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66节
  还有一些是藏在碎石之中,还有藏在树底的。而且洪泉等人因为手上的雷并不多。
  所以他们的布置都很稀疏,而且没太多规律性。
  反正他们自己画下图记得自己埋在那儿就好了。
  这让扫雷工作变得异常艰难。每次当扫雷兵觉得没有雷,或者是清除了阔剑雷后,往往下面十米就会有一颗雷爆炸了。
  而且还有一些阔剑雷是专门为扫雷兵留的。
  那些触发装置就在阔剑雷前,扫雷兵发现了想要去清除,就会连着自己和队友一起被炸飞。
  昨天一晚上,洪泉和自己的战友们在这条五公里长的道路上埋下了大概两百个阔剑雷。
  这是十五人游击队一个晚上能做到的最大成果了。
  而这样的成果则是造成了韩一师已经有七十多人被直接炸死,还有四十多人受了轻重不同的伤。
  最关键的是炸死的七十多人中,还有二十多个扫雷兵。
  韩军的军纪和士气如何那是有目共睹的。
  扫雷兵都不敢上前了,因为这种雷和他们之前见过的都不一样。
  他们完全没有对付这种雷的经验。于是他们半个小时只前进了五百米。
  韩军的停滞不前让后面的美军恼火了。
  陆战一师派了一个营长过来探查情况。
  韩国人这边和他说了遇到了一种新式地雷的事情。
  但是营长还是在催促他们快点。而就在此时,营长觉得自己应该是站在一个安全地带。
  但是却不知道他其实已经悄悄的被人盯上了。
  要知道昨天洪泉等人埋下去的不仅仅是绊发雷,还有少数的遥发雷。洪泉等人穿着吉利服(1950年用渔网、布条、颜料自己做的。这装备有生产,也有自制。自制方法已经下发给游击队成员了)藏在树丛之中,他们一动不动,虽然只有三十米的距离。
  但是韩军就是没有发现他们。
  看见这个一看就是美军大官的人出现,洪泉毫不犹豫的握着遥发开关捏了三下。
  之前躲在石堆里面没有被触发,也没有被工兵发现的一枚阔剑雷瞬间爆炸。
  七百枚钢珠如利剑一般覆盖了五十米内六十度扇面中的一切物体,它们如死神的刀锋一样,轻易的收割人命。
  刚刚还在催促韩一师赶快前进的美军一个营长直接报销,他身中数十枚钢珠,人被打成了筛子。
  为他陪葬的是一名韩一师的中层领导。
  这一下整个韩一师都乱了,他们都不知道这地雷是怎么触发的。
  因为遥发地雷这种东西超越了他们现在的常识。
  就在距离大路边三十米外的树丛里,身穿吉利服的洪泉等人大气都不敢喘。
  要是被发现,他们就死定了。现在韩一师越发的不敢动了。因为谁都不想死。
  而这样阵亡了一个营长则让美军怒不可遏。
  这是开战到现在为止,美军阵亡的最高军官。
  死在福祥玩具厂提供的玩具阔剑雷外壳包裹下的钢珠炸药中。
  韩军陷入混乱,洪泉等人悄悄撤离。
  他们的目的自然不可能是正面对抗美军,他们要做的就是疲敌,惊敌,扰敌。
  他们是在阻挡这条道路上的美军和韩军,他们还有其他同伴在不同道路上坐着同样的事情。
  原本美军是计划在23日直扑水原,并且在下午结束战斗。但是因为这些诡雷的存在,大大的拖延了前进速度。
  美军比原定计划要晚了足足五个小时才抵达指定位置。
  而此时天色以晚,美军冒着夜色发动了进攻。不是美军想要夜战,主要是在24日至少拿下水原到洪州一线的阵地是麦克阿瑟制定的计划中最低的要求了。
  美军的主官也发了狠,势必要在二十四日前拿下水原。让战士们在水原过圣诞。
  飞机轰炸,大炮开路,坦克的狂轰滥炸。
  但是美军依旧没能在一个夜晚拿下水原。
  因为夜晚更加寒冷,很多士兵发现枪械很容易卡壳。
  而且夜晚也造成了很多部队迷路或者是没有抵达指定地域。
  毕竟1950年又没有卫星定位系统,也没有夜视仪。
  最终的结果是美军狂轰滥炸了一个晚上,到了24日早上,水原的大多数阵地依旧在人民军手上。
  而现在已经到了12月24日,美国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已经到了。
  十二月二十四日晚六点,中国,北平。破晓基地。冯石拿着最新的朝鲜战报,他点点头:“朝鲜人民军的同志还是很顽强的。在游击队的骚扰下和人民军同志的阻击下。目前水原到襄阳一些的阵地还在朝鲜同志的手中。”
  “而且因为圣诞节已经来领,美军越发不想进攻。目前已经在水原前停下脚步。”
  伴随着冯石的话音落下,网咖内响起了一片掌声。
  尤其是很多年轻人激动的鼓掌,把手都鼓到通红了。
  因为在基地内的这些年轻人都知道在另一个时空中朝鲜战争的进程。
  他们也是看过抗美援朝纪录片的。志愿军仓猝入朝,发动第一次第二次战役,大量冻死冻伤和非战斗减员。
  在火力不足的情况下硬刚世界第一火力密度的美军。
  当时看抗美援朝纪录片的很多年轻人都看哭了。
  就连很多年纪更大的学者也是双目含泪。
  虽然那是发生在另一个时空的事,但所有人却感同身受。而现在,因为网咖的到来造成了历史的偏移。
  很多事情和从前不一样了。
  有人忍不住说道:“真的希望人民军能自己打退美国佬,然后自己统一朝鲜半岛啊。”
  但是又有人反驳:“难,太难了。你没看纪录片里美军对人民军的巨大优势吗?而且人民军的指挥官能力不如我们的彭德怀和各级指战员的。就算是人民军战斗意志顽强,但是没有灵活的战术,他们也很可能失败。”
  “要是能派遣顾问团去朝鲜就好了。”有的人异想天开。
  但是却很快被驳斥:“你想啥呢,朝鲜是个独立的主权国家。除非他们主动开口,不然我们怎么有资格去插手啊。”
  “我觉得当务之急是为朝鲜方面凑错物资吧。朝鲜现在那么冷,人民军应该也缺衣少食。朝鲜百姓为了支援前线战斗,应该过得也紧巴巴的。”
  有一名叫做白灵的女生算是提出了一个可靠的建议。
  “我们给朝鲜捐一把枪,捐一袋米,可能换来的就是我们以后志愿军战士少牺牲一条命啊。”
  女生的话引起了不少人的认同。
  “不错,不错。应该是尽可能的为朝鲜方面捐钱捐物。即便是朝鲜方面不能独自战胜美国佬,那最好也把时间拖到开春,让我们的战士开春后在进入朝鲜作战。”
  冯石听着这群年轻人的谈话,他忍不住对身边的李锐说道:“年轻人脑子转的还是快啊。他们想的和中央想的一样。”
  李锐低声道:“支援朝鲜吗?”
  “对。食品厂的土豆泥和能量棒做的怎么样了。”“做的挺好,仓库里囤积了不少了。”
  “看起来这一次这些东西轮不到我们战士先吃了。要让人民军的同志先吃了。”
  李锐点点头:“正好可以观测朝鲜后勤补给的困难。对了老冯,上次我和你说的东西,我们弄出一个样品了。”
  冯石眼睛瞬间亮了:“真的?!”
  “真的。不过材料大多来自于另一个时空的后世。其中铝合金材料我们这里实在是无法生产。估计大规模列装是有困难的。”
  李锐思索着说道:“以网吧现在的收入和资金分配情况。如果不是添加什么大件的话,只要人民军的战士能拖到我们明天开春入朝,我们大概可以装备三到四个后勤团或者同等数量的工兵团。”
  冯石一拍巴掌:“不少了,完全可以作为拳头部队集中起来使用了。走,带我去看看东西!”
  第一百六十五章 新装备与打下来了
  破晓基地的外面是包了一个曙光厂的外壳。
  曙光厂是对外隐蔽用的一种伪装。不过曙光厂也确实是有点东西,里面也生产一些玩意儿的。
  这里的保密级别比破晓基地要低一点,但也是原子弹级的保密程度。因为在这个外壳下面的工厂中,有的地方可是会生产超越这个时代的东西。
  比如说李锐现在带着冯石看的东西。
  其实给他看的东西也不是什么非常了不起的玩意儿,无源外骨骼罢了。
  也就是能让一个体重九十斤的小姐姐背上七十公斤的重物,面不红气不喘的走上五公里罢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相比于后世那种有源动力骨骼,无源外骨骼确实算不上什么很高科技的玩意儿。
  其原理很简单,最早在七十年代就有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提出过类似的概念。
  而当时这种外骨骼还是面对中老年人的一种复建设备。
  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日本就研究出了第一代无源外骨骼。
  当时是以帮助老年人行动而设计的一种医疗设备。
  而随着战后日本一波婴儿潮的逐渐老去,日本也在九十年代末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的到来,催生了日本研究出了更多更好用的辅助设备。
  而帮助老年人生活的外骨骼,一直是各大医疗集团开发的重点项目。
  有源项目和无源项目都在开发。
  但是不论有源外骨骼还是无源外骨骼,最后进入家庭成为老年人帮手的数量始终是很少。
  因为外骨骼穿戴起来很麻烦,如果没有年轻人帮忙,老年人自己根本穿戴不起来。
  但是如果家里有年轻人,那老年人也不需要做什么很繁重的工作,那就用不到外骨骼了。
  所以医用外骨骼陷入到了一种自相矛盾的境地。
  但是这些项目却在军方那里得到了重视。
  并且开始不断的研究更新,尤其是有源外骨骼项目更是被视为日后战场的单兵标配。
  不过有源外骨骼不是1950年的中国能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