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191节
  很快干燥的木材也被烧的噼啪作响,光亮越来越大。
  火光的映照下房间的景色逐渐清晰了起来。
  这里是面包店,一名青年女人正在手脚麻利的做着面包。
  她撑开面团动作娴熟,面团在她的手上随方就圆。然后再将一个个面团丢进面篮子(欧式乡村面包发酵篮)里面。
  随后又从架子上端下一盆面。她双手都在用力,身体紧绷着把这盆面放在地上。然后她在面团上盖上一层透明塑料布。随后脱了鞋子洗了脚,整个人站在面盆里,隔着塑料布来踩面揉面。
  这个女人的动作干练,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伴随着炉火里的光芒,大家能慢慢看清她的脸,她就是简扮演的西嘉尔。
  相比于上一部,这一部的一开场,她就显得成熟的多。因为她这个时候已经二十来岁了。
  虽然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但是西嘉尔脸上丝毫没有被打垮的表情。
  在这里简用了最返璞归真的表演方式。一般演员处理这样的人物的时候,会因为她的经历而故意的演绎出苦大仇深的感情。
  但是简没有,她没有用力过猛的去表演西嘉尔所遭受的不幸。因为简在自己写的人物小传(对电影人物的感受)里就写到:西嘉尔是幸运的,因为她还活着,她还年轻,她还漂亮。所以生活对她的打击并不能击垮她,她感谢这份幸运,所以她会更努力的生活。
  所以电影里的西嘉尔就是这样,她成为了一名娴熟的面包师。将面包房开在了柏林。
  每天上午七点半,第一炉面包出炉。周围的居民都会过来买面包。
  这是一段漫长的镜头,完全是简的独角戏。而且没有台词,只有她做面包的画面,还有制作面包时发出的声音。
  这就是全部的配乐。
  但是简处理的很好,她把一个独立坚强的女人表现了出来。还有她做完面包后那种辛苦,握着水杯都有些颤抖的手。
  不过她虽然辛苦,但是她的生活还可以继续。
  这是一战结束后的一段悠然岁月。战争好像停止了,一切都向好的地方发展。西嘉尔的面包房开在了柏林的一个犹太人社区里。
  这里主要生活的都是犹太人。但是这里并没有那么明显的犹太标志。没有所谓的【犹太传统服饰】。也没有所谓的【犹太独有信仰】。社区里有很多犹太人甚至是吃猪肉的。只是不吃不带鳞片的海鱼。
  “今天的面包卖完了。”西嘉尔对着最后的顾客抱歉的微笑着。
  今天是祈祷的日子,她会和社区里的朋友们一起前往教堂参加祈祷。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三条线
  忙完了面包房的工作,西嘉尔前往教堂祈祷。
  和她一样的犹太人不少。除了在祈祷的时候前往犹太教教堂之外,这些普通的犹太人并没有和其他的德国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当在犹太教的祈祷结束之后,西嘉尔和她的朋友们说说笑笑的从教堂里面出来。
  在转角的时候碰到了从另一个教堂里面祷告出来的德国青年安德烈。
  仅仅是一个镜头的特写,电影外的观众都能看出安德烈眼神中强烈的爱意。
  是啊,谁能不喜欢简呢。她的模样是那么可爱。因为电影里把她的魅力已经塑造出来了。
  第一部中的她娇憨可爱,第二部就是一个已经是干练的女面包师了。
  电影没有特别去美化简的美貌,但是她表现出的简练和英姿飒爽已经很吸引人了。
  所以不管是安德烈是一见钟情,还是已经相熟许久被西嘉尔所吸引,这一切都很合理。观众们不会觉得有任何突兀。
  相反,如果西嘉尔这样的女人都没人喜爱,那才是违反社会逻辑的。
  名叫安德烈的德国青年看起来已经不是第一次见西嘉尔了。
  他有些笨拙,但是又充满真诚的跑到她的身边,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最后只是笑了笑。
  那种笨拙和他真诚的笑容,让电影画面外的观众都忍不住微微笑了出来。
  谁能不喜欢看漂亮的人儿谈一场甜甜的恋爱呢。
  安德烈长的很帅气,一米八几的大高个,淡金色的头发,碧蓝色的眼睛。笑起来还有两个酒窝。是无数欧洲女生梦想中白马王子的模样。
  看着他,不仅仅是电影院里的观众露出姨母笑,那些和西嘉尔一起来的阿姨、姐妹们也都露出姨母笑。
  在所有人看来他们都是那么般配的郎才女貌。
  “那个,我可以和你定一些面包吗?”安德烈就像是一个羞涩的大男孩一样,他挠着头和西嘉尔说道:“我上次路过你的面包店,闻着很香。”
  西嘉尔微微的笑着:“当然。你需要多少。”
  一切的故事都从那个小面包房开始。
  温馨而又自然。美好的让人忘记了这是一战结束后,二战开始前的短暂温馨似的。
  伴随着提琴的音乐在电影中缓缓流淌,时光仿佛都缓慢了下来。(此处段评有音乐)
  让人觉得一切都是如此的安详。时光慢了下来,行人的步伐都不在匆忙,阳光透过树叶斑驳的洒在女孩的脸上,伴随着炉火的温暖和光芒与面包的香气交织着。
  犹太社区的人们安静的生活着,其他民族的人也会来这。这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社区,会有人来这订老鞋匠安东尼制作的皮鞋。
  也会有人来这里找木匠去自家订做家具。
  自然也会有人来西嘉尔这里订做面包。
  当然这一切都是明线上的。到目前为止故事的明线就是西嘉尔和安德烈的感情线。
  但是还有另外两条不同的暗线。
  因为除了西嘉尔和安德烈的感情线之外,西嘉尔还有另一条线,她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自己失踪的哥哥。
  所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话在外国人的感情上也是适用的。
  西嘉尔需要找自己的哥哥。而在寻找自己哥哥的过程中,她也认识了很多其他的人。
  就像是之前自己乡村的那个老师的同伴们。
  那是一个看似平常的午后,已经完成了今天工作的西嘉尔正准备休息。
  她正在收拾面包房的东西,但是却有人在她在的店门口跌倒。随即有些东西散落在地上。
  但是跌倒的那个人却并没有来得及收拾,因为他好像正在被什么人追赶,只能爬起身后快速逃离。
  而西嘉尔则出于好心捡起男人掉落在地上的小册子,她本想喊住男人。但是街头的尽头冲出两名警察。
  下意识的,西嘉尔就能猜到警察是在追捕那个男人。他们凶神恶煞的模样不知道为何让西嘉尔想起了当年老师被捕的那一刻。
  由始至终,西嘉尔都不认为自己的老师是坏人,她也由始至终不知道老师为何被杀。老师原本想要送给她的书籍也永远收不到了。
  她下意识的把男人散落在地上的小册子塞进自己的面包篮里。
  而当警察冲到西嘉尔面包房前的时候,为首的一名警官语气很不好的询问道:“看见一个逃跑的男人没有?大概六尺高,穿棕色夹克。”
  “看见了,他好像往那儿跑了,但是那个方向有很多拐弯,不知道他会拐着去哪里。”西嘉尔给警官指了一个并不正确的方向。
  莫名的,西嘉尔就是想要这么做。没太多的理由,因为她不喜欢那些警察。
  当警察远离后,她也并没有去打开那个小册子。她甚至看一眼的欲望都没有。因为她觉得这会惹上并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丢掉又不行,她把小册子压在了面粉缸的下面。
  而在另一边,青年安德烈还沉浸在他好像发现了一个自己人生最爱的姑娘的喜悦中时。
  他的父亲却给他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在柏林郊外的别墅里,安德烈的父亲淡淡的说道:“周末的时候去参加瓦尔堡先生举行的舞会。”
  安德烈的父亲即便是在家里也穿着容克贵族的装扮,他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紧绷。
  面对自己的父亲,安德烈总是有种难以形容的感觉。他有些不开心的说道:“我对于这些舞会没有什么兴趣。我还是不参加了。”
  他下意识的想要逃离这样的场合。
  但是安德烈的父亲却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我不是和你打商量,你必须要去。”
  说罢,老头子双眼紧紧的盯着安德烈。
  光线和阴影的交织下,半明半暗的老头子显得是那么的强势,令人窒息又让人无法拒绝。
  安德烈看了自己的爸足足二十秒。这是一段漫长的长镜头。从安德烈一开始的目光坚定,到后来的目光游移,身体微微的摆动。
  大家都能看出他的动摇,还有这半明半暗的书房里令人窒息的空气。
  在安德烈全身都紧绷的时候,他的父亲,那位老容克站了起来,走到安德烈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把你最新订的西装穿上,得体一点。”
  “战争结束后,我们的日子已经越来越难熬了,你需要学会交朋友。”
  说罢,老容克贵族转身走出书房。
  只有安德烈整个人像是被抽干了氧气一样,人都颓废了下去。
  随即躺倒在沙发里,有些歇斯底里的用脚狠狠的跺地板。
  随后又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第四百六十二章 结合
  安德烈需要参加他自己的舞会,因为作为一战结束后为数不多的还活着的容克贵族,他的家族需要维系一切的关系。
  包括和上层犹太人的。因为犹太财团掌握了大量的财富,而一战结束后,他们这些容克贵族的日子就越来越难过了。
  不过电影里却并没有直接拍摄安德烈参加舞会的情形。
  但是安德烈那歇斯底里的戏却让现场的观众有了很多的猜测。
  坐在靠后排位置的艾米丽耳语的和男友里昂说道:“为什么那个安德烈对参加舞会那么排斥啊。参加舞会多好啊,那些贵族舞会都会有很精美的食物吃。还会有一些漂亮的贵族小姐和公子。还能和他们跳舞,多棒啊。”
  而里昂则耸耸肩低声说道:“或许是因为他不想要自己的人生被人掌控?你知道的,那些贵族少爷和小姐们最喜欢玩这一出了。”
  “花着老爷的钱,然后说什么要自由。最后还离不开老爷的钱。一边不想被老爷管,一边又想要老爷的钱。这些人就这样,所以他们巴不得老爷死呢。我猜后面这安德烈会一枪崩了他老爹,然后带着西嘉尔远走高飞。”
  里昂和艾米丽耳语着讨论剧情,越说越离谱。有一种后四十回红楼梦里林黛玉吃香油拌大头菜的美。
  不过电影的剧情还在继续。虽然说电影里没有直接给安德烈参加舞会的镜头。
  但是却让镜头跟随着安德烈的父亲,那个老容克贵族走了。
  这名老贵族给人一种坚定的感觉,哪怕是他脚步已经不是那么的平稳了。
  在镜头里,这名老容克走进一个全是名流们的会议室。
  在这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上流阶层。
  而在会议室的最上首坐着一个略显清瘦,但是面容冷峻且精神饱满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