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这期间席清没有再碰到陆行舟。
马赛的阳光比海上更烈,带着一种南法特有的干燥炙热。港口边,咸腥的海风混合着鱼市的浓烈气味,扑面而来,与巴塞罗那的艺术气息截然不同。
他随着人群下了船。
他没什么明确的目的地,只是随着感觉走,港口边餐厅林立,招牌上大多印着“马赛鱼汤”的字样。想起向导曾将它列为世界三大名汤之一,席清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进了一家看起来颇为热闹的露天餐馆,点了一碗马赛鱼汤。
一碗热气腾腾、橙红色的鱼汤端了上来,扑鼻而来的腥气让他下意识皱眉,他舀起一勺小心尝了一口。
咸,非常咸,带着海鱼特有的浓烈腥味,还有一种说不清的、略带苦涩的回味。他勉强咽下,看着周围食客们大快朵颐、赞不绝口的样子,只能归结于自己的口味实在无法欣赏这种地方特色。
他放下勺子,付了钱,决定去附近看看。
圣约翰城堡和圣尼古拉城堡的轮廓在附近矗立,内港海面上停泊的渔船和小艇随着波浪轻轻摇曳,白帆点点,确实有着和巴塞罗那不同的、粗犷而繁忙的海港风情。
如果席清没有遇上迎面而来的小偷,或许他还有心情沿着码头边漫步,捕捉一些可以入画的元素。
一股不小的力道猛地撞上他的左肩。
席清猝不及防,身体被撞得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他下意识地伸手去扶旁边的栏杆稳住身体,同时感觉到自己右边外套口袋被狠狠拉扯了一下。
“喂!”席清反应过来,立刻伸手去抓,但对方动作极快,像泥鳅一样滑不留手,只留下一个穿着连帽衫、身材瘦小的背影,迅速消失在码头边狭窄拥挤的人群里。
他的口袋空了。
钱包、手机,最重要的是还有护照和轮船卡。
席清僵在原地,心脏在胸腔里狂跳。
在异国他乡丢失护照,这简直是旅行者的噩梦,所有的计划、行程、甚至回程都蒙上了一层巨大的阴影,更何况轮船上到处都要用得到卡片。
马赛港口的喧嚣声浪瞬间变得遥远而模糊,只剩下他沉重的呼吸和血液冲上耳膜的轰鸣。
巨大的茫然和无助感瞬间漫上心头。
语言不通、环境陌生,所有重要的身份证明和通讯工具瞬间消失,他甚至不知道该向谁求助——唯一的办法是去领事馆寻求帮助,但他暂时不知道领事馆在哪里。
他失去了手机,没有查询的工具,只能询问路人。
他祈祷自己能在这里碰到一个会说中文的亚裔。
“丢了什么?”
席清猛地回头。
陆行舟就站在他身后几步远的地方。
他穿着一件质地考究的亚麻衬衫,袖子随意挽到小臂,露出结实的手腕,脸上架着一副墨镜,遮住了眼神,但紧绷的下颌线和抿紧的唇线,透露出他显然看出了发生的一切。
席清喉咙发紧,看着陆行舟那张在墨镜下显得有点冷硬的脸,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千头万绪堵在胸口,窘迫、愤怒、后怕,还有一丝在这种狼狈时刻偏偏遇上他的复杂难堪。
陆行舟似乎也不需要他立刻回答,他向前一步,目光扫过席清空空如也的右侧口袋,以及他脸上尚未褪尽的苍白和惊魂未定。
“钱包?手机?护照?”他语速很快,点出最关键的物品。
席清艰难地点了点头:“都在里面。”
陆行舟的眉头在墨镜下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拿出自己的手机,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
他一边操作,一边语速平稳地对席清说,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稳的力量感,驱散了席清心头的部分慌乱:“别慌,邮轮安保部在港口有临时驻点处理这类事情,我现在联系他们负责人,你护照号码还记得吗?或者有没有复印件,电子版存在哪里?”
他的问题清晰、有条理,每一个都只致力于帮他解决问题。
没有多余的安慰,也没有流露出任何“看吧,没有我不行”的意思。
阳光重新变得真实,港口的喧嚣声浪也重新涌入耳中,席清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努力回忆着陆行舟需要的信息。
“护照号码我记得,复印件在我房间的行李箱夹层里,电子版,我的云盘里有备份。”
陆行舟的效率高得惊人。
在席清报出护照号码以后,他迅速拨通了几个电话,第一时间联系了邮轮安保部的驻港负责人报了案,提供了证件号码和失窃的时间、地点,又拨通了驻马赛总领事馆的紧急联络电话,提前报备情况,并询问了最快补办旅行证所需的具体材料和流程,再请对方帮忙联系了当地警局,催促案件的办理过程。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到十五分钟,陆行舟挂断最后一个电话,看向席清:“好了。”
“安保部的人十分钟内到码头入口处,他们会带你去临时驻点做笔录,我已经把你的护照信息同步给警察和领事馆了。”陆行舟语气平稳,“现在我们去安保驻点?做完笔录,我陪你去领事馆,争取今天把旅行证申请下来。”
“旅行证?”席清的声音还有些低沉。
“临时通行用的,可以让你顺利登船和下船,回国以后再补办护照。”陆行舟解释道,“放心,领事馆那边我已经打好招呼,材料齐全的话,加急处理,今天下午应该能拿到。”
轮船会在港口一直停靠到晚上。
他的安排周密、有效,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他一直这么可靠。
排除掉那些“破坏气氛”、“不懂浪漫”的评价,陆行舟一直是个可靠的人。
那时候席清刚毕业,对毕业后的前途迷茫不定,陆行舟比他的年长几岁,早就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那时候已经是在商场上崭露头角的年轻精英。他没有用徒劳的安慰或者过分强势的安排来应对席清的焦虑恐惧,而是冷静、清晰的分析他的行业前景,帮他联系各个画廊,考察每个合适的平台。
那时候,他的可靠,是席清深深依赖和仰慕的原因。
只是后来……
席清的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泛起一阵迟来的酸涩。
后来,当关系深入,他对陆行舟的期待从“可靠的前辈”变成了“懂我的爱人”。
一次次的争吵让他们的感情变得面目全非。
直到此刻,在这个混乱的异国港口,在他最孤立无援的时候,陆行舟再次展现出了这种如同磐石一般的可靠。
席清看着眼前这个在阳光下墨镜遮住眼神、下颌线依旧紧绷的男人,心里有一种诡异的心安。
“嗯。”席清低低应了一声,声音里没有了之前的紧绷,只剩下一种近乎顺从、交付信任的疲惫。
他不再多言。
接下来的流程,如同陆行舟所安排的一样,高效而顺利。笔录、去领事馆填表、提交资料、拍照……席清像一个提线木偶,只需要按照陆行舟的指引行动即可。
陆行舟始终在他身边,与各方沟通着,处理着席清照顾不到的细节,细致又妥帖。
当工作人员告知下午四点可取旅行证时,席清紧绷的神经终于彻底松懈,巨大的疲惫感混合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劫后余生的虚脱感席卷而来。
走出领事馆,马赛炽烈的阳光让他微微眩晕,脚步有些虚浮。
“谢谢。”席清再次开口,声音沙哑却真诚无比。
陆行舟看了他一眼,墨镜后的眼神难以捉摸,但紧绷的下颌似乎柔和了一瞬。
他没有回应那句谢谢,只是抬手拦下一辆出租车,拉开车门:“回船休息,下午我让人帮忙来取。”
两个人坐上出租车,并排沉默着。
席清闭着眼,嘴角却几不可察地牵动了一下。
他问:“你要戴着墨镜看日落?”
陆行舟愣了一下,难得有些不自在。
他解释道:“昨晚没有睡好。”
出租车在港口略显拥挤的街道上行驶,窗外是马赛特有的带着咸腥味和阳光炙烤气息的热闹景象。
席清靠在椅背上,闭着眼,但并未真正入睡。
陆行舟的话在他脑海里盘旋。
没有睡好,是为了什么?
总不能是邮轮上的奢华套房让他认了床。
为了找到他,陆行舟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又耗费了多少心神?
这个念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让人无法忽视的重量。
席清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座椅皮革上轻轻划动,他想起陆行舟墨镜下紧绷的下颌线,想起他昨夜可能的辗转反侧,一种复杂的情绪在胸腔里弥漫。
在他已经清空了对他的回忆之后,那些怨怼、愤怒,被重新认识后的情绪充满,那种带着酸涩和微温的惘然。
出租车停在邮轮庞大的登船口旁,下午的港口,登船的队伍排得老长,人声鼎沸。
马赛的阳光比海上更烈,带着一种南法特有的干燥炙热。港口边,咸腥的海风混合着鱼市的浓烈气味,扑面而来,与巴塞罗那的艺术气息截然不同。
他随着人群下了船。
他没什么明确的目的地,只是随着感觉走,港口边餐厅林立,招牌上大多印着“马赛鱼汤”的字样。想起向导曾将它列为世界三大名汤之一,席清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进了一家看起来颇为热闹的露天餐馆,点了一碗马赛鱼汤。
一碗热气腾腾、橙红色的鱼汤端了上来,扑鼻而来的腥气让他下意识皱眉,他舀起一勺小心尝了一口。
咸,非常咸,带着海鱼特有的浓烈腥味,还有一种说不清的、略带苦涩的回味。他勉强咽下,看着周围食客们大快朵颐、赞不绝口的样子,只能归结于自己的口味实在无法欣赏这种地方特色。
他放下勺子,付了钱,决定去附近看看。
圣约翰城堡和圣尼古拉城堡的轮廓在附近矗立,内港海面上停泊的渔船和小艇随着波浪轻轻摇曳,白帆点点,确实有着和巴塞罗那不同的、粗犷而繁忙的海港风情。
如果席清没有遇上迎面而来的小偷,或许他还有心情沿着码头边漫步,捕捉一些可以入画的元素。
一股不小的力道猛地撞上他的左肩。
席清猝不及防,身体被撞得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他下意识地伸手去扶旁边的栏杆稳住身体,同时感觉到自己右边外套口袋被狠狠拉扯了一下。
“喂!”席清反应过来,立刻伸手去抓,但对方动作极快,像泥鳅一样滑不留手,只留下一个穿着连帽衫、身材瘦小的背影,迅速消失在码头边狭窄拥挤的人群里。
他的口袋空了。
钱包、手机,最重要的是还有护照和轮船卡。
席清僵在原地,心脏在胸腔里狂跳。
在异国他乡丢失护照,这简直是旅行者的噩梦,所有的计划、行程、甚至回程都蒙上了一层巨大的阴影,更何况轮船上到处都要用得到卡片。
马赛港口的喧嚣声浪瞬间变得遥远而模糊,只剩下他沉重的呼吸和血液冲上耳膜的轰鸣。
巨大的茫然和无助感瞬间漫上心头。
语言不通、环境陌生,所有重要的身份证明和通讯工具瞬间消失,他甚至不知道该向谁求助——唯一的办法是去领事馆寻求帮助,但他暂时不知道领事馆在哪里。
他失去了手机,没有查询的工具,只能询问路人。
他祈祷自己能在这里碰到一个会说中文的亚裔。
“丢了什么?”
席清猛地回头。
陆行舟就站在他身后几步远的地方。
他穿着一件质地考究的亚麻衬衫,袖子随意挽到小臂,露出结实的手腕,脸上架着一副墨镜,遮住了眼神,但紧绷的下颌线和抿紧的唇线,透露出他显然看出了发生的一切。
席清喉咙发紧,看着陆行舟那张在墨镜下显得有点冷硬的脸,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千头万绪堵在胸口,窘迫、愤怒、后怕,还有一丝在这种狼狈时刻偏偏遇上他的复杂难堪。
陆行舟似乎也不需要他立刻回答,他向前一步,目光扫过席清空空如也的右侧口袋,以及他脸上尚未褪尽的苍白和惊魂未定。
“钱包?手机?护照?”他语速很快,点出最关键的物品。
席清艰难地点了点头:“都在里面。”
陆行舟的眉头在墨镜下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拿出自己的手机,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
他一边操作,一边语速平稳地对席清说,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稳的力量感,驱散了席清心头的部分慌乱:“别慌,邮轮安保部在港口有临时驻点处理这类事情,我现在联系他们负责人,你护照号码还记得吗?或者有没有复印件,电子版存在哪里?”
他的问题清晰、有条理,每一个都只致力于帮他解决问题。
没有多余的安慰,也没有流露出任何“看吧,没有我不行”的意思。
阳光重新变得真实,港口的喧嚣声浪也重新涌入耳中,席清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努力回忆着陆行舟需要的信息。
“护照号码我记得,复印件在我房间的行李箱夹层里,电子版,我的云盘里有备份。”
陆行舟的效率高得惊人。
在席清报出护照号码以后,他迅速拨通了几个电话,第一时间联系了邮轮安保部的驻港负责人报了案,提供了证件号码和失窃的时间、地点,又拨通了驻马赛总领事馆的紧急联络电话,提前报备情况,并询问了最快补办旅行证所需的具体材料和流程,再请对方帮忙联系了当地警局,催促案件的办理过程。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到十五分钟,陆行舟挂断最后一个电话,看向席清:“好了。”
“安保部的人十分钟内到码头入口处,他们会带你去临时驻点做笔录,我已经把你的护照信息同步给警察和领事馆了。”陆行舟语气平稳,“现在我们去安保驻点?做完笔录,我陪你去领事馆,争取今天把旅行证申请下来。”
“旅行证?”席清的声音还有些低沉。
“临时通行用的,可以让你顺利登船和下船,回国以后再补办护照。”陆行舟解释道,“放心,领事馆那边我已经打好招呼,材料齐全的话,加急处理,今天下午应该能拿到。”
轮船会在港口一直停靠到晚上。
他的安排周密、有效,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他一直这么可靠。
排除掉那些“破坏气氛”、“不懂浪漫”的评价,陆行舟一直是个可靠的人。
那时候席清刚毕业,对毕业后的前途迷茫不定,陆行舟比他的年长几岁,早就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那时候已经是在商场上崭露头角的年轻精英。他没有用徒劳的安慰或者过分强势的安排来应对席清的焦虑恐惧,而是冷静、清晰的分析他的行业前景,帮他联系各个画廊,考察每个合适的平台。
那时候,他的可靠,是席清深深依赖和仰慕的原因。
只是后来……
席清的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泛起一阵迟来的酸涩。
后来,当关系深入,他对陆行舟的期待从“可靠的前辈”变成了“懂我的爱人”。
一次次的争吵让他们的感情变得面目全非。
直到此刻,在这个混乱的异国港口,在他最孤立无援的时候,陆行舟再次展现出了这种如同磐石一般的可靠。
席清看着眼前这个在阳光下墨镜遮住眼神、下颌线依旧紧绷的男人,心里有一种诡异的心安。
“嗯。”席清低低应了一声,声音里没有了之前的紧绷,只剩下一种近乎顺从、交付信任的疲惫。
他不再多言。
接下来的流程,如同陆行舟所安排的一样,高效而顺利。笔录、去领事馆填表、提交资料、拍照……席清像一个提线木偶,只需要按照陆行舟的指引行动即可。
陆行舟始终在他身边,与各方沟通着,处理着席清照顾不到的细节,细致又妥帖。
当工作人员告知下午四点可取旅行证时,席清紧绷的神经终于彻底松懈,巨大的疲惫感混合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劫后余生的虚脱感席卷而来。
走出领事馆,马赛炽烈的阳光让他微微眩晕,脚步有些虚浮。
“谢谢。”席清再次开口,声音沙哑却真诚无比。
陆行舟看了他一眼,墨镜后的眼神难以捉摸,但紧绷的下颌似乎柔和了一瞬。
他没有回应那句谢谢,只是抬手拦下一辆出租车,拉开车门:“回船休息,下午我让人帮忙来取。”
两个人坐上出租车,并排沉默着。
席清闭着眼,嘴角却几不可察地牵动了一下。
他问:“你要戴着墨镜看日落?”
陆行舟愣了一下,难得有些不自在。
他解释道:“昨晚没有睡好。”
出租车在港口略显拥挤的街道上行驶,窗外是马赛特有的带着咸腥味和阳光炙烤气息的热闹景象。
席清靠在椅背上,闭着眼,但并未真正入睡。
陆行舟的话在他脑海里盘旋。
没有睡好,是为了什么?
总不能是邮轮上的奢华套房让他认了床。
为了找到他,陆行舟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又耗费了多少心神?
这个念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让人无法忽视的重量。
席清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座椅皮革上轻轻划动,他想起陆行舟墨镜下紧绷的下颌线,想起他昨夜可能的辗转反侧,一种复杂的情绪在胸腔里弥漫。
在他已经清空了对他的回忆之后,那些怨怼、愤怒,被重新认识后的情绪充满,那种带着酸涩和微温的惘然。
出租车停在邮轮庞大的登船口旁,下午的港口,登船的队伍排得老长,人声鼎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