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等应闻培再出来的时候,兜里被塞了一个大红包,陈开济还给他看了陈复年外婆专门为她未来“孙媳妇”留下一些老物件,可惜全是女士用得首饰。
唯一一个翠绿的玉镯,应闻培却死活塞不进去,手两侧被咯得通红都没挤进去,眼看恼得要发脾气打自己的手,陈开济连忙找了挑红绳往他手腕上系。
应闻培揣着红包下来找陈复年,在路过长廊的照片墙时,他的脚步停下来,面向墙壁仰起了脸。
这也是他们唯一的合照,是院长的抓拍,照片上的陈复年眉梢眼角含着浅笑,未完全放下的一根手指上裹着面粉,而闻培睁着大眼睛气鼓鼓地在瞪他,额头和腮帮子上各有一抹面粉,眼里全是彼此。
应闻培抬头看着,没注意到陈复年已经从远处走过来,冷不丁开口问:“你十七号几点的飞机。”
应闻培收回视线,抿了抿唇说:“上午十点的飞机。”他一想到这个就不高兴,甚至说烦躁透了。
陈复年没有烦躁,也没有前两天表现的淡然,面上冷静得可怕,黑沉沉的眼眸透着一股压抑的死气。
半响,他平静道:“去吃饭。”
应闻培点了下头,“嗯。”
两人默不作声地往外走,要走出门口,看到疗养院的门牌,应闻培突然想起一件事,侧过脸说:“等我一会儿。”
说完他回去疗养院,去到缴费处,将陈开济的普通双人间,升到最好的房型,一口气缴纳了三年的费用,做完这些应闻培从疗养院出来,若无其事地跟陈复年说:“东西忘拿了,走吧。”
他们随便找了家饭店吃饭,两个人的心情各有各的差,没怎么说话,应闻培想不出来吃完饭用什么理由才能让陈复年主动留住他,烦躁再次叠加,刻意吃得很慢……很多。
陈复年不催他,却也不看他,目光沉沉地盯着反光的餐盘边沿,不知道在想什么。
然而吃得再多,总有吃饱的时候,特别是这么长时间陈复年都没有试图挽留自己,应闻培脸色更难看了,站起身道:“好了。”
等他们走出饭店,陈复年侧头问了句:“你住在哪个酒店。”
这就要赶自己走了?应闻培微咬着下唇,撇过脸硬邦邦地说:“不知道。”
陈复年的性格如此,心情越差面上却能做到越平静,黑眸沉寂如渊,语气淡淡地说:“没有住的地方可以跟我走。”
应闻培睫毛倏地往上一抬,扑闪了两下,表情十分克制,似乎不是特别情愿:“那好吧。”
天色渐晚,应闻培没有开车,他们不紧不慢走在路上,他慢半拍地发现陈复年心情不好,却不确定是不是自己快走的缘故。
不过,很快应闻培没心情琢磨了,因为他发现他们去的方向,根本还是以前陈复年租得小出租屋?
应闻培逐渐意识到这件事,心情几乎是刹那间跌入谷底,甚至说手脚发凉,凉得透彻心扉,一股由衷的愤怒无声地席卷他。
上次他去出租屋楼下找陈复年,是听应代云提过房子刚装修好,不能立马搬进去,等他从这里回去,特意提醒了应代云,如果装修好一定要催陈复年搬进去,原本他们住的出租房,环境真得太差了,窄小逼仄不说,甚至见不到一点阳光,冬天冷得跟冰窖一样,根本不适合长时间居住。
应代云当时没有完全答应,只是说:“我会提醒他装修好了,可以搬进去了,至于他到底会不会搬,是他自己的决定,我没这个权利去要求他。”
而现在,陈复年的决定再明显不过,他没有搬。
应闻培喉结滚了滚,额角暴起几道青筋,呼吸越来越沉重,太糟糕了,他简直无法想象,他应闻培那么喜欢、在乎的人,为什么要受这种没必要的苦,住在堪比下水道一样的房子里,他当初拼命想恢复记忆,不就是想让陈复年过得好一点,所以现在到底改变了什么!?
走进之前熟悉的街道后,应闻培彻底放弃心里的一点侥幸,他站在原地停下来,眼底像凝结了一层寒霜,看着一无所知继续朝前走的陈复年。
陈复年后知后觉地停下来,微皱起眉回头看他,面露疑惑地问:“怎么了?”
“我不想住在这里,太破了。”
他眼睫低垂着,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嗓音冷冽,尾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感觉会很脏。”
隔着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陈复年平静地望着他,即便应闻培这样说好像也没生气,甚至很快妥协了,“那我们去住酒店。”
应闻培没答应,忽而侧了下头,勾起唇笑了,说不出的讥讽和落寞,没有再绕弯子,他回正视线望着陈复年,冷冷发问:“为什么还住在这里?”
“那套房产在你名下,早就装修好了,为什么不搬进去?”应闻培眼眶泛着红血丝,嗓音从齿缝间泄出:“让自己过得好一点,是要你的命吗。”
陈复年为数不多的耐心即将耗尽,他闭了下眼,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隐隐透着几分不耐:“不想搬,很难理解?”
“你是在可怜我?”陈复年冷嘲一笑,仿佛看透应闻培的想法,他偏了下头说:“我告诉你,我过得一直是这样的生活,也许在你心里我惨得活不下来,但记得那是你的想法,别用你活着的标准去衡量我。”
可怜……居然是可怜吗,应闻培瞳孔微颤,他胸膛剧烈起伏着,骨节用力到泛白,直直朝陈复年的方向走。
“站那。”陈复年睨下眼皮,面无表情地沉声道:“我现在一分一秒都不想跟你待在一起。”
“滚回你的英国。”
【作者有话说】
会在异国之前彻底和好!我保证
第51章
到了正月十五号这一天,陈开济给陈复年打了个电话,问他应闻培走了没,要是还没有走,让他们再过来一趟。
陈复年沉默一会儿说:“应该吧。”
就那么一句话,让陈开济听出来了不对,他敏锐地发问:“什么叫应该吧,他走不走你会不清楚?”
陈复年拿着手机没说话。
陈开济沉下声音:“你现在过来一趟。”
陈复年到疗养院的时候,陈开济在摆弄一对红绳手链,上面的吊坠是金子做得类似于戒指的小圆圈,周围镶嵌了几颗圆润的玉珠,比较经典的款式。
陈开济抬眼瞥了他一眼,倒是没立刻问怎么回事,反而说:“那天你们走了以后,闻培手上的红绳你注意到没有。”
陈复年垂眸,摇了下头。
“那是我给他的,他戴不上你姥姥留下的玉镯,恼得不行,我就给他找了条红绳,答应以后再送他一条。”
“喏,昨天我卖了用不上的首饰,给你们俩都买了一条。”陈开济将两条手链又放进盒子,朝陈复年递过去。
陈复年迟缓地接过来,一向聪明通透的人,难得有些犯迷糊:“他知道那个玉镯的含义吗。”
“问什么傻话呢。”陈开济眼神奇怪,又道:“红包都给了,这手链你先拿着吧,有机会再给他。”
“现在说说吧,是不是又吵架了。”
陈复年似乎沉寂在陈开济刚才的话里,盯着手里的小盒子出神,半响,他轻轻点了下头:“嗯。”
“这次是因为什么?”
陈复年沉默着没吭声,陈开济叹了口气:“算了,你这锯嘴葫芦的性格,问了也白问。”
“不过姥爷了解你,你不是会轻易会发脾气的人,特别是跟他。”陈开济皱了下眉,一针见血道:“其实说到底,你是舍不得他。”
“哎,真受不了你们年轻人,舍不得要说出来,不是生闷气啊。”
“不完全是。”陈复年将盒子放进口袋,喉结滚了滚,神情介于平静和落寞之间,低声道:“有其他原因。”
“不过……我不该跟他吵架的,明明他都要走了。”陈复年眉心微蹙,仿佛陷入那晚的情绪中,语气说不出的烦闷:“我就是……太烦了。”
他一直知道应闻培会走,但没想到会那么快,如果不是陈开济问他,这家伙连个屁都不放,谁知道他是不是又想像上次那样玩失踪。
陈复年对应闻培向来足够宽容,在失联的这八个月里,要说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可只要应闻培出现在他面前,让陈复年看出来他对自己同样有感情,那就无所谓了,陈复年可以不跟他计较。
前提是这种事不能来第二次。
会不会有第二次暂且不提,那天吃饭时,陈复年一想到这家伙因为被骂技术差害臊,兀自躲了几天就想掐死他,陈复年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走,他自己不知道?知道还敢那么浪费时间,乌龟吗,钻壳里出不来了?
至于最终生气的导火索,说到底就是两人阶级差的问题,因为太过现实,陈复年一直不想面对,或者说他在逃避,即便应代云提点过一次,也不可能在陈复年心里完全消解掉,它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可能应闻培让他搬家,明天就可能是应闻培送了他辆车。
唯一一个翠绿的玉镯,应闻培却死活塞不进去,手两侧被咯得通红都没挤进去,眼看恼得要发脾气打自己的手,陈开济连忙找了挑红绳往他手腕上系。
应闻培揣着红包下来找陈复年,在路过长廊的照片墙时,他的脚步停下来,面向墙壁仰起了脸。
这也是他们唯一的合照,是院长的抓拍,照片上的陈复年眉梢眼角含着浅笑,未完全放下的一根手指上裹着面粉,而闻培睁着大眼睛气鼓鼓地在瞪他,额头和腮帮子上各有一抹面粉,眼里全是彼此。
应闻培抬头看着,没注意到陈复年已经从远处走过来,冷不丁开口问:“你十七号几点的飞机。”
应闻培收回视线,抿了抿唇说:“上午十点的飞机。”他一想到这个就不高兴,甚至说烦躁透了。
陈复年没有烦躁,也没有前两天表现的淡然,面上冷静得可怕,黑沉沉的眼眸透着一股压抑的死气。
半响,他平静道:“去吃饭。”
应闻培点了下头,“嗯。”
两人默不作声地往外走,要走出门口,看到疗养院的门牌,应闻培突然想起一件事,侧过脸说:“等我一会儿。”
说完他回去疗养院,去到缴费处,将陈开济的普通双人间,升到最好的房型,一口气缴纳了三年的费用,做完这些应闻培从疗养院出来,若无其事地跟陈复年说:“东西忘拿了,走吧。”
他们随便找了家饭店吃饭,两个人的心情各有各的差,没怎么说话,应闻培想不出来吃完饭用什么理由才能让陈复年主动留住他,烦躁再次叠加,刻意吃得很慢……很多。
陈复年不催他,却也不看他,目光沉沉地盯着反光的餐盘边沿,不知道在想什么。
然而吃得再多,总有吃饱的时候,特别是这么长时间陈复年都没有试图挽留自己,应闻培脸色更难看了,站起身道:“好了。”
等他们走出饭店,陈复年侧头问了句:“你住在哪个酒店。”
这就要赶自己走了?应闻培微咬着下唇,撇过脸硬邦邦地说:“不知道。”
陈复年的性格如此,心情越差面上却能做到越平静,黑眸沉寂如渊,语气淡淡地说:“没有住的地方可以跟我走。”
应闻培睫毛倏地往上一抬,扑闪了两下,表情十分克制,似乎不是特别情愿:“那好吧。”
天色渐晚,应闻培没有开车,他们不紧不慢走在路上,他慢半拍地发现陈复年心情不好,却不确定是不是自己快走的缘故。
不过,很快应闻培没心情琢磨了,因为他发现他们去的方向,根本还是以前陈复年租得小出租屋?
应闻培逐渐意识到这件事,心情几乎是刹那间跌入谷底,甚至说手脚发凉,凉得透彻心扉,一股由衷的愤怒无声地席卷他。
上次他去出租屋楼下找陈复年,是听应代云提过房子刚装修好,不能立马搬进去,等他从这里回去,特意提醒了应代云,如果装修好一定要催陈复年搬进去,原本他们住的出租房,环境真得太差了,窄小逼仄不说,甚至见不到一点阳光,冬天冷得跟冰窖一样,根本不适合长时间居住。
应代云当时没有完全答应,只是说:“我会提醒他装修好了,可以搬进去了,至于他到底会不会搬,是他自己的决定,我没这个权利去要求他。”
而现在,陈复年的决定再明显不过,他没有搬。
应闻培喉结滚了滚,额角暴起几道青筋,呼吸越来越沉重,太糟糕了,他简直无法想象,他应闻培那么喜欢、在乎的人,为什么要受这种没必要的苦,住在堪比下水道一样的房子里,他当初拼命想恢复记忆,不就是想让陈复年过得好一点,所以现在到底改变了什么!?
走进之前熟悉的街道后,应闻培彻底放弃心里的一点侥幸,他站在原地停下来,眼底像凝结了一层寒霜,看着一无所知继续朝前走的陈复年。
陈复年后知后觉地停下来,微皱起眉回头看他,面露疑惑地问:“怎么了?”
“我不想住在这里,太破了。”
他眼睫低垂着,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嗓音冷冽,尾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感觉会很脏。”
隔着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陈复年平静地望着他,即便应闻培这样说好像也没生气,甚至很快妥协了,“那我们去住酒店。”
应闻培没答应,忽而侧了下头,勾起唇笑了,说不出的讥讽和落寞,没有再绕弯子,他回正视线望着陈复年,冷冷发问:“为什么还住在这里?”
“那套房产在你名下,早就装修好了,为什么不搬进去?”应闻培眼眶泛着红血丝,嗓音从齿缝间泄出:“让自己过得好一点,是要你的命吗。”
陈复年为数不多的耐心即将耗尽,他闭了下眼,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隐隐透着几分不耐:“不想搬,很难理解?”
“你是在可怜我?”陈复年冷嘲一笑,仿佛看透应闻培的想法,他偏了下头说:“我告诉你,我过得一直是这样的生活,也许在你心里我惨得活不下来,但记得那是你的想法,别用你活着的标准去衡量我。”
可怜……居然是可怜吗,应闻培瞳孔微颤,他胸膛剧烈起伏着,骨节用力到泛白,直直朝陈复年的方向走。
“站那。”陈复年睨下眼皮,面无表情地沉声道:“我现在一分一秒都不想跟你待在一起。”
“滚回你的英国。”
【作者有话说】
会在异国之前彻底和好!我保证
第51章
到了正月十五号这一天,陈开济给陈复年打了个电话,问他应闻培走了没,要是还没有走,让他们再过来一趟。
陈复年沉默一会儿说:“应该吧。”
就那么一句话,让陈开济听出来了不对,他敏锐地发问:“什么叫应该吧,他走不走你会不清楚?”
陈复年拿着手机没说话。
陈开济沉下声音:“你现在过来一趟。”
陈复年到疗养院的时候,陈开济在摆弄一对红绳手链,上面的吊坠是金子做得类似于戒指的小圆圈,周围镶嵌了几颗圆润的玉珠,比较经典的款式。
陈开济抬眼瞥了他一眼,倒是没立刻问怎么回事,反而说:“那天你们走了以后,闻培手上的红绳你注意到没有。”
陈复年垂眸,摇了下头。
“那是我给他的,他戴不上你姥姥留下的玉镯,恼得不行,我就给他找了条红绳,答应以后再送他一条。”
“喏,昨天我卖了用不上的首饰,给你们俩都买了一条。”陈开济将两条手链又放进盒子,朝陈复年递过去。
陈复年迟缓地接过来,一向聪明通透的人,难得有些犯迷糊:“他知道那个玉镯的含义吗。”
“问什么傻话呢。”陈开济眼神奇怪,又道:“红包都给了,这手链你先拿着吧,有机会再给他。”
“现在说说吧,是不是又吵架了。”
陈复年似乎沉寂在陈开济刚才的话里,盯着手里的小盒子出神,半响,他轻轻点了下头:“嗯。”
“这次是因为什么?”
陈复年沉默着没吭声,陈开济叹了口气:“算了,你这锯嘴葫芦的性格,问了也白问。”
“不过姥爷了解你,你不是会轻易会发脾气的人,特别是跟他。”陈开济皱了下眉,一针见血道:“其实说到底,你是舍不得他。”
“哎,真受不了你们年轻人,舍不得要说出来,不是生闷气啊。”
“不完全是。”陈复年将盒子放进口袋,喉结滚了滚,神情介于平静和落寞之间,低声道:“有其他原因。”
“不过……我不该跟他吵架的,明明他都要走了。”陈复年眉心微蹙,仿佛陷入那晚的情绪中,语气说不出的烦闷:“我就是……太烦了。”
他一直知道应闻培会走,但没想到会那么快,如果不是陈开济问他,这家伙连个屁都不放,谁知道他是不是又想像上次那样玩失踪。
陈复年对应闻培向来足够宽容,在失联的这八个月里,要说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可只要应闻培出现在他面前,让陈复年看出来他对自己同样有感情,那就无所谓了,陈复年可以不跟他计较。
前提是这种事不能来第二次。
会不会有第二次暂且不提,那天吃饭时,陈复年一想到这家伙因为被骂技术差害臊,兀自躲了几天就想掐死他,陈复年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走,他自己不知道?知道还敢那么浪费时间,乌龟吗,钻壳里出不来了?
至于最终生气的导火索,说到底就是两人阶级差的问题,因为太过现实,陈复年一直不想面对,或者说他在逃避,即便应代云提点过一次,也不可能在陈复年心里完全消解掉,它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可能应闻培让他搬家,明天就可能是应闻培送了他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