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 第133节
  她不知道五哥儿备了几个菜。
  “锅灶三个炉子都炖着,还炒菜,有鱼有鸭——”
  林虎:!
  岳母五哥儿这是把他家当贵客招呼呢。
  “以后岳母五哥儿要是来咱家,咱也得杀鸡杀鸭好酒好菜招呼。”林虎想着以后,“家里盖房盖多点是对的。”
  汤巧神色一动,难不成以后娘还能来她那儿住几日?
  “咱们得有这个心,岳丈不在了,岳母要是想你,或是以后要是有了老四,坐月子,岳母来照看也能成。”
  汤巧臊的一张脸红彤彤,拿手杵男人,说什么话呢。
  咋就又有老四了!
  吃饭咯~
  汤显灵一声喊,嗷嗷待哺的三小孩是最最听阿叔命令的,汤显灵发号施令:“大郎端菜,二娘你拿筷子碗,三郎——”
  三郎别给他摔了碗。
  “你拿酸奶。”竹筒装酸奶,不怕摔。
  小孩们得令,干活干的很是认真。
  大菜自然是皇甫铁牛端,汤显灵拿了抹布垫着砂锅两个耳朵,“你别直接上手,烫坏了你的手指头,到时候糙的紧不许摸我。”
  本来说不碍事的皇甫铁牛:……
  夫郎说得对,确实是要垫着抹布把手端菜。
  后来端烤鱼,皇甫铁牛也是如此。林虎来帮忙,还笑,这位小兄弟还是讲究,他就不一样,直接上手,“还有啥菜?”
  “红烧排骨,大姐夫你端这个。”
  ……
  堂屋里圆桌摆满了饭菜,糖醋排骨、姜母鸭、压轴中心位置是烤鱼,就俩素菜土豆丝、肉沫茄子,主食米饭、热馒头,还配了酸奶解解腻。
  林家三个孩子,即便是在村里吃席都没吃过这样的席面。
  太太太香了。
  林三郎流了口水出来,大人们就笑。汤显灵:“可不许笑话三郎,三郎这是给我好手艺捧场呢,都吃吧。”
  不许笑话小孩。
  林三郎本来羞红了脸,一听阿叔这般说,又有点骄傲了,“阿叔做菜可香了。”
  “你快尝尝,到底是闻着香还是吃着就那么香。”汤显灵问。
  林三郎化身小小美食鉴赏家,非得给阿叔一个‘公正’的说法。
  “小心鱼刺,这鱼铁牛买的,刺不多虽是都是大刺还是留心一些。”汤显灵叮嘱。
  皇甫铁牛挟了筷子鱼皮连着鱼肚肉,放到夫郎碗中。
  夫郎忙活了一早上,定是饿了。
  汤显灵:嘿嘿。
  一个炫饭!
  林虎以前是吃过岳丈做的馎饦,是好吃,羊汤鲜美,馎饦劲道,还夸说难怪能在奉元城扎根下来。
  可今日尝了五哥儿做的正经菜,当即是惊了。
  五哥儿能做酒席了吧。
  比他吃过的所有席面都要好吃。
  这个香那个香,没有一道菜不好吃的,就是那普普通通的土豆丝也比自家炒的好吃,土豆很细,炒完却不黏糊,醋味带着点点辛辣,很是爽口,再吃还有点点麻,是让人一口连着一口脆爽。
  但是要说最好吃的,还是桌上三道荤菜。
  糖醋排骨酸甜,炖的软烂脱骨,小二娘最喜欢吃这道菜了,一块排骨啃得是满嘴的酱汁,舌头舔舔嘴巴,她小胳膊够不到,林虎就给姑娘挟一块。
  二娘说:“爹,我想吃这个甜甜的汁。”
  “喜欢酸甜汁子拌饭。”蒋芸笑呵呵说着,用勺子给外孙女挖了一勺汤汁。
  林大郎喜欢吃姜母鸭,鸭子表面是金黄色的,鸭皮香香的,鸭肉都是姜味,鸭皮连着鸭肉中间那层有一层肥的,油汪汪的香又不腻,底下瘦肉鲜嫩,一口下去,是满口的肉香汁水。
  “你在家都不爱吃姜,怎么现在爱吃不挑了?”汤巧纳罕问。
  林大郎有点点不好意思,被娘说他不爱吃姜,现在却不嫌。
  汤显灵笑嘻嘻:“大姐那还用问,今个这道鸭子是大郎帮忙杀的,他收拾的干干净净,现在享受劳动成果呢。”
  “大郎爱吃姜母鸭,我跟你说做法,大郎你也听着,回头给你媳妇儿做。”
  全桌子人都乐呵起来。
  林大郎上一秒被阿叔解了围,下一秒羞得脸烧红起来,不过却不讨厌阿叔,而是有点高兴,对阿叔说的话,他是都信的。
  汤显灵在饭桌上就把姜母鸭做法说了,让大姐要做的时候选番鸭——要是只有水鸭子,也没那么挑剔,然后饴糖香油老姜这几个是关键。
  以及大火煎出老姜味,转小火砂锅煲鸭肉,一会翻一面。
  ……
  “做个菜费这么道功夫麻烦,难怪好吃。”汤巧感叹。
  林大郎是仔细都记下了,不难做,而且老姜家里地里都有。
  三郎同他爹都爱吃鱼。
  林虎吃的高兴痛快,听到五哥儿说姜母鸭做法,顺嘴就问:“那这道鱼呢。”说完以后,才想起来,好像不该问的。
  以前老丈人很是忌讳他问馎饦相关的话。
  哪怕是夸都不行,像是他惦记汤家馆子似得。
  “没啥没啥,不用说了,我吃着高兴,回去也懒得做。”林虎忙说。
  汤显灵不知道大姐夫肚子里转了一圈‘秘方禁忌’问题,闲聊嘛,就说:“这菜费油费料,油要多要炸鱼,还有豆豉孜然,这些香料比较贵……”他仔细解释了一遍。
  农村不年不节很少杀猪,吃荤腥多是家禽,不过过年前都要杀猪的,肋排留着自家吃,可以烧成糖醋排骨,姜母鸭做法,在村里是最方便的。
  饴糖也不贵,饴糖是时下最便宜的糖类。
  至于香油,西都州这片花生芝麻都有人种,农家还有小磨香油呢。
  林虎听的咋舌,“这鱼是不贵,咱们河里都能逮到,按照五哥儿说的,那香料豆豉费麻烦劲儿了,不做了不做了,咱就好好吃一回。”
  心里却想:五哥儿心性脾气和老丈人截然相反,难怪能撑起家里铺子买卖,是个肚子敞亮的。
  不过这做菜法子,回头得跟娃娃们说一说,不能乱传出去了。
  一桌子席面一家人痛痛快快吃了一回,最小的林三郎吃的都肚子圆溜溜,汤显灵怕小孩吃积食了,让大郎二娘带着小的坐一会,都先别动收拾锅碗。
  哪里用小孩收拾。
  林二娘有些手足无措,看阿娘,真不用她洗碗收拾吗?
  “听你阿叔的。”汤巧说。
  林二娘便坐下——以前在家里,家里还没分家时,她就是再小,吃完饭也得帮忙收拾碗筷送到灶屋去,后来大一些就能洗碗扫地擦桌子了。
  “稳稳食,过一会把酸奶吃了消化消化。”汤显灵跟林大郎说。
  林大郎又领了阿叔的任务,很是认真看弟弟妹妹。
  汤巧收拾往灶屋去,汤显灵就没劝大姐别帮忙——他有事跟大姐说,也没让铁牛进灶屋,因为铁牛要是在灶屋,他大姐不好意思,敞开不了肚子说话。
  一家三口在灶屋,蒋芸、汤巧、汤显灵。
  皇甫铁牛送完了水,水缸倒的满满的,才出了灶屋,给夫郎腾个说话地方。
  灶屋里,三人手下干着活,蒋芸还在酝酿,不知道咋开口,汤显灵直说:“大姐,我不想做朝食了,我想睡懒觉,但也不想把朝食营生给关了,其他坊学着我的花样也卖这几样,做的不如我,生意却不错,都能卖空。”
  “这是个赚钱的营生,我想这个买卖,留给外人不如教你做。”
  “咱家现成的铺子,每天刨去成本,不说一两银子,八百文是有的。”
  汤巧听得如平地惊雷一般炸懵了。
  第75章
  汤显灵说完后,蒋芸把昨日吃饭时和五哥儿说的怎么分配钱也跟大娘说了一通。
  “早上梅干菜锅盔能卖二百个,红豆沙的一百三左右,鸡蛋灌饼和煎饼果子二者分阶段上,都能卖个五六十个,梅干菜五文钱、红豆沙四文、煎饼果子和鸡蛋灌饼都是六文……”汤显灵跟大姐说的直白,“我之前算本钱算的粗暴,对半算,其实没这么大的本。”
  “一个早上净利润能有一两。”
  “姐你要是来的话,我免费教学,包你学会,就像娘说的,家里还有住处,这个自然不算钱,就是前头铺子税钱,咱家两间铺子,总共四两银子税钱,我占地方大,到了年底交税你给我三百文钱就行了……”
  “我是做五休二,你要和我一个时间也行,要是做得好不想休都按照你的意思,要是休息,到时候大姐夫来接你回去,或是把娃娃放这边也行。”
  汤显灵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就算做五休二,一个月二十天,就算考虑上天气各方面意外因素,一个月最起码十两银子是有的。
  “你这也不算商户,对外就说你来帮忙的,外人谁知道呢。”
  汤巧听着五哥儿给她列的方方面面,从懵的状态缓过来,此时脸上都是笑意。汤显灵一看大姐笑,心里就有点咯噔。
  大姐脸上全是包容感动‘慈爱’的笑,好似说:我阿弟长大了知道疼姐姐了有本事了。
  没有半点对挣钱做买卖的野心期待。
  一个月十两银子啊!
  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两。
  还不用改户籍,照旧是农人身份。
  汤显灵闭了下眼,默念:这是大姐,好好说,不能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子——
  “姐!!!我和娘跟你说正经事呢,你别笑了。”汤显灵还是没憋住,“你就仔细好好想,你跟我大姐夫说说,好好想。”他要急了。
  汤巧好笑,“好好,我不笑。”努力板着脸,可还是没忍住一丝丝笑意,说:“我其实不想做买卖,我做姑娘时就讨厌家里铺子营生,特别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