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昭武帝这边,苏禾赔笑道:“殿下一定能理解您的苦心,只有军中发自内心的认可,军权才拿的稳当。”
  就如同这一次军中,不再是什么某某军某某将军,而是陛下。
  哪怕是吴武大将军,也无法和陛下在军中的威望相提并论。
  所以,陛下如今才会有如此声赫。
  也因此,昭武帝才会只给顾丛嘉一次军中的喂饭,就是将吴武派去给顾丛嘉当武学师傅。
  吴武,总归是大将军。
  昭武帝揉了揉额角:“那小崽子精的,他肯定懂,但就是不知道在搞什么。”
  苏禾笑了笑,不再开口。
  夜幕深深,苏禾看着陛下一步一个脚印,不知道陛下有没有意识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的想法已然发生了改变——以前请吴武大将军给秦王做武学师傅,只是因为秦王无依无靠,陛下怜惜,想让秦王不受欺负,强身健体。
  现在呢,因为吴武是大将军。
  他劝解陛下已然能自然的说出军权拿的稳当这种话了……
  陛下,想让秦王继位,并在一步步的给秦王铺路。
  第111章 第111章万寿节(20)
  文臣,秦王殿下的声誉,和武将。
  文臣中,陛下选了花都与为秦王的夫子,明正书院便同秦王有了联系,甚至于此次恩科,花都与是副考官,这一届学子同秦王也是能联系上的。
  还有,陛下以借秦王的名义捞过的户部尚书,这一份情,户部尚书必须承,以及,户部尚书的幼子还在秦王麾下做银账总管。
  而陛下以苏氏银矿案的名义提前让秦王参政议政,秦王在朝政上展现的能力,‘实习授官’,以及客观性上捞了张天择,这份情,张天择必须领,而张天择身后是清风书院……除过陈王他们自带的势力,和陛下正当位的心腹,在文臣中,秦王或许现在不及陈王他们,但是,往后的几十年,朝堂上的文臣必是秦王的,这是陛下和秦王自身的双重选择。
  还有秦王殿下的声誉,有太师张文忠亲口称赞,陛下维护,在陛下的几个儿子里,秦王的声誉是独一份的。
  武将,陛下曾经是怜惜秦王,想要借吴武大将军的名声为秦王添一份威慑,好让苏齐贤那几个老狐狸不敢轻易对秦王动手……陛下总归忙碌,不能时时照看秦王。
  而现在呢,吴武大将军是秦王的武学师傅,亦是陛下给予秦王进军中势力的钥匙,其他殿下想要拥有军中势力,还要百般筹谋千般算计,去接触哪个武官,如何能让这个武官帮助自己去插入军中,就像陈王一样,但就这样,还要警惕陛下釜底抽薪,直接换人,可秦王呢,吴武是大将军,他是秦王的武学师傅,秦王天然就拥有能够插入军中的渠道。
  且,陛下换人的基础是两人的军功相差不大,前者比后者高一点,可前者又犯错了,那就可以换,武将有的是,但吴武不同,‘大将军’是他在战场上杀出来的,无人能同他比肩,所以,吴武一直会是大将军,秦王也一直能有这样的天然优势。
  这样,在文臣武将中的布局足以让秦王进可攻退可守,更妙的是,这样的势力会让陈王他们忌惮,忍不住出手对付秦王一两次,却绝不会让他们放下对彼此的敌意联合针对秦王。
  苏禾越想越心惊,不说别的,就说陛下为秦王费的这些心思,往后若要对秦王下手,非谋逆大罪,陛下都不会让自己这么多的心思白费,也就等于,秦王非谋逆大罪不可动!
  甚至,谋逆大罪也不一定能动……苏禾看着陛下不知道多少次再看秦王给的两张纸,而后,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这已经是近来很常见的一件事了,陛下经常看秦王殿下给的两张纸,看着看着就笑了起来,非骄傲,非自豪,非感动,而是一种,苏禾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情绪,但是,苏禾能感受到,陛下的心情很好,那并不是一种坏情绪。
  “召陈王他们,丞相,六部尚书。”
  苏禾迅速应答:“是。”
  这刚过完寿诞,朝堂上也没什么事,顶多就是陈王和赵王起了些纷争,但这同先前的六子夺嫡风波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六子夺嫡风波陛下都没怎么管,这个……突然接到陛下召令的众人心里疑惑并猜测陛下此番的目的,但他们最终还是没想到陛下竟是想要这样。
  陈王他们都有些绷不住脸色,震撼又透着些喜意,怎么说呢,这要是换他们拥有这样的商路,不一定能将其作为国用,但是,昭武帝将其拿出来了,拿出来了好啊,羊毛制衣的商路在昭武帝手里,他们动不了一分一毫,昭武帝将其下放,让丞相搞羊毛制衣,让户部去和桑宁等国交涉谋取利益,这其中就有了他们插手的空间。
  而朝臣中,他们先是惊讶而后又恢复了平静,于他们而言,或许对陈王他们有着偏向,但,对于陛下,他们必须承认,陛下是一位好君主,外灭敌人,内免赋税。
  所以,起先震惊于陛下将这么大的利益变为了国有,即,用羊毛制衣去换其他国家的特产,随后觉得以陛下的作风,如此行事也不那么令人意外。
  唯有顾丛嘉,他在听到昭武帝这么说的时候是一点都不惊讶,反而朝昭武帝挤眉弄眼,眉梢挑起,眼睛里透露出一种,我就知道,所以我专门给你送了一间针对外邦权贵的铺子,怎么样,快夸我。
  昭武帝有些受不了的移开眼,可昭武帝不知道的是,他移开眼的时候是笑着的。
  不看顾丛嘉,昭武帝依然是那般冷淡的帝王:“户部与桑宁等国交涉的东西,其五分之一按钱财给秦王。”
  “是。”
  不管心中怎么想,起码现在,满朝文武,无一人提出有异议。
  首先,这条商路现在是陛下的,陛下愿意拿出来,让大规模搞这个,同桑宁等气候寒冷的国家交涉,去换他们的兵器又或是其他特有的东西,已然够好了,若陛下不愿意拿出来,陛下自己独占,怎么分都成,陛下都选择了拿出来,那给秦王五分之一他们谁没什么好说的。
  其次,这条商路原本是秦王送给陛下的!现在被陛下拿出来作为周朝同其他寒冷地域国家交换利益的筹码,从中分五分之一的利益按银钱给秦王有问题吗?没有一点问题!
  谁都没有什么好说的,昭武帝扫了一眼众人,正要让他们都退下,结果,工部这边不知道是谁说的,很小声,但,就那么多人,没人开口的时候,就一个人的声音真的很明显。
  每个人都听清了,他说的是,“满香街那边最近应该是日进斗金。”
  我天,站在前面的,除了顾丛嘉,其他人都回头了,这谁,都敢肖想陛下的产业了?!
  陈王他们脸上的震惊是那么明显,一看,工部,幸灾乐祸的眼神立马瞥向了赵王。
  陛下愿意将羊毛制衣的方法拿出来,让大周以此去换其他国家的特产,比如说桑宁强悍的铸造兵器的技术,换不来技术,换几千上万件削铁如泥的利器也好,又比如图特斯亚那边的一年两熟的农作物种子,这换会少一些,但肯定能换一点。
  这是陛下为大周发展强盛,心甘情愿,但是,那是专门特意送给陛下的铺子,属于是陛下的私库,这钱你敢要,让陛下拿出来?!
  工部左侍郎见这么多人都盯着他,脸色一白,他被陛下愿意拿出来羊毛制衣的方法给冲昏了头脑,又见最近满香街那边每日络绎不绝,据他所知,一件羊毛制衣最起码五万打底,这都是钱,就想着万一,陛下也愿意将这个拿出来呢……结果,他说完,没人附合,只有众人看向他像看傻子一样的眼神。
  昭武帝当下没多说什么,让退下了,魏王低着头行礼,嘴角弯起。
  顾丛嘉看着众人,没跟着一起出去。
  昭武帝:“你留下,是想让我夸你吗?”
  “那不然你不夸我吗?要不是我专门送了你一间能赚外邦权贵的钱的铺子,你就又没钱了,这不值得你夸我吗?”
  顾丛嘉叉腰,眼神是如此骄傲和理所当然。
  昭武帝哑然失笑,没有解释说自己本身就不缺钱,而是顺着顾丛嘉的话,“是,我该夸你,将我的心思猜的如此之准。”
  顾丛嘉为什么会提前送他一间能够赚外邦权贵钱的铺子,因为预判到他拿到羊毛制衣的方法后一定不会选择组建商队去其他国家专卖平民的羊毛制衣——一来,这样花费的人力物力太大了,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二来,昭武帝身为帝王,他拿到一种针对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地域寒冷国家的砝码,他自然要将其利益最大化,为大周谋取利益。
  昭武帝说出的时候,其他人最后是平静下来了,可起先却都是惊讶的,因为陛下很抠,他们难以相信这么大笔钱陛下就这样抛下了,或许不是抛下了,而是从私库转为了国库,这两者都是陛下的没错,但是,动用私库陛下可以随时随地不必过问任何人,动用国库却需要与朝臣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