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305节
等到美国人的宣传洗地攻势出来,他们就觉得美国人说的才是事情真相。
比如美国人说了,他们是为了掩护脆弱的韩国军队的撤离才果断选择了断后,这是一种大无畏的战友情。
卑鄙的中国人用韩军作为威胁,为了救援自己的友军,为了维护朝鲜半岛的正义。
美国士兵做出了重大牺牲。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舍己为人的精神,这是一种巨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请问你们看了这样的报道过后感不感动?
相不相信?反正别人信不信不知道,张东荪肯定是信了。
这种宣传大概是美军现在能想出的最好的一种洗地政策了。
毕竟军事上的失败,只要高层内部知道就好了。对于民众和盟友的民众们,还是以欺骗为主。
毕竟不骗的话,难道告诉他们所有人,自己吃了打败仗?
自己被中国人打的很惨?
战争这种事情从来都不仅仅是战场上的行为。
还延伸到政治、生活、民生、文化宣传等方方面面。
美国人正在疯狂的为自己洗地,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这种洗地才刚刚开始就碰上了一个大杀器。
要知道在第一次战役的序幕阶段,陆战一师旗下的陆战五团就开火屠杀过韩国第六师。
原因是韩军第六师在志愿军141师的驱赶下对美军陆战五团的阵地造成了冲击。
为了维护阵地防线,陆战五团团长做出了非常正确也非常冷血的决定。
那就是对韩军开火,这场开火就是一次屠杀。
而这场屠杀可是被飞鹰大队的无人机忠实记录了下来啊!
就在美国人疯狂给自己洗地,并且拉上自己的盟友一起给自己洗地的时候,一个电视剧纪录片默默的上映了。
它在苏联、各种尼亚、各种斯坦以及东德、波兰等等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播出。
尤其是东西对峙的桥头堡柏林,在东柏林一块又一块的露天屏幕被支了起来。
这是为了方便家里没有电视机的居民准备的。
更是为了吸引西柏林的民众前来观看而准备的。
东德境内的无线电视信号塔开到了最大功率,确保能覆盖更多的地区。
不仅仅是德国,还有德国周边的国家,甚至到法国都最好能接收到一些信号。
在当日晚些时间,德国民众打开电视,如往常一样准备收看一些电视节目取乐时,一个节目与他们不期而遇。
这个节目名叫《惩戒恶魔》。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部电影,但是当画面传来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并不是这样。
烈火熊熊,堆积如山的尸体正准备烧毁。
画外音传来:这里是朝鲜山里的一个小村庄,村内正在进行焚烧尸体。
可以看见,这些死亡的人群中有老有少,他们大多是非自然死亡的。
他们是死在了各种病毒和细菌武器之下……画外音将整个事件徐徐道来,从美军在朝鲜半岛投掷细菌武器开始,再到他们对朝鲜民众无差别轰炸。
整个纪录片沉静在一种肃穆哀伤的情绪之中,悲壮的音乐,沉重的诉说,以及惨烈又富有冲击力的画面让所有观看者们都忍不住心情跟着低落起来。
这样一个纪录片是出自谁的手呢?
答:李锐。他最会干这种事情了。从朝鲜战争开始,李锐就派出摄影干事收集素材了。
之前美军轰炸战俘营的素材就是摄影干事们收集的。
因为经历过文化战争最激烈的年代,李锐远比这个时代的人更明白什么叫做百闻不如一见。
影像的表现力和冲击性是远超文字的。
而且文字还会被质疑造假,但是影像不会,至少这个年代还不会。
这个纪录片就是诉说美军发动的这场战争和正义与和平与国际主义精神没有一毛钱关系。
但凡有一点点关系的话,他们怎么能对普通朝鲜民众作出这种事情呢?
汉城里美军肆无忌惮的凌辱朝鲜妇女,从八岁到三十八岁都不放过。轰炸机将朝鲜百姓的村庄炸成白地。
艰苦求存的朝鲜百姓躲在山洞中祈祷着能活下去。
整个叙事悲壮而惨烈就连音乐都让人听的抑郁。
一直到志愿军入朝,沉默的中国军人在夜色下行军。他们脚步坚定,目光如炬。
而原本低沉哀伤的音乐为之一变,吉他扫弦之声快速掠过。中国传统乐器 笙、萧、琵琶加入,一曲《平原之舞》渐入。
鼓声起,脚步响。音乐逐渐高亢,伴随着志愿军目视远方,敌人已经出现。
音乐进入快板节奏,志愿军的炮火开始延伸,美韩联军不断丢失阵地。
他们漫山遍野的奔跑,如同败家之犬。
观看这部纪录片的观众们有一种感觉。
如果抛开政治立场不谈的话,这一幅画面居然有一种很过瘾的感觉。
音乐越来越高亢,美韩联军的溃败就如同洪水溃堤一样不可阻止。
身穿土黄色军衣的志愿军战士人人如龙。
当音乐进入到最高潮阶段时,画面上出现了韩军第六师向美军陆战五团阵地奔跑求助的画面,画面上适时插入了字幕进行说明。
而下一刻美军阵地喷射出的火焰证明了他们在不当人这方面是有多么的不当人。
韩军士兵如同稻草一般倒下,美国人之前所宣传的国际主义精神,大无畏精神,为战友牺牲一切的精神,在这画面之下如同笑话。
而当音乐进入到最后高潮阶段,画面开始快速的剪切,美军第二十四师师部被歼、团部被歼、营部被歼。
美军陆战一师旗下陆战五团全线溃败。
第二师和第三师成建制的向志愿军投降的美军士兵满坑满谷。
美国一切为自己洗地的言论在这条纪录片下不攻自破。
当看着影片里的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因为第一次战役的胜利而高兴欢呼时,观看这部纪录片的社会主义阵营的观众们自然时欢欣鼓舞。
而资本主义阵营的观众们则五味杂陈。
别说战争没有对错,没有正义与邪恶。事实上,战争就是有正义与邪恶之分。
当志愿军胜利后,音乐再次切换,《月亮之上》交响乐版响起。雄壮的音乐将志愿军的身影衬托的伟岸无比。
尤其是托着刚强目光坚毅的战士昂扬的站着,一队队的美军俘虏从他身前走过的时候。
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里观看了这部纪录片后,他实在是忍不住的把真理报主编扎多罗夫找来:“中国人拍的电影和纪录片就这么强吗?”
扎多罗夫点点头:“是的,他们的那位负责文化宣传工作的李锐同志就是这么强。当我看见这段纪录片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是他带人用几天时间赶出来的。制作太精良了,这纪录片也是对美帝国主义的最好驳斥。”
斯大林仰天长叹:“我们需要更多一些优秀的宣传人才啊!”
这部纪录片的播出在欧洲地区引起了轩然大波。
美国的洗地战略彻底失败不说,还把他们自己弄的很丢人。说假话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假话刚说出去别人就把你戳穿。
这才是最难看的地方。
李锐也是一改新中国文宣工作的短处。
新中国刚开始的时候,文宣还是做的不错的。但是这个不错仅限于对内。
对国外的文宣工作,实际上做的并不是特别好。
因为现阶段的文宣工作人员不知道该如何对外进行文宣。
而且对外文宣要怎么搞才好呢?没有人知道。所以大家都很保守,再加上中国人骨子里固有的谦虚谨慎的态度。
所以中国对外文宣工作一直有一种畏手畏脚的感觉。
这种缩手缩脚的感觉可是太难受了。你明明做了好事,明明想要所有人知道想要表扬,但却还死活来个谦虚谨慎。
真以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吃这套啊?
他们会因为你做了好事还谦虚还戒骄戒躁而感激你啊?
不存在的!这世上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国家是不吃这套文化的。人家的关系向来很直白,该怎么样就怎样。
做了好事就要大声说出来,到处去宣传炫耀,不然我的好事不就白做了?
这种文化差异是现阶段的很多文宣工作人员不知道的。
他们把中国的老一套工作用在全世界,那就是浪费表情。人家不会谢谢你,反而会认为这是你应该做的。
因为你自己非要谦虚说:这是我该做的。你自己都这么说了,还要怎样?
人家非要上赶着来感谢你?
人家贱不贱呐!既然自己当了这方面的负责人,李锐要改一改这种情况了。
现在天下是大争之世,与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没有太大区别。
所谓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
这里面的强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实力,还有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影响力等等。
自己在军事上没有多少才能,帮不了彭德怀朱老总。但是自己有自己的优势。
就像是现在这样,一个纪录片丢出去之后,整个欧洲一片哗然。美国在欧洲的宣传瞬间臭了大街。
这就是李锐要做的,免得战争打赢了,结果舆论却打输了,那就可笑了。
而如果这部纪录片算是小试牛刀的话,那么李锐还给美国和联合国军准备了一份厚礼,一份来自文化攻势的最大脏弹。
一个注定颇有争议,但是在现阶段却是打非对称战争最好的一种武器。
时空:元。时间:2023年。地点:未知。李春风是个自由画手,在网上被人尊称为大手子、太太等。
因为绘画技能出色,所以是一个依赖绘画技能吃饭的画师。
她画的东西很多,给人画商稿,也画四格漫画,还有帮人画画插图原画之类的东西。
尤其是她绘画的女性人物,一个个珠圆玉润的肉欲感十足。
比如美国人说了,他们是为了掩护脆弱的韩国军队的撤离才果断选择了断后,这是一种大无畏的战友情。
卑鄙的中国人用韩军作为威胁,为了救援自己的友军,为了维护朝鲜半岛的正义。
美国士兵做出了重大牺牲。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舍己为人的精神,这是一种巨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请问你们看了这样的报道过后感不感动?
相不相信?反正别人信不信不知道,张东荪肯定是信了。
这种宣传大概是美军现在能想出的最好的一种洗地政策了。
毕竟军事上的失败,只要高层内部知道就好了。对于民众和盟友的民众们,还是以欺骗为主。
毕竟不骗的话,难道告诉他们所有人,自己吃了打败仗?
自己被中国人打的很惨?
战争这种事情从来都不仅仅是战场上的行为。
还延伸到政治、生活、民生、文化宣传等方方面面。
美国人正在疯狂的为自己洗地,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这种洗地才刚刚开始就碰上了一个大杀器。
要知道在第一次战役的序幕阶段,陆战一师旗下的陆战五团就开火屠杀过韩国第六师。
原因是韩军第六师在志愿军141师的驱赶下对美军陆战五团的阵地造成了冲击。
为了维护阵地防线,陆战五团团长做出了非常正确也非常冷血的决定。
那就是对韩军开火,这场开火就是一次屠杀。
而这场屠杀可是被飞鹰大队的无人机忠实记录了下来啊!
就在美国人疯狂给自己洗地,并且拉上自己的盟友一起给自己洗地的时候,一个电视剧纪录片默默的上映了。
它在苏联、各种尼亚、各种斯坦以及东德、波兰等等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播出。
尤其是东西对峙的桥头堡柏林,在东柏林一块又一块的露天屏幕被支了起来。
这是为了方便家里没有电视机的居民准备的。
更是为了吸引西柏林的民众前来观看而准备的。
东德境内的无线电视信号塔开到了最大功率,确保能覆盖更多的地区。
不仅仅是德国,还有德国周边的国家,甚至到法国都最好能接收到一些信号。
在当日晚些时间,德国民众打开电视,如往常一样准备收看一些电视节目取乐时,一个节目与他们不期而遇。
这个节目名叫《惩戒恶魔》。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部电影,但是当画面传来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并不是这样。
烈火熊熊,堆积如山的尸体正准备烧毁。
画外音传来:这里是朝鲜山里的一个小村庄,村内正在进行焚烧尸体。
可以看见,这些死亡的人群中有老有少,他们大多是非自然死亡的。
他们是死在了各种病毒和细菌武器之下……画外音将整个事件徐徐道来,从美军在朝鲜半岛投掷细菌武器开始,再到他们对朝鲜民众无差别轰炸。
整个纪录片沉静在一种肃穆哀伤的情绪之中,悲壮的音乐,沉重的诉说,以及惨烈又富有冲击力的画面让所有观看者们都忍不住心情跟着低落起来。
这样一个纪录片是出自谁的手呢?
答:李锐。他最会干这种事情了。从朝鲜战争开始,李锐就派出摄影干事收集素材了。
之前美军轰炸战俘营的素材就是摄影干事们收集的。
因为经历过文化战争最激烈的年代,李锐远比这个时代的人更明白什么叫做百闻不如一见。
影像的表现力和冲击性是远超文字的。
而且文字还会被质疑造假,但是影像不会,至少这个年代还不会。
这个纪录片就是诉说美军发动的这场战争和正义与和平与国际主义精神没有一毛钱关系。
但凡有一点点关系的话,他们怎么能对普通朝鲜民众作出这种事情呢?
汉城里美军肆无忌惮的凌辱朝鲜妇女,从八岁到三十八岁都不放过。轰炸机将朝鲜百姓的村庄炸成白地。
艰苦求存的朝鲜百姓躲在山洞中祈祷着能活下去。
整个叙事悲壮而惨烈就连音乐都让人听的抑郁。
一直到志愿军入朝,沉默的中国军人在夜色下行军。他们脚步坚定,目光如炬。
而原本低沉哀伤的音乐为之一变,吉他扫弦之声快速掠过。中国传统乐器 笙、萧、琵琶加入,一曲《平原之舞》渐入。
鼓声起,脚步响。音乐逐渐高亢,伴随着志愿军目视远方,敌人已经出现。
音乐进入快板节奏,志愿军的炮火开始延伸,美韩联军不断丢失阵地。
他们漫山遍野的奔跑,如同败家之犬。
观看这部纪录片的观众们有一种感觉。
如果抛开政治立场不谈的话,这一幅画面居然有一种很过瘾的感觉。
音乐越来越高亢,美韩联军的溃败就如同洪水溃堤一样不可阻止。
身穿土黄色军衣的志愿军战士人人如龙。
当音乐进入到最高潮阶段时,画面上出现了韩军第六师向美军陆战五团阵地奔跑求助的画面,画面上适时插入了字幕进行说明。
而下一刻美军阵地喷射出的火焰证明了他们在不当人这方面是有多么的不当人。
韩军士兵如同稻草一般倒下,美国人之前所宣传的国际主义精神,大无畏精神,为战友牺牲一切的精神,在这画面之下如同笑话。
而当音乐进入到最后高潮阶段,画面开始快速的剪切,美军第二十四师师部被歼、团部被歼、营部被歼。
美军陆战一师旗下陆战五团全线溃败。
第二师和第三师成建制的向志愿军投降的美军士兵满坑满谷。
美国一切为自己洗地的言论在这条纪录片下不攻自破。
当看着影片里的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因为第一次战役的胜利而高兴欢呼时,观看这部纪录片的社会主义阵营的观众们自然时欢欣鼓舞。
而资本主义阵营的观众们则五味杂陈。
别说战争没有对错,没有正义与邪恶。事实上,战争就是有正义与邪恶之分。
当志愿军胜利后,音乐再次切换,《月亮之上》交响乐版响起。雄壮的音乐将志愿军的身影衬托的伟岸无比。
尤其是托着刚强目光坚毅的战士昂扬的站着,一队队的美军俘虏从他身前走过的时候。
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里观看了这部纪录片后,他实在是忍不住的把真理报主编扎多罗夫找来:“中国人拍的电影和纪录片就这么强吗?”
扎多罗夫点点头:“是的,他们的那位负责文化宣传工作的李锐同志就是这么强。当我看见这段纪录片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是他带人用几天时间赶出来的。制作太精良了,这纪录片也是对美帝国主义的最好驳斥。”
斯大林仰天长叹:“我们需要更多一些优秀的宣传人才啊!”
这部纪录片的播出在欧洲地区引起了轩然大波。
美国的洗地战略彻底失败不说,还把他们自己弄的很丢人。说假话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假话刚说出去别人就把你戳穿。
这才是最难看的地方。
李锐也是一改新中国文宣工作的短处。
新中国刚开始的时候,文宣还是做的不错的。但是这个不错仅限于对内。
对国外的文宣工作,实际上做的并不是特别好。
因为现阶段的文宣工作人员不知道该如何对外进行文宣。
而且对外文宣要怎么搞才好呢?没有人知道。所以大家都很保守,再加上中国人骨子里固有的谦虚谨慎的态度。
所以中国对外文宣工作一直有一种畏手畏脚的感觉。
这种缩手缩脚的感觉可是太难受了。你明明做了好事,明明想要所有人知道想要表扬,但却还死活来个谦虚谨慎。
真以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吃这套啊?
他们会因为你做了好事还谦虚还戒骄戒躁而感激你啊?
不存在的!这世上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国家是不吃这套文化的。人家的关系向来很直白,该怎么样就怎样。
做了好事就要大声说出来,到处去宣传炫耀,不然我的好事不就白做了?
这种文化差异是现阶段的很多文宣工作人员不知道的。
他们把中国的老一套工作用在全世界,那就是浪费表情。人家不会谢谢你,反而会认为这是你应该做的。
因为你自己非要谦虚说:这是我该做的。你自己都这么说了,还要怎样?
人家非要上赶着来感谢你?
人家贱不贱呐!既然自己当了这方面的负责人,李锐要改一改这种情况了。
现在天下是大争之世,与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没有太大区别。
所谓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
这里面的强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实力,还有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影响力等等。
自己在军事上没有多少才能,帮不了彭德怀朱老总。但是自己有自己的优势。
就像是现在这样,一个纪录片丢出去之后,整个欧洲一片哗然。美国在欧洲的宣传瞬间臭了大街。
这就是李锐要做的,免得战争打赢了,结果舆论却打输了,那就可笑了。
而如果这部纪录片算是小试牛刀的话,那么李锐还给美国和联合国军准备了一份厚礼,一份来自文化攻势的最大脏弹。
一个注定颇有争议,但是在现阶段却是打非对称战争最好的一种武器。
时空:元。时间:2023年。地点:未知。李春风是个自由画手,在网上被人尊称为大手子、太太等。
因为绘画技能出色,所以是一个依赖绘画技能吃饭的画师。
她画的东西很多,给人画商稿,也画四格漫画,还有帮人画画插图原画之类的东西。
尤其是她绘画的女性人物,一个个珠圆玉润的肉欲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