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178节
  这一波打的很多中小盘糖商和中间商哭爹喊娘。
  他们只是想要多吃口肉,谁能知道中国连饭锅都给你端了。
  达达尼奥看着万豪酒店里那些指天骂地的中小糖商和掮客们,他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
  自己还好没有被完全排除在这个游戏之外。虽然说雀巢不用他了。
  但是玛氏糖果指定了他为采购商,让他负责采购中国糖。因为他和马氏的大股东是亲戚。
  这算是万幸了吧。至少还能上桌吃饭,而不是被直接丢到一边,根本不管他了。
  现在有资格参加这场招标会的都是国际大糖商大中间商和大糖果企业了。
  就像是现在,达达尼奥看见了来自法国达能的代表。来自亿滋国际(奥利奥、瑞士莲等公司的母集团)的代表。
  还有好时、费列罗、雀巢都派了代表来了香港。
  更不用说还有许许多多更小一点的糖企。
  郭师年也不客气,在酒店里召开了一个简单的招待会之后,直接宣布了招标的规则。
  【五万吨为一轮,每日招标进行多轮。每日放出二十万吨的现货进行暗标拍卖。出价最高者可得。】
  【本次中国方面共计放货一百二十万吨现货。粗、中、细三种不同砂糖和糖浆详细放货数量请见邀请书。】
  【拍下后半月内安排发货。可现场见现货,银货两讫。】
  【下半年预计有两百万吨糖货陆续出货,现货盘投完后,可标预售货。】
  达达尼奥看了这些之后,他的脸皮直跳。
  现货数量有限,肯定是先期暗标拍卖最合算。因为越拖到后面,价格就会越贵。
  中国这一次真的是用市场经济的大手来敲打一下这些国际糖商们了。
  而且这一次还把那么多对头的国际糖果商都请来了。这一次他们不飚起来都奇怪了。
  谁能在这个时候多吃下一份糖,他们就能在下半年的市场上多一份攻城略地的底气了。
  达达尼奥在和马氏糖果沟通之后,在首日的暗标投拍中写了一个他觉得很高的数字了。
  【粗颗粒砂糖两万吨,每吨九十二美元。中颗粒砂糖两万吨,每吨九十七美元。细颗粒砂糖一万吨,每吨一百零三美元。】
  已经比最开始中国报的价格高了。这样一来至少能中一个对吧。现在稍微溢价一点,应该不算太亏是吧。
  就在达达尼奥和他身后的马氏糖果觉得挺稳当的时候。郭师年那边给了他们一个迎头痛击。
  第一轮暗投,马氏糖果一个没中。被雀巢和亿滋国际包圆了!
  而雀巢和亿滋国际可是马氏最大的竞争对手。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其实也不难猜他们要干什么。雀巢和亿滋国际已经做好了打算了。买糖贵一点就贵一点吧。只要能从马氏的商业版图上啃下一口来,那么怎么都不亏,以后还能大赚特赚呢!
  第四百三十九章 丰收年
  马氏糖果,现在国际糖果行业的巨头。现在的雀巢还不是七十年后的雀巢。
  七十年后的雀巢在国际副食品的地位上算是一哥。涉猎了饮料、糖果、保健品、代餐等等。尤其是涉及的速溶咖啡饮料这一行业,雀巢是其中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那个时候雀巢是可以俯视马氏糖果的。毕竟马氏糖果的主要产品集中在m&m豆、士力架、彩虹糖在内的糖果上。
  只对雀巢旗下如奇巧(香脆米、脆脆鲨、巧克力等)和建达(奇趣蛋、巧克力)之类的产品有威胁。
  但是在这个时代,雀巢还没发展成那样可怕的巨无霸。现在欧美糖果市场算是三足鼎立。
  最大的三家就是亿滋国际、雀巢集团、玛氏糖果。
  相比较来说,好时、费列罗之类的只能派到二线集团去。
  俗话说得好,至于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商业竞争有的时候是这样的。钱对我不重要,你对我也不重要。但是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三足鼎立,雀巢和亿滋国际都想破局。马氏糖果也想要破局。
  但现在看来,马氏糖果的决心下的比亿滋国际和雀巢要晚了点。
  至于马氏糖果有高层猜测,亿滋国际和雀巢集团两家联手,准备搞垮马氏糖果的这个猜测,其实大错而特错了。
  他们未免太低估了雀巢集团和亿滋国际的野心和贪婪了。
  他们哪里是想要搞垮马氏糖果啊,他们是想要搞死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所有大型糖果商!
  现实就是如此。你不拿糖,你接下来的产能就会减少。产能减少,你就没法把超市的货架塞满。而超市不会让自己的货架空荡荡的。除非你愿意付一笔天价的费用让超市留着那些空架子为你准备,而不是上其他的新品来塞满它。
  只要你没法让那些超级市场和糖果商店的老板们为你预留货架,那么产能更高的我就可以把我的商品塞进原本你的货架里。
  这样一来,你原本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顾客,会轻易的变成我的顾客。
  这就是阳谋,你不接招你就死。你要是接招了,那就是面对面硬碰硬,谁退谁死。
  看起来雀巢和亿滋国际已经不满足于现在的趋势了。
  雀巢年中的股东大会上,就有股东说了,这是最困难但也是最有机会的一年。
  中国搞得速溶咖啡已经在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站稳脚跟了。如果雀巢还不扩张发展,以后可能要和以国家背书的中国速溶咖啡硬碰硬。
  到时候雀巢的核心业务可能会收到冲击。为了雀巢的长久发展,雀巢必须要找出路。
  亿滋国际也是如此,亿滋国际的怡口莲和奥利奥已经在欧洲和中国的悠悠糖果碰了碰,对拼的结局不太理想。
  马氏糖果牢牢把持着美国本土的糖果消费,日子过的太安稳了。危机意识比雀巢和亿滋国际差了一筹。毕竟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糖消费国,马氏糖果早就习惯了躺着赚钱了。
  要不然也不会在把持美国国内这么大市场的情况下,还被雀巢集团突破超越。
  而在第一天的暗投之中,即便是达达尼奥和马氏进行了多次沟通,后续的几场招标也加钱投了。
  但是依旧是没有吃下一点货。这就是俺头的可怕了。因为都是暗地里投标,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对手到底投了多少钱。
  你觉得自己已经差不多了,但实际上你的对手投的比你钱更多。而这样就会陷入到一个猜疑链。
  而不管是雀巢还是亿滋国际或者是马氏糖果,这几家公司都不可能透露自己的报价。
  甚至于他们都有考虑过,会不会有中国在暗箱操作的可能。
  但是想一想,不管是雀巢还是亿兹国际亦或者是马氏糖果。和中国也都没有什么太多的关系。中国实在是没有任何理由放过其中任何一个肥羊。
  而相比于这几个糖果公司之间的勾心斗角。在饮料方面,那些国际饮料商简直都快要疯了。
  因为中国这一次直接开卖调味糖浆。
  也就是可乐糖浆,果味糖浆等等。只要和气泡水一冲,就有山海关可乐七成的味道了。
  这种饮料原浆的卖法。在原时空的后世并不少见。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有卖。只不过他们卖这种所谓原浆冲出来的味道和他们本厂生产出来的味道还是有较大的区别。
  算是一种开辟自己财源,但又不对自己形成强烈竞争的方法。
  而中国这一次卖这一些调味的汽水糖浆。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山海关汽水真的是准备进攻国际市场。他们和达能已经进行了两次私密会谈。
  山海关汽水想要进军欧洲市场。这样就需要将整个饮料市场搅浑一点。
  可口可乐在欧美市场的占有比和权威性实在是太高了。
  不把这波水搅浑山海关的出海之旅可不会很顺畅。毕竟可口可乐在这个年代可是傲视群雄的。百事可乐在他面前就是个弟弟。现在的山海关可乐虽然背靠着苏联这个巨大的市场发育的还不错。但是要和可口可乐硬碰硬的话,怕还是有一些底气不太足。
  不过这样一搞,可是吸引了一大堆更小一点的饮料商来吸引火力。因为山海关出的糖浆,即便是只有山海关饮料的七成功力。但是依旧比很多小厂商自己研发的要好。
  这其中的代差实在是太明显。
  甚至是搞得百事可乐都想过来和中国谈大规模购买这些糖浆的问题了。
  这搞得可口可乐不得不严阵以待。甚至要派人来香港收货了。
  不然的话,他们下半年的日子可能会变得很难过。
  至此一张大网也就慢慢铺开。在这个网里的就是已经陷入猜疑链的各大国际糖果商和包括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内的一众国际饮料商了。
  等到第2天开始暗投,达达尼奥代表的马氏糖果都有些疯癫了。
  他们暗投出标价直接飙到了1了15美元每吨。
  而糖浆价格则在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哄抬之中,飙升到了140美元每吨。
  负责这场糖业外贸的郭师年以及相关工作人员。都忍不住称赞这些国际厂商真都是狗大户。
  这一波中国糖业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国制糖企业的丰收年已经到来。而包括悠悠糖果和山海关汽水在内的一众国产糖果和饮料商也已蠢蠢欲动。蓄势待发的准备投入到国际市场的拼杀之中。
  第四百四十章 暴涨的开始
  “这下还真的是丰收啊。”刚刚从香港回来的曾培洪满面红光的找到了李锐。
  李锐笑着道:“恭喜老曾发财了啊。”
  曾培洪哈哈一笑:“算什么发财啊,也就是通过香港的皮包公司在美国的华尔街上赚了一点小钱罢了。距离国家发展需要的钱财,也不过是些许而已。”
  李锐笑而不语。曾培洪在金融领域是很有本事的。虽然他最开始在党内干的事技术活。比如说在抗战时期敌后帮着搞电台,解放初期帮着搞雷达之类的。
  但这些对于曾培洪来说,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出他的天赋潜力。这位老兄的天赋潜力一直是在做生意,尤其是搞金融上。
  元时空之中就是他搞得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他非常准的预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破产时间和后果。
  然后以中国为数不多的黄金储备为撬棒,撬动了全球黄金市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塌的时间点上,一口气为中国赚取了三十多亿美元的外汇。让原本外汇紧缺的新中国瞬间有了一点底子。这个时间点刚好是元时空1971年。
  也是因为有了底子。才有了元时空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主席命人和尼克松代表团签下了百万吨化肥设备项目的资金。而该项目自1972年签订,至1977年投产第一批化肥用了五年时间,解了元时空之中,困扰新中国二十多年之久的化肥自产问题。之后便是化肥不断的增产。
  曾培洪也因此一战成名。毕竟搞金融的人那么多,有几个人有他一样辉煌的战绩?
  现在虽然还没到1971年,但是现在的曾培洪在国际市场上已经非常老辣了。看金融行情也非常的准。
  美糖在华尔街那么快的破产,也有他的一份力。
  在那场盛宴之中,曾培洪操作着十多个香港的皮包公司,从华尔街金融市场挖了了两亿多美元的利润来。每一美元都流着资本家的血肉。
  作为一个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前撬动三十多亿美元的大佬来说,这次从华尔街挖来资本家的两亿血肉,不过只能算是牛刀小试罢了。
  不过两亿美元也不少了。毕竟是接近最高点的时候抛了美糖的股票的。当然,还有太古,太古的市值低一点,但是蚊子腿也是肉啊。何况太古也不算蚊子腿。美糖是大鸡腿的话,太古怎么也能算田鸡腿。
  曾培洪道:“两亿美元,算是意外之财,投入到现在国家急需的一些项目上也算是一个补充。”
  “不过这种钱财来一次尚好,也不能指望次次都来。还是要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来获得一个稳定的外来收入。”
  李锐点点头:“确实如此。所以咱们现在不就是在考虑 该如何扩宽一下咱们产品向外的销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