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礼部尚书大骇,这个事情皇帝是如何得知的?
“陛下,这……这纯粹子虚乌有啊。”
不能认,这件事情绝对不能认,五年都是安然无恙,那一家人早就被赶到离京城千里之外的地方了,可这件事到底陛下是如何得知的?
皇帝没想到礼部尚书居然还敢不认,怒极反笑,“你当真是要朕亲自派人去查明此事?”
礼部尚书双腿发软,再也难以支撑,跪倒在地,“臣有罪,臣有罪……”
“大理寺的人呢?朕命你们十日之内查明此事,详细写了折子上来,该拿的人拿了,该杀的一个也不许放过。”
大理寺卿连忙出列,“臣遵旨。”
“你,给朕跪到承天门去。”皇帝一指礼部尚书,气的不轻。
礼部尚书如丧考妣一般的出去了,金銮殿剩下的官员大气都不敢出。
“还有谁要上来,和朕讲讲规矩、惯例、先例啊。”
罢了罢了,一个公主而已,又掀不起大浪,皇帝是铁了心的偏宠她,何必在这个时候触霉头呢,朝中的大臣纷纷打起退堂鼓,没人再愿意和皇帝争论此事。
“陛下,臣以为,大公主天资聪颖, 才藻艳逸,这些日子,臣与内阁几位大学士也时常与大公主商议政事,大公主的确是见解独到。”严相看到气氛已然到这里了,便开口解围。
杨国公不甘落后,自然也是表示赞同,“是啊,大公主自幼便在南书房和两位皇子一同读书认字,自然不是外头那些女子能比的,咱们大公主,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周衍摸摸鼻子看了一出好戏,而周衡看到诸位大臣居然不再反对,心中着急,正准备开口,却被恭亲王打断:
“陛下,臣看此举甚好,大公主是皇后娘娘的女儿,不如趁着两位皇子封王的时候,也给大公主一个吉祥如意的封号。”
他给周衡使了一个微不可见的眼色,这时候,可不是和皇帝唱反调的时候。
周衡只能握紧拳头,忍住了想反对的冲动,算了,阿姐便是再得宠,到底是个公主,总好过周衍得宠。
大公主同两位皇子一同开府建衙的事情,就这样子敲定了。
一时间杨贵妃风光无限,就算大公主记在了皇后的名下,可到底是杨贵妃的肚子里爬出来的,陛下如今这般抬举大公主,分明是在给大皇子作势啊,于是很快便传出陛下要立大皇子为太子的风声。
杨贵妃如今打定了主意要和周曦处好关系,在后宫好好侍奉温皇后,在宫外让杨家好好经营,她就不信自己的阿衍还能输给一个没娘没背景的周衡。
宫里的人是最会见风使舵的,短短几日宫人们对着周衍和周衡的态度便有了区别。
温皇后知道后大怒,先是把两位皇子居住的祥瑞宫里头的宫女太监换了一批,再把杨贵妃叫道凤仪殿训了一顿:
“瞧你张狂的样子,莫说阿衍如今不是太子,就算是太子,上头还有我这个皇后,你想干什么?你想坐本宫的位置么?”
杨贵妃委屈的当天回冰泉宫便痛哭了一场。
吕回心疼的看着温皇后,“娘娘何必管她呢。”
温皇后眼神闪烁,“她还算有救,本宫闭宫的那些日子,她没有落井下石,本宫若不先敲打她,等陛下出手可就不是骂一顿这么简单了。”
“娘娘,陛下他真的是想抬举大皇子?”
温皇后眼中闪过一丝嘲讽,“抬举?你且瞧着吧,咱们这位陛下一碗水端得平平的,哪头轻了他会添一勺子进去,哪有重了他会舀一勺子出来。”
吕回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温皇后心里一笑,无论如何,最后胜出的人只能是阿曦。
第95章心思
温皇后预料的一点也没错,皇帝很快就找了一个错,狠狠的训斥了杨国公,又找了个理由,罚周衍在体元殿跪了半日。
待礼部呈上两位皇子亲王的封号时,皇帝又觉得周衡的封号“宣”字不好,亲自写了一个“宸”字。
礼部给周衍拟的封号原本是个“晋”字,皇帝也觉得不好,给换了一个“平”字。
这下关于周曦的封号,礼部尚书亲自跪在皇帝面前,让皇帝定夺,皇帝略一思索,写下“元启”二字。
礼部尚书当下跪都跪不稳了,元字也罢,陛下居然用国号给大公主敕封!
一时间朝中的风向又变了,虽说二皇子没有母族,可陛下似乎更偏宠他一些,大皇子的母族虽是世家,可这个“平”字却很微妙。
至于大公主的“元启”,众人选择性的遗忘了,毕竟这已经超出正常人的理解范围了。
“哈哈哈哈,陛下果然没有选定太子的人选,甚好,二皇子的机会很大,没有母族,本身也是一种优势。”最高兴的莫过于恭王。
恭王妃在一旁嘴巴发苦,那又如何,二皇子上位,最终还不是便宜了那个贱人的女儿,可怜她的阿锦,这辈子怕是都不能回京了。
“你哭丧着脸做什么?”恭王一抬眼看到王妃丧气的模样,心中的火气不打一处来,怒斥道,“等日后二皇子登基,你还怕阿锦不能回来么?”
回来?回来做什么?回来给程玲俯首称臣,那还不如不回来呢。
“王爷,妾身新学了一首曲子,正想找王爷点评一二呢,原来王爷在这里,真的让妾身好找。”胡侧妃千娇百媚的走进来,大冬天的她却穿的十分凉快,见着恭王妃也丝毫没有要行礼的打算。
恭王脸色好了几分,起身朝着恭王妃说道,“挑个日子,让族中修改族谱,把阿玲记到你的名下,未来的皇子妃,可不能是庶出。”
胡侧妃闻言心中一恨,不过这一点点恨意很快就散去了, 只要她的阿玲好,是谁的女儿根本不重要,要不是程锦自己作死,这样的机会根本不会落到阿玲身上。
入夜,她愈发卖力的伺候恭王,一定要再生个孩子,这样以后阿玲就有了至亲的依靠。
严相府内,严竹满脸泪水的哭诉道:
“爹,为什么不行,两位皇子的皇子妃未定,大家都有机会,我......”
“住口,”严相喝斥道,“谁教你的?这种混账话,谁教你说的?”
严竹心中委屈,她堂堂首辅嫡女,之前被徐如笙踩一脚,现在恭王府的庶女都能奚落她了。
“大皇子他......”
严竹的话未落音,严相便打断了,“大皇子如何,与你没有半分干系,趁早死了这份心,我的女儿,不会嫁入皇室。”
严竹哭的不能自已,听到严相说不会让她嫁入皇室,心中一急,便口不择言,“那哥哥呢,哥哥可以尚大公主么?爹你也会和哥哥说,死了这份心么?”
严相眉头皱成川字,语气反而平静了,“阿竹,你不适合嫁入皇室,爹会为你选一个清白富贵、人口简单的人家,日后你安稳度日便是了。”
“爹......”严竹一阵慌乱,她哀求的看着严相,“爹,您难道不知道么?没有大皇子,女儿早就没命了。”
那年夏日,天气炎热,严夫人带着不过五岁的严竹前往京郊的庄子避暑,随行的都是严夫人的陪嫁嬷嬷和侍女,严夫人不过晃晃神,严竹便不知去向,严夫人急的差点上吊,最后发现严竹的奶娘也不见了。
严夫人一阵眩晕后,一边通知严相,一边让人查奶娘,最后发现原来奶娘的女儿两年前因病去世,总是晃神把严竹当作自己的女儿,可严夫人一直当作是奶娘尽忠职守,却没想到如今严竹被奶娘拐走了。
严相也是急的嘴角起泡,他不好女色,子嗣不丰,总共也只有严松和严竹两个孩子,于是向陛下告假,亲自去京兆尹带着人去追查。
就在大家一片慌乱之际,周衍带着严竹出现在严家的门口,当时的严家府里上下人人连大气都不敢出。
严府的管家看到大小姐出现的时候,激动的喜极而泣,直到严相匆匆的赶回来,才发现是大皇子救了自己的女儿。
严相自然是千恩万谢,事后还让严夫人带着严竹给温皇后磕头谢恩,皇帝知道此事后,当时也是随口说了一句,“两个孩子有缘啊。”
可这句话被温皇后传递给严夫人的时候,被年幼的严竹记住了,并且记了很多年。
严相波澜不惊的脸上终于是露出了一分动容,他不是不疼这个女儿,恰恰是因为他太疼爱这个女儿了,才不愿她搅入皇室这趟浑水。
两位皇子看着是花团锦簇,可他却隐隐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他心中有一个逆天的设想,可他自己又觉得不可能。
他已经打定主意不站在任何皇子那一边,他只做皇帝的臣子,忠于君王便够了,所以他的女儿无论如何也不能嫁到皇室。
“阿竹,你嫁给大启任何一个勋贵子弟,倘若你受了委屈,爹都可以为你撑腰,但是你若嫁到皇室,无论过的多么艰辛,爹都无能为力了”
“大皇子是杨贵妃的儿子,可他生母却是安然无恙的待在了春居殿,上头还有皇后娘娘,日后你的日子能好过么?”
“陛下,这……这纯粹子虚乌有啊。”
不能认,这件事情绝对不能认,五年都是安然无恙,那一家人早就被赶到离京城千里之外的地方了,可这件事到底陛下是如何得知的?
皇帝没想到礼部尚书居然还敢不认,怒极反笑,“你当真是要朕亲自派人去查明此事?”
礼部尚书双腿发软,再也难以支撑,跪倒在地,“臣有罪,臣有罪……”
“大理寺的人呢?朕命你们十日之内查明此事,详细写了折子上来,该拿的人拿了,该杀的一个也不许放过。”
大理寺卿连忙出列,“臣遵旨。”
“你,给朕跪到承天门去。”皇帝一指礼部尚书,气的不轻。
礼部尚书如丧考妣一般的出去了,金銮殿剩下的官员大气都不敢出。
“还有谁要上来,和朕讲讲规矩、惯例、先例啊。”
罢了罢了,一个公主而已,又掀不起大浪,皇帝是铁了心的偏宠她,何必在这个时候触霉头呢,朝中的大臣纷纷打起退堂鼓,没人再愿意和皇帝争论此事。
“陛下,臣以为,大公主天资聪颖, 才藻艳逸,这些日子,臣与内阁几位大学士也时常与大公主商议政事,大公主的确是见解独到。”严相看到气氛已然到这里了,便开口解围。
杨国公不甘落后,自然也是表示赞同,“是啊,大公主自幼便在南书房和两位皇子一同读书认字,自然不是外头那些女子能比的,咱们大公主,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周衍摸摸鼻子看了一出好戏,而周衡看到诸位大臣居然不再反对,心中着急,正准备开口,却被恭亲王打断:
“陛下,臣看此举甚好,大公主是皇后娘娘的女儿,不如趁着两位皇子封王的时候,也给大公主一个吉祥如意的封号。”
他给周衡使了一个微不可见的眼色,这时候,可不是和皇帝唱反调的时候。
周衡只能握紧拳头,忍住了想反对的冲动,算了,阿姐便是再得宠,到底是个公主,总好过周衍得宠。
大公主同两位皇子一同开府建衙的事情,就这样子敲定了。
一时间杨贵妃风光无限,就算大公主记在了皇后的名下,可到底是杨贵妃的肚子里爬出来的,陛下如今这般抬举大公主,分明是在给大皇子作势啊,于是很快便传出陛下要立大皇子为太子的风声。
杨贵妃如今打定了主意要和周曦处好关系,在后宫好好侍奉温皇后,在宫外让杨家好好经营,她就不信自己的阿衍还能输给一个没娘没背景的周衡。
宫里的人是最会见风使舵的,短短几日宫人们对着周衍和周衡的态度便有了区别。
温皇后知道后大怒,先是把两位皇子居住的祥瑞宫里头的宫女太监换了一批,再把杨贵妃叫道凤仪殿训了一顿:
“瞧你张狂的样子,莫说阿衍如今不是太子,就算是太子,上头还有我这个皇后,你想干什么?你想坐本宫的位置么?”
杨贵妃委屈的当天回冰泉宫便痛哭了一场。
吕回心疼的看着温皇后,“娘娘何必管她呢。”
温皇后眼神闪烁,“她还算有救,本宫闭宫的那些日子,她没有落井下石,本宫若不先敲打她,等陛下出手可就不是骂一顿这么简单了。”
“娘娘,陛下他真的是想抬举大皇子?”
温皇后眼中闪过一丝嘲讽,“抬举?你且瞧着吧,咱们这位陛下一碗水端得平平的,哪头轻了他会添一勺子进去,哪有重了他会舀一勺子出来。”
吕回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温皇后心里一笑,无论如何,最后胜出的人只能是阿曦。
第95章心思
温皇后预料的一点也没错,皇帝很快就找了一个错,狠狠的训斥了杨国公,又找了个理由,罚周衍在体元殿跪了半日。
待礼部呈上两位皇子亲王的封号时,皇帝又觉得周衡的封号“宣”字不好,亲自写了一个“宸”字。
礼部给周衍拟的封号原本是个“晋”字,皇帝也觉得不好,给换了一个“平”字。
这下关于周曦的封号,礼部尚书亲自跪在皇帝面前,让皇帝定夺,皇帝略一思索,写下“元启”二字。
礼部尚书当下跪都跪不稳了,元字也罢,陛下居然用国号给大公主敕封!
一时间朝中的风向又变了,虽说二皇子没有母族,可陛下似乎更偏宠他一些,大皇子的母族虽是世家,可这个“平”字却很微妙。
至于大公主的“元启”,众人选择性的遗忘了,毕竟这已经超出正常人的理解范围了。
“哈哈哈哈,陛下果然没有选定太子的人选,甚好,二皇子的机会很大,没有母族,本身也是一种优势。”最高兴的莫过于恭王。
恭王妃在一旁嘴巴发苦,那又如何,二皇子上位,最终还不是便宜了那个贱人的女儿,可怜她的阿锦,这辈子怕是都不能回京了。
“你哭丧着脸做什么?”恭王一抬眼看到王妃丧气的模样,心中的火气不打一处来,怒斥道,“等日后二皇子登基,你还怕阿锦不能回来么?”
回来?回来做什么?回来给程玲俯首称臣,那还不如不回来呢。
“王爷,妾身新学了一首曲子,正想找王爷点评一二呢,原来王爷在这里,真的让妾身好找。”胡侧妃千娇百媚的走进来,大冬天的她却穿的十分凉快,见着恭王妃也丝毫没有要行礼的打算。
恭王脸色好了几分,起身朝着恭王妃说道,“挑个日子,让族中修改族谱,把阿玲记到你的名下,未来的皇子妃,可不能是庶出。”
胡侧妃闻言心中一恨,不过这一点点恨意很快就散去了, 只要她的阿玲好,是谁的女儿根本不重要,要不是程锦自己作死,这样的机会根本不会落到阿玲身上。
入夜,她愈发卖力的伺候恭王,一定要再生个孩子,这样以后阿玲就有了至亲的依靠。
严相府内,严竹满脸泪水的哭诉道:
“爹,为什么不行,两位皇子的皇子妃未定,大家都有机会,我......”
“住口,”严相喝斥道,“谁教你的?这种混账话,谁教你说的?”
严竹心中委屈,她堂堂首辅嫡女,之前被徐如笙踩一脚,现在恭王府的庶女都能奚落她了。
“大皇子他......”
严竹的话未落音,严相便打断了,“大皇子如何,与你没有半分干系,趁早死了这份心,我的女儿,不会嫁入皇室。”
严竹哭的不能自已,听到严相说不会让她嫁入皇室,心中一急,便口不择言,“那哥哥呢,哥哥可以尚大公主么?爹你也会和哥哥说,死了这份心么?”
严相眉头皱成川字,语气反而平静了,“阿竹,你不适合嫁入皇室,爹会为你选一个清白富贵、人口简单的人家,日后你安稳度日便是了。”
“爹......”严竹一阵慌乱,她哀求的看着严相,“爹,您难道不知道么?没有大皇子,女儿早就没命了。”
那年夏日,天气炎热,严夫人带着不过五岁的严竹前往京郊的庄子避暑,随行的都是严夫人的陪嫁嬷嬷和侍女,严夫人不过晃晃神,严竹便不知去向,严夫人急的差点上吊,最后发现严竹的奶娘也不见了。
严夫人一阵眩晕后,一边通知严相,一边让人查奶娘,最后发现原来奶娘的女儿两年前因病去世,总是晃神把严竹当作自己的女儿,可严夫人一直当作是奶娘尽忠职守,却没想到如今严竹被奶娘拐走了。
严相也是急的嘴角起泡,他不好女色,子嗣不丰,总共也只有严松和严竹两个孩子,于是向陛下告假,亲自去京兆尹带着人去追查。
就在大家一片慌乱之际,周衍带着严竹出现在严家的门口,当时的严家府里上下人人连大气都不敢出。
严府的管家看到大小姐出现的时候,激动的喜极而泣,直到严相匆匆的赶回来,才发现是大皇子救了自己的女儿。
严相自然是千恩万谢,事后还让严夫人带着严竹给温皇后磕头谢恩,皇帝知道此事后,当时也是随口说了一句,“两个孩子有缘啊。”
可这句话被温皇后传递给严夫人的时候,被年幼的严竹记住了,并且记了很多年。
严相波澜不惊的脸上终于是露出了一分动容,他不是不疼这个女儿,恰恰是因为他太疼爱这个女儿了,才不愿她搅入皇室这趟浑水。
两位皇子看着是花团锦簇,可他却隐隐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他心中有一个逆天的设想,可他自己又觉得不可能。
他已经打定主意不站在任何皇子那一边,他只做皇帝的臣子,忠于君王便够了,所以他的女儿无论如何也不能嫁到皇室。
“阿竹,你嫁给大启任何一个勋贵子弟,倘若你受了委屈,爹都可以为你撑腰,但是你若嫁到皇室,无论过的多么艰辛,爹都无能为力了”
“大皇子是杨贵妃的儿子,可他生母却是安然无恙的待在了春居殿,上头还有皇后娘娘,日后你的日子能好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