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123节
作为第1批派遣来美国的新闻记者之一,30多岁的马列显得非常兴奋。作为全团唯二的女记者,她在来的路上就做好了各种准备。
“李部长在我们来之前就已经叮嘱过了,同志们要做好在美国打硬仗的准备。”马列记者开口说道。
“对于我们外交使团的到来,那些外国同行们未必会有什么好话。他们有可能会拍摄各种矮化我们的资料和图片。”
“就像是美国好莱坞这些年一直在拍摄的关于各种矮化我们国家的电影一样。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可不能够让那一些外国同行得逞。我们要输出自己的中国形象。”
马列是这一批记者团中的副队长也是主抓摄影拍照项目的负责人。
来之前,李锐就和这群人开过会。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新中国早就做了很多准备,这些记者都是经过严格的训练的。
李锐可是太清楚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果想在影视形象上矮化中国的话,他们可是会无所不用其极的。
“小马同志,不用太紧张。我们还有大概一个半小时才会飞到纽约。现在这会儿让同志们都抓紧时间休息一下。抓紧时间眯一下,多恢复一点精神。”
“等会儿我们走出机场的时候,才能够精神状态饱满。”说这个话的是代表团的副团长乔冠华。
原时空之中那张著名的照片【乔的笑】拍的就是他。
那个时候他是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团长。但按照时间线那已经是将近10年后的事情了。现在乔冠华的资历和职位还稍微差一点。
所以是由乔冠华担任副团长。而代表团的团长则由伍修权担任。
还有一些原时空之中,在联合国担任重要职位的成员现在都因为太年轻所以在代表团中还是以学习以及副职的身份进入。
而在这个代表团中有一个许多人都意想不到的人。
那就是元民国时期天津市市长杜建时。
杜建时是当年读书的时候主修的就是国际关系学。在二战时期也是联盟国在太平洋战区中国地区的联络人。
在国际关系上他还是有一些能力的。不过他在代表团中倒不担任什么主要工作。
主要是外交代表团中和美国政客打交道的人太少了。杜建时在代表团里的作用就是提醒代表团成员们,美国人的思考方式。
因为中美之间的思维方式差异巨大。如果无法理解对方话语里的意思,以及他背后的思想。那么搞外交工作就是事倍功半。
所以杜建时在整个代表团里面其实并没有一个正式的职位。最多算是顾问。
而这也还是看在他在功德林的改造中非常认真,这才有了这样的提议。对此,杜建时已经是非常感激了。功德林里的其他学员也备受鼓舞。
虽然说乔冠华提议让大家都休息一会儿。最好再睡一个小时,等到降落前的半个小时在醒过来养足精神。
但实际上代表团没有一个人能睡得着。大家都很亢奋。原因自然不用多说。他们正在做一件新中国外交历史上最重要的事情。
就像是女记者马列,她在椅子上坐了20分钟,眼睛眯着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
她干脆站了起来,从行李里面拿出了配发的化妆品。
站起来在飞机里看着代表团脸上所有人的妆容。
代表团里面两个女记者也负责帮代表团的成员们整理妆容。
这是李锐提议后,总理同意的。外交部的成员必须注重形象。不管是穿衣打扮还是面容修饰。他们代表的都是中国,而不是单纯的个人个。
所以马列干脆拿着化妆品在成员之间走来走去。如果是后世马,列这样在飞机上随意走动的行为肯定会被训斥。
但是在60年代,飞机的管理还是很粗糙的。所以也就由得马列帮这个成员修修眉毛帮那个成员梳了一下头发。
等到马列把所有人都简单拾到了一遍,觉得满意之后。飞机也抵达了纽约上空。
……
克拉克拿着单反相机,好不容易挤到了第1排的位置。在他的旁边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还有bbc abc等同行。
相比较而言,自己这样的星球日报的记者就显得很小牌了。
但是没有关系,这个位置自己是不会让的。他一定要站在最前排把最清晰的影像记录下来。
克拉克已经听到了旁边自己的同行们在窃窃私语。他们在聊着自己的拍摄任务。
“上面要求,要么把中国代表团拍得特别丑。如果拍不到特别丑。那么就把他们拍得特别凶悍。”
那些家伙都是这么说的。克拉克很清楚他们这么说的原因。因为星球日报也接到了通知。要么是把中国人排的矮化一点,要不然就是把他们拍摄成第2个纳粹帝国的样子。
克拉克内心觉得这大概是华盛顿那边打算宣扬一下中国威胁论。要不然不会这么搞。
就在克拉克七想八想的时候,走廊尽头忽然传来一个声音:“他们来了!”
刚刚还在闲聊,有些懈怠的记者们瞬间就像是做好了准备上战场的战士一样。
手上的长枪短炮已经对准了道路的尽头。
包括abc和bbc的现场转播也做好了准备。中国代表团抵达纽约,他们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和面貌向世人展现新中国?
有的人是以期待的心态在等待。而有的人则是以看热闹的心态在等待。
还有的人是觉得可以看看乐子,因为中国那么落后,这帮土包子刚来纽约,他们岂不是要大为震撼?
就在所有人都抱着不同想法的情况下,一阵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这不像是部队踢的正步。没有军队踢正步那么规整。但是所有人脚步前后落地时间却相差不大,有一种整齐的感觉。
而中国的代表团踏着整齐的脚步走来了。
那些想看中国这个土豹子出丑的人,大概是乐不出来了。
这些乐子人的想法过于简单了,中国代表团怎么会对纽约机场啧啧叹服呢。又不是那些非洲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国家领导人。
那些原本想要搞一些丑化相片的人也有些无能为力了。
因为中国代表团统一的穿着改良款的立领中山装。其款式更像是原时空后世中华立领的设计。
剪裁利落表面服帖。既正式但是又和传统的西装区别开来。
而那一些准备拍丑化或者是拍中国威胁论的记者也皱起了眉头。
因为他们发现中国代表团里面也有人举着长枪短炮。他们也在不断的拍摄。
看来中国代表团的到来,注定是没法让这些人高兴了。但是中国代表团来本身也不是为了让你们高兴而来的。
就像是伍修权团长带着所有人走过机场的甬道,经过这群记者的面前时。有记者用中文高声喊道:“请您说些什么吧。关于您第1次到美国到纽约,有什么感想?!”
伍修权团长脚步微微一顿,转头说道:“我想说你们美国应该习惯中国人的到来。你们搞出这么大的阵仗来拍我们。下次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了。因为要越发的习惯。会有更多的中国人来美国。因为我们来了。带着友好和和平来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 打前站
中国的伍修权团长用自己的方式告诉美国和世界,中国人来了。
至于美国是不是高兴?那并不重要。中国是带着和平和友善来的,并不是带着乐子来的。我们又不是印度,带来的特产自然也不会和印度一样。
总不能是印度人带着乐子来,我们也带着乐子来。这不就带重复了嘛。这不好,这不好。我们要带点中国特色的东西过来。
至于美国能不能消化?
没关系,时间长了,美国人自然也就消化了。
至于什么反对,什么激进,亦或者还有其他什么的情绪。在这个时候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违抗不了大势。
外交部的人再来美国之前,总理就专门给他们上过课了。耳提面命的说了八个字:自信从容,不卑不亢。
要展现出大国风采,就要这样。
而伍修权团长很好的展现了这一点。而美国的记者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死心呢。大家都是带着任务来的。他们想要给中国代表团挖一些坑。
但是中国代表团在之后就直接跟着伍修权团长的脚步走了。根本没有人会停下来接受任何采访。
这让很多记者气的牙痒痒的。
不过没有关系,还有机会。
中国代表团来到美国之后,还会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要向世人宣告一下我们来了。所以这些记者打算在这个时候给中国代表团挖坑。
而新中国也早就在通过渠道在美国购买了一栋办公楼作为中国代表团在美国的驻扎地。
说来可能也是为了恶心新中国代表团。美国愿意卖给中国且地理位置和各项条件都符合中国需求的办公楼其实只有一栋,而这一栋和之前宋子文搞的中华民国流亡政府办公室在一个街区上。
“美国人现在也就是用这种方式恶心恶心我们了。”伍修权站在办公楼的三楼,他透过窗户斜着眼睛可以看到两百米外的那栋中华民国流亡政府办公室大楼。
宋子文被抓了没错,美国人却没有强行给这个办公室摘牌子。即便是没有人在里面办公,也是留着那个牌子挂着。
乔冠华看了眼那个大招牌,他无声的笑了笑,随后拿起一块抹布把办公室里的一个桌子给擦干净。
“可惜啊,我们和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杜建时走了过来,他正拎着一大桶水过来:“同志们,换了干净的水,擦桌子的抹布可以来搓一下了。”
他注意到了伍修权的目光还在看那个中华民国流亡政府的招牌,杜建时笑了笑:“团长,昨日云烟有什么可看的。这就是美国人给我们下的一个计策,就是看我们能不能耐得住性子。”
“都说美国人性子直。其实美国人的弯弯绕也是不少的。但是他们的弯弯绕又比我们的直。所以才会有这种贴着我们的脸来嘲讽我们的计策。”杜建时还是很了解美国人的。
听他这么说,伍修权点点头:“你说的没错,确实不该被美国人的这个小伎俩影响心情。”
“其实从这一点上来看啊,美国人的心机有,但是和我们用的方向不一样。”杜建时指着窗外那可以看见流亡政府的方向说道。
“之前李部长不是也和咱们一起开过会嘛。他说的关于媒体的那一点,说的非常正确。美国人会给我们挖坑的。他们的坑有时候很直白。有的问题看上去是好心,但实际上有很多的陷阱。一个回答不好,那些美国人可是太会断章取义了。”
杜建时的话不仅是说给伍修权听的,也是说给代表团和记者团的所有人听的。要大家提高警惕。
而杜建时的话也不是白说的。就在中国代表团把自己的下榻地好好收拾的时候。全美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开始播放关于中国代表团来到纽约的画面。
还真别说,这次美国人的拍摄还算是挺客观。(主要是因为代表团的成员们都做好了准备,所有人的仪容仪态都很注意。没让人抓到黑点。)
当然,abc的记者在播放这段新闻节目的时候,还是不忘在最后补上一句:“中国的代表来到了纽约,加入联合国。但是他们到底是抱着善意,还是抱着他们所谓的【善意】来的,这就需要时间的考验了。”
反正不阴阳怪气几句,他们就不舒服。而在其他的节目里,美国的媒体也算是把他们的“公平客观”发挥到了极致。
“中国代表团抵达纽约后不接受媒体的采访,我们认为这有可能是中国政府害怕他们的官员和自由国家的媒体打交道。”有新闻媒体记者这么说。
“我们注意到,中国的官员对我们生产的汽车和建造的高楼充满了羡慕的目光。”画面中,是一个中国代表团成员撇了一眼机场外的城市景观。
就靠这一个抓怕,美国的媒体反复剪切播放了十几秒,来充分证明中国人对美国的羡慕。
如此种种,难以复述。
而这些其实都算是美国人的攻心计。还好中国有自己的记者团一起随行。也拍摄了大量的画面。
虽然说播放的速度上比外国媒体慢了点。(毕竟要邮寄回国内,然后在国内上卫星在全球转播)但是好歹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
相比于那些阴阳怪气的欧美媒体,中国媒体拍摄的画面自然要正气的多。
这是把那些不好的报道都反驳了一遍。
而接下来的中的国代表团的记者招待会和即将开启的联合国议程,这才是代表团来这里的大头。
这又是一次人挤人的记者招待会。还好是限制了人数,是靠中国代表团向记者们发邀请的才可以来。
“李部长在我们来之前就已经叮嘱过了,同志们要做好在美国打硬仗的准备。”马列记者开口说道。
“对于我们外交使团的到来,那些外国同行们未必会有什么好话。他们有可能会拍摄各种矮化我们的资料和图片。”
“就像是美国好莱坞这些年一直在拍摄的关于各种矮化我们国家的电影一样。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可不能够让那一些外国同行得逞。我们要输出自己的中国形象。”
马列是这一批记者团中的副队长也是主抓摄影拍照项目的负责人。
来之前,李锐就和这群人开过会。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新中国早就做了很多准备,这些记者都是经过严格的训练的。
李锐可是太清楚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果想在影视形象上矮化中国的话,他们可是会无所不用其极的。
“小马同志,不用太紧张。我们还有大概一个半小时才会飞到纽约。现在这会儿让同志们都抓紧时间休息一下。抓紧时间眯一下,多恢复一点精神。”
“等会儿我们走出机场的时候,才能够精神状态饱满。”说这个话的是代表团的副团长乔冠华。
原时空之中那张著名的照片【乔的笑】拍的就是他。
那个时候他是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团长。但按照时间线那已经是将近10年后的事情了。现在乔冠华的资历和职位还稍微差一点。
所以是由乔冠华担任副团长。而代表团的团长则由伍修权担任。
还有一些原时空之中,在联合国担任重要职位的成员现在都因为太年轻所以在代表团中还是以学习以及副职的身份进入。
而在这个代表团中有一个许多人都意想不到的人。
那就是元民国时期天津市市长杜建时。
杜建时是当年读书的时候主修的就是国际关系学。在二战时期也是联盟国在太平洋战区中国地区的联络人。
在国际关系上他还是有一些能力的。不过他在代表团中倒不担任什么主要工作。
主要是外交代表团中和美国政客打交道的人太少了。杜建时在代表团里的作用就是提醒代表团成员们,美国人的思考方式。
因为中美之间的思维方式差异巨大。如果无法理解对方话语里的意思,以及他背后的思想。那么搞外交工作就是事倍功半。
所以杜建时在整个代表团里面其实并没有一个正式的职位。最多算是顾问。
而这也还是看在他在功德林的改造中非常认真,这才有了这样的提议。对此,杜建时已经是非常感激了。功德林里的其他学员也备受鼓舞。
虽然说乔冠华提议让大家都休息一会儿。最好再睡一个小时,等到降落前的半个小时在醒过来养足精神。
但实际上代表团没有一个人能睡得着。大家都很亢奋。原因自然不用多说。他们正在做一件新中国外交历史上最重要的事情。
就像是女记者马列,她在椅子上坐了20分钟,眼睛眯着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
她干脆站了起来,从行李里面拿出了配发的化妆品。
站起来在飞机里看着代表团脸上所有人的妆容。
代表团里面两个女记者也负责帮代表团的成员们整理妆容。
这是李锐提议后,总理同意的。外交部的成员必须注重形象。不管是穿衣打扮还是面容修饰。他们代表的都是中国,而不是单纯的个人个。
所以马列干脆拿着化妆品在成员之间走来走去。如果是后世马,列这样在飞机上随意走动的行为肯定会被训斥。
但是在60年代,飞机的管理还是很粗糙的。所以也就由得马列帮这个成员修修眉毛帮那个成员梳了一下头发。
等到马列把所有人都简单拾到了一遍,觉得满意之后。飞机也抵达了纽约上空。
……
克拉克拿着单反相机,好不容易挤到了第1排的位置。在他的旁边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还有bbc abc等同行。
相比较而言,自己这样的星球日报的记者就显得很小牌了。
但是没有关系,这个位置自己是不会让的。他一定要站在最前排把最清晰的影像记录下来。
克拉克已经听到了旁边自己的同行们在窃窃私语。他们在聊着自己的拍摄任务。
“上面要求,要么把中国代表团拍得特别丑。如果拍不到特别丑。那么就把他们拍得特别凶悍。”
那些家伙都是这么说的。克拉克很清楚他们这么说的原因。因为星球日报也接到了通知。要么是把中国人排的矮化一点,要不然就是把他们拍摄成第2个纳粹帝国的样子。
克拉克内心觉得这大概是华盛顿那边打算宣扬一下中国威胁论。要不然不会这么搞。
就在克拉克七想八想的时候,走廊尽头忽然传来一个声音:“他们来了!”
刚刚还在闲聊,有些懈怠的记者们瞬间就像是做好了准备上战场的战士一样。
手上的长枪短炮已经对准了道路的尽头。
包括abc和bbc的现场转播也做好了准备。中国代表团抵达纽约,他们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和面貌向世人展现新中国?
有的人是以期待的心态在等待。而有的人则是以看热闹的心态在等待。
还有的人是觉得可以看看乐子,因为中国那么落后,这帮土包子刚来纽约,他们岂不是要大为震撼?
就在所有人都抱着不同想法的情况下,一阵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这不像是部队踢的正步。没有军队踢正步那么规整。但是所有人脚步前后落地时间却相差不大,有一种整齐的感觉。
而中国的代表团踏着整齐的脚步走来了。
那些想看中国这个土豹子出丑的人,大概是乐不出来了。
这些乐子人的想法过于简单了,中国代表团怎么会对纽约机场啧啧叹服呢。又不是那些非洲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国家领导人。
那些原本想要搞一些丑化相片的人也有些无能为力了。
因为中国代表团统一的穿着改良款的立领中山装。其款式更像是原时空后世中华立领的设计。
剪裁利落表面服帖。既正式但是又和传统的西装区别开来。
而那一些准备拍丑化或者是拍中国威胁论的记者也皱起了眉头。
因为他们发现中国代表团里面也有人举着长枪短炮。他们也在不断的拍摄。
看来中国代表团的到来,注定是没法让这些人高兴了。但是中国代表团来本身也不是为了让你们高兴而来的。
就像是伍修权团长带着所有人走过机场的甬道,经过这群记者的面前时。有记者用中文高声喊道:“请您说些什么吧。关于您第1次到美国到纽约,有什么感想?!”
伍修权团长脚步微微一顿,转头说道:“我想说你们美国应该习惯中国人的到来。你们搞出这么大的阵仗来拍我们。下次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了。因为要越发的习惯。会有更多的中国人来美国。因为我们来了。带着友好和和平来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 打前站
中国的伍修权团长用自己的方式告诉美国和世界,中国人来了。
至于美国是不是高兴?那并不重要。中国是带着和平和友善来的,并不是带着乐子来的。我们又不是印度,带来的特产自然也不会和印度一样。
总不能是印度人带着乐子来,我们也带着乐子来。这不就带重复了嘛。这不好,这不好。我们要带点中国特色的东西过来。
至于美国能不能消化?
没关系,时间长了,美国人自然也就消化了。
至于什么反对,什么激进,亦或者还有其他什么的情绪。在这个时候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违抗不了大势。
外交部的人再来美国之前,总理就专门给他们上过课了。耳提面命的说了八个字:自信从容,不卑不亢。
要展现出大国风采,就要这样。
而伍修权团长很好的展现了这一点。而美国的记者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死心呢。大家都是带着任务来的。他们想要给中国代表团挖一些坑。
但是中国代表团在之后就直接跟着伍修权团长的脚步走了。根本没有人会停下来接受任何采访。
这让很多记者气的牙痒痒的。
不过没有关系,还有机会。
中国代表团来到美国之后,还会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要向世人宣告一下我们来了。所以这些记者打算在这个时候给中国代表团挖坑。
而新中国也早就在通过渠道在美国购买了一栋办公楼作为中国代表团在美国的驻扎地。
说来可能也是为了恶心新中国代表团。美国愿意卖给中国且地理位置和各项条件都符合中国需求的办公楼其实只有一栋,而这一栋和之前宋子文搞的中华民国流亡政府办公室在一个街区上。
“美国人现在也就是用这种方式恶心恶心我们了。”伍修权站在办公楼的三楼,他透过窗户斜着眼睛可以看到两百米外的那栋中华民国流亡政府办公室大楼。
宋子文被抓了没错,美国人却没有强行给这个办公室摘牌子。即便是没有人在里面办公,也是留着那个牌子挂着。
乔冠华看了眼那个大招牌,他无声的笑了笑,随后拿起一块抹布把办公室里的一个桌子给擦干净。
“可惜啊,我们和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杜建时走了过来,他正拎着一大桶水过来:“同志们,换了干净的水,擦桌子的抹布可以来搓一下了。”
他注意到了伍修权的目光还在看那个中华民国流亡政府的招牌,杜建时笑了笑:“团长,昨日云烟有什么可看的。这就是美国人给我们下的一个计策,就是看我们能不能耐得住性子。”
“都说美国人性子直。其实美国人的弯弯绕也是不少的。但是他们的弯弯绕又比我们的直。所以才会有这种贴着我们的脸来嘲讽我们的计策。”杜建时还是很了解美国人的。
听他这么说,伍修权点点头:“你说的没错,确实不该被美国人的这个小伎俩影响心情。”
“其实从这一点上来看啊,美国人的心机有,但是和我们用的方向不一样。”杜建时指着窗外那可以看见流亡政府的方向说道。
“之前李部长不是也和咱们一起开过会嘛。他说的关于媒体的那一点,说的非常正确。美国人会给我们挖坑的。他们的坑有时候很直白。有的问题看上去是好心,但实际上有很多的陷阱。一个回答不好,那些美国人可是太会断章取义了。”
杜建时的话不仅是说给伍修权听的,也是说给代表团和记者团的所有人听的。要大家提高警惕。
而杜建时的话也不是白说的。就在中国代表团把自己的下榻地好好收拾的时候。全美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开始播放关于中国代表团来到纽约的画面。
还真别说,这次美国人的拍摄还算是挺客观。(主要是因为代表团的成员们都做好了准备,所有人的仪容仪态都很注意。没让人抓到黑点。)
当然,abc的记者在播放这段新闻节目的时候,还是不忘在最后补上一句:“中国的代表来到了纽约,加入联合国。但是他们到底是抱着善意,还是抱着他们所谓的【善意】来的,这就需要时间的考验了。”
反正不阴阳怪气几句,他们就不舒服。而在其他的节目里,美国的媒体也算是把他们的“公平客观”发挥到了极致。
“中国代表团抵达纽约后不接受媒体的采访,我们认为这有可能是中国政府害怕他们的官员和自由国家的媒体打交道。”有新闻媒体记者这么说。
“我们注意到,中国的官员对我们生产的汽车和建造的高楼充满了羡慕的目光。”画面中,是一个中国代表团成员撇了一眼机场外的城市景观。
就靠这一个抓怕,美国的媒体反复剪切播放了十几秒,来充分证明中国人对美国的羡慕。
如此种种,难以复述。
而这些其实都算是美国人的攻心计。还好中国有自己的记者团一起随行。也拍摄了大量的画面。
虽然说播放的速度上比外国媒体慢了点。(毕竟要邮寄回国内,然后在国内上卫星在全球转播)但是好歹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
相比于那些阴阳怪气的欧美媒体,中国媒体拍摄的画面自然要正气的多。
这是把那些不好的报道都反驳了一遍。
而接下来的中的国代表团的记者招待会和即将开启的联合国议程,这才是代表团来这里的大头。
这又是一次人挤人的记者招待会。还好是限制了人数,是靠中国代表团向记者们发邀请的才可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