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宋怀晏心内焦急,却什么都做不了。却见沈谕在地上挣扎了一会,忽然起身扑向棺中的宋晏,手指还未卡上他的脖子,玄色身影已被无形的屏障弹飞。
沈谕重重撞在石壁上,紧接着,墙上机关震动,从四个角落飞出四根粗壮的铁链,将他的四肢牢牢扣住,沈谕发疯挣扎着,手腕上鲜血滴滴落下,却无法挣脱。
他早就在尸体身上设下了禁制,又在大殿内设置了机关,防止自己失控时候伤了棺中的人。
梦魇不断变幻,场景却始终是这个大殿。
沈谕一次次地来到这里,带回各种灵丹妙药、奇珍异宝。
又一次次捏碎那些宝物,如同捏碎自己的心脏。
他盯着冰棺中的人,目光时而柔和,时而阴鸷,最后只是放声大笑。
“为什么……为什么……”他一遍遍地问着。
大殿冷寂,只回荡着呜咽的风声。
宋怀晏无措地站在那,想要拉住这个一次次跌跌撞撞离开的人,抱住这个一次次遍体鳞伤回来的人,可他什么都做不了。
梦魇折磨着沈谕,也凌迟着宋怀晏的心。
宋怀晏意识到这些终究只是梦魇 ,他不能一直待在这里,他按了按自己发痛的太阳穴,坠着红线的铜钱在掌下晃动。
随着一阵铜钱轻响,他再睁开眼睛时,面前已经是那个冰笼和笼中的小孩。
“阿谕,为什么……”
他茫然又心疼地看着面前的人。
为什么当初那样决绝地杀他,后来又要这样不顾一切地救活他?
“你变成这个样子,是因为我吗……”
第30章 童年事
宋怀晏伸手, 触摸到另一片雪花。
这次他来到的,是一个曲径通幽的院子。
正是盛夏,一池荷花映日绽放, 碧波荡漾。
池塘边的八角亭内, 一位貌美的夫人正靠坐在锦衣华服的中年男子边上,手执竹筒, 向池中撒下鱼食。
那夫人云鬓轻挽,似妊娠在身。男人身形微胖, 但眉眼俊朗, 透着成熟与贵气, 他轻轻抚摸着夫人微微隆起的腹部,眼中满是期待与温柔。
锦鲤争相夺食, 水花四溅, 荷鱼相映成趣。
“爹爹……”
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传来, 男人回头, 见院子的拱形门口站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娃娃。
“谕儿?你在这做什么?”中年男子眉头一皱,惊讶之中带着几分不悦。
小娃娃有些紧张地站了一会, 小步走上亭子, 将一只小青蛙放到了石桌上。
那夫人见到光滑翠绿的青蛙, 尖叫着跳了起来, 将桌上的一碟花糕打翻在地,又连退数步,差点从亭子的台阶处跌下去, 中年男人眼疾手快将她扶住, 拉入怀里轻声哄着。
“胡闹!你这是做什么?你姨娘要是摔了你怎么担待得起!”他转头对着小娃娃厉声吼道。
小娃娃睁大眼睛,神情慌乱。
“谕儿……弟弟……”他看到石桌上的小的青蛙“咕呱”一声就要跳走,慌忙扑过去用手抓住, 又捧到两人面前,“给,弟弟……”
“混账,你姨娘最不喜欢这种腌臜之物,你这是要害她不成?”男人把受惊的女人护在怀里,狠狠瞪着眼前的孩子。
小娃娃用两只小小的手掌包住那只小青蛙,一双大眼睛中闪着不解。
“爹爹……谕儿,想爹爹。”他结结巴巴,脸上又是慌乱又是委屈,“想爹爹,高兴。”
他低头看到地上滚了灰尘泥沙的几块花糕,又下意识咽了下口水。
中年人看他的样子,不由有些心软。
“这么大了,成天贪玩,连话都说不清楚!”他说完这些话,又有些心虚,转头不再看他。
“哎呦,我的小少爷,你怎么跑这里来了?”一个中年妇人急匆匆跑来,蹲下身抱住了小娃娃。
“孙嬷嬷,你怎么看着他的?快将人带回去,好好管教。”
男人语气又恢复了严肃和冷漠,那妇人连连点头认错,半拉半拖地将小娃娃带走了。
两人穿过宅子的偏门,来到了一处僻静破旧的小院。
这个四五岁的小娃娃,应当就是小时候的沈谕,这里,是他的家。
“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不准去主院,又不听话?”出了大院,孙嬷嬷几乎提着小沈谕的衣领将他拎到了这里,一巴掌打在他的头上。
小沈谕睁着眼睛看她,有些迟钝地摸了摸头。
“谕儿,想见爹爹……”
“呵,小傻子还真把自己当小少爷了?也不知是什么煞星转世,一出生就克死了自己的母亲,那可是老爷最宠爱夫人啊!老爷本就因此看你不顺眼,偏偏你还是个不争气的,三岁了都不会说话,老爷把你养在这别院里,就是不想认你这个儿子!识相一点就别去自讨没趣。”
孙嬷嬷劈头盖脸地一顿骂,揪着小沈谕的耳朵,将他扔到了院子里的泥地上。
“我也是倒了八辈子霉,原本跟着大夫人吃穿不愁,没想到你不但害死了夫人,又被老爷嫌弃,我还要在这里照顾你这个废物扫把星!”
“嬷嬷,对不起……”
小小的孩子,只会低着头认错。
那妇人叉腰数落了半晌,缓了许久,才觉得出了气。
“罚你今天不准吃饭!长长记性!”
她冷哼一声离开,锁上了院门。
小沈谕跌坐在泥地里,低头慢慢打开一直捂得严严实实的掌心,发现那小青蛙已经一动不动了。
宋怀晏看着眼前的景象,大概猜到了沈谕的身世。
因为母亲生他难产去世,父亲本就对他不喜,加上三岁之后还不会说话,被当成先天痴傻,更加受到父亲厌弃,就一直住在这破旧的小别院,只安排了一个嬷嬷照看,而嬷嬷迁怒于他,一直苛待他的生活起居。
小小的孩子没有先生教导,平常连个正常交流的人也没有,虽然慢慢能开口说话了,但结结巴巴的,很是笨拙。
小沈谕爬起来走到桃树下,在地上蹲了好一会,看着蚂蚁从这头爬到那头。许久之后,等蚂蚁尽数回了家,他才用树枝挖了一个洞,将小青蛙埋了进去。
他抱着自己的膝盖,把小脸靠在上面。
宋怀晏也在桃树下坐了下来,挪了挪身子,让那小小的虚影挨着自己。
他想,这只小青蛙,应当是小沈谕的好朋友,听嬷嬷说姨娘要生弟弟了,他就想把小青蛙带给弟弟玩,讨父亲的欢心,却没想到,弄巧成拙。
小沈谕一个人坐了很久,肚子咕咕叫起来。他抓了一把泥土,捏成了花瓣的形状,放在唇边舔了舔。
他知道这个不能吃,又抓了一把草叶放在嘴里嚼着。抬起头,眯着一点眼睛,静静看着天。
夏去冬来,他一个人住在这个被人遗忘的小院里,日复一日,不哭也不闹。
初春的时候,姨娘顺利生了一个弟弟。父亲第一次主动见他,脸上满是笑意,还给了他一个小燕子风筝。
小沈谕脸上露出从未有过的欢喜表情,却听父亲摸着他的头说:“谕儿,你回宁州老家住几天,你外祖母想见你了。”
小小的孩子不懂人情世故,但他隐约知道,父亲不要他了。
他坐上了回宁州的马车,路上嬷嬷抱怨着,说自己跟着他受尽了苦楚,如今还要一起去宁州那个穷乡僻壤,以后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他终于在半路逃了回来,但因为不认得路,曲曲折折走了三日才找到家。
却发现,沈家已被烧成了一座废墟。
他没有家了。
附近的人家说,官府定案,沈家上下十余口是被妖魔所害,死状凄惨,失火则是因为打翻的灯笼烧到了纱帐。
沈家灭门,但没人知道沈家还有个大儿子。
沈谕四处流浪,饿晕在路边,被一个大娘捡了回去。大娘给他洗澡换衣,熬粥喂药。他觉得大娘待他很好,比嬷嬷和父亲还要好。
他不太会说话,也不会笑,他怕不能讨大娘的喜欢。
于是他帮大娘喂鸡鸭,背着小竹篓去山上割草,不小心划破了自己的手臂。
大娘心疼得直叫:“这样漂亮的小娃娃,身上留了疤怎么行!”
等手臂上的伤疤消了痕迹,大娘给他煮了一碗肉汤,等醒来的时候,他已经在一辆黑漆漆的车上,被关在一个木笼里,笼子很小,小小的他都没法直起腰来。
周围的其他笼子里,关着和他差不多大的小孩。
从这之后,他们被叫做牲奴,耳骨后面被烙上一个半月型的印记,左耳耳垂打了孔,用铁扣穿着一块铁牌,一面刻了年份,一面刻了编号。
他是甲申年十七号。
牲奴和一般的奴隶不一样,大多是皮相较好的孩童,白日里集中在地窖或者暗室里,教授他们卑躬屈膝、为奴为婢的礼节,教他们怎么讨好未来的主人。晚上就关在只能蹲坐着的狭小笼子里,好让他们日夜都习惯于这种低顺和服从。
沈谕重重撞在石壁上,紧接着,墙上机关震动,从四个角落飞出四根粗壮的铁链,将他的四肢牢牢扣住,沈谕发疯挣扎着,手腕上鲜血滴滴落下,却无法挣脱。
他早就在尸体身上设下了禁制,又在大殿内设置了机关,防止自己失控时候伤了棺中的人。
梦魇不断变幻,场景却始终是这个大殿。
沈谕一次次地来到这里,带回各种灵丹妙药、奇珍异宝。
又一次次捏碎那些宝物,如同捏碎自己的心脏。
他盯着冰棺中的人,目光时而柔和,时而阴鸷,最后只是放声大笑。
“为什么……为什么……”他一遍遍地问着。
大殿冷寂,只回荡着呜咽的风声。
宋怀晏无措地站在那,想要拉住这个一次次跌跌撞撞离开的人,抱住这个一次次遍体鳞伤回来的人,可他什么都做不了。
梦魇折磨着沈谕,也凌迟着宋怀晏的心。
宋怀晏意识到这些终究只是梦魇 ,他不能一直待在这里,他按了按自己发痛的太阳穴,坠着红线的铜钱在掌下晃动。
随着一阵铜钱轻响,他再睁开眼睛时,面前已经是那个冰笼和笼中的小孩。
“阿谕,为什么……”
他茫然又心疼地看着面前的人。
为什么当初那样决绝地杀他,后来又要这样不顾一切地救活他?
“你变成这个样子,是因为我吗……”
第30章 童年事
宋怀晏伸手, 触摸到另一片雪花。
这次他来到的,是一个曲径通幽的院子。
正是盛夏,一池荷花映日绽放, 碧波荡漾。
池塘边的八角亭内, 一位貌美的夫人正靠坐在锦衣华服的中年男子边上,手执竹筒, 向池中撒下鱼食。
那夫人云鬓轻挽,似妊娠在身。男人身形微胖, 但眉眼俊朗, 透着成熟与贵气, 他轻轻抚摸着夫人微微隆起的腹部,眼中满是期待与温柔。
锦鲤争相夺食, 水花四溅, 荷鱼相映成趣。
“爹爹……”
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传来, 男人回头, 见院子的拱形门口站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娃娃。
“谕儿?你在这做什么?”中年男子眉头一皱,惊讶之中带着几分不悦。
小娃娃有些紧张地站了一会, 小步走上亭子, 将一只小青蛙放到了石桌上。
那夫人见到光滑翠绿的青蛙, 尖叫着跳了起来, 将桌上的一碟花糕打翻在地,又连退数步,差点从亭子的台阶处跌下去, 中年男人眼疾手快将她扶住, 拉入怀里轻声哄着。
“胡闹!你这是做什么?你姨娘要是摔了你怎么担待得起!”他转头对着小娃娃厉声吼道。
小娃娃睁大眼睛,神情慌乱。
“谕儿……弟弟……”他看到石桌上的小的青蛙“咕呱”一声就要跳走,慌忙扑过去用手抓住, 又捧到两人面前,“给,弟弟……”
“混账,你姨娘最不喜欢这种腌臜之物,你这是要害她不成?”男人把受惊的女人护在怀里,狠狠瞪着眼前的孩子。
小娃娃用两只小小的手掌包住那只小青蛙,一双大眼睛中闪着不解。
“爹爹……谕儿,想爹爹。”他结结巴巴,脸上又是慌乱又是委屈,“想爹爹,高兴。”
他低头看到地上滚了灰尘泥沙的几块花糕,又下意识咽了下口水。
中年人看他的样子,不由有些心软。
“这么大了,成天贪玩,连话都说不清楚!”他说完这些话,又有些心虚,转头不再看他。
“哎呦,我的小少爷,你怎么跑这里来了?”一个中年妇人急匆匆跑来,蹲下身抱住了小娃娃。
“孙嬷嬷,你怎么看着他的?快将人带回去,好好管教。”
男人语气又恢复了严肃和冷漠,那妇人连连点头认错,半拉半拖地将小娃娃带走了。
两人穿过宅子的偏门,来到了一处僻静破旧的小院。
这个四五岁的小娃娃,应当就是小时候的沈谕,这里,是他的家。
“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不准去主院,又不听话?”出了大院,孙嬷嬷几乎提着小沈谕的衣领将他拎到了这里,一巴掌打在他的头上。
小沈谕睁着眼睛看她,有些迟钝地摸了摸头。
“谕儿,想见爹爹……”
“呵,小傻子还真把自己当小少爷了?也不知是什么煞星转世,一出生就克死了自己的母亲,那可是老爷最宠爱夫人啊!老爷本就因此看你不顺眼,偏偏你还是个不争气的,三岁了都不会说话,老爷把你养在这别院里,就是不想认你这个儿子!识相一点就别去自讨没趣。”
孙嬷嬷劈头盖脸地一顿骂,揪着小沈谕的耳朵,将他扔到了院子里的泥地上。
“我也是倒了八辈子霉,原本跟着大夫人吃穿不愁,没想到你不但害死了夫人,又被老爷嫌弃,我还要在这里照顾你这个废物扫把星!”
“嬷嬷,对不起……”
小小的孩子,只会低着头认错。
那妇人叉腰数落了半晌,缓了许久,才觉得出了气。
“罚你今天不准吃饭!长长记性!”
她冷哼一声离开,锁上了院门。
小沈谕跌坐在泥地里,低头慢慢打开一直捂得严严实实的掌心,发现那小青蛙已经一动不动了。
宋怀晏看着眼前的景象,大概猜到了沈谕的身世。
因为母亲生他难产去世,父亲本就对他不喜,加上三岁之后还不会说话,被当成先天痴傻,更加受到父亲厌弃,就一直住在这破旧的小别院,只安排了一个嬷嬷照看,而嬷嬷迁怒于他,一直苛待他的生活起居。
小小的孩子没有先生教导,平常连个正常交流的人也没有,虽然慢慢能开口说话了,但结结巴巴的,很是笨拙。
小沈谕爬起来走到桃树下,在地上蹲了好一会,看着蚂蚁从这头爬到那头。许久之后,等蚂蚁尽数回了家,他才用树枝挖了一个洞,将小青蛙埋了进去。
他抱着自己的膝盖,把小脸靠在上面。
宋怀晏也在桃树下坐了下来,挪了挪身子,让那小小的虚影挨着自己。
他想,这只小青蛙,应当是小沈谕的好朋友,听嬷嬷说姨娘要生弟弟了,他就想把小青蛙带给弟弟玩,讨父亲的欢心,却没想到,弄巧成拙。
小沈谕一个人坐了很久,肚子咕咕叫起来。他抓了一把泥土,捏成了花瓣的形状,放在唇边舔了舔。
他知道这个不能吃,又抓了一把草叶放在嘴里嚼着。抬起头,眯着一点眼睛,静静看着天。
夏去冬来,他一个人住在这个被人遗忘的小院里,日复一日,不哭也不闹。
初春的时候,姨娘顺利生了一个弟弟。父亲第一次主动见他,脸上满是笑意,还给了他一个小燕子风筝。
小沈谕脸上露出从未有过的欢喜表情,却听父亲摸着他的头说:“谕儿,你回宁州老家住几天,你外祖母想见你了。”
小小的孩子不懂人情世故,但他隐约知道,父亲不要他了。
他坐上了回宁州的马车,路上嬷嬷抱怨着,说自己跟着他受尽了苦楚,如今还要一起去宁州那个穷乡僻壤,以后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他终于在半路逃了回来,但因为不认得路,曲曲折折走了三日才找到家。
却发现,沈家已被烧成了一座废墟。
他没有家了。
附近的人家说,官府定案,沈家上下十余口是被妖魔所害,死状凄惨,失火则是因为打翻的灯笼烧到了纱帐。
沈家灭门,但没人知道沈家还有个大儿子。
沈谕四处流浪,饿晕在路边,被一个大娘捡了回去。大娘给他洗澡换衣,熬粥喂药。他觉得大娘待他很好,比嬷嬷和父亲还要好。
他不太会说话,也不会笑,他怕不能讨大娘的喜欢。
于是他帮大娘喂鸡鸭,背着小竹篓去山上割草,不小心划破了自己的手臂。
大娘心疼得直叫:“这样漂亮的小娃娃,身上留了疤怎么行!”
等手臂上的伤疤消了痕迹,大娘给他煮了一碗肉汤,等醒来的时候,他已经在一辆黑漆漆的车上,被关在一个木笼里,笼子很小,小小的他都没法直起腰来。
周围的其他笼子里,关着和他差不多大的小孩。
从这之后,他们被叫做牲奴,耳骨后面被烙上一个半月型的印记,左耳耳垂打了孔,用铁扣穿着一块铁牌,一面刻了年份,一面刻了编号。
他是甲申年十七号。
牲奴和一般的奴隶不一样,大多是皮相较好的孩童,白日里集中在地窖或者暗室里,教授他们卑躬屈膝、为奴为婢的礼节,教他们怎么讨好未来的主人。晚上就关在只能蹲坐着的狭小笼子里,好让他们日夜都习惯于这种低顺和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