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嗯。”
第63章
两人将银钱还回去后,当夜便离开了小镇,沿着驿道一路向南。他们身上如今银钱所剩无几,只得重操旧业,靠猴大卖艺养家。
令赵玉屿没想到的是,子桑倒是对当街卖艺没有之前那么排斥,他甚至会主动唤来许多动物表演杂耍,赢得满堂喝彩,因此赚了不少银钱,两人一路上日子过得倒也并不拮据,甚至囊中富裕。
赵玉屿很是欣慰,看来之前她说的话子桑当真是听进了心里的,孺子可教也!
待两人到扬州时,正是早市时分。
听闻扬州三把刀,其中厨刀在大雍最负盛名,而早茶又是扬州美食聚集之处,他们入城的时间正好赶上吃早茶,赵玉屿便兴冲冲拉着子桑挑了一家人多的茶楼吃茶。
水晶肴肉、蟹黄汤包、虾籽馄、烫干丝、狮子头,每条长牌子都上一份尝尝,再点上一壶魁龙珠,靠着二楼窗边望着青山秀水袅袅炊烟慢悠悠地品。
想想就惬意!
茶点上得到挺快,赵玉屿刚想夹一块肴肉尝尝,就见子桑已经快一步夹起肴肉双眼含光送到她嘴边。
又来。
赵玉屿无奈,前些日子他们酒楼用膳时,正巧旁边坐了一对夫妻。妻子亲自为丈夫布菜,温柔小意关怀备至,周遭食客皆是艳羡,大夸男子福来运转娶了个好媳妇。那男子听到后话上谦逊实则神色飘然,嘴角上扬合不拢嘴,拍着大腿直说命好娶了个会心疼人的媳妇。
子桑看到后若有所思,也夹了一块糕点递给她。
赵玉屿一开始只当他是觉得好玩,便也没拒绝,笑着谢了他两句。没想到子桑自此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有样学样,一到用膳便要亲自喂她吃。
赵玉屿眼睛刚瞟到菜上,他已经夹起了菜。那叫一个眼疾手快,她的筷子都还没跟上眼睛,子桑夹的菜已经送到了她嘴边。
赵玉屿望着子桑满含期待的眼眸陷入了沉思,觉得子桑是不是对于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理解陷入了误区。她只得委婉拒绝,告诉子桑只有夫妻才能
这能做这般亲密的事情。
结果子桑又装聋作哑,左耳进又耳出,下次照样投喂。
望着眼前的肴肉和子桑发光的眼眸,赵玉屿叹了口气:“子桑大人你看我有手有脚的哪里需要人照顾,你若是觉得好玩,便喂猴大吃吧,旁人都往这边瞧我也吃不下啊。”
他俩的长相秀丽,又带了只猴子,走到哪都引人注目,如今还这般亲密投喂,旁人的目光一直往这边有意无意的瞥来。
子桑听到这话,还是不放下筷子,执意要喂她。
赵玉屿狠了狠心不看他筷子上的肴肉,自己夹了一块肉埋头吃。
过了好一会儿,见桌子对面没了动静,她犹豫片刻,抬头望去,就见子桑整个人抱着猴大没骨头一样窝在椅子里,偏头望着窗外灰瓦白墙后袅袅升起的炊烟静静发呆,桌上的饭菜一口也没动。
赵玉屿:“……”又来!
自己一不愿意配合他就装委屈,也不生气也不闹腾,直接绝食抗议。
她喝了口茶语气无奈:“子桑大人,这么多菜我一个人吃不完的。”
子桑捏着猴大的耳朵淡淡道:“吃不完就扔了,又不是什么好东西。”
“……”那个尖酸刻薄的味道又回来了。
但总不能一直惯着他,赵玉屿索性不理,自己埋头干饭。
又吃了几口,头顶上方似乎有一道灼热的目光一直盯着她,像是要将她盯出个窟窿来。
赵玉屿一抬眼,子桑依旧撇头望向窗外。
“……”
见他死活不吃菜,赵玉屿无奈给他夹了一个饺子放到碗里。
等她再次抬头时,子桑依旧望着窗外……桌上的菜照旧一口没动,只有她夹到他碗里的饺子没了。
犟种,真是个犟种。
认了死理就是八头牛都拉不回来,除了她喂的菜其他的饿死了都一口不吃。
赵玉屿只得叹了口气,妥协地缓缓道:“子桑大人,汤包太远了我够不到。”
子桑听到这话,原本惫懒的身子如同充气玩偶一般直直坐起,黯淡的眼眸微微发亮,极其庄重地挽袖拿起筷子,夹起面前的蟹黄汤包沾了醋递到她嘴边,眼含星辰望向她。
赵玉屿张嘴咬了一口,澄黄的汤汁灌入口中,汤皮薄糯,配上陈醋酸甜兼具,鲜嫩可口:“好吃。”
子桑听到这话眉眼弯弯,垂眸望向赵玉屿面前摆放的软兜,赵玉屿会意,夹了一条放入他碗中。
顿时,子桑眉目间皆是春色,也道:“好吃。”
一旁喝茶的食客瞧见,低声感叹:“新婚燕尔的小夫妻就是浓情蜜意,吃个饭都得互喂调情,想当年我和我那老伴儿也是如此。”
赵玉屿脸色一红,低头吃包子就当没听见。
子桑倒是肉眼可见的心情愉悦,捡了个包子丢给猴大吃。
两人正吃得尽兴,忽然听到楼下传来一阵喧嚣。
赵玉屿好奇心重,趴在二楼的栏杆上伸头朝外望去,就见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几个男人正围着一个衣着破旧的姑娘。
那姑娘跪在地上,身前冰冷的地板上躺着一个干皮瘦骨的老人,似是已经没了呼吸,身上盖着麻席。
周围围观的人群愈加聚集,一个男人高声大笑道:“小美人,瞧这细皮嫩肉的多俊俏,来给老子当媳妇,老子必定夜夜疼你!”
另一男人走上前就想拉那姑娘的胳膊:“小妮子,你若是将爷伺候好了,爷爷亲自帮你把人埋了如何?日后爷爷好吃好喝伺候你,不比去给旁人为奴为婢来得快活?”
说罢,他就想去摸那姑娘的脸蛋。
那姑娘瞧着不过十一二岁,还是个孩子,被这几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吓得不知所措,惊恐朝后退去想要离开,还不忘抱住地上的尸体想要拖着尸体一起走。
然而尸体太重,她竭尽全力地拖动尸体,却被男人们和层层看客围住去路。
街道两边的酒楼客栈已经探出不少脑袋,却无一人制止。
茶楼里的老客饮茶叹了口气:“定又是流亡来的,路上饿死了。”
见起了话头,众人七嘴八舌议论起。
“是啊,听闻渝州那边今年发天灾,先是起了水患后又起瘟疫,许多人都拖家带口流亡过来,能活着来扬州就算好的了,许多人半路上就饿死了。”
“这姑娘也是倒霉,遇到这几个破皮无赖。那为首的王麻子是咱们这有名的赖子,吃喝嫖赌,成日流连青楼烟花之地。可他舅舅是知府的张师爷,寻常人谁敢招惹他。”
众人皆叹气,却也没办法。
这种地头蛇,抓不得也打不得,一旦被盯上便跟条癞皮狗似的成日缠着你,都是扬州城里讨生活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谁也不敢招惹。
那楼下的小姑娘见逃不掉,一时慌张无措只能抱着尸体大哭:“爷爷我害怕,爷爷救我……”
为首的王麻子听见了,竟然越发得兴奋,将那姑娘拽起就往怀中带,当街就要强亲,口中淫言乱语尽出:“宝贝儿,你爷爷在这儿呢!不仅有你爷爷,还有你弟弟呢!”
周遭几个男人听到顿时猥琐大笑。
妈的!
赵玉屿见那些人愈加过分,一摔筷子怒然起身就要下楼。
她原是不想管的,和子桑这些日子游历山川便发现民间多疾苦,即便是大雍这般富庶之地也总有穷苦不公,凭他们两人根本有心无力。
管了又如何,还能管一辈子不成?
可瞧着那几个畜生居然对一个还未成年的小孩子这般猥琐,她还是忍不住冲了出去,大不了让猴大撕烂他们的眼就跑,看一群瞎子还敢欺负人!
结果刚跑到门口,就听到街上忽然一片尖叫喧哗,周围人都慌慌张张朝后退去,露出一脸惊恐的小姑娘。
王麻子不知为何浑身抽搐,双眼翻白,双手狰狞如鸡爪,躺在地上颤抖不止,没多久便气一松,硬挺挺躺下地上没了声息。
有人大着胆子走上前试探了下他的鼻息,愕然道:“没,没气了……”
“死人了!!!”
石破天惊一声呵喊让围观众人都慌了神,见鬼似的四散而去。唯余下躺在地上双眼狰狞、双唇乌紫的王麻子,还有茫然无措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姑娘。
若是以前,赵玉屿或许对于死人还有些畏惧,但经历了风风雨雨,她还曾今亲手把刺客的头砍下,如今对着死人倒也没什么胆怯。瞧着猝然离世的王麻子心下起疑,赵玉屿走上前蹲下身子查看,见他瞳孔放大,气息尽失,的确是死透无疑。
可这人正值壮年,怎么会毫无预兆的突然就死了呢?
见他眼下青黑一团,又想起方才茶楼中人说话的话,这王麻子怕也是个黄赌毒俱沾的人渣,难不成是纵欲过度,连天熬夜所以猝死了?
赵玉屿不是大夫,对这些事情自然不清楚,但这种人渣死了对社会而言也算是件好事。
第63章
两人将银钱还回去后,当夜便离开了小镇,沿着驿道一路向南。他们身上如今银钱所剩无几,只得重操旧业,靠猴大卖艺养家。
令赵玉屿没想到的是,子桑倒是对当街卖艺没有之前那么排斥,他甚至会主动唤来许多动物表演杂耍,赢得满堂喝彩,因此赚了不少银钱,两人一路上日子过得倒也并不拮据,甚至囊中富裕。
赵玉屿很是欣慰,看来之前她说的话子桑当真是听进了心里的,孺子可教也!
待两人到扬州时,正是早市时分。
听闻扬州三把刀,其中厨刀在大雍最负盛名,而早茶又是扬州美食聚集之处,他们入城的时间正好赶上吃早茶,赵玉屿便兴冲冲拉着子桑挑了一家人多的茶楼吃茶。
水晶肴肉、蟹黄汤包、虾籽馄、烫干丝、狮子头,每条长牌子都上一份尝尝,再点上一壶魁龙珠,靠着二楼窗边望着青山秀水袅袅炊烟慢悠悠地品。
想想就惬意!
茶点上得到挺快,赵玉屿刚想夹一块肴肉尝尝,就见子桑已经快一步夹起肴肉双眼含光送到她嘴边。
又来。
赵玉屿无奈,前些日子他们酒楼用膳时,正巧旁边坐了一对夫妻。妻子亲自为丈夫布菜,温柔小意关怀备至,周遭食客皆是艳羡,大夸男子福来运转娶了个好媳妇。那男子听到后话上谦逊实则神色飘然,嘴角上扬合不拢嘴,拍着大腿直说命好娶了个会心疼人的媳妇。
子桑看到后若有所思,也夹了一块糕点递给她。
赵玉屿一开始只当他是觉得好玩,便也没拒绝,笑着谢了他两句。没想到子桑自此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有样学样,一到用膳便要亲自喂她吃。
赵玉屿眼睛刚瞟到菜上,他已经夹起了菜。那叫一个眼疾手快,她的筷子都还没跟上眼睛,子桑夹的菜已经送到了她嘴边。
赵玉屿望着子桑满含期待的眼眸陷入了沉思,觉得子桑是不是对于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理解陷入了误区。她只得委婉拒绝,告诉子桑只有夫妻才能
这能做这般亲密的事情。
结果子桑又装聋作哑,左耳进又耳出,下次照样投喂。
望着眼前的肴肉和子桑发光的眼眸,赵玉屿叹了口气:“子桑大人你看我有手有脚的哪里需要人照顾,你若是觉得好玩,便喂猴大吃吧,旁人都往这边瞧我也吃不下啊。”
他俩的长相秀丽,又带了只猴子,走到哪都引人注目,如今还这般亲密投喂,旁人的目光一直往这边有意无意的瞥来。
子桑听到这话,还是不放下筷子,执意要喂她。
赵玉屿狠了狠心不看他筷子上的肴肉,自己夹了一块肉埋头吃。
过了好一会儿,见桌子对面没了动静,她犹豫片刻,抬头望去,就见子桑整个人抱着猴大没骨头一样窝在椅子里,偏头望着窗外灰瓦白墙后袅袅升起的炊烟静静发呆,桌上的饭菜一口也没动。
赵玉屿:“……”又来!
自己一不愿意配合他就装委屈,也不生气也不闹腾,直接绝食抗议。
她喝了口茶语气无奈:“子桑大人,这么多菜我一个人吃不完的。”
子桑捏着猴大的耳朵淡淡道:“吃不完就扔了,又不是什么好东西。”
“……”那个尖酸刻薄的味道又回来了。
但总不能一直惯着他,赵玉屿索性不理,自己埋头干饭。
又吃了几口,头顶上方似乎有一道灼热的目光一直盯着她,像是要将她盯出个窟窿来。
赵玉屿一抬眼,子桑依旧撇头望向窗外。
“……”
见他死活不吃菜,赵玉屿无奈给他夹了一个饺子放到碗里。
等她再次抬头时,子桑依旧望着窗外……桌上的菜照旧一口没动,只有她夹到他碗里的饺子没了。
犟种,真是个犟种。
认了死理就是八头牛都拉不回来,除了她喂的菜其他的饿死了都一口不吃。
赵玉屿只得叹了口气,妥协地缓缓道:“子桑大人,汤包太远了我够不到。”
子桑听到这话,原本惫懒的身子如同充气玩偶一般直直坐起,黯淡的眼眸微微发亮,极其庄重地挽袖拿起筷子,夹起面前的蟹黄汤包沾了醋递到她嘴边,眼含星辰望向她。
赵玉屿张嘴咬了一口,澄黄的汤汁灌入口中,汤皮薄糯,配上陈醋酸甜兼具,鲜嫩可口:“好吃。”
子桑听到这话眉眼弯弯,垂眸望向赵玉屿面前摆放的软兜,赵玉屿会意,夹了一条放入他碗中。
顿时,子桑眉目间皆是春色,也道:“好吃。”
一旁喝茶的食客瞧见,低声感叹:“新婚燕尔的小夫妻就是浓情蜜意,吃个饭都得互喂调情,想当年我和我那老伴儿也是如此。”
赵玉屿脸色一红,低头吃包子就当没听见。
子桑倒是肉眼可见的心情愉悦,捡了个包子丢给猴大吃。
两人正吃得尽兴,忽然听到楼下传来一阵喧嚣。
赵玉屿好奇心重,趴在二楼的栏杆上伸头朝外望去,就见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几个男人正围着一个衣着破旧的姑娘。
那姑娘跪在地上,身前冰冷的地板上躺着一个干皮瘦骨的老人,似是已经没了呼吸,身上盖着麻席。
周围围观的人群愈加聚集,一个男人高声大笑道:“小美人,瞧这细皮嫩肉的多俊俏,来给老子当媳妇,老子必定夜夜疼你!”
另一男人走上前就想拉那姑娘的胳膊:“小妮子,你若是将爷伺候好了,爷爷亲自帮你把人埋了如何?日后爷爷好吃好喝伺候你,不比去给旁人为奴为婢来得快活?”
说罢,他就想去摸那姑娘的脸蛋。
那姑娘瞧着不过十一二岁,还是个孩子,被这几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吓得不知所措,惊恐朝后退去想要离开,还不忘抱住地上的尸体想要拖着尸体一起走。
然而尸体太重,她竭尽全力地拖动尸体,却被男人们和层层看客围住去路。
街道两边的酒楼客栈已经探出不少脑袋,却无一人制止。
茶楼里的老客饮茶叹了口气:“定又是流亡来的,路上饿死了。”
见起了话头,众人七嘴八舌议论起。
“是啊,听闻渝州那边今年发天灾,先是起了水患后又起瘟疫,许多人都拖家带口流亡过来,能活着来扬州就算好的了,许多人半路上就饿死了。”
“这姑娘也是倒霉,遇到这几个破皮无赖。那为首的王麻子是咱们这有名的赖子,吃喝嫖赌,成日流连青楼烟花之地。可他舅舅是知府的张师爷,寻常人谁敢招惹他。”
众人皆叹气,却也没办法。
这种地头蛇,抓不得也打不得,一旦被盯上便跟条癞皮狗似的成日缠着你,都是扬州城里讨生活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谁也不敢招惹。
那楼下的小姑娘见逃不掉,一时慌张无措只能抱着尸体大哭:“爷爷我害怕,爷爷救我……”
为首的王麻子听见了,竟然越发得兴奋,将那姑娘拽起就往怀中带,当街就要强亲,口中淫言乱语尽出:“宝贝儿,你爷爷在这儿呢!不仅有你爷爷,还有你弟弟呢!”
周遭几个男人听到顿时猥琐大笑。
妈的!
赵玉屿见那些人愈加过分,一摔筷子怒然起身就要下楼。
她原是不想管的,和子桑这些日子游历山川便发现民间多疾苦,即便是大雍这般富庶之地也总有穷苦不公,凭他们两人根本有心无力。
管了又如何,还能管一辈子不成?
可瞧着那几个畜生居然对一个还未成年的小孩子这般猥琐,她还是忍不住冲了出去,大不了让猴大撕烂他们的眼就跑,看一群瞎子还敢欺负人!
结果刚跑到门口,就听到街上忽然一片尖叫喧哗,周围人都慌慌张张朝后退去,露出一脸惊恐的小姑娘。
王麻子不知为何浑身抽搐,双眼翻白,双手狰狞如鸡爪,躺在地上颤抖不止,没多久便气一松,硬挺挺躺下地上没了声息。
有人大着胆子走上前试探了下他的鼻息,愕然道:“没,没气了……”
“死人了!!!”
石破天惊一声呵喊让围观众人都慌了神,见鬼似的四散而去。唯余下躺在地上双眼狰狞、双唇乌紫的王麻子,还有茫然无措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姑娘。
若是以前,赵玉屿或许对于死人还有些畏惧,但经历了风风雨雨,她还曾今亲手把刺客的头砍下,如今对着死人倒也没什么胆怯。瞧着猝然离世的王麻子心下起疑,赵玉屿走上前蹲下身子查看,见他瞳孔放大,气息尽失,的确是死透无疑。
可这人正值壮年,怎么会毫无预兆的突然就死了呢?
见他眼下青黑一团,又想起方才茶楼中人说话的话,这王麻子怕也是个黄赌毒俱沾的人渣,难不成是纵欲过度,连天熬夜所以猝死了?
赵玉屿不是大夫,对这些事情自然不清楚,但这种人渣死了对社会而言也算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