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说是因为位分太低,御花园又是嫔妃的聚集地,见一个跪一个的,曲簌真的不习惯,后来干脆不去了。
  想了一会儿想不到好的理由,干脆实话实说:“嫔妾去御花园不是跪这个就是跪那个的,跪来跪去,闲逛的心都没了。”
  曲簌用眼神偷瞄肖政,这段话也有试探肖政的意思,看他的包容度究竟有多大,会不会认为她是不知礼数。
  “所以爱妃就去冷微宫后的莲花池钓鱼了?”肖政没有生气,许久没听到实诚的回答了,偶尔听到反而觉得新奇。
  现在轮到曲簌惊讶了,怎么钓个鱼还被皇上看到了,如此偏僻的地方他去干什么,细想应该是皇上也不喜欢人多被打扰吧。
  随即想到今日晚膳大半桌的鱼,顿时有点无语了。
  可嘴上还是得说:“是嫔妾扰了皇上安静了。”
  “爱妃先去,朕迟一步,算不上爱妃扰了朕的安静。如果今日朕不去,怎会知后宫还有如爱妃般可爱的人。”
  肖政语气中带有调笑的意味,配着低沉有磁性的嗓音,听得曲簌双颊有些微微翻红,一个一米八五站在权利顶峰的大帅哥在你耳旁说着好听的话,谁听了不迷糊。
  曲簌毫不客气,“谢皇上夸奖了。”
  第8章 侍寝一
  “爱妃今日午膳的烤鱼如何?”
  “好吃,莲花池水好,鱼是自由生长的,肉质紧实没有腥味,做烤鱼很好吃的。”
  要说曲簌对古代什么最满意,就是吃的了,特别是各种肉类,自然长成,没有科技与狠活,健康还美味。
  “看来爱妃是真的喜欢吃?”
  “当然了,嫔妾爱好不多,吃算是排在第一,但是论在吃上最精的要属嫔妾的外祖父,很多食物的不同做法,都是外祖父教给我的,外祖父还喜欢偷偷带嫔妾在街上的小摊贩上吃各种小食,外祖父常说,多数人活着无非为了一口吃的,吃好了心情就好了,再大的不快也就过去了。”
  肖政不解,“为什么要偷偷带你吃,光明正大的吃不好吗?”
  “皇上应该知道嫔妾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太医,他们都觉得病从口入,大多病是吃出来的,特别是街上那些油盐重的食物,多吃对身体尤其不好,便不让嫔妾多吃,所以每次都是外祖父偷偷带嫔妾吃。还为此和祖父吵架,但是每次祖父都吵不赢外祖父的,气急了就把我关家里,不让我去外祖家。然后外祖父就让舅舅偷偷把我从后门接走,等祖父发现时我已经在外祖家了。”曲簌说着趣事心情也变好了。
  听此,肖政仿若无意的说了一句,“你们一家关系很好。”想想他的外祖家,为了权利,不择手段的想把他逼成一个傀儡皇帝,她的母后,心中也只有外祖家,他已经封外祖父为国公,还依母后的意娶了表妹,母后还是不满足。
  曲簌装作没听出肖政的话中之意,“当然好了,外祖父年轻时便和祖父是朋友,两家经常往来,父亲母亲又是青梅竹马,后来亲上加亲,两家愈发亲近。后来嫔妾又是两家孙辈唯一的女孩,他们更是疼嫔妾了。”
  安慰的话曲簌暂时不会说,一个小妃嫔怎能谈论皇上与外家的事。
  肖政看着曲簌说起家里时语气中掩饰不住的兴奋,也被感染了,开口道:“以后有机会让你见见家人。”
  这下轮到曲簌错愕了,“皇上说的是真的吗?”三品以下的妃嫔可没有召见家人的权利。
  肖政装作生气的弹了一下曲簌的额头,“朕骗你干什么?”
  曲簌捂住被弹的地方,高兴的说道:“嫔妾谢皇上恩典。”这声感谢是发自内心的。
  肖政看着曲簌,突然有点后悔把她选进宫,当时只觉得此秀女与别的秀女看着有福气,随便一指便留牌子了,其实这样性格的女子不该困在吃人的宫墙之中的。
  “后悔入宫吗?”
  曲簌一时不知如何回答,直接说不后悔显得太假,说后悔更不可能,思虑片刻,曲簌问道:“皇上,嫔妾可以不回答吗?”
  肖政却拒绝了,“不可以,朕想知道答案。”更想知道她会如何回答。
  曲簌见躲不过去,组织了一番言语,说道:“既然进了宫,就没有后不后悔一说,后悔皇上能放嫔妾出宫吗?就算皇上能放嫔妾出宫,宫妃遣返回家,家族也会随之蒙羞的,嫔妾不愿家人为难。”
  “况且祖父说了,生活是自己过出来的,过的如何与自己的心态关系最大。既来之,则安之,事情发生了,就尽量找让自己开心的方法生活才最重要。不要因无法改变和已经过去的事影响正常的生活。”
  曲簌说这些话,有自己的私心,她想给皇上留下一个与众不同的印象,只有与众不同,才能让人记住。
  曲簌从今晚进清和殿用晚膳时,便知道,争宠是必然的了。独一无二的赐膳,后宫眼红的人不少,最不能低估的是人的嫉妒心,一旦无宠,欺负就会接踵而至。
  而且让她在宫中无宠孤寂的过一生,她考虑了很久,觉得做不到。至少得宠了,位分上去了,还能见一见家人,有机会伴驾出去看一看,生活总要有盼头才能坚持下去。
  肖政因曲簌的话陷入沉思,然后释然一笑,“爱妃说的没错,哪有后不后悔一说,找让自己开心的方法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以往是朕自扰了。”
  跟在后面康禄又一次震惊了,皇上从太后离宫秦家覆灭之后,一直心事重重,好久没有像今天这样开怀大笑了,看来曲小仪本事不小啊。
  曲簌猜出肖政的感慨因与秦家的事有关,没说其它,只说了一句,“皇上做的已经很好了。”
  语气真诚无比,却也是曲簌真实想法,肖政今年不过二十六岁,放在前世,二十六岁很多人还在啃老呢,而肖政内安朝政、外御敌寇,颁布新政,轻徭薄赋,民生和乐,可以说已经是个合格的帝王了。
  曲簌暗叹,抛开一切不谈,她会爱上这样一个男人。可惜抛不开,肖政是皇上。
  注定不能谈爱。
  不谈爱,不影响曲簌欣赏,她害怕肖政不信她说的,她再次强调,“皇上,你真的已经做的很好了。”
  肖政听出曲簌话里的真诚,平时前朝后宫奉承的话听的不少,或多或少都带有目的,第一次听到单纯的夸赞,亦是来了兴致,问道:“爱妃觉得好在哪里?”
  “皇上去过沧州吗?”曲簌不答反问。
  肖政好奇曲簌为何会如此问,但还是如实回答:“沧州在定安的北边,与禹州相邻,当年定安与西夏国的一战,朕去禹州时,从沧州边上路过,没跨入过沧州地界。爱妃此问何意?”
  “皇上,嫔妾去过,前年,嫔妾随大舅舅去沧州平昌县的一个镇上收农民的药材,晚上借住在一个采药人家中,一个百来户人家的村落,可以做到外出不关闭院门,问了村里人才知道,自从皇上减免了农民的人头税,只收田税之后,家家户户不仅能吃饱饭,还有剩余的可换银子家用,偷盗之事就少有发生。”
  “嫔妾随着舅舅外出两次收药材,不乏有珍贵的药材,但都是平安回来,没遇到盗匪抢劫,也没遇到官员刁难,对商人来说,就是天大的福分了。”
  “皇上统治有方,底下才能安宁和乐。无论何时,评价好坏,不能看最上面那些人过得如何,而是要看最下面普通百姓过的如何,只有最底下那层人都过得可以了,才是真正的好。皇上做到了。”
  曲簌从亲身经历出发肯定皇上的功绩,比单纯的夸赞来的真诚许多。
  第9章 侍寝二
  母后眼中只有秦家,无论他做的再好,付出再多努力,换来的只有否定和责骂,秦家表兄在母后眼中都比他重要,期待过亦恨过,后来只有失望。
  为报答母后和秦家的扶持之恩,娶了秦家女,给秦家爵位,母后和秦家依旧不满足,收拾秦家他不后悔。可母后已经离宫将近两年,那些不堪入耳的辱骂有时会在耳边回荡。每每想起,还是会心伤。
  第一次,有人用无比真诚的语气对他说他已经做的很好了,怎能不震撼。
  因此肖政久久没有说话,等了好一会儿,才沙哑着声音说道:“还有很多事情朕还没有做到,没你说的那么好?”
  “没事,皇上还年轻,慢慢来,总有做到的那天。”曲簌鼓励。
  “对,慢慢来,总有做到的一天。”肖政仿佛是在回答曲簌,更像是在对自己说。
  毕竟当了多年皇帝,处理情绪的速度很快,肖政面上很快恢复了沉着的样子,只是从舒展的眉眼,不难看出他心情很好。
  俩人围着小花园绕了不知多少圈,大多是肖政在问,曲簌在答,遇到曲簌感兴趣的话题,曲簌会照自己的想法多说几句,但都守着本分,言语间丝毫不言朝政,不言后宫其他嫔妃,仿若只是朋友间的普通交谈,所以俩人的第一次交谈算是相当愉快。
  见天色已晚,二人回到殿内,清和殿有浴池,但属皇帝专用,嫔妃没有与皇帝共浴的资格,曲簌被司寝嬷嬷李嬷嬷领去了供侍寝嫔妃洗漱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