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老妇人的儿子上前就要去抓江晚吟,被紫烟眼疾手快的一把拧住胳膊。
“咔嚓”一声,胳膊断了。
江晚吟下意识的就往卢素琴身后躲,老妇人则是肝胆俱裂的看着自己儿子的胳膊被人拧断。
“我去拿我去拿。”她连忙进屋,再出来时手上拿着一张泛黄的纸。
“江晚吟,撕了那张纸跟我走,日后你只是江晚吟,谁也不能再胁迫你。”
卢素琴满脸激动的一把夺过那张身契,颤抖的递给江晚吟。
虽然这份身契没有得到官府的认可,可它确实活生生的折磨了江晚吟许多年。
江晚吟手指僵硬的接过自己卖了二两银子的身契,眼中全是悲怆,最终眼泪伴随着笑容,一把撕了个粉碎。
“走吧。”徐如笙隔着车帘轻声说道。
老妇人伸手想说什么,被紫烟一个眼神扫过去,立刻软了腿瘫在地上。
卢素琴搀扶着江晚吟上了马车,江晚吟这才发现,马车里坐着一个年纪尚小的姑娘和一个容貌俊秀的少年公子,一旁还有一个蓝色衣服不知道是什么身份的女子。
“蓝彩,你去找老白的弟兄们,无论是抢劫也好,意外也罢,那个老婆子和她儿子,还有江晚吟的舅舅舅母,都要死得干干净净的。”
“那老妇人不是个善茬,我带走了江晚吟,她肯定要去找江晚吟的舅舅要说法,就在路上动手吧。”
“找到江家舅舅舅母的地方,盯着他们,找个机会动手吧。”
江晚吟一脸震惊的看着眼前的少女云淡风轻的吩咐,杀人于她而言,好像是街边买了一个首饰一样。
“怎么?”徐如笙抬眼望着她,“心软了?”
“不,”江晚吟急忙出声,“我是怕小姐你反悔了。”
徐如笙闻言一笑,眼神充满了愉悦,真好啊,又是个刚毅果断的女子。
蓝彩随着马车进城,便直奔老白的地盘,徐如笙则是带着江晚吟和卢素琴一路去了书院。
“你什么时候给书院取了名字?”温栩笑着说道。
“刚刚。”
“既然这样,回头我让人写好匾额挂上去。”温栩眉眼含笑。
徐如笙却摇头,“不,要表哥亲自写。”
温栩想了想,“倒也不是不可以。”
马车到了碧山书院,徐如笙对两人说道,“书院的院长应征原本是有三个人,既然如今只有你们二人了,你们又情同姐妹,谁做院长,谁做副院长,便由你们决定吧。”
“以后溪山书院便由你们二人掌管,三个月为试用的时间,倘若你们干的不好,我会再重新找人。”
两人忙道,“小姐放心,我们会竭尽全力的。”
徐如笙微微点头,抬脚便往里面走。
她带着两人绕着书院走了一圈,随后坐在正堂的椅子上,手旁放着笔墨纸砚。
“日后我不会再来书院了,我要离开京城一段时间,每个月十号拿着书院的开支账册去华韵坊找姓赵的掌柜领取银子。”
“有两点你们要记住了,第一,书院只请女先生,只收女弟子;第二,只收穷苦人家的孩子。”
起初来应征的时候,卢素琴和江晚吟心中便大约猜到,这个书院会打破先例收女弟子,可没想到是只收女弟子。
“小姐,穷苦人家饭都吃不起,怎么会让家里的女儿来读书认字呢?”
江晚吟有些担忧。
“好办,”徐如笙答道,“银钱一分不收,食宿全部由书院负责,我还可以给他们父母十两银子,但是收了我银子的人家,便算是和女儿断绝了关系。”
“书院的教学内容,不教女德女戒,教四书五经,教春秋战国,国子监的男弟子学什么,我们溪山书院的女弟子便学什么。”
“每年举行一次考试,合格者继续学习,不合格者,便在医学,算数,武术,膳食中任选一,作为以后谋生的工具。”
“这个主意很好,有些人天生便读不进去书,比如阿棉,但阿棉在习武上确实十分的有天分。”温栩十分赞同的点头。
卢素琴和江晚吟确是听的目瞪口呆,别的不说了,光是这银子,这得花多少银子?
徐如笙似乎知道两人心中所想,粲然一笑,“银钱不用担心,每个月只需按照我说的去领银子就好。至于书院的安全,也无需担心,我已经吩咐我的朋友,会暗中保护大家,如果遇上有人上门闹事,能打发的便打发了,若是处理不好的,去找元启公主便是。”
元启公主?!
“小姐......”卢素琴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狂跳,她努力压制住自己的情绪,咽了一下口水,“小姐您是?”
徐如笙云淡风轻,“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要把书院管好,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去对待这里的每一个孩子,你们不会的就去学,学不会的就找会的人来做,书院越来越好,你们也会越来越好。”
江晚吟率先点头,她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能继承父亲的遗愿,她以为自己这辈子的归宿就是被那个老虔婆打死在家里,没想到人生还能有这样逃出生天的机会,她一定会拼命全力经营好书院,不为别的,只为那些女孩子不要重蹈她的覆辙。
卢素琴也是激动的不能自己,天知道她的日子多艰难,丧夫丧子,娘家回不去,夫家容不下她,本来无路可走的人突然绝路逢生。
“紫烟,给她们拿五百两银子。”徐如笙示意。
卢素琴看着那个叫紫烟的丫鬟面不改色的掏出五张一百两的银票递给她,她愣是没敢接。
“小姐给的快拿着。”紫烟催促。
“这是给你们的第一笔银子,后续一应事宜都交给你们,我会让紫烟每三日来一次,有什么问题你们和她说,当然了,我也会让她观察你们的能力,若是我觉得你们胜任不了,会立刻找人换掉你们。”
出了溪山书院,徐如笙长吐了一口气,转头看着温栩,眼神发亮,“表哥,你说我会不会培养出大启的第一个女状元出来。”
温栩先是一愣,眉梢微抬,“你建立书院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些女子去科举?”
“是。”徐如笙答得极快。
第101章护国寺
溪山书院的事情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徐如笙也能松一口气,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她叫上了温栩,一同去了护国寺。
马车缓缓行驶在街道上,外面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徐如笙忍不住掀开马车的一角。
“有时间我带你出来逛逛。”温栩看着徐如笙忍不住笑了起来。
徐如笙放下车帘,转身笑着确认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自然。”
护国寺建立在京郊最高的山上,马车是没有办法上去的,纵然是皇帝来了,也得一步步的往上走。
徐如笙一边喘气一边暗骂,什么破庙要建得这么高?难道非要高才显得与众不同么?
那个老秃驴,住在这么高的山上,还能在山下寻花问柳,弄出一个孩子来,男人果然没有一个好东西。
“我来背你吧。”温栩一脸心疼的看着生无可恋的徐如笙。
徐如笙一咬牙,“我自己爬。”
爬过大约几千个台阶,总算是上去了,上面倒是豁然开朗,护国寺的大门金壁辉煌,连大门的铜扣远远看着都仿佛镀上了一层金粉。
“有病啊。”徐如笙鄙夷的骂道,不过想起自己刚重生时的那个白胡子老头,她又觉得,所谓佛门道家,符合她以往的评价,眼瞎!
护国寺虽然建的非常高,但作为大启的皇家寺庙,香火十分的旺盛,且来往的皆是达官贵人。
徐如笙和温栩才进门,便看到一个绿衣服丫鬟正和一个小沙弥说话:
“这位小师傅,我家小姐已经连着五天每日爬这么高的阶梯上来了,真的不能见法师一面么?”
小沙弥双手合起十,“法师说过,有缘自然能见面,施主请回吧。”
“缘?多少缘?”徐如笙上前笑道,“法师是要缘,还是要钱?”
徐如笙如此直白的话,说的小沙弥万分错愕,“施主莫要胡说,出家人......”
“行了,”徐如笙打断他的话,十分不客气道,“去告诉老秃驴,我是前段时间给他写过信的人。”
小沙弥一愣,徐如笙不耐烦的挥手,“你只管去,他会见我的。”
待小沙弥离去后,旁边的女子才十分鄙夷的说道,“你这样,法师会见你么?我日日爬几千道台阶,他都不肯见我一面。”
徐如笙皱眉,“你为何非要见她不可,我看你与我年纪相差不大,有什么事情是非要求神拜佛才能解决的么?”
那女子高傲的昂着头,“我是从外地刚进京城的,听说这护国寺一般人是进不来的,既然你能来,那你家中也有人在朝中为官?”
徐如笙眨眨眼,说了一句,“我二叔是一州刺史。”
“那你父亲呢?”女子听到徐如笙的话说,眼神开始有些放肆起来,上下打量着徐如笙。
“咔嚓”一声,胳膊断了。
江晚吟下意识的就往卢素琴身后躲,老妇人则是肝胆俱裂的看着自己儿子的胳膊被人拧断。
“我去拿我去拿。”她连忙进屋,再出来时手上拿着一张泛黄的纸。
“江晚吟,撕了那张纸跟我走,日后你只是江晚吟,谁也不能再胁迫你。”
卢素琴满脸激动的一把夺过那张身契,颤抖的递给江晚吟。
虽然这份身契没有得到官府的认可,可它确实活生生的折磨了江晚吟许多年。
江晚吟手指僵硬的接过自己卖了二两银子的身契,眼中全是悲怆,最终眼泪伴随着笑容,一把撕了个粉碎。
“走吧。”徐如笙隔着车帘轻声说道。
老妇人伸手想说什么,被紫烟一个眼神扫过去,立刻软了腿瘫在地上。
卢素琴搀扶着江晚吟上了马车,江晚吟这才发现,马车里坐着一个年纪尚小的姑娘和一个容貌俊秀的少年公子,一旁还有一个蓝色衣服不知道是什么身份的女子。
“蓝彩,你去找老白的弟兄们,无论是抢劫也好,意外也罢,那个老婆子和她儿子,还有江晚吟的舅舅舅母,都要死得干干净净的。”
“那老妇人不是个善茬,我带走了江晚吟,她肯定要去找江晚吟的舅舅要说法,就在路上动手吧。”
“找到江家舅舅舅母的地方,盯着他们,找个机会动手吧。”
江晚吟一脸震惊的看着眼前的少女云淡风轻的吩咐,杀人于她而言,好像是街边买了一个首饰一样。
“怎么?”徐如笙抬眼望着她,“心软了?”
“不,”江晚吟急忙出声,“我是怕小姐你反悔了。”
徐如笙闻言一笑,眼神充满了愉悦,真好啊,又是个刚毅果断的女子。
蓝彩随着马车进城,便直奔老白的地盘,徐如笙则是带着江晚吟和卢素琴一路去了书院。
“你什么时候给书院取了名字?”温栩笑着说道。
“刚刚。”
“既然这样,回头我让人写好匾额挂上去。”温栩眉眼含笑。
徐如笙却摇头,“不,要表哥亲自写。”
温栩想了想,“倒也不是不可以。”
马车到了碧山书院,徐如笙对两人说道,“书院的院长应征原本是有三个人,既然如今只有你们二人了,你们又情同姐妹,谁做院长,谁做副院长,便由你们决定吧。”
“以后溪山书院便由你们二人掌管,三个月为试用的时间,倘若你们干的不好,我会再重新找人。”
两人忙道,“小姐放心,我们会竭尽全力的。”
徐如笙微微点头,抬脚便往里面走。
她带着两人绕着书院走了一圈,随后坐在正堂的椅子上,手旁放着笔墨纸砚。
“日后我不会再来书院了,我要离开京城一段时间,每个月十号拿着书院的开支账册去华韵坊找姓赵的掌柜领取银子。”
“有两点你们要记住了,第一,书院只请女先生,只收女弟子;第二,只收穷苦人家的孩子。”
起初来应征的时候,卢素琴和江晚吟心中便大约猜到,这个书院会打破先例收女弟子,可没想到是只收女弟子。
“小姐,穷苦人家饭都吃不起,怎么会让家里的女儿来读书认字呢?”
江晚吟有些担忧。
“好办,”徐如笙答道,“银钱一分不收,食宿全部由书院负责,我还可以给他们父母十两银子,但是收了我银子的人家,便算是和女儿断绝了关系。”
“书院的教学内容,不教女德女戒,教四书五经,教春秋战国,国子监的男弟子学什么,我们溪山书院的女弟子便学什么。”
“每年举行一次考试,合格者继续学习,不合格者,便在医学,算数,武术,膳食中任选一,作为以后谋生的工具。”
“这个主意很好,有些人天生便读不进去书,比如阿棉,但阿棉在习武上确实十分的有天分。”温栩十分赞同的点头。
卢素琴和江晚吟确是听的目瞪口呆,别的不说了,光是这银子,这得花多少银子?
徐如笙似乎知道两人心中所想,粲然一笑,“银钱不用担心,每个月只需按照我说的去领银子就好。至于书院的安全,也无需担心,我已经吩咐我的朋友,会暗中保护大家,如果遇上有人上门闹事,能打发的便打发了,若是处理不好的,去找元启公主便是。”
元启公主?!
“小姐......”卢素琴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狂跳,她努力压制住自己的情绪,咽了一下口水,“小姐您是?”
徐如笙云淡风轻,“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要把书院管好,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去对待这里的每一个孩子,你们不会的就去学,学不会的就找会的人来做,书院越来越好,你们也会越来越好。”
江晚吟率先点头,她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能继承父亲的遗愿,她以为自己这辈子的归宿就是被那个老虔婆打死在家里,没想到人生还能有这样逃出生天的机会,她一定会拼命全力经营好书院,不为别的,只为那些女孩子不要重蹈她的覆辙。
卢素琴也是激动的不能自己,天知道她的日子多艰难,丧夫丧子,娘家回不去,夫家容不下她,本来无路可走的人突然绝路逢生。
“紫烟,给她们拿五百两银子。”徐如笙示意。
卢素琴看着那个叫紫烟的丫鬟面不改色的掏出五张一百两的银票递给她,她愣是没敢接。
“小姐给的快拿着。”紫烟催促。
“这是给你们的第一笔银子,后续一应事宜都交给你们,我会让紫烟每三日来一次,有什么问题你们和她说,当然了,我也会让她观察你们的能力,若是我觉得你们胜任不了,会立刻找人换掉你们。”
出了溪山书院,徐如笙长吐了一口气,转头看着温栩,眼神发亮,“表哥,你说我会不会培养出大启的第一个女状元出来。”
温栩先是一愣,眉梢微抬,“你建立书院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些女子去科举?”
“是。”徐如笙答得极快。
第101章护国寺
溪山书院的事情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徐如笙也能松一口气,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她叫上了温栩,一同去了护国寺。
马车缓缓行驶在街道上,外面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徐如笙忍不住掀开马车的一角。
“有时间我带你出来逛逛。”温栩看着徐如笙忍不住笑了起来。
徐如笙放下车帘,转身笑着确认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自然。”
护国寺建立在京郊最高的山上,马车是没有办法上去的,纵然是皇帝来了,也得一步步的往上走。
徐如笙一边喘气一边暗骂,什么破庙要建得这么高?难道非要高才显得与众不同么?
那个老秃驴,住在这么高的山上,还能在山下寻花问柳,弄出一个孩子来,男人果然没有一个好东西。
“我来背你吧。”温栩一脸心疼的看着生无可恋的徐如笙。
徐如笙一咬牙,“我自己爬。”
爬过大约几千个台阶,总算是上去了,上面倒是豁然开朗,护国寺的大门金壁辉煌,连大门的铜扣远远看着都仿佛镀上了一层金粉。
“有病啊。”徐如笙鄙夷的骂道,不过想起自己刚重生时的那个白胡子老头,她又觉得,所谓佛门道家,符合她以往的评价,眼瞎!
护国寺虽然建的非常高,但作为大启的皇家寺庙,香火十分的旺盛,且来往的皆是达官贵人。
徐如笙和温栩才进门,便看到一个绿衣服丫鬟正和一个小沙弥说话:
“这位小师傅,我家小姐已经连着五天每日爬这么高的阶梯上来了,真的不能见法师一面么?”
小沙弥双手合起十,“法师说过,有缘自然能见面,施主请回吧。”
“缘?多少缘?”徐如笙上前笑道,“法师是要缘,还是要钱?”
徐如笙如此直白的话,说的小沙弥万分错愕,“施主莫要胡说,出家人......”
“行了,”徐如笙打断他的话,十分不客气道,“去告诉老秃驴,我是前段时间给他写过信的人。”
小沙弥一愣,徐如笙不耐烦的挥手,“你只管去,他会见我的。”
待小沙弥离去后,旁边的女子才十分鄙夷的说道,“你这样,法师会见你么?我日日爬几千道台阶,他都不肯见我一面。”
徐如笙皱眉,“你为何非要见她不可,我看你与我年纪相差不大,有什么事情是非要求神拜佛才能解决的么?”
那女子高傲的昂着头,“我是从外地刚进京城的,听说这护国寺一般人是进不来的,既然你能来,那你家中也有人在朝中为官?”
徐如笙眨眨眼,说了一句,“我二叔是一州刺史。”
“那你父亲呢?”女子听到徐如笙的话说,眼神开始有些放肆起来,上下打量着徐如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