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朕原以为,你只是性格顽劣了些,但本性不坏,没想到竟能做出这等逼/奸庶母、诱迫堂弟的丧心病狂之事!”
“若不是在你真的做成什么之前便被阻止了,贵人和她腹中胎儿没有大碍,”睿宗顿了顿,气得额穴发疼,“朕一定杀了你。”
“朕往日还是待你太宽容了,所以把你纵成了今日这副无法无天的样子。”
睿宗怒不可遏地对一旁的冯内侍道:“宣,太子行为失德,褫夺太子封号,废为相王,幽禁宗人府,非诏谕不得出,任何人不得前去看望。”
“相王,你给朕呆在那里,好好反省!”
然后,睿宗拂袖离去。
立即有鸾卫来押起杨惜。
杨惜没有反抗,经过萧幼安和萧鸿雪身边时,转头深深看了他们两个一眼。
萧鸿雪静静地望着天边的皎白圆月,没有看他,萧幼安则颔首回以一笑。
“皇兄,你放心,臣弟会吩咐宗人府那边,‘好好照顾’你的。”
杨惜不言不语地看着萧幼安,他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个人脸上纯良天真的笑容其实这么虚伪?
果然宫里都是演技派啊……
杨惜沉默地收回了视线。
*
宗人府。
这地方给杨惜留下的初印象,是清宫剧里专门关押夺嫡之战落败选手的更体面一点的天牢,皇子王爷们谈之色变的“阎罗殿”。
任你进来之前多么骄傲跋扈、趾高气昂,只要被圈禁在其中几年,要么变成蹲在墙角扎小人诅咒皇帝然后被拉出去砍头的疯子,要么变得白发苍苍、谨小慎微,出去后再也不敢和皇帝横。
这地方进来一个老实一个,是名副其实的“老实人”加工厂。你问它怎么做到的,很简单,不老实的都疯了,剩下的不就都老实了吗。
杨惜被鸾卫推进宗人府的大门后,发现影视剧里拍得确实不算太夸张。
此处阴暗寒冷,墙面灰驳,毫无活人气息,也就比宫里的慎刑司稍微好上那么一点。
他被一个侍女领着往前走,途中经过一处院落,一个鬓角有些灰白的中年男子正在追着一只馒头跑。
怎么追呢,就是他先把馒头掷远,然后再跑过去捡,如此循环往复,不知疲倦。
杨惜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那只馒头突然滚到了他脚边,他顿住了脚步。
那个男人抬头看杨惜,杨惜发现他模样还生得挺好的,就是脸上没什么血色,憔悴得很,神情还有些痴傻。
他瞪了杨惜一眼,“那是我的,别想抢我的馒头!”
然后,他跑到杨惜身前捡起馒头,用袖子抹了抹馒头上的灰,走远了。
前面的侍女见杨惜不走了,往他看的方向瞥了一眼,轻飘飘地解释道:“相王殿下,那是您的三叔,煕王。”
“前代太子遇刺身死后,先帝将吴王,也就是当今的陛下改立为太子。”
“陛下登基没多久,煕王府中下人揭发,煕王偷偷在府内行巫蛊厌胜之术,诅咒陛下早逝,陛下勃然大怒,当即将他关进了宗人府,终身圈禁。”
哦,那是我叔。
杨惜哽咽了。
感觉未来一眼望得到头啊。
要是自己在这儿呆久了,不会自动加入这位叔叔,每天追着包子跑吧?
杨惜这么想着,转眼就到了自己的院落,刚一进门,杨惜便转过头,“对了……”
但那侍女只是冷淡地行了一礼,便直接将门锁上了,直接将杨惜未问完的话隔在了门后。
真是世情炎凉啊,他以前在显德殿的时候从来没有哪个宫人待他如此冷淡。不过也怪不着别人,这地方这么阴冷幽僻,在这儿呆久了,人变得阴郁一点也很正常。
杨惜没往心里去,量视起自己的新住所。
这是个极其狭小的院落,院中仅有一间房,活动范围极其有限。
他走进房间,房间内昏暗狭仄,寒气逼人,只放着生活必需的一床一桌一凳,桌上摆着一盏烛台,陈设简素到可怜。
床上是破烂棉絮、湿冷稻草,桌凳都是木制的,刻痕斑驳,还生了点点霉斑。
这一看就是个夏热冬冷,虫鼠遍地的地方啊……
怪不得他煕王叔叔疯成这样,比起身体上的刑罚之痛,一朝从高位跌落至此,昔日富贵荣华、权势地位皆成泡影,这种心理落差显然对人的冲击显然更加猛烈。
如果终身不能解脱,要在这种地方呆着数一辈子的墙砖,那种痛苦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难怪煕王在这儿活活呆疯了。
若只是住得艰苦点其实也还好,杨惜自认没有那么娇贵,但麻烦的是,负责照顾他起居的那个老太监,和原主萧成亭有仇,还有大仇。
那老太监第一次给杨惜送饭,便趁机摸了一把他的手,用那种阴沉得瘆人的眼神看他。
“殿下,您还记得奴才吗?”
杨惜猛地缩回了手,摇摇头。
谁知那太监陡然换上一副险狠表情,“呵呵,是吗,殿下不记得奴才了?”
“可奴才却日日夜夜都念着您呢,殿下。”
“日日夜夜……都念着您对我的折辱。”
“那年冬天,在御花园,淑妃娘娘牵着您的手陪您玩蹴鞠球。那时奴才就在园中远远地看着您,心想您怎么就生得这么白净可爱呢?”
“当时,奴才真想抱一抱您啊……”
“奴才看了很久,淑妃娘娘突然被宫人叫走,只留下嬷嬷陪着您。于是奴才就鼓起勇气主动走近了,您竟邀奴才陪您一起玩。”
这老太监脸上忽地露出了一个温柔的笑容,看得杨惜有些不寒而栗。
“可是后来,那球不慎落进了湖中。”
“寒冬腊月,您竟逼奴才跳进御花园的湖里,替您捡那只金色的蹴鞠球,捡不到就不许奴才上来,奴才这条瘸腿就是这么被湖水泡废的……真是没想到,殿下竟也有今天吗?”
“四皇子殿下特意派奴才来,好好照顾您。”
“小殿下,奴才我啊,等这一天,实在等了太久太久了……”
“殿下当年那么任性,不把阉人的性命放在眼里,最后还是落到阉人手上了不是?”
“殿下,你冷不冷,要不要奴才抱着你暖暖?”他的眸光如一片贪婪的舌,舐过杨惜的脸廓。
“听说殿下曾诱迫自己的堂弟,想必一定知道男人的滋味有多好吧……”
卧槽,这就是个老变态吧?
再说男人的滋味和你个太监有什么关系啊?!
见杨惜沉默,那太监似是读出他心中所想,恨言道:“殿下以为一定要有那根东西才行吗?奴才在这宫里头待久了,折磨人的手段可多着呢。”
杨惜听了这话,被吓得当即将饭菜砸到他脸上,转身便跑,那老太监竟弯腰拾起一个尖锐的石块,重重砸向他的腿弯。
杨惜已经许久未进水米了,本就虚弱无力,被这么砸一下,抱着自己的腿,半天没能从地上站起。
那老太监一边用袖子抹拭着自己的脸,一边一瘸一瘸地走近他,阴恻恻道:“我看你还怎么跑。”
“若旁人问起,奴才就说是殿下被黜了位,在宗人府里大发脾气,摔破瓶瓶罐罐,误伤了自己,好不好啊?”
“好殿下,伤哪了?痛不痛,让奴才看看……”言罢,伸手就要去抓杨惜的腿。
“奴才都这么老了,小殿下竟还像当年那样,玉雪可爱呢。”
杨惜的腿钻心的疼,凝眸看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趁他不备,抬起另一条腿,直接朝他裆下要害猛踹了一脚。
那老太监面色灰白地爬起,狠狠地瞪了杨惜一眼,“无碍,小殿下……我们,来日方长。”
然后,杨惜在宗人府里待了近一个月。
因为不肯和这老太监苟且,他天天被喂发馊的、有虫的饭菜。
其实杨惜根本不敢吃那太监送的饭,他在饭菜中变着花样给他掺迷药或者慢性毒,有萧幼安的授意和掩护下,做起事来根本就有恃无恐。
才撑了一周,杨惜就起了要不要吃死遁丹的念头,但又很快把这念头摁了下去。
要是就这么死了,指不定就被歪曲成畏罪自杀,一辈子都背着那个莫须有的罪名,白白便宜了外面就盼着他死的那两位。
呵……凭什么?
杨惜脾气本就执拗,心里还憋着一股被冤枉的怨气,所以硬是挺了下去。他们都盼着他死,那他偏要活,而且还要好好地活。
活着,才有转机,死了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杨惜实在饿得不行了才会去吃那太监送来的东西,一旦发现自己有要失去意识的预兆,便会捡起地上的尖石块,一下一下地割自己的手臂。
每次眼皮一沉,就又猛划自己一下,以此保持清醒。
一个月下来,杨惜的一条手臂早已经新伤叠旧痂,血肉模糊了。
这日,杨惜是真的有点撑不住了,嗓子哑渴得冒烟,就差去掘墙角的草根吃了。
“若不是在你真的做成什么之前便被阻止了,贵人和她腹中胎儿没有大碍,”睿宗顿了顿,气得额穴发疼,“朕一定杀了你。”
“朕往日还是待你太宽容了,所以把你纵成了今日这副无法无天的样子。”
睿宗怒不可遏地对一旁的冯内侍道:“宣,太子行为失德,褫夺太子封号,废为相王,幽禁宗人府,非诏谕不得出,任何人不得前去看望。”
“相王,你给朕呆在那里,好好反省!”
然后,睿宗拂袖离去。
立即有鸾卫来押起杨惜。
杨惜没有反抗,经过萧幼安和萧鸿雪身边时,转头深深看了他们两个一眼。
萧鸿雪静静地望着天边的皎白圆月,没有看他,萧幼安则颔首回以一笑。
“皇兄,你放心,臣弟会吩咐宗人府那边,‘好好照顾’你的。”
杨惜不言不语地看着萧幼安,他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个人脸上纯良天真的笑容其实这么虚伪?
果然宫里都是演技派啊……
杨惜沉默地收回了视线。
*
宗人府。
这地方给杨惜留下的初印象,是清宫剧里专门关押夺嫡之战落败选手的更体面一点的天牢,皇子王爷们谈之色变的“阎罗殿”。
任你进来之前多么骄傲跋扈、趾高气昂,只要被圈禁在其中几年,要么变成蹲在墙角扎小人诅咒皇帝然后被拉出去砍头的疯子,要么变得白发苍苍、谨小慎微,出去后再也不敢和皇帝横。
这地方进来一个老实一个,是名副其实的“老实人”加工厂。你问它怎么做到的,很简单,不老实的都疯了,剩下的不就都老实了吗。
杨惜被鸾卫推进宗人府的大门后,发现影视剧里拍得确实不算太夸张。
此处阴暗寒冷,墙面灰驳,毫无活人气息,也就比宫里的慎刑司稍微好上那么一点。
他被一个侍女领着往前走,途中经过一处院落,一个鬓角有些灰白的中年男子正在追着一只馒头跑。
怎么追呢,就是他先把馒头掷远,然后再跑过去捡,如此循环往复,不知疲倦。
杨惜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那只馒头突然滚到了他脚边,他顿住了脚步。
那个男人抬头看杨惜,杨惜发现他模样还生得挺好的,就是脸上没什么血色,憔悴得很,神情还有些痴傻。
他瞪了杨惜一眼,“那是我的,别想抢我的馒头!”
然后,他跑到杨惜身前捡起馒头,用袖子抹了抹馒头上的灰,走远了。
前面的侍女见杨惜不走了,往他看的方向瞥了一眼,轻飘飘地解释道:“相王殿下,那是您的三叔,煕王。”
“前代太子遇刺身死后,先帝将吴王,也就是当今的陛下改立为太子。”
“陛下登基没多久,煕王府中下人揭发,煕王偷偷在府内行巫蛊厌胜之术,诅咒陛下早逝,陛下勃然大怒,当即将他关进了宗人府,终身圈禁。”
哦,那是我叔。
杨惜哽咽了。
感觉未来一眼望得到头啊。
要是自己在这儿呆久了,不会自动加入这位叔叔,每天追着包子跑吧?
杨惜这么想着,转眼就到了自己的院落,刚一进门,杨惜便转过头,“对了……”
但那侍女只是冷淡地行了一礼,便直接将门锁上了,直接将杨惜未问完的话隔在了门后。
真是世情炎凉啊,他以前在显德殿的时候从来没有哪个宫人待他如此冷淡。不过也怪不着别人,这地方这么阴冷幽僻,在这儿呆久了,人变得阴郁一点也很正常。
杨惜没往心里去,量视起自己的新住所。
这是个极其狭小的院落,院中仅有一间房,活动范围极其有限。
他走进房间,房间内昏暗狭仄,寒气逼人,只放着生活必需的一床一桌一凳,桌上摆着一盏烛台,陈设简素到可怜。
床上是破烂棉絮、湿冷稻草,桌凳都是木制的,刻痕斑驳,还生了点点霉斑。
这一看就是个夏热冬冷,虫鼠遍地的地方啊……
怪不得他煕王叔叔疯成这样,比起身体上的刑罚之痛,一朝从高位跌落至此,昔日富贵荣华、权势地位皆成泡影,这种心理落差显然对人的冲击显然更加猛烈。
如果终身不能解脱,要在这种地方呆着数一辈子的墙砖,那种痛苦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难怪煕王在这儿活活呆疯了。
若只是住得艰苦点其实也还好,杨惜自认没有那么娇贵,但麻烦的是,负责照顾他起居的那个老太监,和原主萧成亭有仇,还有大仇。
那老太监第一次给杨惜送饭,便趁机摸了一把他的手,用那种阴沉得瘆人的眼神看他。
“殿下,您还记得奴才吗?”
杨惜猛地缩回了手,摇摇头。
谁知那太监陡然换上一副险狠表情,“呵呵,是吗,殿下不记得奴才了?”
“可奴才却日日夜夜都念着您呢,殿下。”
“日日夜夜……都念着您对我的折辱。”
“那年冬天,在御花园,淑妃娘娘牵着您的手陪您玩蹴鞠球。那时奴才就在园中远远地看着您,心想您怎么就生得这么白净可爱呢?”
“当时,奴才真想抱一抱您啊……”
“奴才看了很久,淑妃娘娘突然被宫人叫走,只留下嬷嬷陪着您。于是奴才就鼓起勇气主动走近了,您竟邀奴才陪您一起玩。”
这老太监脸上忽地露出了一个温柔的笑容,看得杨惜有些不寒而栗。
“可是后来,那球不慎落进了湖中。”
“寒冬腊月,您竟逼奴才跳进御花园的湖里,替您捡那只金色的蹴鞠球,捡不到就不许奴才上来,奴才这条瘸腿就是这么被湖水泡废的……真是没想到,殿下竟也有今天吗?”
“四皇子殿下特意派奴才来,好好照顾您。”
“小殿下,奴才我啊,等这一天,实在等了太久太久了……”
“殿下当年那么任性,不把阉人的性命放在眼里,最后还是落到阉人手上了不是?”
“殿下,你冷不冷,要不要奴才抱着你暖暖?”他的眸光如一片贪婪的舌,舐过杨惜的脸廓。
“听说殿下曾诱迫自己的堂弟,想必一定知道男人的滋味有多好吧……”
卧槽,这就是个老变态吧?
再说男人的滋味和你个太监有什么关系啊?!
见杨惜沉默,那太监似是读出他心中所想,恨言道:“殿下以为一定要有那根东西才行吗?奴才在这宫里头待久了,折磨人的手段可多着呢。”
杨惜听了这话,被吓得当即将饭菜砸到他脸上,转身便跑,那老太监竟弯腰拾起一个尖锐的石块,重重砸向他的腿弯。
杨惜已经许久未进水米了,本就虚弱无力,被这么砸一下,抱着自己的腿,半天没能从地上站起。
那老太监一边用袖子抹拭着自己的脸,一边一瘸一瘸地走近他,阴恻恻道:“我看你还怎么跑。”
“若旁人问起,奴才就说是殿下被黜了位,在宗人府里大发脾气,摔破瓶瓶罐罐,误伤了自己,好不好啊?”
“好殿下,伤哪了?痛不痛,让奴才看看……”言罢,伸手就要去抓杨惜的腿。
“奴才都这么老了,小殿下竟还像当年那样,玉雪可爱呢。”
杨惜的腿钻心的疼,凝眸看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趁他不备,抬起另一条腿,直接朝他裆下要害猛踹了一脚。
那老太监面色灰白地爬起,狠狠地瞪了杨惜一眼,“无碍,小殿下……我们,来日方长。”
然后,杨惜在宗人府里待了近一个月。
因为不肯和这老太监苟且,他天天被喂发馊的、有虫的饭菜。
其实杨惜根本不敢吃那太监送的饭,他在饭菜中变着花样给他掺迷药或者慢性毒,有萧幼安的授意和掩护下,做起事来根本就有恃无恐。
才撑了一周,杨惜就起了要不要吃死遁丹的念头,但又很快把这念头摁了下去。
要是就这么死了,指不定就被歪曲成畏罪自杀,一辈子都背着那个莫须有的罪名,白白便宜了外面就盼着他死的那两位。
呵……凭什么?
杨惜脾气本就执拗,心里还憋着一股被冤枉的怨气,所以硬是挺了下去。他们都盼着他死,那他偏要活,而且还要好好地活。
活着,才有转机,死了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杨惜实在饿得不行了才会去吃那太监送来的东西,一旦发现自己有要失去意识的预兆,便会捡起地上的尖石块,一下一下地割自己的手臂。
每次眼皮一沉,就又猛划自己一下,以此保持清醒。
一个月下来,杨惜的一条手臂早已经新伤叠旧痂,血肉模糊了。
这日,杨惜是真的有点撑不住了,嗓子哑渴得冒烟,就差去掘墙角的草根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