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
陈柔离开后。
云鹤继续跪在蒲团上,茫然的抬起头,不知如何是好。
确实如陈柔所说,他印象里的云念念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可以不惜一切。
但前几日,他亲眼目睹她毫不犹豫的走向温晏离,选择还在暴疾状态的温晏离…
不知为何,云鹤忽然觉得他记忆里的云念念,好像哪里出了错误…
*
近几日暴雨不断,南边肃城的水灾加剧,情势刻不容缓。
肃城位于月国和祁国的交接处,归月国所属,两面环山,山的位置偏高,肃城的城池又在低凹处,三番五次的暴雨之后,城里城外堆积了很多水,河流水位上涨。
前段时间皇上下旨赈灾,灾粮还在路上,肃城就山洪暴发,河水冲垮周边几个村子,不少百姓流离失所,失去生命。
礼部设立祭坛向天请罪,户部再次分发灾粮送过去…
近几日温晏离变得格外忙碌,云念念与他一天也见不到几次。
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男子忙碌一天回到离王府,还要再去书房处理一些事情。
云念念端了一碗刚煮好的热牛乳进来。
几日过来,明显看到男子眉宇间的疲惫。
她有些心疼,却什么也没说,将牛乳放下,默默站到温晏离身后,帮他揉了揉头。
气氛安静和谐。
不知过了多久,温晏离才开口道:“上次你跟我说的那件事,我找人仔细查了,梁公公确实是太子的人,蛰伏在皇后身边多年了。”
皇后这两年来身子愈发虚弱,也是他在背后做的手脚。
“我私下里找人把他解决了,尸体送去了太子府。”
别的都可以忍,但梁公公刻意指引云念念去找已经犯病的自己,事情关乎到云念念,温晏离不能忍。
他还让人从梁公公嘴里套出不少有用的东西。
但不光有太子的秘密,还有太子知道的他的秘密,温晏离思前想后,还是没让皇上知道,直接让人把梁公公杀了。
云念念安静听着,忽然问道:“那你发病的原因,还没查出来吗?”
他揉着眉心,摇了摇头。
他日日服用的药,找了无数大夫检查,都是正确且对身体无害的,也没发现任何中毒的迹象。
此事太子格外谨慎,没有暴露给别人,梁公公不知道,太子身边的其他人也不知道。
云念念在他身旁坐下,将热牛乳推到他面前,双手撑着脑袋,眉心微蹙:“既不是药方的问题,也没有下毒,好端端的,怎么会忽然发病呢?这事还是要尽快查清楚,不然你以后随时会被太子控制,还容易伤到身体…”
她眉眼间的担忧清晰可见。
温晏离抬手按住她的眉心,轻轻抚平:“嗯,我尽快查,你别担心。”
“至少现在,太子顾不上我。”
云念念歪头看他:“什么意思?”
他抬起勺子搅着碗里的牛乳,回答道:“肃城水灾,他被父皇下旨,要过去赈灾了。”
赈灾本应是户部着手去做,但温晏离大病未愈,皇上不放心让他折腾。
而太子是这个时候主动请缨的。
也是因为温晏离这段时间私下里做了些事,让朝臣百姓对太子都颇有微词,这才逼的他必须证明自己,想把赈灾的功劳拿在手里。
肃城山高路远,位置偏僻,水灾严重,三条河流聚集到一块,从前还有钦差过去,在水中淹死的,这个时候去赈灾,估摸着没有个一两个月都回不来。
云念念看着他把热牛乳喝完,点了点头:“这样也好!”
其实若是在太子赈灾路上动些手脚,可以省去日后的不少麻烦。
但温晏离思前想后,还是没有这么做。
毕竟他是钦差,出事了,肃城的百姓安危不保。
反正相互忍耐了好多年,也不差这一时半会。
接下来,除夕之前的这两个月,他也可以摆脱温成瑾的骚扰,在朝堂之上做更多事情。
第58章 碎了的锅盖
梅雨多发的季节,暴雨下了停停了又下。
云念念一直窝在王府里,除了练古琴就是看医书,好不容易等到天气放晴,她便给自己放了一天假,一大早叫来秋秋暗五:“收拾下,我带你们出去玩!”
暗五点头应下。
秋秋像个小孩子一般眼眸亮亮。
过了一会儿,想到什么似的抬脚跑了出去,又很快回来。
恰巧今日周管家安排下人在王府彻底清扫,主院多了很多人。
回来的路上,有两名下人边走边聊,手上捧着高高的石具挡住视线。
秋秋跑的太快,一不小心撞到。
下人被撞了一个屁股墩,她也懵懵的摔在地上,石具掉了一地。
周管家拿着王府账本,在与云念念说王府一整年的账目,还有除夕给下人们的奖励,一系列的事。
听到动静后,二人齐齐看向外面。
云念念走了过去。
被撞倒的下人望着已经坏掉的石具,有些不知所措。
秋秋也呆呼呼的坐在那里,头顶一个小石碗,眨巴着眼睛,可怜巴巴的望着她。
云念念问:“没事吧?”
她摇了摇头,小声道:“我…我又犯错了…”
地上全是曾经王府用的石具,现在已经换成青瓷,这些东西还没扔,周管家打算开源节支,给下人们继续使用的。
坏一两个,倒没什么大事!
云念念敲了敲她的脑袋,伸手过去。
她拽住她的手,借力站了起来。
周管家同时让两个下人起来。
云念念道:“人没事就好,这次就算了,你帮他们把地上的捡起来,下次要记得看路。”
她乖乖应下,蹲下身子捡干净地上的石具。
至于坏掉的,她也捡起来了,等下要扔掉。
被摔坏的有一个小石锅,锅身没有事,就是盖子一分为二,碎成了两半。
云念念站在旁边,继续听周管家讲着王府过年的一些准备。
听着听着,她看到什么东西,叫住了拿着石具离开的下人。
云念念上前一步,拿走了锅盖,仔细端详着。
安静片刻,她问周管家:“这锅是不是以前给王爷熬药用的?”
周管家也仔细的看,点头道:“是这个,王爷熬药的锅子和普通锅子相差无几,但不能弄混,我特意让人在盖子上画了一个印记。”
他指了指印记。
云念念没说话,眉头微微蹙着,将一半盖子递给周管家:“找人查查,这碎片里的白色粉末是什么!”
锅盖的石头碎缝里有些白粉,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
周管家是王府老人,对温晏离忠心耿耿,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忽然感觉肩上一沉,赶紧收下锅盖。
秋秋帮着下人一并把石具送回王府的库房。
回来之后,她乖乖站在外面等。
但请人查也是要些时间的。
云念念将锅子和另一半的锅盖藏在了房间里,便收拾妥善,带着暗三暗五,还有秋秋出门。
许是年关将至,路边摊位都多了很多,人群拥挤。
肃城水患还未解决,那边百姓流离失所。
但京城却还是一片繁华盛景,边境的灾难并没有影响到天子脚下的城池。
再过几日还会有虞国使臣入京,如今街道上灯笼提前挂了起来,路边看台上唱戏的,耍大刀的,舞狮的…都在热闹准备着。
一直逛到城西。
月国皇帝重农重商,十二月中旬到除夕那几天都是免收商税的,商贩开心,百姓也开心。
路边摊位摆了长长一排,物品琳琅满目。
秋秋拿着一个小荷包,眼巴巴的看着。
自从上次,云念念说她可以随意分配自己的银钱之后,她便一直想出来逛一逛,但云念念忙着练琴学医,已经有一个半月了。
她自己糊涂,出去又怕被骗,又怕迷路回不来。
小姑娘的荷包里又多了一两银子,一共一两半,才有机会跟着她出来。
云念念在街口的春满楼要了一些美食佳肴。
春满楼今日客满,等饭菜做好也还需要一些时间。
她摸摸秋秋的头:“想逛就下去逛逛吧,让暗五陪着你。”
反正身边还有暗三在,暗处也有人护着,倒是没必要担心云念念的安全。
秋秋小心翼翼的看向暗五,眼眸眨巴两下。
暗五看起来冷冰冰的,只点了点头。
她眼眸亮亮,乖乖的跟着他走了出去。
西街商贩本来就多,又赶上年底,人流繁杂。
云念念坐在窗户边上,看着一男一女走出酒楼。
女子胆小怕丢,小心翼翼的扯着男人的衣袖。
小二推门而入,送来刚刚泡好的茶叶。
开门时,二楼的小房间外正好路过几个人。
陈柔离开后。
云鹤继续跪在蒲团上,茫然的抬起头,不知如何是好。
确实如陈柔所说,他印象里的云念念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可以不惜一切。
但前几日,他亲眼目睹她毫不犹豫的走向温晏离,选择还在暴疾状态的温晏离…
不知为何,云鹤忽然觉得他记忆里的云念念,好像哪里出了错误…
*
近几日暴雨不断,南边肃城的水灾加剧,情势刻不容缓。
肃城位于月国和祁国的交接处,归月国所属,两面环山,山的位置偏高,肃城的城池又在低凹处,三番五次的暴雨之后,城里城外堆积了很多水,河流水位上涨。
前段时间皇上下旨赈灾,灾粮还在路上,肃城就山洪暴发,河水冲垮周边几个村子,不少百姓流离失所,失去生命。
礼部设立祭坛向天请罪,户部再次分发灾粮送过去…
近几日温晏离变得格外忙碌,云念念与他一天也见不到几次。
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男子忙碌一天回到离王府,还要再去书房处理一些事情。
云念念端了一碗刚煮好的热牛乳进来。
几日过来,明显看到男子眉宇间的疲惫。
她有些心疼,却什么也没说,将牛乳放下,默默站到温晏离身后,帮他揉了揉头。
气氛安静和谐。
不知过了多久,温晏离才开口道:“上次你跟我说的那件事,我找人仔细查了,梁公公确实是太子的人,蛰伏在皇后身边多年了。”
皇后这两年来身子愈发虚弱,也是他在背后做的手脚。
“我私下里找人把他解决了,尸体送去了太子府。”
别的都可以忍,但梁公公刻意指引云念念去找已经犯病的自己,事情关乎到云念念,温晏离不能忍。
他还让人从梁公公嘴里套出不少有用的东西。
但不光有太子的秘密,还有太子知道的他的秘密,温晏离思前想后,还是没让皇上知道,直接让人把梁公公杀了。
云念念安静听着,忽然问道:“那你发病的原因,还没查出来吗?”
他揉着眉心,摇了摇头。
他日日服用的药,找了无数大夫检查,都是正确且对身体无害的,也没发现任何中毒的迹象。
此事太子格外谨慎,没有暴露给别人,梁公公不知道,太子身边的其他人也不知道。
云念念在他身旁坐下,将热牛乳推到他面前,双手撑着脑袋,眉心微蹙:“既不是药方的问题,也没有下毒,好端端的,怎么会忽然发病呢?这事还是要尽快查清楚,不然你以后随时会被太子控制,还容易伤到身体…”
她眉眼间的担忧清晰可见。
温晏离抬手按住她的眉心,轻轻抚平:“嗯,我尽快查,你别担心。”
“至少现在,太子顾不上我。”
云念念歪头看他:“什么意思?”
他抬起勺子搅着碗里的牛乳,回答道:“肃城水灾,他被父皇下旨,要过去赈灾了。”
赈灾本应是户部着手去做,但温晏离大病未愈,皇上不放心让他折腾。
而太子是这个时候主动请缨的。
也是因为温晏离这段时间私下里做了些事,让朝臣百姓对太子都颇有微词,这才逼的他必须证明自己,想把赈灾的功劳拿在手里。
肃城山高路远,位置偏僻,水灾严重,三条河流聚集到一块,从前还有钦差过去,在水中淹死的,这个时候去赈灾,估摸着没有个一两个月都回不来。
云念念看着他把热牛乳喝完,点了点头:“这样也好!”
其实若是在太子赈灾路上动些手脚,可以省去日后的不少麻烦。
但温晏离思前想后,还是没有这么做。
毕竟他是钦差,出事了,肃城的百姓安危不保。
反正相互忍耐了好多年,也不差这一时半会。
接下来,除夕之前的这两个月,他也可以摆脱温成瑾的骚扰,在朝堂之上做更多事情。
第58章 碎了的锅盖
梅雨多发的季节,暴雨下了停停了又下。
云念念一直窝在王府里,除了练古琴就是看医书,好不容易等到天气放晴,她便给自己放了一天假,一大早叫来秋秋暗五:“收拾下,我带你们出去玩!”
暗五点头应下。
秋秋像个小孩子一般眼眸亮亮。
过了一会儿,想到什么似的抬脚跑了出去,又很快回来。
恰巧今日周管家安排下人在王府彻底清扫,主院多了很多人。
回来的路上,有两名下人边走边聊,手上捧着高高的石具挡住视线。
秋秋跑的太快,一不小心撞到。
下人被撞了一个屁股墩,她也懵懵的摔在地上,石具掉了一地。
周管家拿着王府账本,在与云念念说王府一整年的账目,还有除夕给下人们的奖励,一系列的事。
听到动静后,二人齐齐看向外面。
云念念走了过去。
被撞倒的下人望着已经坏掉的石具,有些不知所措。
秋秋也呆呼呼的坐在那里,头顶一个小石碗,眨巴着眼睛,可怜巴巴的望着她。
云念念问:“没事吧?”
她摇了摇头,小声道:“我…我又犯错了…”
地上全是曾经王府用的石具,现在已经换成青瓷,这些东西还没扔,周管家打算开源节支,给下人们继续使用的。
坏一两个,倒没什么大事!
云念念敲了敲她的脑袋,伸手过去。
她拽住她的手,借力站了起来。
周管家同时让两个下人起来。
云念念道:“人没事就好,这次就算了,你帮他们把地上的捡起来,下次要记得看路。”
她乖乖应下,蹲下身子捡干净地上的石具。
至于坏掉的,她也捡起来了,等下要扔掉。
被摔坏的有一个小石锅,锅身没有事,就是盖子一分为二,碎成了两半。
云念念站在旁边,继续听周管家讲着王府过年的一些准备。
听着听着,她看到什么东西,叫住了拿着石具离开的下人。
云念念上前一步,拿走了锅盖,仔细端详着。
安静片刻,她问周管家:“这锅是不是以前给王爷熬药用的?”
周管家也仔细的看,点头道:“是这个,王爷熬药的锅子和普通锅子相差无几,但不能弄混,我特意让人在盖子上画了一个印记。”
他指了指印记。
云念念没说话,眉头微微蹙着,将一半盖子递给周管家:“找人查查,这碎片里的白色粉末是什么!”
锅盖的石头碎缝里有些白粉,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
周管家是王府老人,对温晏离忠心耿耿,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忽然感觉肩上一沉,赶紧收下锅盖。
秋秋帮着下人一并把石具送回王府的库房。
回来之后,她乖乖站在外面等。
但请人查也是要些时间的。
云念念将锅子和另一半的锅盖藏在了房间里,便收拾妥善,带着暗三暗五,还有秋秋出门。
许是年关将至,路边摊位都多了很多,人群拥挤。
肃城水患还未解决,那边百姓流离失所。
但京城却还是一片繁华盛景,边境的灾难并没有影响到天子脚下的城池。
再过几日还会有虞国使臣入京,如今街道上灯笼提前挂了起来,路边看台上唱戏的,耍大刀的,舞狮的…都在热闹准备着。
一直逛到城西。
月国皇帝重农重商,十二月中旬到除夕那几天都是免收商税的,商贩开心,百姓也开心。
路边摊位摆了长长一排,物品琳琅满目。
秋秋拿着一个小荷包,眼巴巴的看着。
自从上次,云念念说她可以随意分配自己的银钱之后,她便一直想出来逛一逛,但云念念忙着练琴学医,已经有一个半月了。
她自己糊涂,出去又怕被骗,又怕迷路回不来。
小姑娘的荷包里又多了一两银子,一共一两半,才有机会跟着她出来。
云念念在街口的春满楼要了一些美食佳肴。
春满楼今日客满,等饭菜做好也还需要一些时间。
她摸摸秋秋的头:“想逛就下去逛逛吧,让暗五陪着你。”
反正身边还有暗三在,暗处也有人护着,倒是没必要担心云念念的安全。
秋秋小心翼翼的看向暗五,眼眸眨巴两下。
暗五看起来冷冰冰的,只点了点头。
她眼眸亮亮,乖乖的跟着他走了出去。
西街商贩本来就多,又赶上年底,人流繁杂。
云念念坐在窗户边上,看着一男一女走出酒楼。
女子胆小怕丢,小心翼翼的扯着男人的衣袖。
小二推门而入,送来刚刚泡好的茶叶。
开门时,二楼的小房间外正好路过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