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我给他买了棒棒糖,转了一圈也没找到你们,就抱着他想送他回你们家,走到半路那条静悄悄的小巷子里,小瑾就趴在我身上睡着了,我忽然,就走不动路了。”
张华说到这,停顿了许久,所有人都安静地听着,小小的调解室内,几乎能听到每个人的心跳声。
“是鬼迷心窍……我忽然就觉得,这可能是老天爷给我的机会,让我再次得到这个孩子……我已经不能再生孩子了,可阿清她,她还有个大儿子……”
她的声音颤抖着,像是害怕,像是悔恨,像是痛苦。
“而且,而且这样的小孩子走散了,如果没有遇到我,可能就真的被人贩子拐走了……我,我和人贩子不一样,她是他的乳娘啊!我会待他比亲儿子还要好的……”
“我带着小瑾,第二天就回了老家,家里还有一些田地,我爸爸一直一个人在家,看到我带了孩子回去,他也高兴极了,他并不知道小瑾不是我的亲生孩子。两三岁的小孩记不了事,没多久小瑾便完全忘了从前那些,只把我当成他的母亲。”
“我给他取名张思正,我跟我爸都宠着他疼着他,家里最好的东西都给他。小山村虽然落后贫穷,但也平静安全。阿正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长大了。他是个很好的孩子,懂事孝顺,读书也有天分……虽然,我很担心他读了书,将来就会离开村子,离开我和爸爸,可,可我已经对不起他一次了,不能再害他一辈子在村里做个放牛娃……”
说到这,张华抬头看了一眼杜若瑾,也就是现在的张思正,眼中既有愧疚又有骄傲。
“阿正啊,真的很有出息,成了我们村里第一个大学生,还在大城市当了老师……他前几天打电话给我说,要去北边的红色教育地考察,我心里其实就有预感,可又抱着一些侥幸,想着应当不会这么巧就来到这,想着这么多年了,或许你们也已经不住在这了,再或许,也不会这么巧遇到……”
她长长吸了口气,又深深地磕了一个头。
“阿清啊……我对不起你,我不求你能原谅。可我也把阿正教的很好,我没有亏待他的……他也是我的心肝骨血啊……”
“你住口!你这个小偷,怎么敢说这样的话!”杜若瑾上前重重推了一把张华,妇人的额角撞在椅子上,磕出一个深深的红印。
“妈——”张思正赶忙上前扶住了她,拦在了杜若瑾面前。
“哥……瑜哥,你别动手,你要打就打我……”他哑着声,眼中噙了泪水,“妈妈……她对我很好,这二十多年,张家待我如至亲,对我有养育之恩,她虽然有不是,但,但她并不是恶人,她听说我找到了母亲,便哭着要来道歉,外公也急得病倒了……”
“把别人孩子偷走,好好养上几十年,就是功德了吗?他们对你好,难道我们会对你不好吗?你知不知道妈妈当年为了生你,差点命都没了!生下你后一直千方百计地呵护着,当年你丢了,妈妈自责到发疯,她在大雪天没日没夜地找,手脚冻伤了,眼睛也哭坏了……她原本是镇上最好的裁缝啊,却再也做不出那么漂亮的衣服了……”
杜若瑜发红的眼睛里流下泪来,声音是抑制不住地颤抖。
“妈妈失去你的时候也才二十八岁啊!她找了你二十多年,变得一身是病、疯疯癫癫,你现在说这些话,对的起她吗?是她活该生了你,活该承受这一切苦难吗?”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
张思正坐倒在地上,坐在“养母”身边,不敢去看亲生母亲的脸。他垂下头埋在膝盖间,低低地呜咽起来。
血浓于水,听到母亲承受了这么多苦难,他心里也十分难受,他不忍看她那种痛心又绝望的眼神和满是沧桑的脸。
可身旁“养母”的哭声传入耳中,也如针扎一样刺痛他的心。她做了不好的事,伤害了他原本的家人,可并没有伤害过他,二十多年的亲情,也并不是假。
江晓清坐在那,发红的眼睛怔忡地看着前方,像是看着这个寻了二十多年的骨肉,又像是看着遥远的渺茫的虚空。她嘴唇颤动,喉头滚了几下,却说不出话。
这个本该幸福美满如花一般生长的女人,如今好似枯败的落叶,风轻轻一吹就会破碎。
“晓清,你和小瑜先回去吧。”杜彰俯身将妻子搂进怀里,摸了摸她的头发,“既然我们已经报案了,我留下来做笔录,警察会调查处理的,拐卖儿童是重罪,他们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张思正听到这话猛然抬头,震惊地看着自己的生父。
“爸……你,你说什么?”
一旁的张华停了哭声,脸上又是茫然又是害怕,慌乱地去抓张思正的手。
“阿正,阿正,你快求求你爸爸……妈妈知道错了,妈妈知道错了……”
“爸!不要报警!妈妈她会坐牢的!请你们放过她!我以后会好好孝顺你们的,你们别为难她……”张思正抓住杜彰和江晓清的手,泪流满面。
“你既然把她当妈妈,就不要再认我们!”杜若瑜推开他,“我们就当从来没有找到过你!我的弟弟,早就死在了当年那个平安夜!”
他这话说得诛心,杜彰和江晓清的脸色也变了变,神情愈发痛苦和难堪。张思正因哭喊而涨红的脸色慢慢灰败开来,他放开抓着亲生父母的手,颓然坐在地上。
“哈……哈,好,好,你们一定要逼我是吗?”他的双眼通红,目光中的痛苦纠结变得无措和不解,最后后化为怨恨和愤怒。
面前的几人虽然是他的血缘至亲,可其实他早就忘了三岁前的事情,对他们也并没有太多的感情,眼前的父亲母亲和哥哥,更像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甚至还没有一个村的邻居熟悉。
他知道当年并不是父母抛弃他,他本对他们没有怨恨,但也谈不上其他情感。亲情,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他没法一下子接受这样陌生的人当他的父母。
而张华,她的养母,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却是日积月累,水滴石穿,早就占据了他的心。
“我明明生活得好好的,我过得挺好的,为什么,为什么要来破坏我的人生、我的家庭……”张思正捂着一边的眼睛和额角,脸上的肌肉因用力而紧绷,“妈妈和外公,是养我爱我的家人,我不能对不起他们。”
他抬起头,平和敦厚的脸上显出与他不相称的冷漠和残忍。
“你们是我的亲生父母,为报生恩,我可以认你们,以后也侍奉你们,但如果,你们执意伤害我现在的家人,我宁愿……不认你们这样的父母!”
杜若瑜没想到他竟会说出这样的话,眼角一跳,怒气瞬间冲上头,他握紧拳头,张了张口却是气得说不出话来。
而一直死一般平静的江晓清,终于在这句话之后,身体猛地颤抖了一下。她尖叫起来,瘦弱的身躯忽然爆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扑上前狠狠掐住了张华的脖子。
张思正反应过来后忙去阻止,杜彰也想要拉开失控的妻子,而杜若瑜尽力保护着母亲不被误伤。
几人扭打在一起,场面混乱不堪。
调解室的门被推开,两个警察进来极力控制局面。江晓清的意识陷入混乱,眼前的场景天旋地转,所有人的声音混响在一起。
最后,他只听到小儿子嘶哑的声音。
“求你们放过我,放过我们……”
江晓清昏昏沉沉地睡了几日,所有的病症像在窥见了她的脆弱后集体叫嚣着发动了暴乱,将她原本就孱弱的身体摧残得支离破碎。
张思正来过家里几次,带了一些水果礼物。他的脸色不怎么好,心疼和愧疚也不似作假。可他的说辞,反反复复都是那些能戳穿江晓清心窝子的话。
他扇自己巴掌,甚至下跪痛哭,求他们放过他,放过张华一家。
杜若瑜不愿他再刺激母亲,将人赶出了门,连同一箱子的衣服。
那是二十几年里,杜晓晴用半瞎的眼睛和半残的手,一针一线给两个儿子缝制的衣物。属于杜若瑾的那一份,一直小心地装在她当年出嫁时带过来的木箱里。
因为证据不足,张华在被问话之后便放了出来。杜家向法院起诉,然而张思正不但不作为证人指证她,还极力维护和申辩,声称自己是走丢后被张华收养的,而养母一直都对自己很好,他也没有回到原来家庭的意愿。
最后,张华没能因为诱拐和绑架儿童而获罪。但因为给张思正上户口,伪造了出生证明,并且未经合法程序私自收养,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一年后,张思正带着养母离开前,最后一次来的杜家。几人相对无言,这一年来,他们因为这场二十年前的错误,经历了太多风雨曲折,最后,终于尘埃落定。
张华说到这,停顿了许久,所有人都安静地听着,小小的调解室内,几乎能听到每个人的心跳声。
“是鬼迷心窍……我忽然就觉得,这可能是老天爷给我的机会,让我再次得到这个孩子……我已经不能再生孩子了,可阿清她,她还有个大儿子……”
她的声音颤抖着,像是害怕,像是悔恨,像是痛苦。
“而且,而且这样的小孩子走散了,如果没有遇到我,可能就真的被人贩子拐走了……我,我和人贩子不一样,她是他的乳娘啊!我会待他比亲儿子还要好的……”
“我带着小瑾,第二天就回了老家,家里还有一些田地,我爸爸一直一个人在家,看到我带了孩子回去,他也高兴极了,他并不知道小瑾不是我的亲生孩子。两三岁的小孩记不了事,没多久小瑾便完全忘了从前那些,只把我当成他的母亲。”
“我给他取名张思正,我跟我爸都宠着他疼着他,家里最好的东西都给他。小山村虽然落后贫穷,但也平静安全。阿正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长大了。他是个很好的孩子,懂事孝顺,读书也有天分……虽然,我很担心他读了书,将来就会离开村子,离开我和爸爸,可,可我已经对不起他一次了,不能再害他一辈子在村里做个放牛娃……”
说到这,张华抬头看了一眼杜若瑾,也就是现在的张思正,眼中既有愧疚又有骄傲。
“阿正啊,真的很有出息,成了我们村里第一个大学生,还在大城市当了老师……他前几天打电话给我说,要去北边的红色教育地考察,我心里其实就有预感,可又抱着一些侥幸,想着应当不会这么巧就来到这,想着这么多年了,或许你们也已经不住在这了,再或许,也不会这么巧遇到……”
她长长吸了口气,又深深地磕了一个头。
“阿清啊……我对不起你,我不求你能原谅。可我也把阿正教的很好,我没有亏待他的……他也是我的心肝骨血啊……”
“你住口!你这个小偷,怎么敢说这样的话!”杜若瑾上前重重推了一把张华,妇人的额角撞在椅子上,磕出一个深深的红印。
“妈——”张思正赶忙上前扶住了她,拦在了杜若瑾面前。
“哥……瑜哥,你别动手,你要打就打我……”他哑着声,眼中噙了泪水,“妈妈……她对我很好,这二十多年,张家待我如至亲,对我有养育之恩,她虽然有不是,但,但她并不是恶人,她听说我找到了母亲,便哭着要来道歉,外公也急得病倒了……”
“把别人孩子偷走,好好养上几十年,就是功德了吗?他们对你好,难道我们会对你不好吗?你知不知道妈妈当年为了生你,差点命都没了!生下你后一直千方百计地呵护着,当年你丢了,妈妈自责到发疯,她在大雪天没日没夜地找,手脚冻伤了,眼睛也哭坏了……她原本是镇上最好的裁缝啊,却再也做不出那么漂亮的衣服了……”
杜若瑜发红的眼睛里流下泪来,声音是抑制不住地颤抖。
“妈妈失去你的时候也才二十八岁啊!她找了你二十多年,变得一身是病、疯疯癫癫,你现在说这些话,对的起她吗?是她活该生了你,活该承受这一切苦难吗?”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
张思正坐倒在地上,坐在“养母”身边,不敢去看亲生母亲的脸。他垂下头埋在膝盖间,低低地呜咽起来。
血浓于水,听到母亲承受了这么多苦难,他心里也十分难受,他不忍看她那种痛心又绝望的眼神和满是沧桑的脸。
可身旁“养母”的哭声传入耳中,也如针扎一样刺痛他的心。她做了不好的事,伤害了他原本的家人,可并没有伤害过他,二十多年的亲情,也并不是假。
江晓清坐在那,发红的眼睛怔忡地看着前方,像是看着这个寻了二十多年的骨肉,又像是看着遥远的渺茫的虚空。她嘴唇颤动,喉头滚了几下,却说不出话。
这个本该幸福美满如花一般生长的女人,如今好似枯败的落叶,风轻轻一吹就会破碎。
“晓清,你和小瑜先回去吧。”杜彰俯身将妻子搂进怀里,摸了摸她的头发,“既然我们已经报案了,我留下来做笔录,警察会调查处理的,拐卖儿童是重罪,他们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张思正听到这话猛然抬头,震惊地看着自己的生父。
“爸……你,你说什么?”
一旁的张华停了哭声,脸上又是茫然又是害怕,慌乱地去抓张思正的手。
“阿正,阿正,你快求求你爸爸……妈妈知道错了,妈妈知道错了……”
“爸!不要报警!妈妈她会坐牢的!请你们放过她!我以后会好好孝顺你们的,你们别为难她……”张思正抓住杜彰和江晓清的手,泪流满面。
“你既然把她当妈妈,就不要再认我们!”杜若瑜推开他,“我们就当从来没有找到过你!我的弟弟,早就死在了当年那个平安夜!”
他这话说得诛心,杜彰和江晓清的脸色也变了变,神情愈发痛苦和难堪。张思正因哭喊而涨红的脸色慢慢灰败开来,他放开抓着亲生父母的手,颓然坐在地上。
“哈……哈,好,好,你们一定要逼我是吗?”他的双眼通红,目光中的痛苦纠结变得无措和不解,最后后化为怨恨和愤怒。
面前的几人虽然是他的血缘至亲,可其实他早就忘了三岁前的事情,对他们也并没有太多的感情,眼前的父亲母亲和哥哥,更像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甚至还没有一个村的邻居熟悉。
他知道当年并不是父母抛弃他,他本对他们没有怨恨,但也谈不上其他情感。亲情,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他没法一下子接受这样陌生的人当他的父母。
而张华,她的养母,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却是日积月累,水滴石穿,早就占据了他的心。
“我明明生活得好好的,我过得挺好的,为什么,为什么要来破坏我的人生、我的家庭……”张思正捂着一边的眼睛和额角,脸上的肌肉因用力而紧绷,“妈妈和外公,是养我爱我的家人,我不能对不起他们。”
他抬起头,平和敦厚的脸上显出与他不相称的冷漠和残忍。
“你们是我的亲生父母,为报生恩,我可以认你们,以后也侍奉你们,但如果,你们执意伤害我现在的家人,我宁愿……不认你们这样的父母!”
杜若瑜没想到他竟会说出这样的话,眼角一跳,怒气瞬间冲上头,他握紧拳头,张了张口却是气得说不出话来。
而一直死一般平静的江晓清,终于在这句话之后,身体猛地颤抖了一下。她尖叫起来,瘦弱的身躯忽然爆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扑上前狠狠掐住了张华的脖子。
张思正反应过来后忙去阻止,杜彰也想要拉开失控的妻子,而杜若瑜尽力保护着母亲不被误伤。
几人扭打在一起,场面混乱不堪。
调解室的门被推开,两个警察进来极力控制局面。江晓清的意识陷入混乱,眼前的场景天旋地转,所有人的声音混响在一起。
最后,他只听到小儿子嘶哑的声音。
“求你们放过我,放过我们……”
江晓清昏昏沉沉地睡了几日,所有的病症像在窥见了她的脆弱后集体叫嚣着发动了暴乱,将她原本就孱弱的身体摧残得支离破碎。
张思正来过家里几次,带了一些水果礼物。他的脸色不怎么好,心疼和愧疚也不似作假。可他的说辞,反反复复都是那些能戳穿江晓清心窝子的话。
他扇自己巴掌,甚至下跪痛哭,求他们放过他,放过张华一家。
杜若瑜不愿他再刺激母亲,将人赶出了门,连同一箱子的衣服。
那是二十几年里,杜晓晴用半瞎的眼睛和半残的手,一针一线给两个儿子缝制的衣物。属于杜若瑾的那一份,一直小心地装在她当年出嫁时带过来的木箱里。
因为证据不足,张华在被问话之后便放了出来。杜家向法院起诉,然而张思正不但不作为证人指证她,还极力维护和申辩,声称自己是走丢后被张华收养的,而养母一直都对自己很好,他也没有回到原来家庭的意愿。
最后,张华没能因为诱拐和绑架儿童而获罪。但因为给张思正上户口,伪造了出生证明,并且未经合法程序私自收养,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一年后,张思正带着养母离开前,最后一次来的杜家。几人相对无言,这一年来,他们因为这场二十年前的错误,经历了太多风雨曲折,最后,终于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