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284节
  美军不是没有想过叫空中支援。
  但是晚上的空中支援呼叫不能随便乱叫。
  尤其是现在志愿军几乎和美军搅在一起。
  先不说中国空军会不会再来一次半路截击。
  就算是支援顺利到了,真的以为空军飞行员会耐心分辨下面谁是敌军谁是友军吗?
  不存在的,大概的地方把炸弹丢下去,他们就完成工作了。
  曾经有中国中层将领打完朝鲜战争后回国感慨,说美国飞行员的投弹技术很好。
  中国军队和美国军队就间隔二十米,他们都敢投燃烧弹打出一条隔离带,让中国军队过不去。
  但后来那位将军才知道,这压根和美军飞行员投弹技术没关系。
  因为他们只要把燃烧弹丢下去就好了,至于会不会烧到美国士兵?他们是不用管的。
  所以他们才能放心大胆的投。
  这位将军知道真相后也无语凝噎了许久,感情自己这么多年说美军飞行员投弹技术好,都是自己一厢情愿啊!
  前来支援的两个陆战团,被迫在和中国志愿军打夜战,打五十米内的绞杀战。
  战斗场面异常残酷,好几次下面的部队都要打的动摇了。
  有的连排一级的单位被打的转身逃跑。
  两个陆战团的团长现在不说支援别人了,他们只想要知道,谁来支援自己?战斗一直持续到凌晨,美军战斗意志比韩军还是好不少的。
  至少没有转身就跑,但很多部队都处于崩溃的边缘。
  他们感觉自己被数倍于自己的志愿军包围了(其实没有)。缺乏了重武器的他们,在面对面的绞杀战中面对志愿军其实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都快要疯了。他疯狂的摇人,准备把自己的三个陆战团给接出来。
  美军其他部队也在疯狂调动。
  不过就在所有部队都在调动的情况下,似乎在突然之间,和两个陆战团纠缠的志愿军突然就撤了。
  打着打着美军发现敌人没了。不是他们把敌人都消灭了,而是敌人主动撤退了。
  这不是一个好信号,因为敌人明明占据上风,为什么要撤退?
  是害怕美军后续的支援部队?不应该啊,后续支援部队还没那么快到呢。
  一直到凌晨四点多钟,才有噩耗传来。
  从山间零零散散有一些美军溃兵和韩军溃兵跑了出来,他们带来一个令史密斯不能接受的消息:
  “陆战五团没了!几乎全军覆没!团长战死,韩六师打光了。温井彻底失守。美军和韩军后续部队必须借道古杨走两水洞……”
  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站在地图前听到这个消息,他双眼一黑,差点倒下。
  还好他及时扶住了桌子。一天一夜的时间,一个美军陆战团,一个韩军主力师就打没了?!
  史密斯全身都在颤抖,不是因为没了一个陆战团。
  而是温井没了!“到底是谁干的?!”史密斯发出如野兽一般的低吼。
  第二百七十章中国人想要干什么?
  温井丢失对美军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美军真的他娘的要和金钟五所说的一样,走古扬,借道两水洞才能退出前线战场。
  如果不退,中国军队只要从丰中洞出兵,在以古扬为犄角。
  可以将前线的美军以关门打狗的姿态锁在前线了。
  首先不说这和沃克要求的先战略收缩,把拳头收回来在打出去的战略意图不符。
  就说前线还有两个美军师还没完全撤下来呢。
  一个是美军第七师,一个是美军第二十四师。之前的进攻已经非常顺利,将朝鲜人民军挤压到了朝鲜版图的右上角,依托着中国鸭绿江突出部的位置进行防御。
  整个朝鲜人民军几乎要被打下海了。
  美军本来已经打算清扫战场后就把人民军彻底解决。
  这是抢功劳的好时候啊,本着雨露均分的思想,美军重兵压上。
  这种分功劳的思想不论是沃克还是麦克阿瑟都不可能完全压制的。
  就算是杜鲁门来了也没辙。再加上眼看着朝鲜人民军覆灭在即,军队高层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所以从沣水洞到古扬一直延伸到朝鲜东北部山脉间的开阔平原上拥挤了不少美军和协同的炮灰韩军。
  如果金钟五之前所说的判断都成真的话,那么美军两个师拥挤在那片平原上,将会成关门打狗之势!
  史密斯怎么能不急?!他的陆战一师在沃克的战略之中就是保护温井这条退路的重要保证。
  同时还有军隅里两处战略要地,确保美军收拳头战略能顺利实施的重要关键。
  “不好!军隅里!”史密斯忽然头皮发麻,因为陆战五团被围困,他调动了另外两个陆战团前去支援解围。
  而军隅里只剩下一个装甲营和一个炮团。
  在他想到这一点的时候,他急忙想要和军隅里守军联系。可是还没等他的联络电话打出去呢,他就收到了一个震撼的消息。
  通讯兵跑来急切的说道:“师长!军隅里受到袭击。丰中洞和两水洞同时遭受不明数量的敌军袭击,情况极其紧急!”
  史密斯听完通讯兵的话后一愣,整个人重重的跌落到了凳子里,眼神中充满了不可置信:
  “中国……中国居然敢对美国发动全面战争吗?!还是说苏联人也参战了?”
  “这绝不是麦克阿瑟所说的三四个中国师能打出来的战争!他们到底发动了多少人?!或者说苏联人投入了多少人,他们想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战吗?!”
  史密斯咆哮着,脸部肌肉都变形了。
  通讯兵被师长的模样吓坏了,史密斯转过头盯着他道:“赶快给我联系沃克!我们需要不计代价的支援丰中洞、两水洞和军隅里。不然我们两个师将彻底被打光!”
  伴随着史密斯的怒吼,他要求传达的消息迅速传达到了朝鲜战争目前的前线总指挥沃克的手上。
  同时也转送到了日本大本营的麦克阿瑟手上。
  沃克开始马上准备营救这边的两个师。
  而美军西线刚刚开始调动,原本平静的东线瞬间乱成一团。原本在东线准备向江界方向(朝鲜临时首都)进攻的第二师突然遭受到了毫无征兆的进攻,前川方向的前线基地瞬间就被打烂。
  据说敌人从地面八方打过来,火力凶猛,士兵在黑夜中如同鬼魅。
  第二师的前线士兵还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阵线就丢失了。他们的火力极其凶猛,火箭弹打的铺天盖地。
  火力凶猛的程度让第二师接连后撤,师长甚至打电话给沃克大吼道:“我百分百确定苏联人参战了!天哪,铺天盖地的火箭炮将整个阵地都覆盖了!他们打的又快有准。
  先把我们的炮兵阵地摧毁,在打击我们的装甲阵地,然后便是对着我们的重要目标火力覆盖!”
  “是斯大林的管风琴响了!”第二师师长所说的斯大林的管风琴,其实就是初代喀秋莎的别称。
  在二战后期,苏联研究出了喀秋莎火箭炮这种大杀器。
  虽然说现在这个年代的火箭炮精准度是比不上大炮。
  但是如果让火箭炮准备好,那么在瞬时火力投入上,将比一般的大炮凶猛的多。
  现在美军的很多士兵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喀秋莎这样的武器。
  但是第二师师长是有见识的人。他知道苏联的喀秋莎。
  所以他把铺天盖地的从发射管里和发射架上射出的107火箭弹当成了喀秋莎。
  第二师阵地的动摇,同时也影响了第三师的阵线。在刹那间,东线战线居然全部告急。
  虽然东线还有好几个韩军师团,但是你不能把希望放在韩国人身上。一夜之间,朝鲜半岛攻守易形了。
  沃克收到这些汇总的情报后,他整个人都有些蒙:“中国人到底派出了多少人?还是苏联人派兵了?”
  而远在日本大本营的麦克阿瑟也不用睡了,他急忙发了越洋电报回美国,要求杜鲁门总统质问苏联人是不是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麦克阿瑟已经认准了,一定是苏联人参战了。因为中国人不可能有这样的战斗力,他们怎么可能一天一夜之间就消灭一个美军陆战团和一个韩军师?
  他们又怎么有能力同时在东西两线发动联动攻势,而且火力凶猛,压迫的美军东西不能互救只能各自为战?
  这当然是苏联人来了才能做到的事情啊。
  中国人要派出多少部队才能做到这件事啊?一定是苏联人!一定是苏联人!
  麦克阿瑟还上军装,点了根香烟,凝望着东着方朝鲜半岛的方向。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否要开始,就要看苏联人的表态了。
  杜鲁门在收到了朝鲜战场的战报之后,他也被惊的不能干别的事情了。
  他连忙把自己的参谋和幕僚都招来。闭门磋商了十分钟之后,杜鲁门就让人召来苏联驻美国大使阿纳托列。
  阿纳托列被一群人以半押送的方式带来白宫。
  到总统办公室,阿纳托列才挣开两名壮汉的挟持。
  “我要提出严正抗议!这不是对待一个外交人员该有的态度,太野蛮了……”
  阿纳托列的抗议还没说完呢,杜鲁门就粗暴的打断了他,杜鲁门凝视着他的眼睛:
  “大使先生,我只问你一件事,斯大林是想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吗?”
  “我……什么?!”阿纳托列的抗议卡在喉咙里说不出来了,他盯着杜鲁门:“总统阁下,您是在和我开玩笑吗?”
  杜鲁门敲击着桌子,眼神如同白头鹰:“我没有开玩笑。我现在以美国总统最后的耐心,和最后的外交手段处理这件事。而不是让我们的空军和海军准备好最后的攻击手段。
  帮我去质询斯大林,他是不是想要在朝鲜战场上和我们打一场引发全球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战?”
  阿纳托列似乎被这个消息吓到了,因为他压根没有收到这样的消息啊。
  他组织着自己的语言,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明白了,先生们。等我一会儿,我需要先回一趟大使馆。”
  杜鲁门指了指两名特工:“他们需要陪同你去。”
  阿纳托列脸颊跳了一下,但点了点头:“好。”
  在杜鲁门焦急的等待时,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也接到了华府方面的消息。
  斯大林都惊了:“为什么美国人会觉得我们要在朝鲜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国人在朝鲜做什么了?!”
  如果彭德怀现在在这里的话,他大概可以回答斯大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