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演员们登时就是一阵的骚动。
不多时,导演组直接公布了命题。
一共五个题目,所有人随机抽取。
第一组:民国初期背景,被父亲卖到窑子里第一次接客后的女学生。
第二组:用谢谢你,我爱你,再见三个词,和爱人说一段告别的话。
第三组:大难不死,历尽磨难返乡后,和曾经的爱人重逢。
第四组:曾经对不起你的爱人找你复合,告诉他,你不恨他,不怪他,但也不会和他在一起。
第五组:你和爱人的挚友同时出了事,但他没有选择帮你,导致了你的亲人去世,而挚友事业更上一层楼。
台下不受控制的陷入了激烈的讨论中。
有人志得意满、有人忧心忡忡。
后上的人占便宜啊。
有的题也太难了,还要自己制定剧情。
我孤寡到现在,上哪知道怎么跟爱人告别啊?
我也不知道上哪跟爱人重逢啊!
黎数拿到导演组分发的笔和纸,望了望四周,她抽到的是第五组,也是最难的一题。
除了第一组外,其余四组几乎全都是一片乌云笼罩的局面,尤其是第五组的题。
第一组的内容相对来说好发挥,难点主要是在表演时的情绪爆发上。
但其余几组,几乎全部都难在台词上,而台词甚至要自己写。
这对于这群岁数尚轻,甚至大多数都没有经历过感情和离别的姑娘来说,都是困难重重。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演戏难,演得好更难如果需要自编自演,还要故事好、演得好,那更是难上加难。
已经有人涂涂画画半天,但最终又把纸撕了扔到一旁,明显气不顺的说:搞什么,我们是演员,又不是编剧更不是导演,什么时候试镜还得自编自导了?我们要是这么全知全能,还要导演和编剧干什么?
不少听到这话的女生都共情的点了点头,但也有诸如林辰星等人只是冷漠的回头看了眼,和身边好友对视过后就继续奋笔疾书。
隔着很远,黎数都读懂了其中暗藏的轻蔑,因为说话的女生非科班。
可能有过几次试镜或是演出的经验,但是并没有经历过系统训练,更没写过人物小传,资历和见识也不足以去支撑。
大多数人的纸上多多少少都还是写了许多字,也有不少人在一起讨论,但进展并不算快。
也是因此,在黎数第一个站起来后,瞬间成为处了风眼中心。
黎数想的很简单。
这个角色,她势在必得。
第5章 第五章
如果是别人的剧组,黎数是不可能有这个把握的。
可《秘宝》的总导演是费鹤鸣。
费鹤鸣是什么人?她已经年过六十,却一手包揽了数个国际电影节的大奖。
三年前她还活着的时候,费鹤鸣第的一部商业片更是拿下了国内票房冠军,当时的男女主更是直接得道飞升,一举成为当年的时代顶流。
费鹤鸣从不考虑资本,也不考虑流量,她只在乎演技,只在乎演员,她也有那份独具慧眼的能力。
黎数上辈子能得费鹤鸣青眼,几乎重要女配被她一手包揽,这辈子没有不行的道理。
-
黎数起身,略整理下衣服便走上前。
林辰星在后面叼着笔,她不太幸运,和黎数抽到的都是第五题。
虽然她看不上那帮野草,可第五题确实是难。
她也很好奇,黎数抽到了同样最难的第五题,还敢第一个上台,究竟会怎么演绎。
跟刚在那帮人似的上去又闹又跳?
但她又觉得黎数不会。
黎数没有在意有多少人盯着自己,最后检查了一遍,将自己的稿子上前去交给秦霜。
秦霜这个人不喜欢和人交流,更喜欢把所有东西放在脑海内消化。
所以一直到全部看完以后,她才带着惊讶和好奇说道:你是专业的?读的编剧或者导演?
黎数两辈子加一起都不是科班生。
上辈子她读的是人工智能专业,和演戏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进娱乐圈的初衷其实只是为了多收集素材以后去做仿生机器人,但当年的人工智能还仅限于最基础的迷你家电,机器人还只存在于概念中。
黎数不想让自己近十年的青春都浪费在怎么制作更精准的扫地机器人和洗碗机上,又或许是命运使然,她最终成了一名演员。
而这辈子,原主的学历想必不会高。她刚刚满十九岁,却没有上学,而是已经签了为期三年的合约出来打工。
所以她回答的问心无愧:不是专业的,只是认识的人刚好是写的这个职业。
秦霜嗯了声。
她手边是黎数的资料,可不知道为什么,违和感却极强。
半晌,她迟疑道:你和照片上,不太像。
她说的像,并不只是外貌。
照片上的女生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穿着一身黑色但泛白的卫衣,似乎正在经历什么不好的事情,脸绷的很紧,笑的不好看,但摄影师也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没有重拍。
而眼前的少女也没大几岁,但眼神却极锋锐,整个人像是一把即将开刃的刀,只待一个机会。
黎数轻描淡写:那时候还小。
你的内容很不错。秦霜说着,把那页纸递给了旁边的范从荣。
范从荣看了看,后将纸传递下去,他代行导演职责,知道眼前的这是个绝佳的好苗子。
于是沉思了片刻,说道:分两段吧。在停尸房做第一段,事后和爱人说话是第二段。准备好了就开始。
黎数点点头,第一段考验的是情感表达,第二段则是文戏,考验的是台词功底。
范从荣看了眼愁眉苦脸的姑娘们,除了黎数到现在都没人写完。
随后扬声道:写不出来的也可以选择即兴表演。
但这话一出,所有人更不说话了。
即兴表演和刚刚上台后随意表演的性质不同,仍然是导演组临时出题,但需要演员即兴发挥。
显然,这一点更难。
哪怕东西是自己写出来的,都比真的大脑一片空白站上去来的好。
黎数选的也是取巧的方法。
她要先有一个合理的、能够让人相信的背景,那么这一句话的试镜内容才可以成立。
究竟出了什么事情,我的爱人才会选择去救挚友,而不选择救我。
是火灾。
我的爱人是消防员,她之所以去选择救挚友,是因为,挚友那里有比一场小型的家庭火灾更严重的事情。
所以,我的爱人是消防员,而死去的人,则是来照料我的母亲。
在黎数的设想中,当时的环境应该是一片寂静的白的。她并没有真正的去过医院停尸间,所以只是做了这么一个猜想。
母亲被抢救失败,她浑浑噩噩的拿着一张死亡证明来到了空无一人的停尸房,第一反应是觉得陌生,是不相信,是下意识走近去摸她的眼睛,摸她的脸,拉她的手。
可手伸出去,却发现眼前的人身上已经没有几块完好的皮肉了。
她甚至不敢触碰。
眼前躺着的这个人是她的母亲,是会因为她摔到抱着她心疼到流泪、在她流感浑身疼痛时小心翼翼揽着她给她擦身,隔着几个城市都要贴身照顾她的母亲。
现在她一个人孤零零的躺在这,她一定好痛。
最终,她只能虚虚的用食指轻轻的勾了勾她的食指。
没有得到回应。
躺在那里的人皮肉绽开,无知无觉。
眼泪先于任何肢体语言和表情出现,重重的砸在地上,黎数终于缓慢而颤抖的伸出手去试母亲的鼻息,发现根本没有了呼吸。
妈黎数低喃了一声。
终于接受了现实般,她跪坐在旁边,瞬间脱了力。
没有失声痛哭,也没有嘶吼捶打,她抬手捂住了脸,清醒着哽咽道:对不起,对不起,妈,对不起
范从荣就是在这个时候喊了停。
他意外的发现黎数不光入戏快,出戏也快。
虽然还有些生理性的抽噎,但情绪已经抽离出来了。
台词和情绪都很饱满,每一个眼神和表情、动作的把控也都极其的精准。
监视器里甚至像是在看大屏电影,随便一帧,眼里都是故事,充满了愧疚和悔恨。
没错,是愧疚和悔恨。
他很好奇。
毕竟他已过中年,见得东西太多,也经历过亲人离世,所以才更好奇:一般正常人面对母亲因为意外突然离世后,大多都会无助的用哭的方式发泄和喊叫,这个时候,你为什么会是愧疚和悔恨占了大多数?
不多时,导演组直接公布了命题。
一共五个题目,所有人随机抽取。
第一组:民国初期背景,被父亲卖到窑子里第一次接客后的女学生。
第二组:用谢谢你,我爱你,再见三个词,和爱人说一段告别的话。
第三组:大难不死,历尽磨难返乡后,和曾经的爱人重逢。
第四组:曾经对不起你的爱人找你复合,告诉他,你不恨他,不怪他,但也不会和他在一起。
第五组:你和爱人的挚友同时出了事,但他没有选择帮你,导致了你的亲人去世,而挚友事业更上一层楼。
台下不受控制的陷入了激烈的讨论中。
有人志得意满、有人忧心忡忡。
后上的人占便宜啊。
有的题也太难了,还要自己制定剧情。
我孤寡到现在,上哪知道怎么跟爱人告别啊?
我也不知道上哪跟爱人重逢啊!
黎数拿到导演组分发的笔和纸,望了望四周,她抽到的是第五组,也是最难的一题。
除了第一组外,其余四组几乎全都是一片乌云笼罩的局面,尤其是第五组的题。
第一组的内容相对来说好发挥,难点主要是在表演时的情绪爆发上。
但其余几组,几乎全部都难在台词上,而台词甚至要自己写。
这对于这群岁数尚轻,甚至大多数都没有经历过感情和离别的姑娘来说,都是困难重重。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演戏难,演得好更难如果需要自编自演,还要故事好、演得好,那更是难上加难。
已经有人涂涂画画半天,但最终又把纸撕了扔到一旁,明显气不顺的说:搞什么,我们是演员,又不是编剧更不是导演,什么时候试镜还得自编自导了?我们要是这么全知全能,还要导演和编剧干什么?
不少听到这话的女生都共情的点了点头,但也有诸如林辰星等人只是冷漠的回头看了眼,和身边好友对视过后就继续奋笔疾书。
隔着很远,黎数都读懂了其中暗藏的轻蔑,因为说话的女生非科班。
可能有过几次试镜或是演出的经验,但是并没有经历过系统训练,更没写过人物小传,资历和见识也不足以去支撑。
大多数人的纸上多多少少都还是写了许多字,也有不少人在一起讨论,但进展并不算快。
也是因此,在黎数第一个站起来后,瞬间成为处了风眼中心。
黎数想的很简单。
这个角色,她势在必得。
第5章 第五章
如果是别人的剧组,黎数是不可能有这个把握的。
可《秘宝》的总导演是费鹤鸣。
费鹤鸣是什么人?她已经年过六十,却一手包揽了数个国际电影节的大奖。
三年前她还活着的时候,费鹤鸣第的一部商业片更是拿下了国内票房冠军,当时的男女主更是直接得道飞升,一举成为当年的时代顶流。
费鹤鸣从不考虑资本,也不考虑流量,她只在乎演技,只在乎演员,她也有那份独具慧眼的能力。
黎数上辈子能得费鹤鸣青眼,几乎重要女配被她一手包揽,这辈子没有不行的道理。
-
黎数起身,略整理下衣服便走上前。
林辰星在后面叼着笔,她不太幸运,和黎数抽到的都是第五题。
虽然她看不上那帮野草,可第五题确实是难。
她也很好奇,黎数抽到了同样最难的第五题,还敢第一个上台,究竟会怎么演绎。
跟刚在那帮人似的上去又闹又跳?
但她又觉得黎数不会。
黎数没有在意有多少人盯着自己,最后检查了一遍,将自己的稿子上前去交给秦霜。
秦霜这个人不喜欢和人交流,更喜欢把所有东西放在脑海内消化。
所以一直到全部看完以后,她才带着惊讶和好奇说道:你是专业的?读的编剧或者导演?
黎数两辈子加一起都不是科班生。
上辈子她读的是人工智能专业,和演戏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进娱乐圈的初衷其实只是为了多收集素材以后去做仿生机器人,但当年的人工智能还仅限于最基础的迷你家电,机器人还只存在于概念中。
黎数不想让自己近十年的青春都浪费在怎么制作更精准的扫地机器人和洗碗机上,又或许是命运使然,她最终成了一名演员。
而这辈子,原主的学历想必不会高。她刚刚满十九岁,却没有上学,而是已经签了为期三年的合约出来打工。
所以她回答的问心无愧:不是专业的,只是认识的人刚好是写的这个职业。
秦霜嗯了声。
她手边是黎数的资料,可不知道为什么,违和感却极强。
半晌,她迟疑道:你和照片上,不太像。
她说的像,并不只是外貌。
照片上的女生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穿着一身黑色但泛白的卫衣,似乎正在经历什么不好的事情,脸绷的很紧,笑的不好看,但摄影师也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没有重拍。
而眼前的少女也没大几岁,但眼神却极锋锐,整个人像是一把即将开刃的刀,只待一个机会。
黎数轻描淡写:那时候还小。
你的内容很不错。秦霜说着,把那页纸递给了旁边的范从荣。
范从荣看了看,后将纸传递下去,他代行导演职责,知道眼前的这是个绝佳的好苗子。
于是沉思了片刻,说道:分两段吧。在停尸房做第一段,事后和爱人说话是第二段。准备好了就开始。
黎数点点头,第一段考验的是情感表达,第二段则是文戏,考验的是台词功底。
范从荣看了眼愁眉苦脸的姑娘们,除了黎数到现在都没人写完。
随后扬声道:写不出来的也可以选择即兴表演。
但这话一出,所有人更不说话了。
即兴表演和刚刚上台后随意表演的性质不同,仍然是导演组临时出题,但需要演员即兴发挥。
显然,这一点更难。
哪怕东西是自己写出来的,都比真的大脑一片空白站上去来的好。
黎数选的也是取巧的方法。
她要先有一个合理的、能够让人相信的背景,那么这一句话的试镜内容才可以成立。
究竟出了什么事情,我的爱人才会选择去救挚友,而不选择救我。
是火灾。
我的爱人是消防员,她之所以去选择救挚友,是因为,挚友那里有比一场小型的家庭火灾更严重的事情。
所以,我的爱人是消防员,而死去的人,则是来照料我的母亲。
在黎数的设想中,当时的环境应该是一片寂静的白的。她并没有真正的去过医院停尸间,所以只是做了这么一个猜想。
母亲被抢救失败,她浑浑噩噩的拿着一张死亡证明来到了空无一人的停尸房,第一反应是觉得陌生,是不相信,是下意识走近去摸她的眼睛,摸她的脸,拉她的手。
可手伸出去,却发现眼前的人身上已经没有几块完好的皮肉了。
她甚至不敢触碰。
眼前躺着的这个人是她的母亲,是会因为她摔到抱着她心疼到流泪、在她流感浑身疼痛时小心翼翼揽着她给她擦身,隔着几个城市都要贴身照顾她的母亲。
现在她一个人孤零零的躺在这,她一定好痛。
最终,她只能虚虚的用食指轻轻的勾了勾她的食指。
没有得到回应。
躺在那里的人皮肉绽开,无知无觉。
眼泪先于任何肢体语言和表情出现,重重的砸在地上,黎数终于缓慢而颤抖的伸出手去试母亲的鼻息,发现根本没有了呼吸。
妈黎数低喃了一声。
终于接受了现实般,她跪坐在旁边,瞬间脱了力。
没有失声痛哭,也没有嘶吼捶打,她抬手捂住了脸,清醒着哽咽道:对不起,对不起,妈,对不起
范从荣就是在这个时候喊了停。
他意外的发现黎数不光入戏快,出戏也快。
虽然还有些生理性的抽噎,但情绪已经抽离出来了。
台词和情绪都很饱满,每一个眼神和表情、动作的把控也都极其的精准。
监视器里甚至像是在看大屏电影,随便一帧,眼里都是故事,充满了愧疚和悔恨。
没错,是愧疚和悔恨。
他很好奇。
毕竟他已过中年,见得东西太多,也经历过亲人离世,所以才更好奇:一般正常人面对母亲因为意外突然离世后,大多都会无助的用哭的方式发泄和喊叫,这个时候,你为什么会是愧疚和悔恨占了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