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良久,冯贵才抬起头,声音变小了,“不知道啊,许是回老房子去了……”
冯贵模棱两可,他也说不清吴宛会去哪里,千禧只好作罢。
她出门时,恰巧冯贵遇上了熟人,打了个招呼,千禧缩到一旁听着。
那熟人热切问道,“冯哥怎么受伤了?又和媳妇打架了?”
“怎会!搬东西的时候砸到了!”冯贵道。
“那可得小心啊!冯哥,你这受伤了,前两天说好的帮吕姐弟弟搬东西还能成吗?”
“能!多大点事儿,可别和兄弟们讲我伤了,明日周哥那事儿我也照样去……”
“嫂子哪去了?怎么不来陪你?”
“她有事!生意忙呢,还要带孩子!可苦了她!”
后面对话大抵如此,听得出冯贵在这一片口碑挺好,一个好大哥的模样,人很勤快,哪家有忙他都帮,还挺爱面子,想必干货铺能做到如今,也有他一点功劳。
千禧默了默,这夫妻二人和离的代价很大,且不说钱财,光是这积累数十年的信誉,就足够捆绑二人。
但无论如何,都得找到吴宛,问问她的意愿。
千禧回了金玉署,找到了吴宛的户籍资料,舟山人,家被冲毁,迁至城中,世间除了冯贵和两个孩子,再无至亲。
冯贵说她许是回老房子,也就是舟山,这路她熟,江祈安的老家就在那附近,只是来回可能得过夜,她便与高士曹告知一番。
高粱声听了千禧要管的事,满脸不可置信,“千禧,算了吧,舟山远着呢!最近流民乱的很,你要是有个好歹,我怎么跟县令大人交代,怎么跟你公婆交代?”
千禧闻言,满是震惊,“啊?公婆那儿我会去交代,但这事跟祈安什么关系?”
高粱声也没法回答这个问题,无奈叹了口气,“千禧丫头……”
千禧不开心,虽说她是关系户,但也没想靠着江祈安的关系,在这金玉署被供着。
她拉下脸,跟高粱声好声好气地说,“高士曹,你不能这样想,若是我出了什么事,也跟你没有关系的,媒氏本就东奔西走,岚县周遭村落不少,我若不出门,怎么做事情?怎么知道哪家有些什么事?”
“高伯父,我娘以前为了说一桩亲,从这里到山里,一趟就是三日的时间,来来回回走了个把月,才将那亲事说成。”千禧又朝高粱声凑近了不少,小声说道,“整个金玉署,不能就我一人受您这般照顾,要让人听见了,多不好!”
原本高粱声还在为难,听到她的话,霎时眼睛一亮,要说受人照顾的,还真不只有她一个。
他朝屋内大喊一声,“长生,出来,来活了!”
千禧不解,怎么说到高长生了?
须臾,高长生从屋里倦倦的出来,还懒洋洋伸了个懒腰,眸中却有难得的光彩,“嗯?什么活儿?”
“你陪千禧去舟山。”高粱声转忧为喜,转头对千禧道,“千禧,最近的确很乱,主要是你太年轻,人又水灵,伯父我真怕出意外。你让长生陪你去,一路有个照应。”
千禧犹豫了一瞬,“长生不也忙么?”
“他不忙!”高粱声脱口而出。
见高长生也没有反驳,千禧只好应下,那夜在巷子里她也的确遇见了流民,这样的事情她也不想再遇见一次。
整个过程,高长生看起来平静,可高粱声却激动非常。
他不断给千禧交代什么,“千禧丫头,若是要过夜,记得给长生多加被褥,生火堆也行,别让他冷着,他不能吃辛辣之物,你看着他点……”
跟嘱咐小孩一样,千禧有些惊讶,她这是又带了个弟弟啊……
千禧一一应下。
去舟山的路经过千禧家门前,千禧回家向梁玉香告知一声。
梁玉香满脸担忧,却是不声不响为她收拾好了水囊干粮,又抓了一把灶灰抹在千禧脸上,“千禧,高士曹的担忧不无道理,你出门就打扮得灰扑扑的,不要那么显眼。”
“知道了,阿娘,你不要担心,舟山我常去!”
梁玉香仍旧担心,但是面上却是笑着,“千禧,一定要把吴娘子劝回来!办成这件事,阿娘给你做一顿好吃的!”
说完,递了一大包吃食给千禧,二人这才上路。
去舟山坐船最快,二人叫了一条乌篷船,躲在船篷里翻起了梁玉香给的包裹,包裹应有尽有,干粮,零嘴,水囊,药品,匕首,细绳,火折子,还有好几块手绢。
高长生从中捡了个柿饼,边吃边夸,“千禧,你还真是嫁了户好人家。”
“那是当然,我娘可是千芳,她给我选的人家一定是最好的。”
千禧可自豪,和高长生闲聊着,等抵达渡口时,零嘴已经吃了一半。
二人下了船,渐渐飘起了小雨,天地间雾濛濛一片,却是处处透着青绿,翠色逼人。
千禧深吸一口气,空气清新,她举目望去。
湖面涟漪点点漾开,一叶小舟在湖中划出波纹,船头站着一男子,一身黑衣,头戴斗笠,身材高大。
他撑着杆,不经意回眸,让千禧心头一颤。
第15章 相似背影千禧见那身影,熟悉又眷念……
千禧见那身影,熟悉又眷念,多年前,武一鸿就是撑着那么一条船出现在碧波江面,在她的双眸里划出涟漪。
她急切想凑近了看,险些一脚踩空,好在高长生拽住了她的胳膊。
高长生见她面色煞白,皱着眉头,眼神慌乱极了,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瞧见一条小舟,他不解地问,“瞧什么呢?”
“长生你瞧,他像不像武大哥!”千禧的语气急切,她很想证明她没有看错。
高长生以前也见过武一鸿,这会儿看着,身形相似,却又觉得不可能是武一鸿。
高长生不知该怎么宽慰思念丈夫的人,只支支吾吾地道,“是有些像……”
一回头,竟瞧见千禧已然泪流满面,脸上的碳灰都被哭花了,高长生一时话也不敢说,紧张吞咽着唾沫。
她用袖子擦了擦,挤出生硬笑意,“嗯……就是看着有些像…
…”
千禧说完,压抑着千头万绪,转身朝小径走去。
初次见到武一鸿,便是在那翠色无边的烟雨,武一鸿站在船头,麦色肌肤让他看起来意气风发,爽朗肆意,他笑起来眉眼飞扬,朗声问道,“小妹妹要搭船?”
千禧第一次见那么好看的少年,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又不显凶恶,像是要上天入地那般勇武。
她蹲在河边看迷了眼,表情变得呆呆的,也不搭腔,就这么看了他许久,将人看得不好意思了,忙低下头,嘴角扬起。
千禧笑出声,笑声如银铃,“头一回见哥哥,哥哥长得好看!哥哥以后都在这撑船?”
武一鸿红了脸,眼神逃避着,“嗯,小妹妹要坐船就来找我,我的船最快!”
那时的千禧十四岁,武一鸿十六。
千禧走着,回眸再看那烟波渺渺的湖面,那一叶小舟已不见踪影。
千禧深深吸了一口气,按捺下砰砰直跳的心,不过是身形相似,她知道,不可能是武一鸿的。
可有那么一刻,她希望这是真的。
*
舟山的路因为荒芜变得险峻,参天巨树郁郁苍苍,水汽氤氲,大白天也显得昏暗。
二人互相帮扶着,沿路问了好几个人,才问到吴宛的村庄。
山洪过后,大部分人都搬走了,却仍有人守着故土,将坍塌的房屋重建其起来,哪怕他们惧怕着下一次山洪的来临,却仍不敢离开。
除去对故土的眷恋,大抵都是因为贫穷。
抵达吴宛家门前时,天已经快黑了。
落败的小院里,杂草丛生,大部分房屋已经坍塌,只有一间房屋立着,墙上的土灰已然脱落,
千禧开始忐忑,若是吴宛没有回来,那她就找错了方向,平白耽误许多时间。
两人扒开杂草,没有一点人走过的痕迹,互相对视一眼,高长生摇头叹息,“看来吴宛没回来。”
千禧蹙眉,“她没有娘家人了,若是她真以为砍伤了冯贵,应当不会在城里逗留,那她能去哪儿?”
阴雨天气实在潮湿,即使裹着披风,也抵不住寒阴寒之气,若是没找到人,就算白跑一趟,千禧有些不甘心,“冯贵也是这个村的人,去他家瞧瞧!”
二人拿着一张久远的地图,却是在出门时傻眼,这处早已荒芜得没有道路可走,千禧为了不迷路,只能顺着地图,管不了路坎坷与否,遇到坡坎就爬上去,一身滚得全是泥。
千禧气喘吁吁,可比她先跌倒的却是高长生,他跌倒在路上,喘息声粗重。
刚到金玉署那天,千禧就发现了高长生的不正常,儿时他总是顽皮的,一张圆脸,眼睛黑亮,比她还讨人喜欢,但这次见到他,身高跟他差不多,看上去比她还瘦弱,眉宇间一股病气。
冯贵模棱两可,他也说不清吴宛会去哪里,千禧只好作罢。
她出门时,恰巧冯贵遇上了熟人,打了个招呼,千禧缩到一旁听着。
那熟人热切问道,“冯哥怎么受伤了?又和媳妇打架了?”
“怎会!搬东西的时候砸到了!”冯贵道。
“那可得小心啊!冯哥,你这受伤了,前两天说好的帮吕姐弟弟搬东西还能成吗?”
“能!多大点事儿,可别和兄弟们讲我伤了,明日周哥那事儿我也照样去……”
“嫂子哪去了?怎么不来陪你?”
“她有事!生意忙呢,还要带孩子!可苦了她!”
后面对话大抵如此,听得出冯贵在这一片口碑挺好,一个好大哥的模样,人很勤快,哪家有忙他都帮,还挺爱面子,想必干货铺能做到如今,也有他一点功劳。
千禧默了默,这夫妻二人和离的代价很大,且不说钱财,光是这积累数十年的信誉,就足够捆绑二人。
但无论如何,都得找到吴宛,问问她的意愿。
千禧回了金玉署,找到了吴宛的户籍资料,舟山人,家被冲毁,迁至城中,世间除了冯贵和两个孩子,再无至亲。
冯贵说她许是回老房子,也就是舟山,这路她熟,江祈安的老家就在那附近,只是来回可能得过夜,她便与高士曹告知一番。
高粱声听了千禧要管的事,满脸不可置信,“千禧,算了吧,舟山远着呢!最近流民乱的很,你要是有个好歹,我怎么跟县令大人交代,怎么跟你公婆交代?”
千禧闻言,满是震惊,“啊?公婆那儿我会去交代,但这事跟祈安什么关系?”
高粱声也没法回答这个问题,无奈叹了口气,“千禧丫头……”
千禧不开心,虽说她是关系户,但也没想靠着江祈安的关系,在这金玉署被供着。
她拉下脸,跟高粱声好声好气地说,“高士曹,你不能这样想,若是我出了什么事,也跟你没有关系的,媒氏本就东奔西走,岚县周遭村落不少,我若不出门,怎么做事情?怎么知道哪家有些什么事?”
“高伯父,我娘以前为了说一桩亲,从这里到山里,一趟就是三日的时间,来来回回走了个把月,才将那亲事说成。”千禧又朝高粱声凑近了不少,小声说道,“整个金玉署,不能就我一人受您这般照顾,要让人听见了,多不好!”
原本高粱声还在为难,听到她的话,霎时眼睛一亮,要说受人照顾的,还真不只有她一个。
他朝屋内大喊一声,“长生,出来,来活了!”
千禧不解,怎么说到高长生了?
须臾,高长生从屋里倦倦的出来,还懒洋洋伸了个懒腰,眸中却有难得的光彩,“嗯?什么活儿?”
“你陪千禧去舟山。”高粱声转忧为喜,转头对千禧道,“千禧,最近的确很乱,主要是你太年轻,人又水灵,伯父我真怕出意外。你让长生陪你去,一路有个照应。”
千禧犹豫了一瞬,“长生不也忙么?”
“他不忙!”高粱声脱口而出。
见高长生也没有反驳,千禧只好应下,那夜在巷子里她也的确遇见了流民,这样的事情她也不想再遇见一次。
整个过程,高长生看起来平静,可高粱声却激动非常。
他不断给千禧交代什么,“千禧丫头,若是要过夜,记得给长生多加被褥,生火堆也行,别让他冷着,他不能吃辛辣之物,你看着他点……”
跟嘱咐小孩一样,千禧有些惊讶,她这是又带了个弟弟啊……
千禧一一应下。
去舟山的路经过千禧家门前,千禧回家向梁玉香告知一声。
梁玉香满脸担忧,却是不声不响为她收拾好了水囊干粮,又抓了一把灶灰抹在千禧脸上,“千禧,高士曹的担忧不无道理,你出门就打扮得灰扑扑的,不要那么显眼。”
“知道了,阿娘,你不要担心,舟山我常去!”
梁玉香仍旧担心,但是面上却是笑着,“千禧,一定要把吴娘子劝回来!办成这件事,阿娘给你做一顿好吃的!”
说完,递了一大包吃食给千禧,二人这才上路。
去舟山坐船最快,二人叫了一条乌篷船,躲在船篷里翻起了梁玉香给的包裹,包裹应有尽有,干粮,零嘴,水囊,药品,匕首,细绳,火折子,还有好几块手绢。
高长生从中捡了个柿饼,边吃边夸,“千禧,你还真是嫁了户好人家。”
“那是当然,我娘可是千芳,她给我选的人家一定是最好的。”
千禧可自豪,和高长生闲聊着,等抵达渡口时,零嘴已经吃了一半。
二人下了船,渐渐飘起了小雨,天地间雾濛濛一片,却是处处透着青绿,翠色逼人。
千禧深吸一口气,空气清新,她举目望去。
湖面涟漪点点漾开,一叶小舟在湖中划出波纹,船头站着一男子,一身黑衣,头戴斗笠,身材高大。
他撑着杆,不经意回眸,让千禧心头一颤。
第15章 相似背影千禧见那身影,熟悉又眷念……
千禧见那身影,熟悉又眷念,多年前,武一鸿就是撑着那么一条船出现在碧波江面,在她的双眸里划出涟漪。
她急切想凑近了看,险些一脚踩空,好在高长生拽住了她的胳膊。
高长生见她面色煞白,皱着眉头,眼神慌乱极了,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瞧见一条小舟,他不解地问,“瞧什么呢?”
“长生你瞧,他像不像武大哥!”千禧的语气急切,她很想证明她没有看错。
高长生以前也见过武一鸿,这会儿看着,身形相似,却又觉得不可能是武一鸿。
高长生不知该怎么宽慰思念丈夫的人,只支支吾吾地道,“是有些像……”
一回头,竟瞧见千禧已然泪流满面,脸上的碳灰都被哭花了,高长生一时话也不敢说,紧张吞咽着唾沫。
她用袖子擦了擦,挤出生硬笑意,“嗯……就是看着有些像…
…”
千禧说完,压抑着千头万绪,转身朝小径走去。
初次见到武一鸿,便是在那翠色无边的烟雨,武一鸿站在船头,麦色肌肤让他看起来意气风发,爽朗肆意,他笑起来眉眼飞扬,朗声问道,“小妹妹要搭船?”
千禧第一次见那么好看的少年,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又不显凶恶,像是要上天入地那般勇武。
她蹲在河边看迷了眼,表情变得呆呆的,也不搭腔,就这么看了他许久,将人看得不好意思了,忙低下头,嘴角扬起。
千禧笑出声,笑声如银铃,“头一回见哥哥,哥哥长得好看!哥哥以后都在这撑船?”
武一鸿红了脸,眼神逃避着,“嗯,小妹妹要坐船就来找我,我的船最快!”
那时的千禧十四岁,武一鸿十六。
千禧走着,回眸再看那烟波渺渺的湖面,那一叶小舟已不见踪影。
千禧深深吸了一口气,按捺下砰砰直跳的心,不过是身形相似,她知道,不可能是武一鸿的。
可有那么一刻,她希望这是真的。
*
舟山的路因为荒芜变得险峻,参天巨树郁郁苍苍,水汽氤氲,大白天也显得昏暗。
二人互相帮扶着,沿路问了好几个人,才问到吴宛的村庄。
山洪过后,大部分人都搬走了,却仍有人守着故土,将坍塌的房屋重建其起来,哪怕他们惧怕着下一次山洪的来临,却仍不敢离开。
除去对故土的眷恋,大抵都是因为贫穷。
抵达吴宛家门前时,天已经快黑了。
落败的小院里,杂草丛生,大部分房屋已经坍塌,只有一间房屋立着,墙上的土灰已然脱落,
千禧开始忐忑,若是吴宛没有回来,那她就找错了方向,平白耽误许多时间。
两人扒开杂草,没有一点人走过的痕迹,互相对视一眼,高长生摇头叹息,“看来吴宛没回来。”
千禧蹙眉,“她没有娘家人了,若是她真以为砍伤了冯贵,应当不会在城里逗留,那她能去哪儿?”
阴雨天气实在潮湿,即使裹着披风,也抵不住寒阴寒之气,若是没找到人,就算白跑一趟,千禧有些不甘心,“冯贵也是这个村的人,去他家瞧瞧!”
二人拿着一张久远的地图,却是在出门时傻眼,这处早已荒芜得没有道路可走,千禧为了不迷路,只能顺着地图,管不了路坎坷与否,遇到坡坎就爬上去,一身滚得全是泥。
千禧气喘吁吁,可比她先跌倒的却是高长生,他跌倒在路上,喘息声粗重。
刚到金玉署那天,千禧就发现了高长生的不正常,儿时他总是顽皮的,一张圆脸,眼睛黑亮,比她还讨人喜欢,但这次见到他,身高跟他差不多,看上去比她还瘦弱,眉宇间一股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