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霎时,宋怀晏周身灵气暴涨,身形也在瞬间变化,青丝如瀑,一身玄色长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
  娑婆境中心的幻境轰然碎裂,白色纸屑被烧成灰烬,黑雾卷着灰烟和火星快速散去。
  白雾散开,宋怀晏抱着昏迷的宋爱国缓缓走出。
  沈谕手执负雪剑,看着长发黑衣的人,不由眼眸一动。
  “师弟,在娑婆境内,不要妄动灵力。”宋怀晏开口,声音微冷,不似平时的温和玩笑,“一个个的,都这么不听话是吗?”
  “你……”沈谕看着他,似是想说什么,又顿住,只道,“这次很棘手?”
  宋怀晏点了下头,娑婆境中心的迷雾消失,周围的场景又回到了最初的那条热闹的街道,叫卖声不绝于耳,行人来来往往,无人在意那个缩在角落里的小乞丐。
  然而,和之前不同的是,场景变幻速度极快,且顺序混乱、毫无章法。
  就好像故障了的电视画面。
  “刚才我强行打破了心境,这一方属于林寂的娑婆境很快就会坍塌,若不在这之前找出林寂真正的执念,他的魂魄将魂飞魄散,再无轮回,我们也会被困在娑婆境。”宋怀晏看了看四周的场景,走到沈谕面前,“你和小爱的魂魄现在十分脆弱,跟在我身后,不要乱动。”
  沈谕方才消耗了大量灵力,此时脸色肉眼可见的难看。
  “你这么在意他,为什么会让他涉险?”他眉心微蹙,从宋怀晏手里接过了宋爱国。
  “小爱第一次解执,难免会看错,娑婆境内其实有足够的容错空间,让他多试几次也无妨。”宋怀晏顿了下,“但我没想到这孩子会陷得这么深,而且还……丢了我给他的东西。”
  他显是不想多说,只看着四周道:“他给林寂造的梦,并非时间节点出错,而是方向不对。”
  “或许林寂想要的,从来不是救赎,也不是重生。”
  娑婆境中的场景停再次停留在徐云死前的那一幕。
  “林寂是我掳来的,这一家是我杀的,我认罪……伏法。”
  青衣衣剑客横剑自刎,明月剑落入尘埃。
  含着水光的眼眸逐渐暗淡下去,他用最后的声音说:“……若有来生……愿你,顺遂无忧,平安喜乐……”
  “师弟,你说,他的执念是什么?”宋怀晏没有回头,只是这样问他。
  沈谕看着站在尸体前放声大笑的人,目光又往下,落在那个染血的小葫芦上。
  “在记忆中不断重复,无法释怀的,便是执念。”他淡淡回答。
  宋怀晏叹了口气,嘴角牵起一丝苦涩的笑:“顺遂无忧,平安喜乐。”
  “这才是他无法释怀的。”
  他抬手,手中又幻化出一盏纸扎走马灯,随着灯笼旋转,娑婆境内再起梦境。
  “他没能原谅别人,也无法原谅自己。”
  林寂身死之后,魂魄穿越到另一个世界一位战死的少年身上,他借尸还魂,在战乱中活了下来,此后,余生如那人所愿,顺遂安康,平安喜乐。
  可前世三十年的腥风血雨真如一场大梦过去了吗?
  午夜梦回,他常常觉得被无边冷水淹没头顶,水中飘散着浓郁的血腥,青衣剑客的尸体缓缓在他面前沉下去,他只觉喉间冰冷而窒息,然后一身冷汗地醒来。
  这场迟来的安康顺遂人生无法弥补他上一世的遗憾,而他,也不配拥有这样子的人生。
  他恶贯满盈,本该罪不容诛。
  他鸠占鹊巢,偷了别人的人生。
  幸福顺遂的后半生,对拥有前世记忆的他来说更像是一场漫长的凌迟和折磨。
  他不再是徐云,也做不了徐林。
  “顺遂无忧,平安喜乐。”
  这句话句话于他而言,是一句诅咒。
  自江河中重生七十八年,他从未平安喜乐。
  走马灯快速旋转着,林寂的一生在娑婆境中匆匆而过。他沿着他悲惨而罪恶的人生轨迹,一直走到了生命尽头。
  青衣剑客自刎,而那个瞎了一只眼睛、臭名昭著的山匪首领,死在群侠和官兵的乱刀之下。
  那个年轻的小战士没能躲过炮火,他死在了黎明前,跟无数同袍战士一起,化作了血泥碎骨,没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只有无言的江河埋葬着他们不朽的功绩。而往后余生的安乐生活只是他临死前的一场幻梦。
  没有谁比谁幸运,可以有改过自新、重来一次的机会。
  有的人差那么一步,永远也没有看到黎明。有的人落入了深渊,便没有再爬起的一日。
  行了恶事便该担恶果,他的罪他自己尝。
  不需要迟来的救赎,不需要无畏的悲悯。
  走马灯映射的场景迅速走完,而整个娑婆境已然摇摇欲坠,在坍塌的边缘。
  白发苍苍,一身中山装的徐林站在逐渐破碎的娑婆境中,仿佛时光回溯一般,他的身影渐渐年轻,变回了那个年轻稚气的小战士,一双星子般熠熠生辉的眼睛,左眼眼角下有一颗暗红色的小痣。
  而小战士最后又变成了那个锦衣华服的小少爷。
  最后这道身影逐渐变得透明,化做星星点点,消散不见。
  “若罪恶有赎尽的一日,入轮回前,他合该忘却前尘。”宋怀晏长叹了一口气,手中走马灯在白光中破碎,化作无数白蝶飘散而去。
  离开娑婆境,诸事堂内已不见徐林的魂魄。宋怀晏照例将徐林的名字写在黄纸符上,却又咬破手指,用血画了一道奇怪的符。
  “我的血对他们有些作用,渡黄泉时也会顺利些。”宋怀晏一边烧纸符一边像是在同他解释,又点了一支白色线香。
  “你之前不曾点香。”沈谕道。
  “因为他不是这个世界的魂,没有引魂香的指引,找不到黄泉路。”宋怀晏看着袅袅白烟,一直飘入诸事堂内院的井口处,“为迷失的魂魄造梦解执,引渡黄泉,这便是引渡人的职责。”
  第21章 妙光寺
  宋怀晏没有回两不宜,而是把宋爱国安置在了暗室的玄棺内,又掏出一道黄符,贴在了他的脑门上。
  他笑了笑,似乎对自己贴的很满意。
  然后他又从屋子里摸出一瓶丹药给沈谕,嘱咐他吃下后去打坐调息。
  “灶上还有清明团子,你饿了就先吃一些,等我回来做晚饭。”
  他絮絮叨叨地叮嘱着,仿佛一个要出远门的老母亲。
  “你帮我照看着他些,虽然诸事堂都设有禁制,但清明节日子特殊,保不准还有别的游魂会来,有事给我打……”他突然想到沈谕没有手机,“我会尽快赶回来。”
  要不还是买一个吧,通讯全靠一双脚,怪不方便的。
  宋怀晏转身要走,就听沈谕问:“你要去哪?”
  “去庙里拜菩萨给你们两个求平安,不然我这一天天的十个心都不够操。”宋怀晏做了个阿弥陀佛的手势,神情半是玩笑半是认真。
  他原本担心沈谕要跟着,但这次沈谕什么都没说,他反倒觉得,还有几分失落。
  至于把沈谕单独留在诸事堂,他倒并不担心,这里的禁制诸多,和云州的术法并不一样,且沈谕不擅长符咒阵法,应当没法轻易破除。
  出门后,宋怀晏去香案上打包了几个清明团子,先是向东,再一路向北,竟真是到了一座古旧的寺庙前。
  寺庙坐落于山脚,隐于翠绿之中,规模不大,显得有些破败,门匾上“妙光寺”几个大字已经剥落了油漆,满是岁月斑驳的痕迹。着清冷的样子,一看香火不就甚旺盛,大白天大门紧闭着,透出一股萧索之意。
  宋怀晏推开庙门径直走了进去,几个拐弯后,便来到了禅房。
  院子里,几颗梨树挺拔而立,满树的白花被细雨打落了一地。
  禅房门开着,正对大门的地方挂着一副书法,上书“不空”两字,笔法潇洒,俊逸非凡。
  一名白衣僧人背对着门口,端坐在那里,仿佛已在参禅打坐中忘却了尘世的一切。宋怀晏并不急于打扰,静静倚在梨花树下。
  约莫十分钟后,屋内传来一声饱含怒气的“靠”,宋怀晏嘴角微微上扬,立刻起身,一脸幸灾乐祸地向屋内走去。
  “阿弥陀佛。”白衣僧人从蒲团上缓缓起身,转过身来,右手五指并拢在胸前,行了一个佛礼,“施主有何贵干?”
  他一身白色僧袍出尘,面貌更是出众,唇齿含笑,眼尾微微上翘,是一双略显妖艳的狐狸眼,和那出尘的气质倒有几分相悖。
  “来给你过节啊。”宋怀晏指了指手中的塑料袋,“空空啊,吃饭了吗?”
  “小僧恭候多时。”白衣僧人立刻换上了和煦笑容,伸手接过宋怀晏递来的清明团子。他将香案上的佛经和香台轻轻拨到一边,将打包盒放在上面,动作优雅而熟练。
  宋怀晏走到禅房门口止了步,倚在门框上,瞥了一眼僧袍下的手机屏幕,只见屏幕上还停留在游戏结束的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