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243节
  本来嘛,《地下交通站》的电影就是个大号的情景喜剧。导演的功力是体现在剪辑和节奏上,而不是各种花里胡哨的拍摄技巧和光影运用。
  但是现在的电影拍摄,不管是苏联还是美国,导演们都偏好于讲究构图讲究色彩,讲究油画的质感,讲究黄金分割等等。
  这种情况下,《地下交通站》确实不算是什么优秀的作品。
  但可恨的是你架不住观众爱看啊!在露天电影院,零下十几度大家冻成狗的情况下,还能满场。
  这不是把那些当初嘲笑这电影的那些导演们的脸挂起来啪啪啪的打吗。
  所以吧,苏联电影协会的一些导演们在看到《赡养人类》的剧本后坐不住了。
  因为他们又不是没有鉴赏能力。李锐改编的这版剧本,其剧情在这个年代是极具冲击力的。
  很多导演看完之后都大呼过瘾。他们都想要来指导这部电影,而不是成为这次中苏合拍中的一个小兵。
  他们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其实也是想要扎罗多夫向中国施压,最好是把这部电影的主导权从中国手上拿过来。
  苏联导演们的迫不及待让扎罗多夫有些无奈。
  因为在扎罗多夫来看,你们这群导演真的能比中国人拍的好吗?
  可别忘记了当时中国人送来的《中国印象》这样一个二十几分钟的音乐片就在苏联乃至整个欧洲引起了多大的反响。
  现在这部音乐片里的几首中国音乐都已经制作成了黑胶唱片,在整个社会主义国家内卖的极好。
  听说去年的销量杀进了苏联第三,中国的那位负责宣传的李部长听说睡觉都会笑醒。
  其实宣传口的扎罗多夫对苏联文人体系中的论资排辈也是稍微有点不舒服的。
  原因?因为扎罗多夫很年轻。1920年出生的他,在三十岁就成为《真理报》主编。
  很多人看他不爽。过于年轻在这个时候的苏联不一定是好事。
  实际上,苏联的学阀风气比中国要严重的多。李森科的故事都不用再提了。
  就说苏联一堆文学作家和导演们,他们羡慕欧美的同行赚得比他们多,好莱坞大导演拍两部戏就能在葡萄牙买一座小岛。
  这群人眼红的很,于是天天鼓吹文化创作自由。在斯大林时期,这群人还仅仅只是有倾向,而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那就是跳起来吼了。
  苏联解体,这群人也是没少出力气的。等到苏联真的解体了,1991年莫斯科红场乐(实际并不是在红场举办)响彻西方摇滚,一群最后的苏联年轻人跟着美国乐队一起大声嘶吼的时候。
  这群人苏联文人倒是跳起来欢呼这是文化的自由和胜利。
  而在这场音乐节结束后,苏联没多久就解体了。
  这群苏联导演和演员们以及文学家们获得了他们渴望的创作自由!
  他们可以赚大钱了!然后……他们被欧美大量的快餐文学和美国好莱坞电影直接打死在厕所里,许多苏联时期高呼自由的文学作者和导演们在苏联解体后,只能住在苏联当年分配给他们的木质别墅里,吃着别墅外的花园里种土豆过活。
  赚大钱?先睡吧,梦里什么都有。还葡萄牙、西班牙的小岛,这辈子能守住苏联给他们的别墅就已经是幸运的事情了。
  所以当扎罗多夫的电报发过来,表明了目前苏联影视协会的态度时,李锐差点气乐了。
  对于苏联的这帮子学阀、影阀、李锐向来是没有丁点好感的,在李锐看来他们和中国的旧文人体系一样,早就该清理了。
  不过李锐又不是苏联人,既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去管这些事情。
  但是他们这样跳,还真就是觉得中国特别好欺负呗。于是在李锐的斟酌下,他给扎罗多夫回信道【尊敬的扎罗多夫同志,中国有一句话说的好,叫做“能者居之”。这部《赡养人类》是我们的国家毛主席和你们的最高领导人都很关心的一部电影。
  也是宣传资本主义丑恶形态的重要工具。
  它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所以它需要最合适的人来拍摄,才能让它成为我们手上最重要的武器。
  既然如此,我觉得我们不如公开竞争。以半个月为期限,随意拍摄一段剧本中的片段。
  长度不低于十五分钟不长于三十分钟。
  然后在中国、在苏联、在各种斯坦和各种尼亚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播出。由观众们自己投票。】
  李锐的电报很快就到了扎罗多夫手上,他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想着这件事的利弊。
  最后想一想,觉得李锐的提议极好。能成那就没什么话说,如果不能成,还刚好可以打击一下国内这群老古董的气焰。
  从各种角度来算,自己都不亏。
  于是扎罗多夫很快和李锐沟通好了各种细节,并且应承下了这场电影拍摄权之间的比试。
  与此同时,中苏两方的报纸同时报道了这件事。
  现在几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以及欧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知道中国和苏联为了一部电影的拍摄权,居然要搞一场电影的比试。在这个娱乐匮乏的年代,这件事立刻传遍欧洲,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件事。
  不管是英国、法国、西德东德,还是各种尼亚各种斯坦,亦或者是西班牙、葡萄牙。
  大家见面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觉得这是中国能赢还是苏联能赢?”
  同时也有很多人在好奇,中国和苏联不惜用这种方式争夺的电影拍摄权,这部电影到底是什么?
  而根据流传出去的小道消息,目前大多数人只知道这部电影的标题叫做《赡养人类》具体是拍什么的,每人知道。
  有人说是宗教题材的,因为《赡养人类》嘛,一听就是上帝的活儿。还有人说是农业题材,因为农业才是真正赡养人类的东西。
  也有人说是政治片,当然也有人猜是科幻片。反正说什么的都有,这导致了这部电影还没上市,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波非常高的讨论热度。
  而那些可以现场观看中、苏两国拍摄的样片对比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内的老百姓们。
  尤其是喜欢看电影的老百姓们显得很高兴。
  因为他们也充满了好奇,是什么电影能让中国和苏联去争?苏联国内更是把情绪拉满,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这部样片的上映。
  听说是一部十五分钟的样片,而且拍摄时间被缩短到了十五天。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的期待值更高了。
  十五天能拍出什么样的作品?哪怕只有十五分钟,这也指的期待啊!而李锐和扎罗多夫通气后,两人决定把这次事件的影响力做的更大一点。
  在李锐的提醒下,扎罗多夫开始让人在真理报上进行连载报道。
  报道苏联方面的拍摄进度,中国方面的拍摄进度。中国方面也是如此,在李锐的授意下,许多报纸也在跟进报道。
  整个社会的期待值都被拉满,甚至就连功德林的战俘将军们都知道了这件事。
  下午开大会的时候还讨论呢。
  结果说道一半的时候所长王英光走了进来说道:“沈醉,康泽你们俩过来一下。”
  这俩是国民党的特务头子,尤其是沈醉还被人称为国民党第一刀。
  两人被带到一个单独的房间,里面有几个解放军,还有两个斯斯文文穿着中山装的年轻人。
  两人刚坐下,年轻人就开口问道:“两位,问一个问题啊,你们杀人的时候一般都是什么表情?”
  康泽和沈醉刚坐下,两人觉得一阵腿软,康泽吓得直接滑到桌子底下去了。
  沈醉颤颤巍巍的道:“共产党,已经决定枪毙我们了吗……”
  第三百零二章 妈妈,我再也不想拍电影了
  沈醉和康泽害怕那是自然的,这世上真的大无畏面对死亡的人是有数的。
  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称赞烈士直面死亡而怡然无惧的文章和诗歌呢?
  不就是因为这样的人少吗。都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但这也就是普通人说说罢了。
  真的是事到临头了,方知“千古艰难唯一死”。
  不过沈醉和康泽最后也算是有惊无喜,没人要枪毙他们。相反,有人是一群学表演的人要跑来让他们指导一下杀人时的那种表情和心态。
  说真的,这反而让康泽和沈醉的心态更有些绷不住。
  因为杀人时候的心态分享,这……真不知道时说得人变态,还是想听的人变态了。
  不过后来所长王英光出面了。
  告诉两人说:“不要害怕,这是学表演的同志。你们也看报纸了,应该也知道我们中国和苏联现在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赌约比试。”
  “要争一部电影的拍摄权。编剧是我们中国这边编的,但是苏联觉得我们拍是浪费好剧本。”
  王英光这么说,沈醉和康泽就不同意了。
  因为在功德林里,他们也看了不少电影了。很多电影外面还没上映,但是里面的战俘将军们却比外面的观众更先看。
  比如说《大》字系列。因为这些电影里有很多硬伤,给他们看一遍,反馈问题后李锐可以在剪辑一遍,尽可能地不要有不符合时代的大硬伤出现。
  去年到今年,功德林里的将军们算是看完了《大》字系列。这个系列拍的还是不错的,还有宣传抗日揭露日军暴行的《黑太阳》系列,还有《紫日》和《战争子午线》之类的。
  这些电影有很多是让这些国军将军们狠狠地破防了。
  就连死硬分子地黄维都没有原来时空中那么反动了。
  所以沈醉和康泽纷纷表示道:“苏联电影我们也看了,我觉得拍的远不如我们国家拍的。我们国家是挖掘了一批很好的演员和导演以及编剧啊。”
  “这剧本能被苏联人看上,甚至还想抢着拍,那必然是很好的。中苏合拍,能中国人拍那还是中国人拍比较好。”两人如此表示。
  同时也清楚了这两个穿中山装的年轻人真的不是来搞自己两人心态的,是真的来进行学习的。
  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去细细揣摩角色。因为李锐截取的片段是滑膛(《赡养人类》男主角)的几场动作戏,他刺杀乞丐和刺杀富商的戏码。
  这些部分随便拍拍就有十五分钟了。尽可能地减少台词,用眼神、气质和动作来演戏。
  而且尽可能地不剧透,让电影正式上映前保持足够的神秘感和新鲜感。
  可以说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在和康泽和沈醉解释清楚后,沈醉思考了许久,表示自己愿意帮忙。
  康泽还是顾虑太多,不过有沈醉也够了。来了两个年轻的演员,还有几名摄影干事来听沈醉讲课。
  作为国民党第一刀,沈醉还是颇有些资本的。“你们这样的演员太年轻了,眼神太干净了。”
  沈醉第一天讲课就提出这样的修改意见。
  “你们说,你们要扮演的那个“滑膛”是一名职业杀手,依靠杀人来赚佣金。这种人在民国时期的黑帮里很常见。你们可以去找那些人的眼神来观察。”沈醉如此说道。
  但是某摄影干事却开口道:“这个……有点难。黑帮手上有血债的,基本被枪毙了。”
  沈醉:“当我没说。”
  “那我就这么说吧,把杀人当职业的人,他们的眼神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你们看人还是把人当人看。
  而那些人看人则是把人当肉看,红烧肉,明白吗?他们只是把人当做一盘可以吃的菜而已。”
  你们的眼神要在凶狠一点,但是平时要藏着。
  但是偶尔会有藏不住的时候露出那种凶光。
  靠着沈醉的亲自讲解,演员们的提升很快。而与此同时,李锐派遣的剧组也准备前往上海取景拍摄了。
  因为现在的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地方,就在这里拍摄这些戏份最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