑马去了。
他居然很快就学会了骑马,并且趴在小红马耳朵边,和它嘀嘀咕咕,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时不时咯咯直笑。
一天就这么过去了,适应性很强的长公子玩得很尽兴,吃了半只烤兔子,喝了野鸡汤,还得了一匹心爱的小马,睡觉之前都要去马厩看看,恋恋不舍地和小马叙话,小嘴叭叭的,哈欠连天也不想走。
侍女灵好不容易把孩子劝回去,又是唱歌,又是讲故事,折腾老半天,才把金贵的公子哄睡着。
“他睡了?”熊启过来望了一眼。
“嘘……”灵竖起一根纤纤的手指,嗔道,“可别吵醒了他,我可不想再哄了。”
“辛苦你了,他就这样,精力旺盛,活泼得很,鬼主意还多。”熊启轻声道,“你多担待。”
灵往香炉里洒了一包粉末,盖上盖子,用手帕捂住口鼻,闷声道:“行了,出去吧,至少得两刻钟后才能进来。”
“这药用多了会不会伤身?”熊启到了外面才问。
“怎么?你心疼了?”
“这孩子以后还有用呢,弄出毛病来可不划算。”熊启皱眉。
“不是还有一个吗?”灵满不在乎。
“那能一样吗?你一岁多的时候能研究出纸这么好的东西?”熊启反问,“两三岁就能搞出瓷器来?”
“我可不信这都是小孩的功劳。”灵嗤笑道,“墨家那群人,跑得比兔子还快,天南海北的都往咸阳赶,难不成是图咸阳的东西好吃?”
“你还别不服,若是没有他,这两件好东西,能这么快造出来吗?”熊启道。
“……”灵无话可说了,良久问了一句,“他真的是生而知之吗?”
“你问我?你不是巫女吗?”熊启觉得有点好笑。
“我擅长的是用药,没有赤松子算得那么准。”灵不确定道,“我甚至算不出这次起事的成败。”
“算不出才好,算不出才不会有顾虑。”熊启负着手,向她使了个眼色,“走吧,陪我喝杯酒,反正这小子也睡了,不到天亮他不会醒的。”
“你刚刚不还在计较药性的事?”灵奇道。
“那有什么法子,有毒也得用……他要是跑了,我们可就麻烦了。”
“这么丁点大的小童,能跑哪儿去?岐山这么大,除了野兽就是我们的兵马,他要是跑出去,细皮嫩肉的,要不了几个时辰就被野兽吞了。”
“所以才要看紧他。”
……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本来睡得很死的幼崽忽然睁开眼睛,被子里攥紧的掌心赫然握着一个棱角尖锐的小石子。
那棱角划破了娇嫩的皮肤,洇出细细的红线来。弓弦便顺着那红线,深深地割出一道伤口,让那浅浅的伤痕不断加深,不停流血。
他安静地观察四周,屏息凝神,静悄悄地起身穿衣,用手帕裹住伤口,不让血迹滴落到地上,而后咬着一根小木条,不让自己发出任何声音。
天公作美,月黑风高,有利于他。
他必须尽快离开这里,想办法联系到可信的人。
这里不是上林苑,而是岐山,岐山离咸阳两百多里,不是一夜就能到达的。他绝不止昏迷了一个晚上。
昌平君为什么要谋反?他谋反了,同谋都有谁?跟楚国有没有关系?华阳太后知不知道?芈夫人知不知道?熊启的弟弟昌文君熊成有没有参与?秦王那边怎么样了?
他要怎么逃出这里?逃出去之后,该往哪走,向谁传信?
幼小的孩子心念急转,悄无声息地趁守卫轮换时出逃,在夜色中潜伏,向马厩的方向走去。
尽管他自己万分小心,但这支军队却仿佛是精锐,没等他靠近马厩,就遇到了夜间巡逻的着甲守卫。
李世民躲在营帐的阴影里,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忽然从背后伸出一只手,捂住他的嘴,把他拖进营帐里。
“公子这是何意?”一个陌生的着甲的将军低声道。
岐山的守卫这么森严的吗?这个着甲率也太高了……还有白日里看到的那么多好马、上好的饲料、精良的兵器、营帐的布局……
“你是谁?”李世民吐出小木棍,并不回答,而是好奇心满满地抬头看着他。
“末将桓齮,中尉军裨将。”这人抱拳回答,纳罕道,“公子夜里不睡觉,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昌平君发现公子不见了,会很着急的。”
“中尉军?”李世民睁大眼睛,“熊启凭什么能调动中尉军?中尉军统领,现在不是王翦将军吗?”
中尉军是大秦最精锐的军队,素来拱卫咸阳,没有虎符与诏令不会外出。而王翦,总不可能反叛吧?
昌平君熊启现在就反了,已经很出乎他的意料了,李世民明明记得嫪毐之乱里昌平君是己方阵营的。这个人产生谋反的心思,应该要到十几年后秦国攻楚的时候。但显然人心难测,局势也不是一成不变,全都按照他记忆中来的。
这实在是爱冒险的孩子的天性,看得人会心一笑。
“你阿父说的对,山里的熊罴就是这么狡诈的,很残忍,最爱吃小孩了。”熊启大步流星走过来,爽朗地举起幼崽往怀里一抱,亲切道,“你怕不怕?”
“我才不怕呢,叔公会保护我的。对不对?”李世民笑眯眯。
“哈哈……”熊启笑道,“对,我会保护你的。不过,你也别乱跑,山里到处都是豺狼虎豹,蛇虫鼠蚁,陷阱也多,你要是走丢了,那可太危险了。”
“真的吗?”幼崽瞪圆了眼睛。
“真的。”
“可我为什么会走丢呢?不是玩一会儿就回家吗?”李世民懵懵懂懂地问。
“你母亲突然病了,传信过来,让你多留几天,等她和扶苏病都好了,你再回咸阳宫。”熊启解释道。
“阿母也病了?”李世民立刻紧张起来。
“近来倒春寒,她的身体一向柔弱,再加上扶苏病着,许是如此,便过了病气……”
“那我要回去照顾她。”幼崽急了,马上就要走。
“诶,莫急,你自己都还需要人照顾呢,现在回去作甚?还得麻烦她分心顾及你,岂不是更累?让你母亲好好休息吧,你在我这里安心住上几天。过几日,我就送你回去。”熊启好声好气地哄着他,一点也没有不耐烦的样子。
讲真,光看这态度,甚至比秦王都耐心。
但是——
李世民似乎被说服了,却还不放心道:“那曾祖母看不到我,会想我的。”
“太后那边也说过了,她叮嘱我好好照顾你。”熊启回答得滴水不漏,诱惑道,“难得这么好的机会可以在宫外尽情地玩耍,你不想骑着马到处打弹珠玩吗?野外可打的猎物多的是,玩上一年都不带重样的……”
“有野兔吗?”李世民瞬间被转移了注意力。
“多的是。”熊启笑眯眯,“白的、黑的、灰的、花的……你若是喜欢,等会儿就打两只来烤给你吃。不过兔子肉不够嫩,还是鸽子斑鸠这种飞禽更好吃……”
“我想吃烤兔子!”幼崽欢呼。
“先来挑马,你不是一直想要匹小马吗?这边马厩有很多……”
“我想要……”
幼崽高高兴兴地跟昌平君一起去马厩挑马了,快乐地在一匹匹矮马间跑来跑去,这里摸摸,那里碰碰,一会儿给小马扎辫子,一会儿悄咪咪去撸马尾巴,还捏着鼻子,奶声奶气地说马儿的粪便臭。
熊启大笑着,陪了他很久,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嘱咐侍女与仆从,务必注意他的安全。
“叔公怎么走了?”李世民状似无意地问。
“主人还有公务,就不能陪伴公子了。”侍女嫣然一笑。
那种奇怪的违和感又来了。
李世民若无其事地踮起脚,努力想抚摸着小红马的头。通人性的小马屈下一双前腿,半跪下来,低着脑袋,主动去拱他的手,逗得孩子乐不可支。
“你叫什么?”幼崽问。
“它叫朱骧。”侍女回答。
“好好听。”李世民眉眼弯弯,灿如晨星,又脆声道,“那你呢?”
“我?”侍女顿了顿,笑容可掬,“我名为‘灵’。”
“没有姓氏吗?”
“姓氏乃贵族所有,婢女微贱,怎么会有姓氏呢?”
李世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和小红马亲亲热热去了。
小马很乖很聪明,很喜欢他似的,任由他哼哧哼哧爬上爬下,到处乱摸,小小的一团胡乱坐在马背上,不厌其烦地玩着鬃毛。
见他玩得兴高采烈,侍女灵也就放下心来,稍微松懈了点,让人给他端果子过来。
李世民只顾着玩,玩累了就休息,饿了就吃,渴了就喝,热了就把厚厚的外衣脱了,撒欢似的骑马去了。
他居然很快就学会了骑马,并且趴在小红马耳朵边,和它嘀嘀咕咕,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时不时咯咯直笑。
一天就这么过去了,适应性很强的长公子玩得很尽兴,吃了半只烤兔子,喝了野鸡汤,还得了一匹心爱的小马,睡觉之前都要去马厩看看,恋恋不舍地和小马叙话,小嘴叭叭的,哈欠连天也不想走。
侍女灵好不容易把孩子劝回去,又是唱歌,又是讲故事,折腾老半天,才把金贵的公子哄睡着。
“他睡了?”熊启过来望了一眼。
“嘘……”灵竖起一根纤纤的手指,嗔道,“可别吵醒了他,我可不想再哄了。”
“辛苦你了,他就这样,精力旺盛,活泼得很,鬼主意还多。”熊启轻声道,“你多担待。”
灵往香炉里洒了一包粉末,盖上盖子,用手帕捂住口鼻,闷声道:“行了,出去吧,至少得两刻钟后才能进来。”
“这药用多了会不会伤身?”熊启到了外面才问。
“怎么?你心疼了?”
“这孩子以后还有用呢,弄出毛病来可不划算。”熊启皱眉。
“不是还有一个吗?”灵满不在乎。
“那能一样吗?你一岁多的时候能研究出纸这么好的东西?”熊启反问,“两三岁就能搞出瓷器来?”
“我可不信这都是小孩的功劳。”灵嗤笑道,“墨家那群人,跑得比兔子还快,天南海北的都往咸阳赶,难不成是图咸阳的东西好吃?”
“你还别不服,若是没有他,这两件好东西,能这么快造出来吗?”熊启道。
“……”灵无话可说了,良久问了一句,“他真的是生而知之吗?”
“你问我?你不是巫女吗?”熊启觉得有点好笑。
“我擅长的是用药,没有赤松子算得那么准。”灵不确定道,“我甚至算不出这次起事的成败。”
“算不出才好,算不出才不会有顾虑。”熊启负着手,向她使了个眼色,“走吧,陪我喝杯酒,反正这小子也睡了,不到天亮他不会醒的。”
“你刚刚不还在计较药性的事?”灵奇道。
“那有什么法子,有毒也得用……他要是跑了,我们可就麻烦了。”
“这么丁点大的小童,能跑哪儿去?岐山这么大,除了野兽就是我们的兵马,他要是跑出去,细皮嫩肉的,要不了几个时辰就被野兽吞了。”
“所以才要看紧他。”
……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本来睡得很死的幼崽忽然睁开眼睛,被子里攥紧的掌心赫然握着一个棱角尖锐的小石子。
那棱角划破了娇嫩的皮肤,洇出细细的红线来。弓弦便顺着那红线,深深地割出一道伤口,让那浅浅的伤痕不断加深,不停流血。
他安静地观察四周,屏息凝神,静悄悄地起身穿衣,用手帕裹住伤口,不让血迹滴落到地上,而后咬着一根小木条,不让自己发出任何声音。
天公作美,月黑风高,有利于他。
他必须尽快离开这里,想办法联系到可信的人。
这里不是上林苑,而是岐山,岐山离咸阳两百多里,不是一夜就能到达的。他绝不止昏迷了一个晚上。
昌平君为什么要谋反?他谋反了,同谋都有谁?跟楚国有没有关系?华阳太后知不知道?芈夫人知不知道?熊启的弟弟昌文君熊成有没有参与?秦王那边怎么样了?
他要怎么逃出这里?逃出去之后,该往哪走,向谁传信?
幼小的孩子心念急转,悄无声息地趁守卫轮换时出逃,在夜色中潜伏,向马厩的方向走去。
尽管他自己万分小心,但这支军队却仿佛是精锐,没等他靠近马厩,就遇到了夜间巡逻的着甲守卫。
李世民躲在营帐的阴影里,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忽然从背后伸出一只手,捂住他的嘴,把他拖进营帐里。
“公子这是何意?”一个陌生的着甲的将军低声道。
岐山的守卫这么森严的吗?这个着甲率也太高了……还有白日里看到的那么多好马、上好的饲料、精良的兵器、营帐的布局……
“你是谁?”李世民吐出小木棍,并不回答,而是好奇心满满地抬头看着他。
“末将桓齮,中尉军裨将。”这人抱拳回答,纳罕道,“公子夜里不睡觉,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昌平君发现公子不见了,会很着急的。”
“中尉军?”李世民睁大眼睛,“熊启凭什么能调动中尉军?中尉军统领,现在不是王翦将军吗?”
中尉军是大秦最精锐的军队,素来拱卫咸阳,没有虎符与诏令不会外出。而王翦,总不可能反叛吧?
昌平君熊启现在就反了,已经很出乎他的意料了,李世民明明记得嫪毐之乱里昌平君是己方阵营的。这个人产生谋反的心思,应该要到十几年后秦国攻楚的时候。但显然人心难测,局势也不是一成不变,全都按照他记忆中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