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墨宝和卷毛她肯定要带着的。
  三黄……三黄见她一副要出远门的样子,立刻想起自己上次被撇下,当即飞到她肩头,紧紧抓着她的肩膀。
  “嘎!”
  ——休想将小爷扔下。
  冯清岁只好将它也带上。
  至于养在隔壁院子里的祁御送她的那群信鸽,因担心换了地方会让鸽子迷惑,日后混淆目的地,她便留了下来。
  被爱宠毫不犹豫抛弃、只能和某个讨厌小鬼留下的信鸽相处的纪长卿:(;一_一)
  宗老夫人一早就盼着能和外孙女多相处相处,恨不得让外孙女和她住一块。
  冯清岁却是想到什么,婉拒道:“我养了狗,又养了鸟,怕扰您休憩,还是自己住一处吧。”
  宗老夫人年纪大了,睡眠确实不怎么好,一两个时辰便会醒一次,若是睡觉中途被打断就很难接着睡。
  闻言只好道:“那你便住我隔壁的梅香苑,那院子是你姑祖母出阁前住过的,景致很好。”
  冯清岁点头:“好。”
  她带着五花和两狗一隼住了进去。
  宗老夫人又给她拨了几个丫鬟婆子,道:“她们都是宗府家生子,我仔细挑选过的,采蓝擅女红,沉香会看账,灵犀擅梳妆打扮,妙珠会烹茶调香插花……你要是用得惯,就带到纪府去。”
  冯清岁顿时明白,这是给她准备的陪房。
  她感激道:“谢谢外祖母。”
  “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谢。”宗老夫人嗔笑,“你可是宗家的大小姐,千万别跟外祖母客气。”
  冯清岁重重点头:“好。”
  梅香苑里刚好种了一株腊梅花,冯清岁不用特地采买,都有花赏。
  宗家各位舅母和表弟表妹都是活泼好动之人,今儿喊她去溜冰,明儿带她去赏雪,后天伴她去爬山。
  她应接不暇,把某人彻底抛在脑后。
  可怜纪长卿,在府里等了一天、两天、三天,也没见某人回来找他开小灶。
  一打听,发现她和一众表弟妹玩得不亦乐乎,每天倒头就睡,念都不带念他一句。
  气得连夜爬墙。
  他潜进梅香苑之时,冯清岁刚洗漱完毕,坐在桌边写札记。
  鼻尖忽而飘来一阵卤肉香。
  她抬起头,问五花:“你方才出府买了卤鸭?”
  五花吸了吸鼻子,摇头道:“没有。”
  “难道是外祖母院里飘来的?”
  冯清岁暗自嘀咕。
  老太太大晚上吃肉怕是不好克化……
  刚琢磨着是不是明儿给外祖母开个消食方子,耳边便传来“叮”一声。
  像是有石子砸在窗户上。
  她扭头看去,和一双幽暗的眼眸对上。
  “二爷?”
  她惊奇道。
  “你怎么来了?”
  还不走寻常路,一看就是翻墙进来的。
  纪长卿不欲惊动宗府丫鬟,纵身跃入屋内,把手中食盒放到桌上,轻描淡写道:“卤了点鸭子,吃不完,送点给你做宵夜。”
  冯清岁眉开眼笑:“好久没吃二爷的手艺了,这几日怪想念的。”
  随即打开食盒。
  鸭脖、鸭翅、鸭爪、鸭舌……一层一样,满满当当。
  她脸上笑容又浓了几分。
  “二爷吃过没有?”
  “吃过了。”
  冯清岁于是分了一半给五花,而后招呼纪长卿坐下,边吃边问起戚氏和纪府众人。
  纪长卿一一答完,欲言又止地看着她。
  “二爷有事要说?”
  她挑眉问道。
  纪长卿:“……没有。”
  连顺子和那讨厌鬼留下的信鸽都问了,就是没有问他,╮(╯_╰)╭。
  冯清岁啃完鸭子,净了手,取了两罐药茶出来,递给他。
  “听燕驰说二爷这几天都忙到很晚,配了点降火茶给二爷,二爷日后还是早些歇息为好。”
  纪长卿:咦?
  第251章 粮种
  降火茶还没喝,纪长卿的心头火就熄了。
  “谢谢。”
  他平静接过,微微勾起的唇角却泄露了一丝情绪。
  不过这份喜悦没能维持太久。
  告别时,冯清岁道:“二爷日后还是别给我送宵夜了。”
  纪长卿:“?”
  “你是怕宗家护卫发现吗?放心,他们发现不了我的踪影。”
  冯清岁摇头。
  “前天锦绣阁的绣娘刚来量了尺寸,若是我这几个月吃胖了,就穿不下嫁衣了。”
  纪长卿:“……”
  没了送宵夜这个借口,他还怎么来见她?
  一眼看出他心声的冯清岁笑道:“我明天就回纪府看娘。”
  回纪府。
  看娘。
  这俩词组瞬间抚平纪长卿心头的躁郁。
  “好。”
  他不动声色道。
  “你大概什么时辰回去?”
  “下午。”
  那他回府还见得着。
  纪长卿带着满腔愉悦回府。
  睡前特地泡了一壶降火茶。
  翌日,百官惊奇发现,前两日跟个煞神似的摄政王,今日居然变成了弥勒佛。
  有人暗戳戳跟百福打听:“王爷遇到开心事了?”
  百福眨了眨眼:“可能是喝的降火茶奏效了。”
  那人眼前一亮。
  “降火茶?哪家药铺的?本官这几天刚好躁得很,想捡两副降火药吃。”
  百福:“……”
  没有要推介药茶的意思。
  纪长卿下朝后,早早阅完奏折,回府洗手作羹汤。
  冯清岁和戚氏聊了一下午,又吃过纪长卿做的晚膳,方回宗府。
  感觉自己过上了有生以来最平静的日子。
  “原来这就是岁月静好。”
  她站在廊前,看着暗夜里散发着幽香的腊梅花,轻声喟叹。
  也不知这份静好能持续多久。
  飘摇惯了的人,骤然安稳下来,竟有几分不习惯。
  “看来安稳也需要适应。”
  她喃喃自语。
  一旁的五花附和道:“没错,刚被你救下时,我也适应了好久。”
  冯清岁:“???”
  “你适应什么?不是记忆一片空白吗?”
  五花道:“虽然我脑子没有记忆,但身体有,躺在床上睡觉怪不习惯的,总觉得我应该睡在房梁上,而且总是一个时辰醒一次。”
  冯清岁:“……”
  可怜的孩子。
  以前也不知跟了什么主子,被如此苛待。
  “现在能睡好吗?”她问道。
  五花点头:“现在只要不在野外,我能一觉睡到天亮。”
  冯清岁轻笑:“咱们都早点睡。”
  “嗯!”
  日子一天天流逝,眨眼便到新年。
  冯清岁进宫和师父拜了年,两人商量了一下新年的计划,准备在太医院增加一个防疫司,先从防治疫病开始,提高百姓的存活率。
  “慈幼院已经有了,还得开设养老局。”
  第五轻轻道。
  “有了养老局,那些流落街头的孤寡老人就有了去处。”
  不过如今国库紧张,想要做慈善,需要开源才行。
  “得先找到高产的粮种。”
  先解决温饱,有了富余,才能推动手工业发展,积累更多社会财富,造福于民。
  冯清岁问道:“您说的高产粮种是指?”
  “红薯、玉米、土豆这几样,大熙本土没有,得下南洋甚至西洋寻找,才可能找到。”
  那就要出海才行。
  冯清岁心道。
  大熙原本有不少船队出海经商,但因海盗横行,太祖在位期间便禁了出海贸易,只许番邦朝贡。
  若要取消海禁,怕是得先解决海盗。
  要解决海盗,得先训练水师。
  水师要强大,得配备坚船利炮,要发展造船业,制造大炮……
  师徒俩说完,将事情一划拉,列了个清单,交给纪长卿。
  纪长卿看完清单:(°ー°〃)
  忙不完。
  根本忙不完。
  他到底为什么要接下大熙这个烂摊子?安安分分当丞相不好吗?每天就抄抄家,炒炒菜,闲来还能画个画,逗个鸟。
  哪像现在,忙得连睡觉的功夫都没有。
  冯清岁见他生无可恋,宽慰道:“这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咱们慢慢来,一代人完不成,那就交给下一代。”
  纪长卿:“……”
  下一代……
  成亲都遥遥无期,下一代什么时候能接过他的担子?
  他无意识瞄了眼某人小腹。
  冯清岁:“……”
  没忍住,敲了这厮一个棒栗子。
  “八字还没一撇呢,就想压榨孩子?”
  纪长卿回过神来,忙移开视线,脖颈瞬间飘红。
  他就是随便想了一下。
  没有想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