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若知道纪长卿别有二心,定不复信任,纪家除了一个纪长卿,再无人有出息,只要他失了圣宠,就是落水狗,想打就打。
  然而她这番挑拨离间没起任何作用,皇帝召了御林军统领进来,命他率人搜查东宫和荣昌侯府。
  御林军统领奉命离开后,又吩咐宫人:“将太子带去芳华殿,在荣昌侯府的命案查清之前,不许太子接触任何人。”
  皇后险些崩溃。
  “陛下!您不能因为一个孩子的胡言乱语就质疑太子,他是储君,不能坏了名声!”
  皇帝平静地看着她:“皇后若是怕太子孤单,也可以住到芳华殿陪他。”
  皇后噤了声。
  把事情一一安排妥当后,皇帝问花菱:“你想留在宫里吗?”
  花菱抱住纪长卿腿脚,摇了摇头。
  皇帝挥手:“走吧。”
  纪长卿躬身:“臣告退。”
  他抱着花菱出了宫。
  冯清岁和五花在车上都快把炭烧完了,还不见纪长卿出宫,正犹豫要不要先回府取炭,便听见宫门打开。
  她赶紧沏了壶茶。
  等纪长卿一上车,从他怀里接过已经睡过去的孩子后,便道:“二爷先喝杯热茶。”
  纪长卿瞥了她一眼。
  这人有求于人的时候,倒是格外殷勤。
  冯清岁耐着性子,等他喝了两盏茶,方问道:“怎么样?”
  纪长卿将勤政殿的事大致说了,冯清岁疑惑:“太子妃怎么那么快知道荣昌侯府的事?”
  “我让人传到她耳中的。”
  冯清岁恍然大悟:“原来那只信鸽是往宫里送信。”
  又奇道:“你让花菱修眉毛做什么?”
  纪长卿轻笑:“你知道吴贵妃怎么入宫的吗?”
  冯清岁摇头。
  她只知道吴贵妃是庶民出身,其他一无所知。
  “吴贵妃是陛下端午节率群臣去山里为太后采药遇见的农女,陛下只见了她一面,就把她带回宫中,封了妃位。”
  “后来宫中新进妃嫔,容貌多少和吴贵妃有相似之处。”
  “人人以为陛下好这一款长相,却不知,吴贵妃和这些妃嫔,都长得像他年少时的挚爱。”
  第54章 吝啬鬼还是那个吝啬鬼
  冯清岁听得一阵无语。
  “他的挚爱是谁?”
  纪长卿摇头:“不知是谁,隐约听说是个医女,曾救过他的命,后来背弃了他,他耿耿于怀又念念不忘。”
  说完似乎想到什么,斜睨了眼冯清岁,唇角溢出一抹笑容。
  冯清岁:“???”
  救死扶伤是医者的天职,忠诚可不是!皇帝的挚爱背不背叛,跟她有什么关系?
  想歧视她们医女不成?
  她冷眼瞪了回去。
  纪长卿噙着笑道:“据说慈幼院是那位医女曾经提出的设想,陛下登基第一年就在京城设了慈幼院,后来各地也陆续开办。”
  “我见过吴贵妃,花菱的五官和她颇为相似,只是眉形大不相同,便让五花修了一下,以便看起来更像。”
  和那些仅剩残骸的不知名孩子比起来,显然一个出自他为实现挚爱心愿而设立的慈幼院,又长得和挚爱相似的孩子的悲惨遭遇,更能勾起他的怒火。
  冯清岁心中止不住冷笑。
  不代入挚爱就感受不到个中残忍是吗?
  真是个“深情”人。
  难怪挚爱要跑。
  “不过你也别抱太大期望。”纪长卿提醒,“就算他查出太子罪行,出于对皇室颜面的维护,也会全部推到韩瑞轩身上,等风头过去再另寻理由废了太子。”
  冯清岁点头:“我明白。”
  能废就行。
  历史是由胜者书写的,只要太子沦为败者,做过的恶行迟早会被大书特书写在史书上,被千夫所指,万民唾弃。
  她由衷感谢道:“辛苦二爷了,明儿我好好炖个汤,犒劳犒劳二爷。”
  纪长卿:“……”
  这人除了炖补汤就不会别的表达谢意的方法了吗?
  “别折腾了。”他没好气道,“脸都冻红了,有空不如自己多休息一下。”
  “好,听二爷的。”
  冯清岁眯眼笑道。
  不要就算了,她也就随口一说。
  事情一如纪长卿所料,荣昌侯府的命案传开后,京兆尹很快给出调查结果:
  湖底打捞上来的六十六具尸骸,乃荣昌侯世子韩瑞轩生前或拐骗或掳掠至侯府客院,凌虐致死的孩童的,其中大部分孩童是慈幼院的孤儿,小部分出自普通人家。
  皇帝震怒,下旨斩杀所有涉事人员,褫夺韩瑞轩世子封号,取消荣昌侯府世袭资格。
  另外命人开辟墓园,妥善安葬这六十六个亡童,立碑铭记。
  旨意一出,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赞苍天有眼,皇帝英明。
  唯有乔真真心有余悸。
  差一点。
  就差那么一点,她就落入韩瑞轩手中,成为或喂鱼或喂狗的饲料,死不瞑目。
  “真真,你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结识了纪大夫人。”
  樊氏如此感慨。
  乔真真深以为然。
  她做过的最正确选择,就是听了纪大夫人医术奇绝的消息后,请她看了病。
  “妈妈,你说我该怎么感谢纪大夫人才好?”
  “报恩不必急于一时,等纪大夫人用得上你时,你再出力。”
  樊氏笑道。
  “明儿就是除夕了,先好好送份年礼过去。”
  乔真真征询过她的意见后,从自己收藏的花香墨里选了十块最难得的,加上两套拍卖来的翡翠头面和几样难得的南方鲜果,一并送去纪府。
  其实若是按乔真真自个的意思,她是想送金条或者金饰的。
  但樊妈妈说人家高门大户不收这等俗物,她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无所知的冯清岁:我很乐意做个俗人的!
  冯清岁平时动用笔墨,要写也是写药方,用不上那么多墨,收到乔真真的礼后,便借花献佛,将那些花香墨转送给了纪长卿。
  纪长卿看到装在精工雕刻的檀木盒里的十块名贵香墨,还当冯清岁转了性子,知道投人所好了。
  做年夜饭时格外卖力。
  做了满满一桌菜。
  冯清岁只恨自己胃小,一道菜吃不了几口。
  “吃不下就别吃了。”纪长卿见她吃撑了还要动筷子,好笑道,“又不是断头饭,吃了这顿没下顿。”
  戚氏瞪他:“怎么说话的?明日初一你要还胡说八道,当心我赶你出门。”
  冯清岁依依不舍地放下筷子。
  “等年后二爷上朝,我得一天吃一顿才行了。”
  戚氏当她想减重呢,嗔笑道:“就你这几斤肉,就是天天海吃海喝,也胖不到哪去。”
  冯清岁回道:“娘,饿的时候吃东西才香,不饿一饿,我这过年时被二爷养刁的胃口可怎么吃得下东西?”
  戚氏哈哈大笑。
  纪长卿勾了勾唇,小骗子认真讨人欢心的时候,还是很讨喜的。
  这股愉悦感一直持续到夜里燕驰来向他禀报。
  ——弄明白冯清岁的身份和留在府里的目的后,他本想撤了盯梢,但又怕她无法无天,不知闯出什么祸事来,就还是让燕驰跟着。
  听到燕驰说那花香墨是乔真真送来的年礼后,他勾起的唇角拉成了一条直线。
  吝啬鬼还是那个吝啬鬼。
  啧。
  冯清岁的愉悦心情也只持续到鞭炮声响,焰火升空。
  纪府地段很好,站在庭院里,就能饱览各高门大户燃放的盛大焰火。
  不像在慈幼院那会,只能远远看着。
  那一朵又一朵瞬间绽放又急速凋零的烟花前赴后继地照亮夜空时,她想起了箱子里收着的那幅画,想起了那幅画上的全家福。
  要是姐姐,小与,姐夫都还在,该多好。
  他们就能一起看烟花了。
  她静静仰着头,任泪水划过脸侧,又吹干在寒风里。
  直到烟花越开越少,夜空重归静寂,星星再次明亮起来。
  她转身回房。
  姐姐的祝语在脑海回荡。
  “岁岁,又长大一岁了,要快高长大,平安喜乐呀。”
  -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文武百官聚集在太和殿广场,向皇帝齐声恭贺:“祝陛下新年吉祥,龙体安康,国运昌隆,万民归心!”
  皇帝接受叩礼,赐了茶后,没有即刻让他们退散,而是宣布了一个消息。
  “即日起,皇长子赵必翔辞让太子之位,前往安国寺剃度,出家修行,为天下万民祈福。”
  第55章 那颗牙齿,是你打掉的
  文武百官不管是否赴宴,都对荣昌侯府喜宴那晚发生之事一清二楚,知道现场受到孩子指控的人,是太子而非韩世子。
  所以哪怕官府宣告韩瑞轩才是罪魁祸首,他们也未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