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小翠回来的时候,几个人都吃上了,虽然带得多也不够几个人吃的,有人让明儿多带点。
小翠笑着说道:“大哥,我昨儿网了个大老鳖,明儿炖了送给各位大哥补补。”
金元也在不住点头:“对对对,最适合秋冬进补了。”
“呦,那可是个好东西,那明儿就辛苦姑娘了。”一个牢头说道,“我听说做成龙凤汤最是滋补了。”
小翠给应了下来,“成,明儿给各位大哥做成龙凤汤。”
杨顺摆了摆手,“走吧,走吧,俺在这好着呢。”
杨顺在心里骂了几句牢头,得寸进尺,呸!还龙凤汤呢,老子看他就像那蠢王八!
杨顺赶了两人走了,再不走他怕这些人不知道还要什么呢。
再说了,这乌七八糟的地儿哪里适合姑娘和小孩待,虽然他只比金元大上两岁,但现在他给自己封了个家里的顶梁柱,他现在可是家里最大的男丁!
两人都扭头走了,金元听见那老头骂孙家,“杨小兄弟,你可是个讲义气的。”
后面传来杨顺的笑声,“哪有,哪有,总不能让俺姐俺弟过来坐牢里吧。”
“那孙家现在成了笑话了,贪心不足,现在好了,两个媳妇儿都没了,都要让人笑掉大牙了。”
金元听着几个牢头骂了几句孙家,出来之后长长舒了一口气,他不喜欢那里面,臭烘烘的,快闷死他了。
“小翠姐,啥是龙凤汤呀?”
“就是用大老鳖和蛇炖成汤,那些老爷们都喜欢。”
金元一听蛇小脸白了一瞬,还是强装淡定说道:“小,小翠家,咱家没蛇。”
“没事,等咱回了家了日头还没落下来,我去山上捉上一条就是了。”
金元虽然害怕,但为了杨顺能在里面舒服点,忍着害怕说道:“小翠姐,我和你一块。”
两人一道朝家走去,西斜的太阳洒在两人身上,小翠背着手,肩上垂着两条乌黑油亮的辫子,她轻笑了一声揉了一把金元的脑袋,“金元,谢谢你们。”
她真的好幸运,又遇见了金元他们,成了一家人。
金元甩了下脑袋,“小翠姐,我长大了,不能摸脑袋了,要长不高了。”
小翠笑了一声,“就算是比你阿姐我高了,那也是弟弟,姐姐摸下弟弟怎么了。”
小翠性子洒脱,孙家的事并没有让她难过,也不值得她难过,她只难过她三弟因为她落了牢狱,她干娘和金元也跟着跑前跑后的。
小翠脸上挂上明媚的笑,脚步都轻快了几分,“以后我不嫁了,嫁出去为人家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哪有在咱家自在。”
金元吓得眼睛瞪得溜圆,“小翠姐,可不敢让咱娘听见,要不然她要伤心了。”
“知道的,我才不和干娘说呢,我在咱家享福,何苦去人家家吃那个苦。”
小翠才不会和她干娘说这话,自从出了这事她干娘难受着呢,一直自责是她没打听好孙家的事,这才闹出了事。
两人到家先和白氏打了声招呼,白氏正在家给几人拆洗冬日的袄子呢,听说两人要去山上捉蛇,放下手上的活计站了起来,“我和你们一道。”
“干娘,你别去了。”小翠劝道。
她干娘怕蛇,比金元都怕蛇,小翠夏天喜欢往河沟里放地笼,里面经常能捉到蛇,她家门都不进就卖给了村里采药人家,生怕带回家吓到人了。
白氏不依,“现在天冷了,山上的蛇哪里是那么好找的,多个人快一些。”
白氏执意要一道进山,小翠拿了个带盖子的竹笼,“那干娘金元,你两看见了蛇不要动,让我来抓。”
“好。”
白氏和金元应了下来。
山上草木枯黄一片,金元想起杨天青走的时候也是在秋日,他天青哥哥怕他们没柴烧,打了满满一墙的柴,也不知道他天青哥哥怎么样了,他已经好久没收到杨天青的信了。
三人手上拿着棍子敲着枯草,这时候天冷了,蛇不似夏日那么多了,花田村不少人家以采药为生,也有专门捕蛇的人家,这会儿蛇不好找了,人家都已经歇下了。
金元拿着棍子敲着草,生怕找不到蛇,又生怕找到了蛇,左右为难,眼见三人都在山上转了半个时辰了,日头早就落山了,再找不到就要天黑了,这可如何是好呀。
金元有些急了,那些人要吃,要是他们不给杨顺会不会在里面挨欺负呀,俗话说阎王易见,小鬼难缠,今天怎么也得把这蛇给找到了。
等到快看不清东西的时候,金元敲了下枯草丛,下面嗖得窜出什么东西,“蛇!”
金元吓得脸都白了,反应过来忍着恐惧赶紧追了过去,辛辛苦苦才找到这么一条,可不能它给跑了。
那条蛇朝着白氏那边蹿了过去,白氏一听见蛇也吓得脸都白了,手比脑子反应快,下意识就上手抓了上去,一条小臂粗的蛇缠上了她的胳膊。
白氏吓得一动不敢动,就连脖子上都起了一层白汗,“小翠,笼子!”
小翠离金元两人远,等小翠过来捉蛇,那蛇肯定就跑了,白氏顾不得那么多,一把就抓住了那蛇。
金元也跑了过来,看着足足三四尺长的蛇吓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那蛇还缠着他娘的胳膊呢!
金元知道她娘怕蛇,每年到了夏天院子周围都要撒雄黄,她娘比他还怕蛇呢,单是这个字都不能提。
金元咬着牙抖着手要把那条蛇给接过来,“娘,别怕,我拿,拿过来。”
小翠已经跑了过来,一把握住金元的胳膊,“我来,干娘,是条没毒的菜花蛇,干娘别怕。”
小翠赶紧把蛇给弄了过来,一把给塞到了笼子里,白氏腿一软倒在了地上,金元赶紧把人给扶了起来,“娘,没事了,没事了。”
金元一摸他娘的手上面都是冷汗,白氏软着腿站了起来,强装镇定笑了一下,“总算是找到了,走,我们回家。”
小翠想扶她干娘一把,想着自己带着蛇呢,赶紧快步走在了前面,“干娘,我先回去把蛇放水生家,明儿我收拾好了再拿回来。”
水生的爹会捉蛇,放在他家不怕跑了,小翠怕蛇带回家了,她干娘和金元害怕,现在天黑了,等明日一早她给收拾干净了再带回家。
小翠先行一步,走着走着不由红了眼眶,她怎么有这么好的家人呀。
后面金元扶着白氏也下来了,别说白氏徒手抓蛇了,就连金元给吓得不轻,好大一条蛇啊!
“娘,没事了,没事了。”
白氏点了下头,“娘没事,缓一会儿就好了。”
夜里睡觉的时候白氏怎么都睡不着,一闭眼就感觉胳膊上缠着个冰凉的东西,自己又是大人,不想让孩子担心,愣是一声不吭。
她正睡不着呢,小翠从厢房过来钻到了白氏的被窝里,“干娘。”
白氏拍了拍小翠的后背,“怎么过来了。”
小翠钻到了白氏怀里,“想和干娘亲香亲香。”
白氏笑了一声,“那睡吧。”
白氏搂着小翠总算是不怕了,胳膊上冰凉的触感换成了温暖的体温,没一会儿就睡了过去。
小翠刚开始有些不好意思,她都这么大了还往她干娘怀里钻呢,没一会儿觉得好舒服,也渐渐睡了过去。
吃了饭小翠去河边收拾蛇出去了,切好了才给带回来了,白氏和金元正围着盆里的大老鳖商量着怎么下刀呢。
金元不会收拾这玩意,以前都是杨天青给拾叨的,金元手上拿着菜刀,跟他娘一道蹲在盆子旁犯了难。
小翠回来就看见金元拿着刀比划就是不知道下刀,小翠笑了一声,“我来,去拿根筷子去。”
金元赶紧拿了筷子,小翠接过筷子逗了老鳖一下,老鳖咬住了筷子,小翠手起刀落给放了血,“成了,剁成块就成了。”
金元给接过了手,放了生姜把老鳖给炖了起来,小翠背着两人也把蛇肉给倒了进去,别说闻着还是挺香的。
就连金元都觉得很香,守着瓦罐咽了咽口水,“小翠姐,好香啊。”
小翠给打开了罐子,只见里面的汤炖得奶白奶白的,能不香吗。
小翠先舀了一碗递给金元,“尝尝,这可是滋补的好东西,那些富贵人家可喜欢喝了。”
金元不敢喝,摇着头不要,小翠乐了,“怎滴,你又不是没吃过,怕甚,尝尝,可鲜了。”
金元不敢相信地嗯了一声,“我啥时候吃过呀?”
小翠促狭地笑了起来,“就我们跑出翠霞镇的时候,就那天下了大雨,咱把乌篷船栓在了树上,那天吃得泥鳅汤,你忘了”
金元表情都要裂开了,他当然记得那场大雨,毕竟在水上淋着暴雨的机会也不多,“那,那不是泥鳅吗?”
“当然是骗你的啦。”小翠把碗递了递,“尝尝,就当喝鸡汤了。”
小翠给金元打了一碗,怕金元害怕,还只打了汤,在小翠的怂恿下金元接过了碗,抿了一口觉得还挺好喝的,在害怕和喝汤中选择了害怕着喝汤。
小翠笑着说道:“大哥,我昨儿网了个大老鳖,明儿炖了送给各位大哥补补。”
金元也在不住点头:“对对对,最适合秋冬进补了。”
“呦,那可是个好东西,那明儿就辛苦姑娘了。”一个牢头说道,“我听说做成龙凤汤最是滋补了。”
小翠给应了下来,“成,明儿给各位大哥做成龙凤汤。”
杨顺摆了摆手,“走吧,走吧,俺在这好着呢。”
杨顺在心里骂了几句牢头,得寸进尺,呸!还龙凤汤呢,老子看他就像那蠢王八!
杨顺赶了两人走了,再不走他怕这些人不知道还要什么呢。
再说了,这乌七八糟的地儿哪里适合姑娘和小孩待,虽然他只比金元大上两岁,但现在他给自己封了个家里的顶梁柱,他现在可是家里最大的男丁!
两人都扭头走了,金元听见那老头骂孙家,“杨小兄弟,你可是个讲义气的。”
后面传来杨顺的笑声,“哪有,哪有,总不能让俺姐俺弟过来坐牢里吧。”
“那孙家现在成了笑话了,贪心不足,现在好了,两个媳妇儿都没了,都要让人笑掉大牙了。”
金元听着几个牢头骂了几句孙家,出来之后长长舒了一口气,他不喜欢那里面,臭烘烘的,快闷死他了。
“小翠姐,啥是龙凤汤呀?”
“就是用大老鳖和蛇炖成汤,那些老爷们都喜欢。”
金元一听蛇小脸白了一瞬,还是强装淡定说道:“小,小翠家,咱家没蛇。”
“没事,等咱回了家了日头还没落下来,我去山上捉上一条就是了。”
金元虽然害怕,但为了杨顺能在里面舒服点,忍着害怕说道:“小翠姐,我和你一块。”
两人一道朝家走去,西斜的太阳洒在两人身上,小翠背着手,肩上垂着两条乌黑油亮的辫子,她轻笑了一声揉了一把金元的脑袋,“金元,谢谢你们。”
她真的好幸运,又遇见了金元他们,成了一家人。
金元甩了下脑袋,“小翠姐,我长大了,不能摸脑袋了,要长不高了。”
小翠笑了一声,“就算是比你阿姐我高了,那也是弟弟,姐姐摸下弟弟怎么了。”
小翠性子洒脱,孙家的事并没有让她难过,也不值得她难过,她只难过她三弟因为她落了牢狱,她干娘和金元也跟着跑前跑后的。
小翠脸上挂上明媚的笑,脚步都轻快了几分,“以后我不嫁了,嫁出去为人家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哪有在咱家自在。”
金元吓得眼睛瞪得溜圆,“小翠姐,可不敢让咱娘听见,要不然她要伤心了。”
“知道的,我才不和干娘说呢,我在咱家享福,何苦去人家家吃那个苦。”
小翠才不会和她干娘说这话,自从出了这事她干娘难受着呢,一直自责是她没打听好孙家的事,这才闹出了事。
两人到家先和白氏打了声招呼,白氏正在家给几人拆洗冬日的袄子呢,听说两人要去山上捉蛇,放下手上的活计站了起来,“我和你们一道。”
“干娘,你别去了。”小翠劝道。
她干娘怕蛇,比金元都怕蛇,小翠夏天喜欢往河沟里放地笼,里面经常能捉到蛇,她家门都不进就卖给了村里采药人家,生怕带回家吓到人了。
白氏不依,“现在天冷了,山上的蛇哪里是那么好找的,多个人快一些。”
白氏执意要一道进山,小翠拿了个带盖子的竹笼,“那干娘金元,你两看见了蛇不要动,让我来抓。”
“好。”
白氏和金元应了下来。
山上草木枯黄一片,金元想起杨天青走的时候也是在秋日,他天青哥哥怕他们没柴烧,打了满满一墙的柴,也不知道他天青哥哥怎么样了,他已经好久没收到杨天青的信了。
三人手上拿着棍子敲着枯草,这时候天冷了,蛇不似夏日那么多了,花田村不少人家以采药为生,也有专门捕蛇的人家,这会儿蛇不好找了,人家都已经歇下了。
金元拿着棍子敲着草,生怕找不到蛇,又生怕找到了蛇,左右为难,眼见三人都在山上转了半个时辰了,日头早就落山了,再找不到就要天黑了,这可如何是好呀。
金元有些急了,那些人要吃,要是他们不给杨顺会不会在里面挨欺负呀,俗话说阎王易见,小鬼难缠,今天怎么也得把这蛇给找到了。
等到快看不清东西的时候,金元敲了下枯草丛,下面嗖得窜出什么东西,“蛇!”
金元吓得脸都白了,反应过来忍着恐惧赶紧追了过去,辛辛苦苦才找到这么一条,可不能它给跑了。
那条蛇朝着白氏那边蹿了过去,白氏一听见蛇也吓得脸都白了,手比脑子反应快,下意识就上手抓了上去,一条小臂粗的蛇缠上了她的胳膊。
白氏吓得一动不敢动,就连脖子上都起了一层白汗,“小翠,笼子!”
小翠离金元两人远,等小翠过来捉蛇,那蛇肯定就跑了,白氏顾不得那么多,一把就抓住了那蛇。
金元也跑了过来,看着足足三四尺长的蛇吓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那蛇还缠着他娘的胳膊呢!
金元知道她娘怕蛇,每年到了夏天院子周围都要撒雄黄,她娘比他还怕蛇呢,单是这个字都不能提。
金元咬着牙抖着手要把那条蛇给接过来,“娘,别怕,我拿,拿过来。”
小翠已经跑了过来,一把握住金元的胳膊,“我来,干娘,是条没毒的菜花蛇,干娘别怕。”
小翠赶紧把蛇给弄了过来,一把给塞到了笼子里,白氏腿一软倒在了地上,金元赶紧把人给扶了起来,“娘,没事了,没事了。”
金元一摸他娘的手上面都是冷汗,白氏软着腿站了起来,强装镇定笑了一下,“总算是找到了,走,我们回家。”
小翠想扶她干娘一把,想着自己带着蛇呢,赶紧快步走在了前面,“干娘,我先回去把蛇放水生家,明儿我收拾好了再拿回来。”
水生的爹会捉蛇,放在他家不怕跑了,小翠怕蛇带回家了,她干娘和金元害怕,现在天黑了,等明日一早她给收拾干净了再带回家。
小翠先行一步,走着走着不由红了眼眶,她怎么有这么好的家人呀。
后面金元扶着白氏也下来了,别说白氏徒手抓蛇了,就连金元给吓得不轻,好大一条蛇啊!
“娘,没事了,没事了。”
白氏点了下头,“娘没事,缓一会儿就好了。”
夜里睡觉的时候白氏怎么都睡不着,一闭眼就感觉胳膊上缠着个冰凉的东西,自己又是大人,不想让孩子担心,愣是一声不吭。
她正睡不着呢,小翠从厢房过来钻到了白氏的被窝里,“干娘。”
白氏拍了拍小翠的后背,“怎么过来了。”
小翠钻到了白氏怀里,“想和干娘亲香亲香。”
白氏笑了一声,“那睡吧。”
白氏搂着小翠总算是不怕了,胳膊上冰凉的触感换成了温暖的体温,没一会儿就睡了过去。
小翠刚开始有些不好意思,她都这么大了还往她干娘怀里钻呢,没一会儿觉得好舒服,也渐渐睡了过去。
吃了饭小翠去河边收拾蛇出去了,切好了才给带回来了,白氏和金元正围着盆里的大老鳖商量着怎么下刀呢。
金元不会收拾这玩意,以前都是杨天青给拾叨的,金元手上拿着菜刀,跟他娘一道蹲在盆子旁犯了难。
小翠回来就看见金元拿着刀比划就是不知道下刀,小翠笑了一声,“我来,去拿根筷子去。”
金元赶紧拿了筷子,小翠接过筷子逗了老鳖一下,老鳖咬住了筷子,小翠手起刀落给放了血,“成了,剁成块就成了。”
金元给接过了手,放了生姜把老鳖给炖了起来,小翠背着两人也把蛇肉给倒了进去,别说闻着还是挺香的。
就连金元都觉得很香,守着瓦罐咽了咽口水,“小翠姐,好香啊。”
小翠给打开了罐子,只见里面的汤炖得奶白奶白的,能不香吗。
小翠先舀了一碗递给金元,“尝尝,这可是滋补的好东西,那些富贵人家可喜欢喝了。”
金元不敢喝,摇着头不要,小翠乐了,“怎滴,你又不是没吃过,怕甚,尝尝,可鲜了。”
金元不敢相信地嗯了一声,“我啥时候吃过呀?”
小翠促狭地笑了起来,“就我们跑出翠霞镇的时候,就那天下了大雨,咱把乌篷船栓在了树上,那天吃得泥鳅汤,你忘了”
金元表情都要裂开了,他当然记得那场大雨,毕竟在水上淋着暴雨的机会也不多,“那,那不是泥鳅吗?”
“当然是骗你的啦。”小翠把碗递了递,“尝尝,就当喝鸡汤了。”
小翠给金元打了一碗,怕金元害怕,还只打了汤,在小翠的怂恿下金元接过了碗,抿了一口觉得还挺好喝的,在害怕和喝汤中选择了害怕着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