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第73节
实际上天还未亮,沈砺就悄悄摸进了院里的马车里,藏在姜南星特意买的巨大木箱里,而床上的被褥里只是用闲置的枕头被褥做出个有人的假象罢了。
怕家里人发现沈砺不见了之后要担心寻找,在被子里还藏好了事先写好的留信,说自己不愿待在京城,和表哥去了贺州。
一路上马车行进的时候,沈砺便从木箱里爬出来,中间停下歇脚的时候再藏回去。
姜
南星本就买了许多点心,可怕表弟顿顿吃点心噎得慌,一路上姜南星装作自己胃口大开,总是喊饿,每回在路上进店吃饭,他都要多要一些打包了说路上饿了好垫肚子。
竟真被他俩一路这么混到了潍县,直到车夫们抬木箱的时候才发现不对,疑惑的问:“少爷这箱子不是只装了些衣裳么?怎么这么沉?”
人都已经到了潍县,姜南星觉得事已经做实了,阿爷总不能又单把表弟送回去,他还要带着表弟四处玩呢,总不能一直让表弟藏着躲着,便这才掀开了箱子和他阿爷说了实话。
姜御医看着孙子和甥孙子一起给他表演了个大变活人的把戏,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挥起拐杖就往孙子身上打。
沈砺自然不愿见表哥因他受罪,连忙从箱子里爬出来试图往表哥身上扑,帮表哥挡下棍子。
结果被老仆拦住说:“甥孙少爷,您大病刚愈,不及孙少爷身强体壮,莫要过去受罪,老太爷手底下有分寸,您放心吧。”
这老仆在姜家是被当长辈尊敬的,他年纪比姜御医还老些,沈砺不敢挣扎怕伤着老人家,便只好担心的在一边劝道:“舅公,莫要打表哥了,是我自己想来贺州,硬求着表哥带我来的,舅公要是生气就打我、骂我吧。”
老仆说姜御医有分寸倒是没错,他是多年的老大夫,自然知道往哪里打,既疼又不至于伤了筋骨。
姜南星一开始还硬气的说:“阿爷,表弟留在京城一日都不得开怀,小小年纪跟个小老头一样日日皱眉皱脸,我实在看不下去,才想带他远离那个伤心地。”
姜御医闻言更气道:“你还觉得自己很仗义?你自己都是个孩子,你怎么对你表弟的成长负责?”
“那不是还有阿爷您吗?”姜南星疼得龇牙咧嘴的一脸怪相,强忍着痛呼道:“咱家里二叔日日扎在药坊里,我爹爹在宫里一月也回不来几日,我爹连我都没时间管教只得扔给您,难道他还有时间教养表弟?”
姜御医见孙子还嘴硬,下手加重了些,在姜南星忍不住鬼哭狼嚎的痛呼下,姜御医生气的说:“砺哥儿的娘亲还在京城,你不打招呼就拐走人家的儿子,你这是犯法。”
沈砺大声的喊了一句:“不是表哥拐的我,我是自愿的,便是娘亲要怪,那也是我自己离家出走,不关表哥的事!”
见姜御医缓了动作,沈砺又小了些声音补了句:“我娘亲怕是也不想见我吧,若不是阿婆硬拉着,她从不曾主动来瞧过我一回,每见我一回还要怄上一回气,许是我们不再见才对她对我都好。”
姜御医的拐杖再也挥不下去,看着沈砺一脸的心疼,叹了口气说:“既来之则安之,砺哥儿若是想留在这,就安心住下吧。”
第88章
姜御医先前能为了沈砺奔波回京城救他,本就是拿他当自家的孩子看的,见孩子说得这么可怜,他又如何忍心逼迫他再回京城去。
不过既然沈砺跟来了贺州,总不能只在家虚度光阴,那沈家虽现在不管他,谁知日后会不会怪自家没教养好他家的孩子。
于是姜御医拍着沈砺的肩膀慈爱的说:“过几日我带你去寻书院的山长,日后你跟着你表哥一块儿去书院念书,虽然离了京城,可学业不能放下。”
沈砺向来也不是那贪玩的孩子,他读书一向很刻苦,因为爹爹只有在自己表现出色时才会给娘亲些好脸色,所以他知道娘亲对自己期望甚大,从来不敢懈怠,往日便是生了病,也不会请假。
可是后来外头的弟弟就学后,那弟弟学业上的优秀是自己拍马不及的,爹爹再也不曾夸过自己,而娘亲则是每每在唤不回爹爹后朝自己撒气。
“好的舅公。”沈砺应了一声,低头藏起眼中的苦涩,心里想从此以后他念书再也与爹爹娘亲无关了。
辛月听完姜南星一通诉说,时不时惊呼一句“啊?”过一会儿又接上一个“啊!”
最后姜南星难掩得意的说:“所以从此以后,我表弟就随我一起在潍县求学、生活啦!”
辛月举起大拇指夸了一句:“姜家哥哥实在是有勇有谋,你表弟有你这般好的哥哥,总算也有些好运。”
姜南星被辛月夸得愈发得意起来,说:“也就是我爹娘没给我生下个弟弟妹妹,不然我做起哥哥来定然也不会比辛盛差的。”
辛月被十几岁男孩子神奇的胜负欲逗笑了,顺着姜南星的话说:“姜家哥哥说得没错,你爹娘没给你个弟弟妹妹,别人这不是送你一个好弟弟了么。”
姜南星被辛月的一番吹捧哄得眉开眼笑,到走时眼睛都是微眯着的,乐颠颠的说:“月娘妹妹,同你聊天真是开心,日后大家一处玩,劳烦你帮我开解开解我表弟,他虽然日日装作没事的样子,但我还是很担心他。”
辛月笑着点点头,若是现代她在网上刷到这样的贴子,都得仗义执言的帮着骂死那不负责任,不配为人父母的渣爸渣妈。
如今身边出现了这么可怜的孩子,她自然不会置之不理,她虽然不是学心理学的,但这种事不需要什么心理学,只要有足够的同理心就足够了。
送走了姜南星,辛月打开他带来的包裹查看了一番,见有五六个包裹里都是些吃食点心,干脆拆出来一些送去楼上给师姐带回家去,又另包了一份去送给胡娘子带给她家的两个孩子。
宋氏听辛月说姜南星把他表弟带来潍县了,沉默了一会儿叹气说:“这孩子没有父母缘,还好还有视他如手足的表哥,和视他为自家孩子的姜御医,人家孩子是离了父母可怜,他离了父母许还是好事。”
辛月赞同的点头,这孩子若是一直在那对爹娘身边,早晚还是要被他们折磨得内耗死。
过了几天辛长平休沐,带着辛月一块儿回了长河村,先去了辛长康家取了一片带着蚕种的桑叶,再才去族长家寻族长说话。
辛氏的族长和辛月的阿爷辛丰收是一辈的人,两人关系还不算远,辛丰收的爹和族长的爹是堂兄弟,便是以前辛长平还小没开蒙时,族长也较为照顾辛丰收一家,等辛长平读书之后展露出天赋,族长更是常用族里的资产帮着辛长平,出钱给他买书纸,送路费帮他去科考。
辛氏是小姓氏,满东安府姓辛的都在这个小小的长河村了,古代是讲究宗族抱团的社会,人少和被欺往往是能划上等号的。
族长最是懂小族的心酸,辛氏不可能突然人口爆炸式增长,所以在出了辛长平这个看起来能有出息的族人后,族长对辛长平抱有了巨大的期待。
族里任何大事,族长都要等和辛长平商量后再做决定,族长的儿子年轻的时候还曾吃味过,醋道:“不知道谁才是亲儿子!”
今日辛长平来拜访,族长把家里的老妻和儿媳指挥得团团转,一会儿指着鸡窝里那只冠子血红,尾巴五颜六色的大公鸡说:“这鸡每日起太早,吵得我不得安眠,宰了它炒一盘子好肉给长平侄儿吃。”
族长夫人也不小气,她虽年纪不小了,可身体还硬朗得很,推开儿媳妇来抢刀的手,一个箭步冲上去就精准的揪住了大公鸡的双翅,喊着儿媳们端来大碗和热水,把疯狂挣扎的公鸡脖子对准了碗沿,快准狠的抹脖子放血。
杀了鸡族长还犹不满足,又盯上了刚刚张着翅膀试图叨辛月,被关进笼子里的大白鹅,气愤的说:“这坏鹅差点把月娘伤着了,还养着它作甚,把它杀了炖了给月娘吃了赔罪!”
杀鸡的时候族长家的小孙子还乐呵呵的在旁边流口水,摇着他娘亲的衣袖说:“娘亲,我想吃鸡腿。”
他娘亲敷衍的哄着他:“好好好,待会儿给你吃鸡腿。”
听了儿媳妇的话,族长夫人没反驳,今儿有两个客人,一只鸡只两条腿,定然是轮不到小孙子的,默默在剁退了毛的鸡肉时,把鸡翅膀连着的翅根单独斩下来保持完整的形状。
小孙子还不知道他娘亲和阿奶都准备拿鸡翅根哄骗他,美滋滋的盯着大公鸡身上肥硕健美的大腿流口水。
等听到他阿爷要杀了家里的大白鹅时,小孙子嘴巴一扁,笑容被哭脸替代,“哇”的一声哭着跑去堵在笼子前说:“阿爷不要杀大将军!”
族长家这只鹅性子很是厉害,在长河村里打遍全村无敌手,族长的小孙子日常就爱带着自己家的大鹅出门玩,有大鹅在,他能当上全族小孩的老大,便还给大鹅取了个威风凛凛的名字。
族长一把把小孙子拎起来,长河村穷啊,便是族长也是种惯了田地的庄稼汉,虽然年纪大了,可还
是很有一把子力气的。
把小孙子扔到儿子怀里,族长训斥道:“有贵客在,怎可如此失礼?你在学堂里难道没有跟先生学好这道理?”
小孙子瘪着嘴巴跟爹爹娘亲求救,可族长在家威严得很,他爹爹都是四十岁的人了,去年还被动过家法呢,谁敢吭声呢?
也只有辛长平这时候敢站出来拦着族长亲自抓鹅的动作,说:“堂叔,有鸡便够了,这鹅就莫要杀了。”
辛月刚刚被鹅追得脸色煞白,险些骂出国粹来,但见那小儿瘪着嘴巴红着眼眶,哭又不敢哭,便放下了对大鹅的怨气,跟着说:“叔爷,我没事了,不用杀那鹅。”
小孙子见两位客人都出言相拦,眼怀期盼的看向他的阿爷,谁知族长不为所动,依然坚持杀了这爱惹事的大鹅,嘴里说:“这鹅早晚是要杀的,早点杀免得再被人找上门来怪它吓坏了人家的小孩。”
说完族长还瞪了一眼小孙子,训斥道:“你还有脸哭,哪回不是你故意带着大鹅去作恶,既然打了你几回都不能长记性,今日便杀了这鹅,看你以后还怎么去逞威风欺负人。”
小孙子得了这番训,再不敢多言了,束手束脚的站在角落里,眼看着阿爷和阿奶杀鸡一般轻松的处理了大鹅,最后威风凛凛的大鹅同那大公鸡一般,变成了竹筐里的一堆鲜肉。
鹅肉难熟,族长夫人在加了一堆调料、香料爆炒完之后,倒了半锅的水,添了一勺黄酒盖上盖子慢慢炖,浓郁的香料味混着酒香飘出了灶房。
刚刚还低头默默流泪的小孙子忍不住抬头猛吸鼻子,一口一口的嗅着空气里的香气,族长见状大笑出声,说:“杰哥儿,这炖大鹅的味儿香吧?”
辛杰咬着唇怕流出口水,没说话只点头。
族长招手唤小孙子过来,拍着他的小脑袋问:“一会儿你吃不吃?”
辛杰一把抹掉脸上的泪水,大声说:“吃!”
这一下子给满屋子的人都逗笑了。
到吃饭的时候,大公鸡的两个腿果然被塞到了辛长平与辛月碗里一人一个。
而辛杰碗里放着一个鸡翅根,他有些不满的说:“为什么我的鸡腿这么小?”
他娘亲敷衍他说:“你年纪小,所以吃小鸡腿。”
今日挨过阿爷训斥了,辛杰不敢闹,委屈的啃起那小鸡腿,族长见他这会表现还行,便夹了两块鹅肉放到他碗里说:“鸡腿小,可这不是还有一大盆鹅肉吗?杰哥儿尝尝这鹅香不香?”
辛杰夹起来鹅肉放进嘴里眼睛一亮,快速的吃完一块后才有空回他阿爷道:“好香!”
族长笑着给辛长平和辛月夹菜,又喊老妻取他珍藏的好酒来。
只是辛长平自己酒量不佳,又深知这个堂叔也是个三杯倒的,忙出言拦下,说:“堂叔,我今日来是有重要的事要和您商谈。”
族长对自己的酒量是有数的,尴尬的咳嗽一声说:“那就下回再喝,那好酒我给你留着。”
第89章
吃过了饭,族长夫人和几个儿媳把桌上的碗筷撤了下去,过了会族长夫人端上茶具来替客人冲了好茶水,然后拉着不愿离开的小孙子退了下去。
这待客的堂屋里就只剩了辛长平、辛月,和族长并他的三个儿子。
辛氏的族长名叫辛祝,他的三个儿子分别叫辛文、辛武、辛全。
宗族的族长是嫡支嫡脉代代相传的,将来辛祝的长子辛文将会是辛氏下一任的族长,对了,辛文就是以前对他爹更看重辛长平很是忿忿不平的那个儿子。
以前他瞧辛长平很不顺眼的,直到有一回去服役,以往他长得高壮,都是被分去干清淤的苦力活,晚秋的水寒凉,半个月的劳役能让他去了半条命,回到家得日日泡艾草水,养上一冬才能缓回来。
可那回分配劳役的差役瞧着他户贴上登记的长河村,抬眼问他:“长河村?可是新来的书吏大人老家?”
辛文知道辛长平考了几次举人都没中,听说终于放弃了,去县衙谋了个差事,点头说:“是的,我是他堂弟。”
原本一脸公事公办的差役突然露出个笑脸来,把写在册上的名字勾了去,往后翻了几页重新写了他的名字说:“我瞧你这样子手劲一定大,去灶上颠锅去吧,原先做饭的人摆弄不动那大铁锅,回回的饭菜都半生不熟的。”
辛文本以为差役说他力气大,下一句又要让他去挖泥、背泥了,谁知竟然给了这么好的一个差事,又在火边不受冻,又有油水能吃饱。
后来和村里一起服役的人一聊,今年各个都是干些轻省活,辛文第一次理解到他爹为什么把辛长平这个堂哥看得比谁都重。
辛祝见辛长平端午才走了没几日又回来,想来这事应该很重要,便想支走孩子,好赶紧问辛长平,于是看向辛月说:“月娘要不和杰哥儿一块儿玩去?要是嫌他烦,让你婶娘们领你去河边坐船玩去?”
辛月心想还好是爹爹在,瞧这样子若是她自己来,族长叔爷怕是会往她嘴里塞一个糖块然后说:月娘寻小孩玩去吧。
辛长平连忙说:“堂叔,今日要说的事与月娘有很大关系。”
辛祝有些疑惑,和月娘有很大关系的能是什么事?上回听说盛哥儿与杨家女定了亲事,辛氏能与杨氏结姻亲这算是个大好事,可他也是事后才知道的,儿女亲事要么父母管,要么祖父母管,怎么也轮不到他这个隔房的堂叔爷来管。
辛祝想不通,便追问道:“哦?长平侄儿,究竟是何事要与我说?”
辛长平从怀里小心的掏出那片桑叶来,辛祝没看出端倪还笑着说:“这是桑叶啊,原先咱们那山上还漏了几棵,前年我才带人去砍了的,长平侄儿,这桑叶从何而来?”
辛长平点点头说:“这桑叶就是咱们山上的,不过不是为了让您瞧这叶子,而是瞧这叶子上的东西。”
辛祝眯着眼睛凑近了看,疑惑的问:“这是……虫卵?咱山上的树生了虫害了?是月娘发现的?那倒是件大事,得组织族人闲时一起去山上除虫了,这木材可不能被虫子们蛀空了,咱们族里的后生眼见着一波波的要娶妻盖新房了。”
辛长平话还没开始说呢,辛祝已经自己脑补了一出,辛月抿嘴偷笑,看来这个族长叔爷是个急性子。
辛长平比较习惯堂叔的性子,忙打断他继续发散思维,摇头说:“堂叔,这可不是什么虫子,是蚕的蚕种!”
怕家里人发现沈砺不见了之后要担心寻找,在被子里还藏好了事先写好的留信,说自己不愿待在京城,和表哥去了贺州。
一路上马车行进的时候,沈砺便从木箱里爬出来,中间停下歇脚的时候再藏回去。
姜
南星本就买了许多点心,可怕表弟顿顿吃点心噎得慌,一路上姜南星装作自己胃口大开,总是喊饿,每回在路上进店吃饭,他都要多要一些打包了说路上饿了好垫肚子。
竟真被他俩一路这么混到了潍县,直到车夫们抬木箱的时候才发现不对,疑惑的问:“少爷这箱子不是只装了些衣裳么?怎么这么沉?”
人都已经到了潍县,姜南星觉得事已经做实了,阿爷总不能又单把表弟送回去,他还要带着表弟四处玩呢,总不能一直让表弟藏着躲着,便这才掀开了箱子和他阿爷说了实话。
姜御医看着孙子和甥孙子一起给他表演了个大变活人的把戏,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挥起拐杖就往孙子身上打。
沈砺自然不愿见表哥因他受罪,连忙从箱子里爬出来试图往表哥身上扑,帮表哥挡下棍子。
结果被老仆拦住说:“甥孙少爷,您大病刚愈,不及孙少爷身强体壮,莫要过去受罪,老太爷手底下有分寸,您放心吧。”
这老仆在姜家是被当长辈尊敬的,他年纪比姜御医还老些,沈砺不敢挣扎怕伤着老人家,便只好担心的在一边劝道:“舅公,莫要打表哥了,是我自己想来贺州,硬求着表哥带我来的,舅公要是生气就打我、骂我吧。”
老仆说姜御医有分寸倒是没错,他是多年的老大夫,自然知道往哪里打,既疼又不至于伤了筋骨。
姜南星一开始还硬气的说:“阿爷,表弟留在京城一日都不得开怀,小小年纪跟个小老头一样日日皱眉皱脸,我实在看不下去,才想带他远离那个伤心地。”
姜御医闻言更气道:“你还觉得自己很仗义?你自己都是个孩子,你怎么对你表弟的成长负责?”
“那不是还有阿爷您吗?”姜南星疼得龇牙咧嘴的一脸怪相,强忍着痛呼道:“咱家里二叔日日扎在药坊里,我爹爹在宫里一月也回不来几日,我爹连我都没时间管教只得扔给您,难道他还有时间教养表弟?”
姜御医见孙子还嘴硬,下手加重了些,在姜南星忍不住鬼哭狼嚎的痛呼下,姜御医生气的说:“砺哥儿的娘亲还在京城,你不打招呼就拐走人家的儿子,你这是犯法。”
沈砺大声的喊了一句:“不是表哥拐的我,我是自愿的,便是娘亲要怪,那也是我自己离家出走,不关表哥的事!”
见姜御医缓了动作,沈砺又小了些声音补了句:“我娘亲怕是也不想见我吧,若不是阿婆硬拉着,她从不曾主动来瞧过我一回,每见我一回还要怄上一回气,许是我们不再见才对她对我都好。”
姜御医的拐杖再也挥不下去,看着沈砺一脸的心疼,叹了口气说:“既来之则安之,砺哥儿若是想留在这,就安心住下吧。”
第88章
姜御医先前能为了沈砺奔波回京城救他,本就是拿他当自家的孩子看的,见孩子说得这么可怜,他又如何忍心逼迫他再回京城去。
不过既然沈砺跟来了贺州,总不能只在家虚度光阴,那沈家虽现在不管他,谁知日后会不会怪自家没教养好他家的孩子。
于是姜御医拍着沈砺的肩膀慈爱的说:“过几日我带你去寻书院的山长,日后你跟着你表哥一块儿去书院念书,虽然离了京城,可学业不能放下。”
沈砺向来也不是那贪玩的孩子,他读书一向很刻苦,因为爹爹只有在自己表现出色时才会给娘亲些好脸色,所以他知道娘亲对自己期望甚大,从来不敢懈怠,往日便是生了病,也不会请假。
可是后来外头的弟弟就学后,那弟弟学业上的优秀是自己拍马不及的,爹爹再也不曾夸过自己,而娘亲则是每每在唤不回爹爹后朝自己撒气。
“好的舅公。”沈砺应了一声,低头藏起眼中的苦涩,心里想从此以后他念书再也与爹爹娘亲无关了。
辛月听完姜南星一通诉说,时不时惊呼一句“啊?”过一会儿又接上一个“啊!”
最后姜南星难掩得意的说:“所以从此以后,我表弟就随我一起在潍县求学、生活啦!”
辛月举起大拇指夸了一句:“姜家哥哥实在是有勇有谋,你表弟有你这般好的哥哥,总算也有些好运。”
姜南星被辛月夸得愈发得意起来,说:“也就是我爹娘没给我生下个弟弟妹妹,不然我做起哥哥来定然也不会比辛盛差的。”
辛月被十几岁男孩子神奇的胜负欲逗笑了,顺着姜南星的话说:“姜家哥哥说得没错,你爹娘没给你个弟弟妹妹,别人这不是送你一个好弟弟了么。”
姜南星被辛月的一番吹捧哄得眉开眼笑,到走时眼睛都是微眯着的,乐颠颠的说:“月娘妹妹,同你聊天真是开心,日后大家一处玩,劳烦你帮我开解开解我表弟,他虽然日日装作没事的样子,但我还是很担心他。”
辛月笑着点点头,若是现代她在网上刷到这样的贴子,都得仗义执言的帮着骂死那不负责任,不配为人父母的渣爸渣妈。
如今身边出现了这么可怜的孩子,她自然不会置之不理,她虽然不是学心理学的,但这种事不需要什么心理学,只要有足够的同理心就足够了。
送走了姜南星,辛月打开他带来的包裹查看了一番,见有五六个包裹里都是些吃食点心,干脆拆出来一些送去楼上给师姐带回家去,又另包了一份去送给胡娘子带给她家的两个孩子。
宋氏听辛月说姜南星把他表弟带来潍县了,沉默了一会儿叹气说:“这孩子没有父母缘,还好还有视他如手足的表哥,和视他为自家孩子的姜御医,人家孩子是离了父母可怜,他离了父母许还是好事。”
辛月赞同的点头,这孩子若是一直在那对爹娘身边,早晚还是要被他们折磨得内耗死。
过了几天辛长平休沐,带着辛月一块儿回了长河村,先去了辛长康家取了一片带着蚕种的桑叶,再才去族长家寻族长说话。
辛氏的族长和辛月的阿爷辛丰收是一辈的人,两人关系还不算远,辛丰收的爹和族长的爹是堂兄弟,便是以前辛长平还小没开蒙时,族长也较为照顾辛丰收一家,等辛长平读书之后展露出天赋,族长更是常用族里的资产帮着辛长平,出钱给他买书纸,送路费帮他去科考。
辛氏是小姓氏,满东安府姓辛的都在这个小小的长河村了,古代是讲究宗族抱团的社会,人少和被欺往往是能划上等号的。
族长最是懂小族的心酸,辛氏不可能突然人口爆炸式增长,所以在出了辛长平这个看起来能有出息的族人后,族长对辛长平抱有了巨大的期待。
族里任何大事,族长都要等和辛长平商量后再做决定,族长的儿子年轻的时候还曾吃味过,醋道:“不知道谁才是亲儿子!”
今日辛长平来拜访,族长把家里的老妻和儿媳指挥得团团转,一会儿指着鸡窝里那只冠子血红,尾巴五颜六色的大公鸡说:“这鸡每日起太早,吵得我不得安眠,宰了它炒一盘子好肉给长平侄儿吃。”
族长夫人也不小气,她虽年纪不小了,可身体还硬朗得很,推开儿媳妇来抢刀的手,一个箭步冲上去就精准的揪住了大公鸡的双翅,喊着儿媳们端来大碗和热水,把疯狂挣扎的公鸡脖子对准了碗沿,快准狠的抹脖子放血。
杀了鸡族长还犹不满足,又盯上了刚刚张着翅膀试图叨辛月,被关进笼子里的大白鹅,气愤的说:“这坏鹅差点把月娘伤着了,还养着它作甚,把它杀了炖了给月娘吃了赔罪!”
杀鸡的时候族长家的小孙子还乐呵呵的在旁边流口水,摇着他娘亲的衣袖说:“娘亲,我想吃鸡腿。”
他娘亲敷衍的哄着他:“好好好,待会儿给你吃鸡腿。”
听了儿媳妇的话,族长夫人没反驳,今儿有两个客人,一只鸡只两条腿,定然是轮不到小孙子的,默默在剁退了毛的鸡肉时,把鸡翅膀连着的翅根单独斩下来保持完整的形状。
小孙子还不知道他娘亲和阿奶都准备拿鸡翅根哄骗他,美滋滋的盯着大公鸡身上肥硕健美的大腿流口水。
等听到他阿爷要杀了家里的大白鹅时,小孙子嘴巴一扁,笑容被哭脸替代,“哇”的一声哭着跑去堵在笼子前说:“阿爷不要杀大将军!”
族长家这只鹅性子很是厉害,在长河村里打遍全村无敌手,族长的小孙子日常就爱带着自己家的大鹅出门玩,有大鹅在,他能当上全族小孩的老大,便还给大鹅取了个威风凛凛的名字。
族长一把把小孙子拎起来,长河村穷啊,便是族长也是种惯了田地的庄稼汉,虽然年纪大了,可还
是很有一把子力气的。
把小孙子扔到儿子怀里,族长训斥道:“有贵客在,怎可如此失礼?你在学堂里难道没有跟先生学好这道理?”
小孙子瘪着嘴巴跟爹爹娘亲求救,可族长在家威严得很,他爹爹都是四十岁的人了,去年还被动过家法呢,谁敢吭声呢?
也只有辛长平这时候敢站出来拦着族长亲自抓鹅的动作,说:“堂叔,有鸡便够了,这鹅就莫要杀了。”
辛月刚刚被鹅追得脸色煞白,险些骂出国粹来,但见那小儿瘪着嘴巴红着眼眶,哭又不敢哭,便放下了对大鹅的怨气,跟着说:“叔爷,我没事了,不用杀那鹅。”
小孙子见两位客人都出言相拦,眼怀期盼的看向他的阿爷,谁知族长不为所动,依然坚持杀了这爱惹事的大鹅,嘴里说:“这鹅早晚是要杀的,早点杀免得再被人找上门来怪它吓坏了人家的小孩。”
说完族长还瞪了一眼小孙子,训斥道:“你还有脸哭,哪回不是你故意带着大鹅去作恶,既然打了你几回都不能长记性,今日便杀了这鹅,看你以后还怎么去逞威风欺负人。”
小孙子得了这番训,再不敢多言了,束手束脚的站在角落里,眼看着阿爷和阿奶杀鸡一般轻松的处理了大鹅,最后威风凛凛的大鹅同那大公鸡一般,变成了竹筐里的一堆鲜肉。
鹅肉难熟,族长夫人在加了一堆调料、香料爆炒完之后,倒了半锅的水,添了一勺黄酒盖上盖子慢慢炖,浓郁的香料味混着酒香飘出了灶房。
刚刚还低头默默流泪的小孙子忍不住抬头猛吸鼻子,一口一口的嗅着空气里的香气,族长见状大笑出声,说:“杰哥儿,这炖大鹅的味儿香吧?”
辛杰咬着唇怕流出口水,没说话只点头。
族长招手唤小孙子过来,拍着他的小脑袋问:“一会儿你吃不吃?”
辛杰一把抹掉脸上的泪水,大声说:“吃!”
这一下子给满屋子的人都逗笑了。
到吃饭的时候,大公鸡的两个腿果然被塞到了辛长平与辛月碗里一人一个。
而辛杰碗里放着一个鸡翅根,他有些不满的说:“为什么我的鸡腿这么小?”
他娘亲敷衍他说:“你年纪小,所以吃小鸡腿。”
今日挨过阿爷训斥了,辛杰不敢闹,委屈的啃起那小鸡腿,族长见他这会表现还行,便夹了两块鹅肉放到他碗里说:“鸡腿小,可这不是还有一大盆鹅肉吗?杰哥儿尝尝这鹅香不香?”
辛杰夹起来鹅肉放进嘴里眼睛一亮,快速的吃完一块后才有空回他阿爷道:“好香!”
族长笑着给辛长平和辛月夹菜,又喊老妻取他珍藏的好酒来。
只是辛长平自己酒量不佳,又深知这个堂叔也是个三杯倒的,忙出言拦下,说:“堂叔,我今日来是有重要的事要和您商谈。”
族长对自己的酒量是有数的,尴尬的咳嗽一声说:“那就下回再喝,那好酒我给你留着。”
第89章
吃过了饭,族长夫人和几个儿媳把桌上的碗筷撤了下去,过了会族长夫人端上茶具来替客人冲了好茶水,然后拉着不愿离开的小孙子退了下去。
这待客的堂屋里就只剩了辛长平、辛月,和族长并他的三个儿子。
辛氏的族长名叫辛祝,他的三个儿子分别叫辛文、辛武、辛全。
宗族的族长是嫡支嫡脉代代相传的,将来辛祝的长子辛文将会是辛氏下一任的族长,对了,辛文就是以前对他爹更看重辛长平很是忿忿不平的那个儿子。
以前他瞧辛长平很不顺眼的,直到有一回去服役,以往他长得高壮,都是被分去干清淤的苦力活,晚秋的水寒凉,半个月的劳役能让他去了半条命,回到家得日日泡艾草水,养上一冬才能缓回来。
可那回分配劳役的差役瞧着他户贴上登记的长河村,抬眼问他:“长河村?可是新来的书吏大人老家?”
辛文知道辛长平考了几次举人都没中,听说终于放弃了,去县衙谋了个差事,点头说:“是的,我是他堂弟。”
原本一脸公事公办的差役突然露出个笑脸来,把写在册上的名字勾了去,往后翻了几页重新写了他的名字说:“我瞧你这样子手劲一定大,去灶上颠锅去吧,原先做饭的人摆弄不动那大铁锅,回回的饭菜都半生不熟的。”
辛文本以为差役说他力气大,下一句又要让他去挖泥、背泥了,谁知竟然给了这么好的一个差事,又在火边不受冻,又有油水能吃饱。
后来和村里一起服役的人一聊,今年各个都是干些轻省活,辛文第一次理解到他爹为什么把辛长平这个堂哥看得比谁都重。
辛祝见辛长平端午才走了没几日又回来,想来这事应该很重要,便想支走孩子,好赶紧问辛长平,于是看向辛月说:“月娘要不和杰哥儿一块儿玩去?要是嫌他烦,让你婶娘们领你去河边坐船玩去?”
辛月心想还好是爹爹在,瞧这样子若是她自己来,族长叔爷怕是会往她嘴里塞一个糖块然后说:月娘寻小孩玩去吧。
辛长平连忙说:“堂叔,今日要说的事与月娘有很大关系。”
辛祝有些疑惑,和月娘有很大关系的能是什么事?上回听说盛哥儿与杨家女定了亲事,辛氏能与杨氏结姻亲这算是个大好事,可他也是事后才知道的,儿女亲事要么父母管,要么祖父母管,怎么也轮不到他这个隔房的堂叔爷来管。
辛祝想不通,便追问道:“哦?长平侄儿,究竟是何事要与我说?”
辛长平从怀里小心的掏出那片桑叶来,辛祝没看出端倪还笑着说:“这是桑叶啊,原先咱们那山上还漏了几棵,前年我才带人去砍了的,长平侄儿,这桑叶从何而来?”
辛长平点点头说:“这桑叶就是咱们山上的,不过不是为了让您瞧这叶子,而是瞧这叶子上的东西。”
辛祝眯着眼睛凑近了看,疑惑的问:“这是……虫卵?咱山上的树生了虫害了?是月娘发现的?那倒是件大事,得组织族人闲时一起去山上除虫了,这木材可不能被虫子们蛀空了,咱们族里的后生眼见着一波波的要娶妻盖新房了。”
辛长平话还没开始说呢,辛祝已经自己脑补了一出,辛月抿嘴偷笑,看来这个族长叔爷是个急性子。
辛长平比较习惯堂叔的性子,忙打断他继续发散思维,摇头说:“堂叔,这可不是什么虫子,是蚕的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