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陈复年这趟出来本来预计要买不少东西,看手里光几件衣服就已经提满,不打算再买其他东西,和闻培又进了家男装店。
陈复年的衣服基本都是黑灰色,他不喜欢太鲜艳的颜色,干活也容易脏,黑色不会出错,省事又省心。
闻培则是没主见,或是说压根找不到喜欢的款式,陈复年取什么他试什么。
两人的身高长相拔尖,一进门老板娘就注意到了,谁会不喜欢看帅哥呢,跟着在取放衣服,嘴上没少夸,闻培每试一件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件不错。”
看陈复年抱着臂没动,老板娘也不忘热络地招呼他,“那个帅哥,你不买两件吗,喜不喜欢可以试试啊,试试又不收钱。”
陈复年没法解释他们谁试都没区别的道理,可能只有孙天纵能理解,无论买下来属于谁,都会在某个夜晚混为一谈,发展成他们共同的衣服,反正闻培背上的伤好的差不多,索性让他去试。
陈复年回绝:“我在等他,不麻烦了。”
老板娘笑着哦一声,“行吧。”
闻培的身形挺拔,宽肩窄腰,脸又放在那,穿什么都能撑起来,唯有裤子不太好买,个子太高了,裤腿总算短一截。
这点陈复年早有认识,他自己的个子就不低,之前量得一米八五左右,闻培比他还要高上一点,起码有一米八七,加上腿又长,确实不好买裤子。
老板娘好不容易翻出一条加大码,闻培拿着去试衣间,进去没多久,陈复年在外面听到他叫自己的名字。
“怎么了。”陈复年问。
“你进来。”闻培催促,他喊陈复年有两个原因,一方面试衣间太黑,门一关上什么都看不清,另一方面这裤子没有扣子,根本不能穿!会掉下来。
陈复年皱了下眉,还是推门进去了,狭窄的试衣间站两个男人有些拥挤,封闭又黑暗,甚至难以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
闻培嘴角向下撇着,“不能穿,会掉。”
陈复年疑惑地往下瞥一眼,“太大了?”
“没有,这个。”闻培指着裤腰上的扣眼让他看。
陈复年这下理解了,原来新裤子没有剪出扣眼,他说:“这个没事,可以用剪刀剪开,你穿着大小合适吗,短不短?”
闻培没有说话,反而定定垂眸看着陈复年,在暗色环境的衬托下,瞳仁是深不见底的黑沉,像要将人吸进一处黑色的漩涡,他问:“为什么?不说话。”
“说什么?”陈复年微微歪了一下头,似乎不懂,反把问题推回去。
“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闻培只有一个字,“我。”
静默片刻,陈复年长而直的睫毛忽而垂下,意味不明地笑了,不知道在笑自己,还是在笑闻培。
没过多久,他重新抬眸,略一挑眉,大方地夸赞:“特别帅,每一件都是,是不是想听这个,没看出来,你还挺自恋。”
“不想听,不自恋。”闻培冷哼一声,颇为有自知之明,“本来就是,谁让你不说。”
陈复年转身,拍拍他的肩膀,嗓音里一股哄小孩似的懒散劲:“我先出去,你把裤子换下,我们不试了。”
闻培应了声好。
本着买得多好杀价的道理,他们都在孙天纵推荐的这一家挑衣服,选了差不多两身,最后结账的时候,他们甚至没开口,老板娘就笑眯眯的自己降价了,显然还有杀价的余地。
陈复年自己就是半个生意人,多少知道行情,也不避讳说点软话,他说一句,闻培就跟着重复一句,一口一个姐姐,老板娘眉开眼笑,没办法似的:“行行行,看你们兄弟俩感情好,就当我亏本卖给你们了。”
陈复年礼貌地笑了一下:“谢谢姐。”
闻培硬邦邦地重复:“谢谢姐。”
陈复年要付钱的时候,闻培伸出胳膊拦他,践行自己的承诺,把存了许久、一毛不舍得乱花、每晚都要数一遍的小金库拿出来。
陈复年没和他争,侧头望着他轮廓分明的侧脸,心底冒出一些异样,旁人或许不了解,可陈复年和他相处的这一段时间,把现在这个闻培的性格摸了个七七八八。
其中有一条再明显不过,闻培对自己认定所属物有强烈的占有欲,比如那块雕花小蛋糕,又比如自行车后座,这些被他盖章定论为自己的所属物,没经过他的同意,别人碰一下都不行的程度。
前提是他根本不会同意。
这些钱对闻培的意义一样,是被他盖章定论过的,然而此刻,闻培却愿意把这些钱花在陈复年身上,陈复年由此推断,如果关系足够好,也许这个会“别人”有例外。
想到自己也许会是这个例外,陈复年的心情十分微妙。
不过没过多久,陈复年就意识到,自己这个理论似乎是错误的。
【作者有话说】
陈复年每天三件事:学习,挣钱,哄闻培。
(一直忘说了,怕前期用其他名字后期你们会不习惯,闻培的全名叫“应闻培”,傻子时期叫闻培,以后切大号叫应闻培o(n_n)o)
第16章
这一趟可以算是满载而归,至少他们俩人钱包都瘪了。
作为对闻培的回报,陈复年给闻培买了棉花糖和糖葫芦,并且答应晚上不再吃挂面。
回去路过疗养院,陈复年又带着闻培停下,提着给外公买得衣服进去。
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常会这样,说着不缺衣服净浪费钱,问完价格还要训斥两句,可脸上的笑却不作假,实打实的高兴。
闻培这次有了些眼力见,陈复年叫了声外公,他也跟着叫外公,清冽干净的一声,听得陈开济一愣,大笑着应下:“好啊,我这也不亏,白得一个标志的外孙。”
陈复年侧头看他一眼,无声淡淡一笑;闻培察觉到他的视线,眨着眼歪了下头。
陈复年每次来少不了帮外公打扫房间,这次也一样,他在楼上扫地、整理东西;楼下陈开济在教闻培下象棋,闻培听讲不认真,喜欢自作主张的乱走,拿着“帅”当处跑,气得陈开济吹胡子瞪眼,直骂他是个脑子空空的呆瓜。
闻培一生气,便不玩了,两人的塑料爷孙关系像纸糊的一样脆弱。
陈复年下来,陈开济也不忘跟他描述一番:“哎!你小时候要是跟他一样不听话,保准天天挨你姥姥的手板子。”
这便是了,陈复年的姥姥是个严苛的老教师,对子女的要求相当严格,哪怕陈复年是隔代的外孙,也没有为此放松宠溺,不论生活还是学习,都力求他做到最好。
陈复年没有让她失望,姥姥曾亲口说过:“我教养的两个儿女,一个聪慧早夭,一个……被人引上歪路,反倒是你,让我意想不到。”
“复年,今后不论处于何种境地,都不许有放弃的念头,放弃念书等于放弃自己,看看你领回来的奖状,不走到终点甘心吗。”
不甘心,陈复年脑海中闪过这些话,深以为然。
陪着外公又聊了会天,他们才从疗养院出来,今天是周日,辛月悦会过来送笔记,陈复年没再耽误,打算直接回家。
才走出大门,陈复年口袋里的手机响了,知道他手机号的人不多,基本都是之前比较好的朋友。
他接通,电话那头是一道男声,吊儿郎当的散漫语气:“喂,复年?”
陈复年脚步放缓,回应道:“嗯,是我。”
“你最近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电话里传出一声轻笑,“挺有意思的,打听你打听到我头上了。”
闻培停下回头看他,陈复年拿着手机在耳侧,淡定道:“可能是。”
“不是改邪归正了吗,怎么又和我们这种社会人掺和一起去。”说话这人不客气:“帮你拦住了啊,回头请我吃饭。”
陈复年也干脆应道:“行,谢了。”
挂断电话后,闻培第一时间凑近,浅淡的琥珀色瞳仁定定看着,生怕晚了几秒就忘记质问模样,厉声问:“是谁!”
陈复年斜睨他一眼,手机放回兜里,有种拿他没办法的平静:“说了你又不认识。”
方才是陈复年的初中同学,陈复年很少跟初中同学联系了,不想回忆那段时期,他的初中充斥着流言和暴力,很长一段时间,衣服下都带着紫青的伤痕。
为了有一个安稳念书的环境,不被人肆无忌惮的打扰,陈复年融入过所谓的团体,也结交过不少的朋友,度过了一段割裂又混乱的时期,甚至一度在暴力中获得过快感。
万幸,他没有迷失其中,刚才那位朋友,是难得看出陈复年志不在此的人,哪怕现在联系不多了,交情还在。
闻培撇了撇嘴,不太高兴:“你认识,很多人吗。”
这话陈复年没法接,没上学的小孩还认识几个同龄的玩伴呢,这样算起来,陈复年认识的人可太多了。
不过看闻培垂下眼帘,直勾勾盯着自己,一副“你敢认识很多人我就发脾气啦!”的模样,陈复年坦然地骗他:“没有,我就认识几个人。”
陈复年的衣服基本都是黑灰色,他不喜欢太鲜艳的颜色,干活也容易脏,黑色不会出错,省事又省心。
闻培则是没主见,或是说压根找不到喜欢的款式,陈复年取什么他试什么。
两人的身高长相拔尖,一进门老板娘就注意到了,谁会不喜欢看帅哥呢,跟着在取放衣服,嘴上没少夸,闻培每试一件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件不错。”
看陈复年抱着臂没动,老板娘也不忘热络地招呼他,“那个帅哥,你不买两件吗,喜不喜欢可以试试啊,试试又不收钱。”
陈复年没法解释他们谁试都没区别的道理,可能只有孙天纵能理解,无论买下来属于谁,都会在某个夜晚混为一谈,发展成他们共同的衣服,反正闻培背上的伤好的差不多,索性让他去试。
陈复年回绝:“我在等他,不麻烦了。”
老板娘笑着哦一声,“行吧。”
闻培的身形挺拔,宽肩窄腰,脸又放在那,穿什么都能撑起来,唯有裤子不太好买,个子太高了,裤腿总算短一截。
这点陈复年早有认识,他自己的个子就不低,之前量得一米八五左右,闻培比他还要高上一点,起码有一米八七,加上腿又长,确实不好买裤子。
老板娘好不容易翻出一条加大码,闻培拿着去试衣间,进去没多久,陈复年在外面听到他叫自己的名字。
“怎么了。”陈复年问。
“你进来。”闻培催促,他喊陈复年有两个原因,一方面试衣间太黑,门一关上什么都看不清,另一方面这裤子没有扣子,根本不能穿!会掉下来。
陈复年皱了下眉,还是推门进去了,狭窄的试衣间站两个男人有些拥挤,封闭又黑暗,甚至难以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
闻培嘴角向下撇着,“不能穿,会掉。”
陈复年疑惑地往下瞥一眼,“太大了?”
“没有,这个。”闻培指着裤腰上的扣眼让他看。
陈复年这下理解了,原来新裤子没有剪出扣眼,他说:“这个没事,可以用剪刀剪开,你穿着大小合适吗,短不短?”
闻培没有说话,反而定定垂眸看着陈复年,在暗色环境的衬托下,瞳仁是深不见底的黑沉,像要将人吸进一处黑色的漩涡,他问:“为什么?不说话。”
“说什么?”陈复年微微歪了一下头,似乎不懂,反把问题推回去。
“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闻培只有一个字,“我。”
静默片刻,陈复年长而直的睫毛忽而垂下,意味不明地笑了,不知道在笑自己,还是在笑闻培。
没过多久,他重新抬眸,略一挑眉,大方地夸赞:“特别帅,每一件都是,是不是想听这个,没看出来,你还挺自恋。”
“不想听,不自恋。”闻培冷哼一声,颇为有自知之明,“本来就是,谁让你不说。”
陈复年转身,拍拍他的肩膀,嗓音里一股哄小孩似的懒散劲:“我先出去,你把裤子换下,我们不试了。”
闻培应了声好。
本着买得多好杀价的道理,他们都在孙天纵推荐的这一家挑衣服,选了差不多两身,最后结账的时候,他们甚至没开口,老板娘就笑眯眯的自己降价了,显然还有杀价的余地。
陈复年自己就是半个生意人,多少知道行情,也不避讳说点软话,他说一句,闻培就跟着重复一句,一口一个姐姐,老板娘眉开眼笑,没办法似的:“行行行,看你们兄弟俩感情好,就当我亏本卖给你们了。”
陈复年礼貌地笑了一下:“谢谢姐。”
闻培硬邦邦地重复:“谢谢姐。”
陈复年要付钱的时候,闻培伸出胳膊拦他,践行自己的承诺,把存了许久、一毛不舍得乱花、每晚都要数一遍的小金库拿出来。
陈复年没和他争,侧头望着他轮廓分明的侧脸,心底冒出一些异样,旁人或许不了解,可陈复年和他相处的这一段时间,把现在这个闻培的性格摸了个七七八八。
其中有一条再明显不过,闻培对自己认定所属物有强烈的占有欲,比如那块雕花小蛋糕,又比如自行车后座,这些被他盖章定论为自己的所属物,没经过他的同意,别人碰一下都不行的程度。
前提是他根本不会同意。
这些钱对闻培的意义一样,是被他盖章定论过的,然而此刻,闻培却愿意把这些钱花在陈复年身上,陈复年由此推断,如果关系足够好,也许这个会“别人”有例外。
想到自己也许会是这个例外,陈复年的心情十分微妙。
不过没过多久,陈复年就意识到,自己这个理论似乎是错误的。
【作者有话说】
陈复年每天三件事:学习,挣钱,哄闻培。
(一直忘说了,怕前期用其他名字后期你们会不习惯,闻培的全名叫“应闻培”,傻子时期叫闻培,以后切大号叫应闻培o(n_n)o)
第16章
这一趟可以算是满载而归,至少他们俩人钱包都瘪了。
作为对闻培的回报,陈复年给闻培买了棉花糖和糖葫芦,并且答应晚上不再吃挂面。
回去路过疗养院,陈复年又带着闻培停下,提着给外公买得衣服进去。
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常会这样,说着不缺衣服净浪费钱,问完价格还要训斥两句,可脸上的笑却不作假,实打实的高兴。
闻培这次有了些眼力见,陈复年叫了声外公,他也跟着叫外公,清冽干净的一声,听得陈开济一愣,大笑着应下:“好啊,我这也不亏,白得一个标志的外孙。”
陈复年侧头看他一眼,无声淡淡一笑;闻培察觉到他的视线,眨着眼歪了下头。
陈复年每次来少不了帮外公打扫房间,这次也一样,他在楼上扫地、整理东西;楼下陈开济在教闻培下象棋,闻培听讲不认真,喜欢自作主张的乱走,拿着“帅”当处跑,气得陈开济吹胡子瞪眼,直骂他是个脑子空空的呆瓜。
闻培一生气,便不玩了,两人的塑料爷孙关系像纸糊的一样脆弱。
陈复年下来,陈开济也不忘跟他描述一番:“哎!你小时候要是跟他一样不听话,保准天天挨你姥姥的手板子。”
这便是了,陈复年的姥姥是个严苛的老教师,对子女的要求相当严格,哪怕陈复年是隔代的外孙,也没有为此放松宠溺,不论生活还是学习,都力求他做到最好。
陈复年没有让她失望,姥姥曾亲口说过:“我教养的两个儿女,一个聪慧早夭,一个……被人引上歪路,反倒是你,让我意想不到。”
“复年,今后不论处于何种境地,都不许有放弃的念头,放弃念书等于放弃自己,看看你领回来的奖状,不走到终点甘心吗。”
不甘心,陈复年脑海中闪过这些话,深以为然。
陪着外公又聊了会天,他们才从疗养院出来,今天是周日,辛月悦会过来送笔记,陈复年没再耽误,打算直接回家。
才走出大门,陈复年口袋里的手机响了,知道他手机号的人不多,基本都是之前比较好的朋友。
他接通,电话那头是一道男声,吊儿郎当的散漫语气:“喂,复年?”
陈复年脚步放缓,回应道:“嗯,是我。”
“你最近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电话里传出一声轻笑,“挺有意思的,打听你打听到我头上了。”
闻培停下回头看他,陈复年拿着手机在耳侧,淡定道:“可能是。”
“不是改邪归正了吗,怎么又和我们这种社会人掺和一起去。”说话这人不客气:“帮你拦住了啊,回头请我吃饭。”
陈复年也干脆应道:“行,谢了。”
挂断电话后,闻培第一时间凑近,浅淡的琥珀色瞳仁定定看着,生怕晚了几秒就忘记质问模样,厉声问:“是谁!”
陈复年斜睨他一眼,手机放回兜里,有种拿他没办法的平静:“说了你又不认识。”
方才是陈复年的初中同学,陈复年很少跟初中同学联系了,不想回忆那段时期,他的初中充斥着流言和暴力,很长一段时间,衣服下都带着紫青的伤痕。
为了有一个安稳念书的环境,不被人肆无忌惮的打扰,陈复年融入过所谓的团体,也结交过不少的朋友,度过了一段割裂又混乱的时期,甚至一度在暴力中获得过快感。
万幸,他没有迷失其中,刚才那位朋友,是难得看出陈复年志不在此的人,哪怕现在联系不多了,交情还在。
闻培撇了撇嘴,不太高兴:“你认识,很多人吗。”
这话陈复年没法接,没上学的小孩还认识几个同龄的玩伴呢,这样算起来,陈复年认识的人可太多了。
不过看闻培垂下眼帘,直勾勾盯着自己,一副“你敢认识很多人我就发脾气啦!”的模样,陈复年坦然地骗他:“没有,我就认识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