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312节
  艾琳军医很明显不想让自己的名声就这么败坏下去。
  但是她赤身裸体躲在树后,还有当时赤身裸体的威廉躺在那儿,他们两人的关系已经说不清楚了。
  如果这些消息传回国内的话,自己的丈夫该怎么办?他肯定要和自己离婚的。
  现在威廉又死了。他也没有办法给自己安排工作了。50年代的美国,女人想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还是比较困难的。
  更何况自己的名声还臭了。如果自己退役了然后又离婚,丈夫把孩子带走的话,那么自己可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所以想到这儿,艾琳很快做出了自己的决断。大颗大颗的眼泪从眼角不断的滑落。
  她整个人悸动不已痛哭流涕。这哭的那叫一个雨带梨花我见犹怜。“是的,我当时和威廉在一起。因为我丈夫经营的一个轮胎厂效益并不太好。”
  “威廉告诉我说他认识一些汽车厂的供应商。如果我愿意服从他做他的女人的话,他就会把那些人介绍给我丈夫。让我丈夫的轮胎厂经营状况好起来。”
  “为了我丈夫,还有我那4岁的孩子。我不得不和他在一起。”艾琳俊一边哭一边说着。
  她的话语通过人墙的间隙断断续续的飘落在围在外面的大头兵耳中。
  前排的人将信息告诉后排的人,后排的人将信息传递到更后面。大家现在已经无比确定了,艾琳军医也是一名受害者,是为了自己的丈夫工厂经营的更顺利,而不得不屈服于威廉上校。
  大家对艾琳军医瞬间有了大量的同情。
  因为艾琳军医这么说,那么她就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坏女人。
  相反他虽然做了一些对不起她丈夫的事情,但是本质上是为了他们家庭更好而忍辱负重作出的巨大牺牲50年代的美国虽然说是生机勃勃,但有的时候生意并没有那么好做的。艾琳军医所讲的故事有理有据。非常符合常理。
  就连军官代表团所组成的陪审团都没有办法从这里面挑刺。
  因为艾琳军医所讲的非常正常。
  这年头军队里面医院里面包括商业关系上各种潜规则也算是层出不穷了。
  比较出名的就是好莱坞臭名昭著的红椅子。
  简单来说就是当女演员想在好莱坞寻求一个面试机会,拿到某一个角色的时候。
  好莱坞6大片场在面试里面会有一把红色的长躺椅。
  导演和制片人会让女演员在那儿脱光衣服。
  陪他们睡一觉以后才会考虑将演员的角色放给她。
  资本主义不当人,并且将女性物化已经是由来已久的习惯了。
  艾琳军医这么一讲倒是非常符合美国现在的国情。
  军官代表团组成的陪审团也无法辩驳。
  因为这确实有可能是威廉上校会做的事情。
  陪审团又问了一些问题关于乔治如何枪杀威廉的细节,诸如此类的问题。
  陪审团们一致认为乔治需要枪毙并且立刻执行。
  用名正典型和最严酷的刑罚,向那一些底层士兵宣扬军官们的威信威严。
  但是事情的发展总是有一些出乎意料。
  底层士兵那些“乔治们”虽然说对于乔治枪杀威廉这件事情不抱有任何的疑惑。
  但是他们却有很多人支持乔治所做的这件事情。
  他们都认为威廉该死。没有为什么,就是单纯的朴素的情感。心理战恶心的地方就在这了,原本不会被人注意到的事情会在心理战中不断的放大。
  美军士兵从前会在意威廉搞女人吗?不会。但是他们现在会了。为什么?
  因为李锐搞的那些宣传册、漫画、小说等等给他们心里种下了种子。
  那些把他们虐的死去活来的剧情在不知不觉中对他们的想法产生了巨大偏差。
  并且难得的唤起了他们久违的道德。
  虽然这个道德不针对朝鲜人、日本人、中国人。
  但是却在对他们同类的美国白人时开始显现,并且越来越强烈。
  其结果就是当军事法庭宣布判处乔治死刑,并且立即执行后。
  现场的“乔治们”爆发出巨大的嘘声。
  有人躲在人群里高喊:“威廉该死!他就是个混球!”
  “没错!他就是个混球!”
  “你们一群人都瞎了狗眼吗?乔治做了一件好事!”大头兵们在叫嚣着,就连宪兵队都很难弹压,毕竟宪兵队的数量有限。
  能造成这么大的反响,还真要多亏了艾琳军医的谎言。
  军官们不得不找来各个连队的连长排长,让他们把人都带走。有了连长和排长的劝说和弹压,现场的大头兵才算是散去。
  “乔治们”越是反抗,越是激怒了军官们。
  另一个和威廉关系很好的团长催促道:“必须要立刻枪毙乔治,看看那些家伙,他们忘记了谁才是上级吗?”
  另一名军官也赞成道:“对,马上枪毙他,要让那群人知道,有的线不能踩,军官的尊严不容践踏!”
  临时军事法庭的提议发到了李奇微那里,李奇微也赞成军事法庭的提议。
  因为在李奇微看来,等级有序的军队才有作战力。要是再出士兵枪杀军官的事件,军官都死了,仗还怎么打?
  于是乎在傍晚时分,在临时的行刑场上,乔治被押上了刑场。“上等兵乔治枪杀上校团长威廉,证据确凿。经过军事法庭裁定,上等兵乔治杀人罪成立。判处死刑,立刻执行!”
  刑场上宣读着乔治的罪行,乔治被困在一根木柱上,面无表情。
  一直到现在他依旧没有感觉到害怕,不知道是为什么。
  是真的因为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
  还是军医开的药物药效太强了?
  也许都有?刑场下,“乔治们”沉默不语的看着乔治被押上刑场套上头套。
  当宪兵用枪指着乔治脑袋的时候,很多人都低垂下了脑袋。
  砰!一声枪响,乔治死了,死法和威廉一样。
  套着他脑袋的布袋子渗出大量的鲜血。
  场下的士兵们沉默不语,一些和乔治关系不错的士兵眼泪低垂。
  处决一个士兵对于军官团体来说并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要确立他们的威严。
  现在这群“乔治们”应该已经被杀鸡儆猴的给吓怕了,他们沉默无声就是证明。
  只是军官们并不知道,一种更为隐秘的情绪正在“乔治们”心中酝酿。
  乔治死了,但是他的死并没有真正的吓到大家。反而到了夜晚时分,乔治之前所住的帐篷内,几个战友谈论起乔治。
  “他死的可真冤枉,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自己人的枪下。”
  “对啊,威廉就是个混蛋,你们听到艾琳军医的话了,威廉这种混蛋死不足惜!”
  “是啊,可是乔治不该杀他的。他也陪葬了。”众人在讨论着,而有一个战友突然道:“哎,真不想打仗了。上级军官都是垃圾,我们在外面打仗,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
  这话题一开,在场的众人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接口道:“是啊,我想念我家的狗了。”
  “我们为什么要打仗呢?他们说朝鲜好打,可以赚钱。但是现在朝鲜哪里好打了?军官还一个两个的不当人。”
  “是啊,我都想跑了。”又是一阵沉默,最后说话的那个士兵又说道:“当然,只是说笑而已。我不会真的跑的。”
  这话几分真几分假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就在这群士兵们躺在床上闲聊着这些的时候,中美两军的指挥官正在做部署。
  李奇微正在观测前线地图,现在清川江北岸的防线已经彻底放弃了。
  他需要在清川江南岸建立起防线。威廉所在团的位置很关键,那里是清川江北岸的一个关键点。
  威廉的死是一个意外,所以李奇微必须要快刀斩乱麻的将乔治的问题处理掉。
  并且让副团长暂代团长的职位,不然这里出问题的话,那么麻烦就大了。
  李奇微也在分析第一次战役时志愿军的攻势。
  他在找志愿军的弱点。
  这个时空中李奇微想要找志愿军的弱点可不容易,在历史上中李奇微搞出磁性战术,那是因为他分析出志愿军的星期攻势。
  因为志愿军只能携带一个星期的粮食和弹药。
  后勤是志愿军的最大弱点。这个时空中,感谢中苏飞行员的浴血奋战,在制空权没有彻底失去的情况下,志愿军的后勤要好得多。
  再加上哈尔滨食品厂生产的花生糖大量的运送到前线。
  相比于历史上中志愿军只能吃土豆打仗的情况,有花生糖作为应急食品,志愿军的持续作战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延伸。
  当然,后勤依旧是志愿军的弱项,这是没办法的。
  毕竟新中国工业能力相比于美国来说差距太大。
  李奇微在考虑要不要先进行战略收缩,拉长志愿军的补给线。然后在对志愿军进行反攻,尽可能的消灭志愿军的有生力量。
  至于志愿军会不会在最近几天进攻?李奇微觉得可能性比较小。第一次战役,志愿军的损失也不小。
  而且战果极大,志愿军应该没有办法这么快的全部消化完成。
  而且清川江设置的防线也足够抵挡志愿军的进攻了。
  这次他们没法在进行穿插包围了吧。
  自己在清川江南岸已经打造成铁通一样。
  就在李奇微这么想的时候,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指着清川江南岸一处地区道:“就朝着这个地方给我狠狠的打!”
  乔治被枪毙第二天,军官们原本以为乔治的死亡震慑到了所有人。
  但是却并不知道,他们的行为让前线战士越发的厌战了。
  这种情绪在滋生蔓延,如果美军有足够的时间的话,他们是可以把这种情绪压下去的。
  因为他们有足够多的让贼配军高兴的东西。
  酒、肉、女人、药物等等。但可惜的是,他们最缺的就是时间。当时间入夜,站岗的美军士兵也变得懈怠了。
  因为乔治的死和中国人散发的宣传册让他们都无心战斗,甚至想着早早的结束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