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 第75节
  小时候三姐把五哥儿当女娃娃那般打扮,还给五哥儿梳小丫头发型,绑上红头绳。
  一家子人,说起来,蒋芸、大姐、二姐包括五哥儿,性子都差不多,二姐耳根子软,三姐是主意最大的,当初婚事,三姐也撺掇二姐好好挑,别听爹说的,嫁到村里种田,你看看大姐就知道了,多苦啊。
  三姐那会胆子就很大。
  想脱离汤家,嫁到那么远的石经府县都行。
  汤显灵见三姐哭,伸手抱了抱三姐的肩。
  “好日子长久着呢,咱都往前看。”
  第46章
  “还叫王师傅住什么客栈,家里有客房。”汤显灵提议住西屋边上那间客房得了。
  三姐能和娘住,实在不行,中间的客厅可以收拾出来,东屋采光好,老汤头的牌位正好借此收起来。
  主要是,明个还要去坟前烧纸,王师傅住这儿方便些。
  汤显灵:……他是不乐意去,但是时下风俗在这儿,三姐回来奔丧,于情于理都得去一趟,邻里都知道老汤头埋在了孙村,地方不远,当日去当日回。
  现在汤显灵便想,早知道就把老汤头埋在深山老林了。
  现在提起来,他还是大孝子。
  哭一个。
  蒋芸听五哥儿安排,说:“正巧天热,有个草席擦一擦晒干了,我给铺一下。”
  王师傅在旁边忙道:“不麻烦老太太动手,我来我来吧。”
  蒋芸便把草席交给了王师傅收拾,亲自带着去了边上西屋。王师傅一看,这西屋地方挺敞快,也收拾过,都是大砖白墙,床虽是旧的但收拾的干净,自然是比住客栈好。
  客栈他也不是住好点的单人间,多是住几个人一间,天热屋里臭烘烘的哪里有现在这般舒坦。
  “三姐,这是我家铁牛。”汤显灵才想起来还没跟三姐介绍。
  汤暖自五哥儿进门就看见旁边的新夫婿,阿娘之前说什么都好,她其实不信,主要是不信阿娘看人的眼光,阿娘给大姐二姐挑夫婿,光随着、听着爹的话,说人看着老实就好,不图求旁的。
  结果没想到,五哥儿新夫婿样貌真真没话说。
  她家是做布匹买卖的,凡是进店的客人,她见了这么多男男女女哥儿夫郎,还真是没见过像五哥儿新夫婿这般的好样貌。
  而且对五哥儿心细体贴。
  “三姐。”皇甫铁牛喊人。
  汤暖笑着点头,说:“好,你们真是般配。”
  汤显灵:“我今个路过西市还想,二姐三姐想必快来了,正好买了牙粉牙具。”
  皇甫铁牛打了一盆子水,汤显灵便先去擦洗,他也热了一上午,边洗边说:“三姐,暮食我来做,晌午那顿娘肯定是买外食吃的。”
  在汤暖心里,爹死了,娘胆子大了些,买外食是招待远道而来的她和香香,花钱破费,自家做的饭都是简单家常饭,但现在听五哥儿这意思,好像自家做的饭才是好的。
  她一想,也是,自家人做饭情谊是外头不能比的。
  “对对,五哥儿做。”蒋芸笑着点头,问:“要买什么菜?”
  汤显灵拿毛巾擦脸,冰凉了许多,说:“娘买点排骨、前腿肉,前腿偏瘦的多,我烧个糖醋排骨、狮子头,再买点冬瓜,要是见着苦瓜,我再炒个苦瓜炒蛋。”
  他家铁牛最近好像上火了,嗓子有些干,嘴里头还有火炮——这个不严重,吃两顿苦瓜,喝点下火茶就好了,败败火。
  “欸,我现在就去。”蒋芸收拾菜篮子。
  汤暖知道去哪家,她许久没回来,在家中也无聊,就说陪娘一块去买菜,还喊了香香一道去。赵香香同三娘姐玩了好一会,听了娘召唤,把竹蜻蜓给三娘姐。
  卢三娘:“你去吧,快暮食了,我也得回家做饭了。”
  “好。”赵香香应了声,回家跟娘还有外祖母上街了。她们从铺子里走,一上正街,赵香香惊奇,拉着阿娘的手说:“娘,这里好热闹啊。”
  出了铺子门,往街尾猪肉铺子去。
  “是热闹,好多年没回来也没见什么变化。”汤暖说。
  蒋芸:“还是有些变的,那家的铺子祖孙一家回乡养老去了,先前新住户开了家小饭馆,卖菜和杂粮饭,五哥儿买回来吃了一次,后来再也不碰了,好些天前就关门了。”
  “不对啊,娘,那门开着呢。”汤暖注意到了。
  蒋芸走上前一看,门头匾额换了,她不识字,不过还挂了幌子,家家户户门口除了匾额还挂幌子,幌子按照铺子里卖什么画的图,她一看幌子,一碗碗的吃食,什么米汤、米糕之类的?
  “李记甜什么?”汤暖嫁到夫家开始学识字,不过太复杂的还不会。
  有人接话:“甜醪糟,那俩字念醪糟。”
  汤暖同行人道谢,说记下了,还跟闺女说了一遍。赵香香也看着匾额记字,问阿娘:“醪糟是什么啊?是不是甜的甜水?”
  “估摸是吧。”汤暖说着,想上去给闺女买一碗尝尝,扭头问阿娘喝不喝,结果一看阿娘脸色不太对,“怎么了阿娘?”
  蒋芸:“这家就是之前租住咱家半拉院子的李家,之前五哥儿说他们打着咱们铺子主意——”生意都做起来了,又说:“我就说当时赶他们搬走,头一天还唱念作打的说我们刻薄她家,第三天走的时候藏着高兴,原来是铺子找到了。”
  “那就不喝了。”汤暖说,拉着女儿的手,“也没甚好尝的。”
  赵香香都听阿娘外祖母的话。
  李记铺子,李家大娘老远瞧见蒋芸,故意迎上前几步说:“哟,这不是汤家婶子吗?买菜去啊,我家今日新开店,来尝尝甜醪糟汤吗?”
  “不要钱就尝尝。”蒋芸说。
  李家大娘没了笑,她家今个才开业,这人就想吃不要钱的,脸怎么这么大呢。
  “要是还是邻里送主家一碗尝尝也是该的,这现在不是了,你家才赶了我们走。”
  “那说这么多。”蒋芸拉着女儿走,不同李家搭话了。
  汤暖听娘这么直愣愣的驳人话还挺有意思的,以前娘可没这个胆子。蒋芸嘟嘟囔囔说:“我刚是故意的,也不是真要喝她家东西,就是听她拿话噎我,我想噎回去。”
  “这家人就是个耍嘴的,五哥儿说的,什么面面好听话讲一讲,其实耍个嘴不当真,我以前还以为她面善人好,五哥儿给她家退租还赔了钱,她一家子嚷嚷我和五哥儿刻薄她家。”
  蒋芸说到这儿也有些气,“刚我才那么说,也是学五哥儿的。”
  “娘你说的好。”汤暖听此高兴,说:“五哥儿变化可真大。”
  蒋芸心里咯噔一下,面上遮掩说:“他经了大事变化大也是该的。”
  “是这么说的。”汤暖点点头,她也是这么想。
  蒋芸松了口气,后来不说李家的话,专心去买菜,到了猪肉铺跟周香萍要肉,周香萍见到汤暖还有点没认出来,后来想起来了,说了好多话。
  聊着聊着就聊到李记甜醪糟去了。
  “……我听人说的,原先那家饭铺子,买卖不好,有了关门的心,不然一年到头来没挣下几个钱,连着铺子税都交不上,咱们这边铺子都是抢手的,这家人最初只是往熟人跟前问问,看谁要租,李家得了消息,花的钱比这边铺子贵了两成才拿下的。”周香萍说。
  李家手里也是有钱的。
  她这么一说,男人就说:能不有钱吗,在汤家白住大半年,还得了赔偿十多两银子,这可是天大好事了。
  他家小猪肉铺摊子,卖半年肉都没这个挣法。
  还是汤家人厚道。
  周香萍一听,当即说那活该贵两成。此时跟着蒋婶子学了一通,也是想蒋婶子高兴高兴,接着说:“原先杂粮饭铺子是真不缺钱,铺子不卖,只租,腾铺子也磨磨唧唧的,拖了好久,李家人怕被别人抢了去,主人家说什么都答应上,后来磨着又租了半间后头的灶屋,又贵了些。”
  “所以说李家之前不记婶子你家的好,现在租到杂粮饭家,可有苦头吃了。”
  蒋芸听了也高兴。
  汤显灵在家把米饭蒸上,顺带翻了翻今日晒得梅干菜,等明个早上再蒸第二道。等了一会,前头有动静,买菜的人回来了。皇甫铁牛去开了门,一手接了菜往灶屋去,说:“娘你陪三姐说话,灶屋有我和显灵。”
  “……成。”蒋芸应上了。
  汤暖看的惊奇,等铁牛走了,才跟娘说:“五哥儿夫婿往日也在灶屋做饭吗?”
  “做啊,他什么都会,就是独独做饭不香,只能做熟,还爱往灶屋去,喜欢跟五哥儿打下手,做不了饭就摘菜烧火,干什么都好。”蒋芸夸赞。
  汤暖说:“那还好,是个勤快人,只是我都没见过男人进灶屋。”以前她爹做买卖是一回事,暮食晌午饭自家人吃饭,全让她们烧饭。
  爹说:我给你们做饭?还伺候你们吃饭?
  意思做饭手艺赚钱,给一家子女人哥儿做饭那是男人伺候人。
  丢脸。
  包括自家男人,也不进灶屋。她家说是生意好,可又不是大布店,也没卖什么绫罗绸缎,卖的是寻常粗布、细布,前几年家里开始做成衣卖,亏了些,又重新只卖布。
  蒋芸坐了会,让女儿和香香在自己屋里歇歇,往灶屋去了。
  “娘你怎么来了?我三姐要什么?还是饿了?”汤显灵正梆梆梆剁肉馅,剁了一会换铁牛来。
  蒋芸站在门口,“你之前说要关门的米饭铺子记得没?”
  “关门啦?”汤显灵猜。
  蒋芸点点头,“接他家铺子的是李家,就是之前租咱们院子的李家。”街上还有个李记羊杂汤呢。
  汤显灵没想到蒋芸来这儿是跟他说‘八卦’,脑子一想就知道这事里头李家肯定亏了什么,便来了兴致搭话询问:“他家生意不好?”
  “不知道,我没瞧见,远远路过看了几眼。”蒋芸听五哥儿这般问,把刚才从周香萍那儿听见的说了一通。
  汤显灵:“卖甜醪糟啊,这甜醪糟也好做,要酒曲。”
  “五哥儿你会?!”蒋芸惊了。
  汤显灵:“没什么难度,但没吃过他家的,兴许人家有秘方吧。不过让我来做,滋味只会更好。”就这么个自信。
  他想了下,最后还是说:“算了,人家跟咱们不牵扯,只要之后不犯到咱家头上,我也不会搞他家生意。”
  蒋芸:???
  脑子还有点没转过弯,但嘴上先说:“对对,咱们做买卖还是得和气发财,你爹说的,哪能天天跟邻里干架。”
  “……娘你说这话我就想故意唱反调,得天天找恶邻干架。”
  皇甫铁牛逗得乐了,跟娘说:“娘,显灵不爱听爹说的话。”
  蒋芸反应过来,倒是没怪五哥儿,眉眼里有一点点无奈,说:“成了,你们忙吧。”
  人都说死者为大,人死了就什么都过去了,不记仇了。可她家五哥儿,老汤活的时候,五哥儿不爱听老汤说话,现在老汤死了也是一样。
  “娘,拿着这个给三姐和孩子尝尝,先垫吧一口。”汤显灵把洗干净切成牙的梨瓜递过去。
  卢三娘刚又送来了几只,他还了些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