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 第178节
  可事实是汤老板赚了,赚的不少,也存住了钱。
  汤显灵只是没那么贪心。
  他还想,明年好好干一年,要是佟嫂阿良没啥问题,酌情给员工加上住房补助——哪怕佟嫂有房子住,也可以换成钱贴补加进工资里。
  一步步来吧。
  二十五日时,佟嫂阿良来的大早,崔父崔大宝也到了。汤显灵一看崔大宝,整个人有点呆,不由玩笑打趣:“你和豆子谁坐月子?你咋吃的白胖白胖起来?”
  脸都圆了一圈呢。
  崔大宝乐呵呵,高兴的不得了,“都一样,豆子也圆了,现在眼睛比以前小了点,脸上肉多了,可好看了。”
  嘚,这家伙疯了。汤显灵感受到崔大宝此时的幸福喜悦,不由也笑了起来。
  崔大宝一副奶爸模样,往佟嫂阿良跟前一扎,开始问各种问题。
  我家圆圆吃了吐奶咋回事。
  豆子最近吃不动猪脚黄豆汤了,我就吃了,得给他换啥汤?
  圆圆夜里闹不睡觉,是不是抱的少了?
  ……
  圆圆是崔大宝和豆子小哥儿的名字,大名叫崔小圆。
  跟一块香香脆脆酥酥的小饼干一样。
  小咪来得晚,等小咪到了,大家开会。
  汤老板简单喵两句:“今年大家干的都很好,很听老板我的话,明年大家再接再厉。今天开完会,正式放年假,来年十五过后十六来店里报道收拾。”
  “我给大家备了一些年货,稍后小老板给大家发。”
  “最后就是年终奖了,谢谢大家今年一年的辛苦。”
  佟嫂阿良听老板提过年终奖,汤老板一直都是个大方的人,只是没想到他们俩会拿三两银子这般多。自然了,崔大宝也是三两。
  崔大宝都惊住了。
  “哪里能这般多,而且我才放了三个月,还给了钱。”
  汤显灵脸一板,老板威严:“听话,这都是员工福利,我以后要写成小册子的,自然了,我大方也是大家表现我都满意,要是以后有人出错,我也不会留情面的。”
  他可不是软包子!!!
  崔大宝挨了训,还高兴,接下了钱。
  小咪崔父都有二两,高兴的话都说不清,也不敢多嘴说不要,怕惹了老板不高兴——刚崔大宝都说了,被训了呢。
  等拿了银钱,出了堂屋门到院子里。
  皇甫铁牛给大家发年货,“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要是拿不下,灶屋里有背篓,先装着回去。”
  崔父崔大宝两人得了一大筐。
  鸡鸭猪肉花生瓜子糖点心,我的天呐,这年货比他家买的还要好,点心还是祥宝斋的老牌子了。
  西市有两家大点心铺,一家祥宝斋,一家全兴斋。汤显灵当时置办年货,先进的全兴斋,这家位置要好一些,结果看到了他家月饼改良版,店里伙计说是:最新出的新鲜口味花样子卖的可好了。
  汤显灵一尝,当即是哼哼哼。
  转头买了祥宝斋。
  汤老板有时候也会很‘小气’的。铁牛看的没忍住,摸了摸夫郎的脸颊,夫郎气鼓鼓的也可爱,脸上都肉嘟嘟的。
  “等等,我师父大师兄来了。”小咪面对满满当当年货不好意思说。
  汤显灵:?
  “你师父师兄来了,也不进来坐坐?快去喊,进来坐坐喝杯热茶。”这小咪。
  田厨子这人也有意思,说是以后不偷师,现在连门都不进了,这就叫避嫌!
  小咪红着脸不好意思却高高兴兴往院门去,喊:师父师兄,老板喊你们进去坐会呢,老板还给我发了年货,可多了,拿不下。
  “你这孩子,咋说了。”田厨子训徒弟。
  小咪:“我拿不下,师父,老板还给我发了二两银子。”
  “小声些。”
  “哦哦。”挨了训得小咪也高兴。
  太高兴了,过年真好。
  田厨子和大圆进了院子,临近新年,大家都是笑呵呵的,一通寒暄,田厨子大圆见小咪的年礼,田厨子喊大圆帮忙拿,又感叹:“不怪我那徒弟浮躁没见识,这般好的东家我也是头一次见。”
  汤老板骄傲挺胸:听听,这就是高级夸赞!
  “好说好说,小咪干的活也好,都是你教的好,我捡了现成的用。”汤老板回敬回去。
  他,真是一个,成熟的大人啊!
  当日,巷子里邻里都瞧见了,汤家馆子员工从汤家出来,拿的可是大包小包,听说还发了年货,鸡鸭肉之类的。
  陈巧莲听的心动,“昨个儿就见铁牛和五哥儿驾车出去,回来拉了一车,原来是给帮忙干活的发年货啊,真是大方。”
  “我瞅着败家了些。”卢父说。
  给外人干活的发这么些干什么,汤家开的工钱也不低,还给发这些,把人心养大了,回头那些干活的不好好干要偷懒。
  这话其实有点道理,有些人不懂感恩没良心,觉得老板手松待人宽厚,久而久之确实是有偷懒的小人,但汤家工人都是汤老板把关,磨合了大半年的,脾性汤老板知晓,二则嘛,在过去干活中,汤老板其实也很硬的。
  不算是一味的老好人。
  就是年过百半的崔父,被汤老板教的像个青瓜蛋子似得听话。
  陈巧莲有点动心,主要是汤家给的太多太好了,“我还听见,好像还发了银钱,那个小咪,发了二两呢。”
  “?你是说工钱?他家压了工钱到了过年发?”卢父问。
  卢三娘闻言摇头,她虽是不知道娘说的是啥,但很肯定说:“五哥才不压工钱呢。”
  陈巧莲知道男人误会去了,她早上乍一听也懵了,此时解释说:“不是工钱,好像是过年特意发的钱,汤家员工都有呢,你说工钱外,过年还给发二两。”
  这可多了,顶上四个月工钱了。
  这一下卢父也懵了,发这般多,又是肉糖点心,还额外发二两?
  “早知道,二郎不去医馆,在隔壁也好。”陈巧莲动了这个心思,一旦动起来就有些刹不住,不由念叨:“你看在隔壁,离家里也近,那边干活也不累,五哥儿和嫂子都是厚道人,咱们两家邻里这么多年,嫂子也是看着二郎长大的……”
  说起来,干嘛白费钱送二郎去医馆。
  卢父听了,在心里想了一通,确实是不错,“但谁知道以后的事,那会汤家还不是现在这样,老汤我知道,跟着咱家起了间隙,为人又省,哪里会招外人,定会多心。”
  “可不是嘛,咱们哪能料到,五哥儿还有这样大造化和本事。”陈巧莲说到此,突然想起一件事,“先前隔壁大娘三姐妹,还说五哥儿得了上上签,庙祝说五哥儿能改换家里门第。”
  这事都知道。
  卢父点头,“也就因这签,老汤信了那胡秀才,着了道。”又道:“不过现在,汤五哥也是做买卖,改换什么门第。”
  大家都是小商贾,任凭隔壁买卖做的多大赚的多多,那也是商贾。
  夫妻俩聊了一大通,话绕的远了,也没说最初陈巧莲那样心思——想要卢二郎去汤家做工。
  邹菱却记下了,她觉得婆母能提起来,也不是嘴上说说那般,应该是有点动心了,不由想着,要不要去隔壁传个话,可这也没定下来。
  倒不是她不盼二弟好,而是她觉得汤老板不会收二弟。何必因为这个事,两家闹得不愉快,二弟在医馆吃苦学习多年,没必要再折腾了。
  之后就是一家人办年货,蒋芸负责的,汤显灵本来说买炮仗,蒋芸说:“你爹才死,今年头一年,不合适买炮仗——”
  又道:“你要是喜欢,买一个,你和铁牛回村放。”
  汤显灵跟小孩似得,愣被他娘哄好了,说好好好。
  于是买了炮仗。
  红对联、福字自然是也不能贴。蒋芸对老汤的死没啥感觉了,但五哥儿现在生意做得红火,外头那么多人盯着瞧着,蒋芸得替五哥儿孝子名声顾全到。
  汤显灵一听,不贴就不贴,乐的轻松,一家人关上门在家吃吃喝喝当咸鱼也是高兴事。
  炮仗、点心零食花生瓜子这些都是小意思,大头是新办的铺盖卷、棉被、衣裳——蒋芸给三个闺女都买了新衣,还买了布匹。
  挑选新衣时,蒋芸脸上神色格外的柔和幸福。
  “以前你爹在的时候,她们三个穿一回新衣得磨两三年。”
  “你大姐喜欢红的,你二姐喜欢青色的,你三姐喜欢鹅黄的。”
  “不知道这次孩子们来不来。”
  “给孩子们就不买了,人太多了,买了布,回头她们仨自己做。”
  “我也顾全不来。”
  汤显灵胳膊搭在娘肩头,笑说:“娘是紧着自己生的来。”
  蒋芸看五哥儿笑眯眯的脸,也跟着笑,“给你和铁牛我也买了。”
  “那可太棒了,谢谢娘。”
  蒋芸:“咱们母子客气什么。”
  于是都乐呵呵。
  过年东西市铺子都要关一大半,因此年货一定要买足买齐,铺子基本上初八之后就开了,有的会放完整个年。
  汤显灵和铁牛商量,来都来了,给张叔王阿叔一家也把礼办上,还有大姐那儿。
  今年过年肯定要去大姐家走动的。
  于是一家人撒开了花钱,买东西就是很快乐,蒋芸脸上都是笑,到了家后先归置东西,蒋芸使不完的劲儿,说:“那些铺盖卷放堂屋罗汉床上,明个我拿到后巷布置起来。”
  “娘,那我再捎个炉子还有炭火过去。”皇甫铁牛说。
  蒋芸:“对对,那边得烤一烤,暖和些。”
  二十八,一家人出城给老汤头上坟。奉元城过年习俗有年前给去世的先人上坟习俗,让地底下的祖先也有钱花,能过个好年。
  出发之前,蒋芸就嚷嚷出去了,什么五哥儿做梦梦到他爹了、想他爹了要去上坟、五哥儿孝顺早点过去云云。
  汤显灵在旁憋笑赶紧往回走,他怕再听下去要笑场,坏了娘给他立的人设了!
  巷子里邻里真信了,纷纷夸说:老汤在地底下得高兴坏了、老汤真是有本事有这么厉害的一个哥儿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