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白氏此时在家打络子呢,打了一会络子就起身去门口看看。
顺子说年前肯定能回来了,如今都腊月二十七了,怎么还没回来,别不是出什么事了。
白氏每天都会去门口转上几圈,有时候还要去村口看看,有忧心不已。
不仅白氏和小翠经常去门口看看,村里其他人跟着杨顺一道出去的人家也急,说好了年前回来了,怎滴都到这个时候还没回来,别不是碰见什么事了。
还有外村的几户人家,这几日经常来白氏这打听打听消息,这人咋还不回来呢?
小翠撩起了堂帘,见她干娘又在门口张望呢,小翠也急呀,“干娘,外头冷,进屋吧。”
白氏应了一声这才回屋去了。
金元一行人也在往家赶呢,明儿就能到洛川县了,车上的皮毛香料早就卖了个干净,临近过年了,不少人家卖来送礼,他们的生意格外好。
快到洛川县了,杨顺又特意嘱咐了一遍,“千万不要说驼岭山的事,可以说路上碰见了土匪,我们英勇抵抗,这才保全了货物。”
众人哈哈笑了起来,“顺子哥,你放心好了,我们一定不会说驼岭的事的!”
这事可大可小,他们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而且若是日后朝廷剿匪,那通匪的罪名可不小。
杨顺已经把挣到的钱财给分好了,货没丢除了给自己两成的抽成,剩下的挣多少都是自己的,丢了货的人家,杨顺除了本钱还多给了好几两,跑这一趟也不亏。
等到腊月二十八下午,商队浩浩荡荡进了花田村,村里的孩童一看爹或者哥哥回来了,立马围过去大声叫嚷了起来,“回来了,回来了!”
白氏和小翠也听见了动静,两人慌忙出去,果真看见杨顺带着金元回来了!
两人快步迎了上去,大老远呢金元就喊了起来,“娘,小翠姐!我们回来了!”
杨顺也赶着骡车让骡子快点跑,“干娘,小翠姐,我们回来了!”
花田村热闹了起来,车上还带了不少土仪,小孩子围上来都给分上一些吃食儿。
杨顺和金元也回了家,先备了些礼把雇来的骡车给人家送了回去,杨顺这次虽然吃了苦头,但除了赔人家些银子也没少挣,他打算明年买上两匹马,就不用雇人家的牲口了。
白氏高兴得眼眶都红了,一手抓着金元一手抓着杨顺,“瘦了,可是受苦了。”
金元笑了起来,“娘,等我收拾好了和你说,我们这次还遇见了之前的好朋友呢。”
两人带了不少的年货,鸡鸭腊肉点心足够他们过个丰厚的年了。
小翠赶紧进灶房做饭去了,可算是回来了。
金元和杨顺的床铺白氏早就给晒好了,一有太阳就抱出去晒,生怕褥子潮了,就等着两人回来了。
金元提了一坛子酒还有半箩筐的礼,先和杨顺一道给吕秀才送礼去了,在那坐了一会儿就回来了。
饭桌上两人说着这次的事,白氏听金元说遇见土匪了可把她给吓坏了,“还好还好,老天保佑。”
“娘,天青哥哥写信回来了吗?”
“写了,写了,娘去给你拿。”
杨天青的信腊月中就寄回来了,和之前一样只捡好的说,给报了个平安说一切安好,他或许明年就能回来了。
金元拿着信欢呼了一声,“天青哥哥快回来了!”
白氏也笑了起来,“还有一件大喜事,你们猜猜?”
金元哦了一声,“啥,啥大喜事呀,你快说快说。”
白氏卖了个关子,“和你们先生有关,猜猜看。”
杨顺正啃着这大鸡腿呢,脱口而出道:“难不成吕秀才要成亲了?”
白氏笑着点了点头,金元哇哦了一声,“刚我和顺子哥送东西,他咋不说哩。”
“许是你们夫子害羞。”
毕竟吕秀才今年都三十有五了,头一遭成亲脸皮薄。
金元拽着他娘的袖子让多说些,“娘,你快说快说,谁哪家的姑娘呀?”
白氏戳了一下金元的脑袋,“是隔壁村的一个寡妇,哎,也是个苦命人,男人打仗没了,头两年送走了公婆,她婆婆希望她再嫁,说给了吕先生,没想到这次你们先生给应了下来。”
金元笑得像偷腥的小猫,他们先生虽然年岁大了些,但终归有个秀才的名号,在瓜州那种大地方可能人家瞧不上,到了花田村还真有不少人家稀罕。
他们刚搬过来没几日就有人家给吕秀才说亲,都是些些年轻姑娘,吓得吕秀才连连拒绝,若是他成亲早了都快能当人家姑娘的爹了,吕秀才放出话不成亲了,后来也就没有人上门说了。
吕秀才一个读书人脸皮薄,没好意思和白氏说他是嫌人家姑娘小,若是二十五六岁他倒是乐意的,就给耽误了下来。
前一阵有个媒人给吕秀才提亲,吕秀才听说是个年轻寡妇,这才答应去看看,约在了白氏院子里吃了饭,两人还真看对眼了。
杨顺笑了起来,“吕秀才这是老树开花呀,干娘,那未来师娘长得俊不俊呀?”
白氏戳了他一下,“莫要乱说。”
杨顺捂住了额头,这下好了,他干娘端水的功夫越发见深了,戳了金元一下,又戳了自己一下。
白氏接着说道:“是个挺爽利的妇人,白白胖胖的,一个人种着几亩地日子过得很好,是个有福相的,等三月天暖和了就成亲。”
金元想去见见他未来师娘,“娘,你说我偷偷瞧瞧可以吗?”
“你们先生明儿肯定回去给那边送东西,想去的话再拿点东西,明儿跟你们先生一道去。”
“好!”
吃了饭四人又围着火盆说话,金元舍不得去睡觉,直到眼皮打架了,被白氏催着才舍得睡觉去了。
杨顺睡到了日上三竿,金元心里惦记着事呢,听见动静就起来了,吃了饭才把呼呼睡的杨顺给拽了起来,“顺子,顺子哥,起来啊,起来啊!”
大冬天的,被窝里那么暖和,哪里舍得起来的,杨顺哎呦了一声,“我不去了,不去了,你自己去吧。”
“不成,我一个人不好意思。”
昨儿两人就说好了,要一道去的,金元愣是把杨顺给拽了起来,白氏又给添了一匹枣红色的布,还有两封点心,当年礼给人家送过去。
金元一手抱着东西,一手拽着杨顺赶紧走了,生怕吕秀才提前走了。
还是金元了解吕秀才,他两来的时候吕秀才果真往背篓里拿东西,从昨天两人送过来的东西挑了一些出来,又另添了一匹茜红色素布,一看就是提前买好的。
金元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也不说自己想去,“先生,你这是要去哪呀,我娘让我给未来师娘送年礼。”
吕秀才原本想偷偷去的,哪知道被金元这个小精灵鬼给撞破了,吕秀才轻咳了一声,“那刚好一起吧。”
“好好好。”
金元笑得俏皮,幸亏他跑得快,要不然他夫子可就自己先偷偷跑过去了,今儿都腊月二十九了,明儿除夕了就。
杨顺打着哈欠跟着后面,背着手溜溜达达的。
三人一道去了隔壁村,刚进村子呢就有一道跑商队的小子打招呼,“顺子哥,金元,你两起这么早呀,大清早来我们这作甚呀?”
杨顺指了指吕秀才,“过来送年礼。”
“我还想着今儿给你送年礼呢,那我下午再去喽。”那小子回了一句。
杨顺带着他们挣了银子,货丢了还给补了,为人很是义气,不管比他大的还是小的,都喊他一声顺子哥。
杨顺摆了下手,“那多谢了。”
“客气,客气。”
只有杨顺自己知道他补给人家银子的时候心都在滴血的,为了落个好名声还要装作大度,乡下人穷苦,没了的那两车货是五家的,还有赊的药材,他不能让这五家大过年的没饭吃呀。
背地里杨顺心疼得眼泪都掉了,他的银子啊,他的银子啊!
惹得金元还偷笑了他两声,两人住在客栈的时候还在床上打了一通,当然肯定是小打小闹。
吕秀才被杨顺指了一下脸都红了,赶紧背着东西快步走了。
哪知道还没走两步呢,就有村里的妇人打了声招呼,“吕秀才,找玉杏呢。”
吕秀才随便应了两声,赶紧走了。
金元跟在一旁直乐,他们夫子的脸皮可真薄,瞧这大冬天的额头被人家问得都出汗了。
金元朝着杨顺挤眉弄眼,还拿胳膊撞了他一下,杨顺张嘴就喊了一声,“吕夫子,金元笑话你哩。”
金元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我没有,你别瞎说!”
吕秀才脸更红了,轻斥了一句,“快些走。”
等吕秀才扭过脸了,金元又偷笑了起来。
三人很快到了罗玉杏家,吕秀才轻咳了一声才走了进去,金元也转着脑袋看,只见不大的院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地上连片树叶都没有,灶房门口的水缸也是满的。
顺子说年前肯定能回来了,如今都腊月二十七了,怎么还没回来,别不是出什么事了。
白氏每天都会去门口转上几圈,有时候还要去村口看看,有忧心不已。
不仅白氏和小翠经常去门口看看,村里其他人跟着杨顺一道出去的人家也急,说好了年前回来了,怎滴都到这个时候还没回来,别不是碰见什么事了。
还有外村的几户人家,这几日经常来白氏这打听打听消息,这人咋还不回来呢?
小翠撩起了堂帘,见她干娘又在门口张望呢,小翠也急呀,“干娘,外头冷,进屋吧。”
白氏应了一声这才回屋去了。
金元一行人也在往家赶呢,明儿就能到洛川县了,车上的皮毛香料早就卖了个干净,临近过年了,不少人家卖来送礼,他们的生意格外好。
快到洛川县了,杨顺又特意嘱咐了一遍,“千万不要说驼岭山的事,可以说路上碰见了土匪,我们英勇抵抗,这才保全了货物。”
众人哈哈笑了起来,“顺子哥,你放心好了,我们一定不会说驼岭的事的!”
这事可大可小,他们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而且若是日后朝廷剿匪,那通匪的罪名可不小。
杨顺已经把挣到的钱财给分好了,货没丢除了给自己两成的抽成,剩下的挣多少都是自己的,丢了货的人家,杨顺除了本钱还多给了好几两,跑这一趟也不亏。
等到腊月二十八下午,商队浩浩荡荡进了花田村,村里的孩童一看爹或者哥哥回来了,立马围过去大声叫嚷了起来,“回来了,回来了!”
白氏和小翠也听见了动静,两人慌忙出去,果真看见杨顺带着金元回来了!
两人快步迎了上去,大老远呢金元就喊了起来,“娘,小翠姐!我们回来了!”
杨顺也赶着骡车让骡子快点跑,“干娘,小翠姐,我们回来了!”
花田村热闹了起来,车上还带了不少土仪,小孩子围上来都给分上一些吃食儿。
杨顺和金元也回了家,先备了些礼把雇来的骡车给人家送了回去,杨顺这次虽然吃了苦头,但除了赔人家些银子也没少挣,他打算明年买上两匹马,就不用雇人家的牲口了。
白氏高兴得眼眶都红了,一手抓着金元一手抓着杨顺,“瘦了,可是受苦了。”
金元笑了起来,“娘,等我收拾好了和你说,我们这次还遇见了之前的好朋友呢。”
两人带了不少的年货,鸡鸭腊肉点心足够他们过个丰厚的年了。
小翠赶紧进灶房做饭去了,可算是回来了。
金元和杨顺的床铺白氏早就给晒好了,一有太阳就抱出去晒,生怕褥子潮了,就等着两人回来了。
金元提了一坛子酒还有半箩筐的礼,先和杨顺一道给吕秀才送礼去了,在那坐了一会儿就回来了。
饭桌上两人说着这次的事,白氏听金元说遇见土匪了可把她给吓坏了,“还好还好,老天保佑。”
“娘,天青哥哥写信回来了吗?”
“写了,写了,娘去给你拿。”
杨天青的信腊月中就寄回来了,和之前一样只捡好的说,给报了个平安说一切安好,他或许明年就能回来了。
金元拿着信欢呼了一声,“天青哥哥快回来了!”
白氏也笑了起来,“还有一件大喜事,你们猜猜?”
金元哦了一声,“啥,啥大喜事呀,你快说快说。”
白氏卖了个关子,“和你们先生有关,猜猜看。”
杨顺正啃着这大鸡腿呢,脱口而出道:“难不成吕秀才要成亲了?”
白氏笑着点了点头,金元哇哦了一声,“刚我和顺子哥送东西,他咋不说哩。”
“许是你们夫子害羞。”
毕竟吕秀才今年都三十有五了,头一遭成亲脸皮薄。
金元拽着他娘的袖子让多说些,“娘,你快说快说,谁哪家的姑娘呀?”
白氏戳了一下金元的脑袋,“是隔壁村的一个寡妇,哎,也是个苦命人,男人打仗没了,头两年送走了公婆,她婆婆希望她再嫁,说给了吕先生,没想到这次你们先生给应了下来。”
金元笑得像偷腥的小猫,他们先生虽然年岁大了些,但终归有个秀才的名号,在瓜州那种大地方可能人家瞧不上,到了花田村还真有不少人家稀罕。
他们刚搬过来没几日就有人家给吕秀才说亲,都是些些年轻姑娘,吓得吕秀才连连拒绝,若是他成亲早了都快能当人家姑娘的爹了,吕秀才放出话不成亲了,后来也就没有人上门说了。
吕秀才一个读书人脸皮薄,没好意思和白氏说他是嫌人家姑娘小,若是二十五六岁他倒是乐意的,就给耽误了下来。
前一阵有个媒人给吕秀才提亲,吕秀才听说是个年轻寡妇,这才答应去看看,约在了白氏院子里吃了饭,两人还真看对眼了。
杨顺笑了起来,“吕秀才这是老树开花呀,干娘,那未来师娘长得俊不俊呀?”
白氏戳了他一下,“莫要乱说。”
杨顺捂住了额头,这下好了,他干娘端水的功夫越发见深了,戳了金元一下,又戳了自己一下。
白氏接着说道:“是个挺爽利的妇人,白白胖胖的,一个人种着几亩地日子过得很好,是个有福相的,等三月天暖和了就成亲。”
金元想去见见他未来师娘,“娘,你说我偷偷瞧瞧可以吗?”
“你们先生明儿肯定回去给那边送东西,想去的话再拿点东西,明儿跟你们先生一道去。”
“好!”
吃了饭四人又围着火盆说话,金元舍不得去睡觉,直到眼皮打架了,被白氏催着才舍得睡觉去了。
杨顺睡到了日上三竿,金元心里惦记着事呢,听见动静就起来了,吃了饭才把呼呼睡的杨顺给拽了起来,“顺子,顺子哥,起来啊,起来啊!”
大冬天的,被窝里那么暖和,哪里舍得起来的,杨顺哎呦了一声,“我不去了,不去了,你自己去吧。”
“不成,我一个人不好意思。”
昨儿两人就说好了,要一道去的,金元愣是把杨顺给拽了起来,白氏又给添了一匹枣红色的布,还有两封点心,当年礼给人家送过去。
金元一手抱着东西,一手拽着杨顺赶紧走了,生怕吕秀才提前走了。
还是金元了解吕秀才,他两来的时候吕秀才果真往背篓里拿东西,从昨天两人送过来的东西挑了一些出来,又另添了一匹茜红色素布,一看就是提前买好的。
金元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也不说自己想去,“先生,你这是要去哪呀,我娘让我给未来师娘送年礼。”
吕秀才原本想偷偷去的,哪知道被金元这个小精灵鬼给撞破了,吕秀才轻咳了一声,“那刚好一起吧。”
“好好好。”
金元笑得俏皮,幸亏他跑得快,要不然他夫子可就自己先偷偷跑过去了,今儿都腊月二十九了,明儿除夕了就。
杨顺打着哈欠跟着后面,背着手溜溜达达的。
三人一道去了隔壁村,刚进村子呢就有一道跑商队的小子打招呼,“顺子哥,金元,你两起这么早呀,大清早来我们这作甚呀?”
杨顺指了指吕秀才,“过来送年礼。”
“我还想着今儿给你送年礼呢,那我下午再去喽。”那小子回了一句。
杨顺带着他们挣了银子,货丢了还给补了,为人很是义气,不管比他大的还是小的,都喊他一声顺子哥。
杨顺摆了下手,“那多谢了。”
“客气,客气。”
只有杨顺自己知道他补给人家银子的时候心都在滴血的,为了落个好名声还要装作大度,乡下人穷苦,没了的那两车货是五家的,还有赊的药材,他不能让这五家大过年的没饭吃呀。
背地里杨顺心疼得眼泪都掉了,他的银子啊,他的银子啊!
惹得金元还偷笑了他两声,两人住在客栈的时候还在床上打了一通,当然肯定是小打小闹。
吕秀才被杨顺指了一下脸都红了,赶紧背着东西快步走了。
哪知道还没走两步呢,就有村里的妇人打了声招呼,“吕秀才,找玉杏呢。”
吕秀才随便应了两声,赶紧走了。
金元跟在一旁直乐,他们夫子的脸皮可真薄,瞧这大冬天的额头被人家问得都出汗了。
金元朝着杨顺挤眉弄眼,还拿胳膊撞了他一下,杨顺张嘴就喊了一声,“吕夫子,金元笑话你哩。”
金元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我没有,你别瞎说!”
吕秀才脸更红了,轻斥了一句,“快些走。”
等吕秀才扭过脸了,金元又偷笑了起来。
三人很快到了罗玉杏家,吕秀才轻咳了一声才走了进去,金元也转着脑袋看,只见不大的院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地上连片树叶都没有,灶房门口的水缸也是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