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47节
美国假装不知道朝鲜战场有苏联飞行员。
苏联也假装自己没有派飞行员前往朝鲜。
两个大国都很克制,为的就是避免把朝鲜战争打成第三次世界大战。
苏联自然不用提,二战把他们整整一代年轻人给打完了。他们现在可以说是极度缺乏正当年的青壮小伙。
这也是为什么米高扬和斯大林在发现中国能弥补苏联食品轻工业上的差距时,两人都显得很高兴,甚至尽可能满足中国这边的需求,很多地方苏联商务部的官员都是准备据理力争的。
但是在米高扬和斯大林的授意下,其实都放水过去了。不然的话,李强就是苏秦张仪附身,也做不到空口白牙的从苏联那边要来三亿卢布的外贸,而且很多还是先款后货啊。
米高扬也不会听着手下说造不如买的时候直接选择了从中国买啊!
这不仅仅是因为苏联的工人成本昂贵。
同时也是因为苏联没有那么多青壮劳力去从事轻工业的发展。
苏联人口的缓解差不多要到六十年代才算是彻底走出人口危机。
为了鼓励人口生育,苏联还推出过全世界大概也只有苏联出过的荣誉:苏联母亲荣誉勋章。
生育且健全抚养了六个孩子的母亲可以获得一级苏联母亲荣誉勋章。
生育且健全抚养了五个孩子的母亲可以获得二级荣誉勋章。
苏联母亲的获得者不仅可以获得荣誉,还有经济上的一些奖励。
这是从斯大林时代就开始展开的人口激励政策。
因为苏联国土实在是太大了,而人口又实在是太少了。如果苏联有中国的几亿人口,斯大林甚至可能会考虑西伯利亚大开发计划。
因为缺少人口,苏联在这个阶段对美国的很多行为都是隐忍和克制的。
不触犯到它的核心利益,北极熊就只是趴在那儿看着。而对于美国来说,其实他们也不是非常好过。
二战结束之后,残酷的战争让很多士兵都患上了严重的战争创伤后遗症。
再加上二战结束后美国国内开始出现的反战情绪,其实美国政府也清楚的知道,鼓动全国人民发动一场全面战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大家都认为二战结束了一切的战争,人类历史将从此将战争史终结了。
再加上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的回潮,这些人对美国政客来说可是一张张的选票!
这些人选出来的政客上台,自然也是要吹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
尤其是很多政客上台演讲时的发言都是说要保证美国从此成为一个和平的国家,不在介入战争等等这些容易获得民众好感的宣言。
所以杜鲁门和国会山的老爷们也知道自己该怎么选。
两个超级大国互相保持默契。“你搞你的米格走廊,我假装不知道有苏联飞行员存在。但是你也不要太过线,不要让飞机直接飞到前线和我们打。不然就将视为苏联对美国的正式开战。”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客观因素,比如说米格战斗机的飞行半径,机场的距离,油料的补给等等。
但是其中最关键的还是美苏之间的相互克制。
这是一种双方没有签署协议,但是却又心照不宣的默契。这导致了朝鲜战争时期,苏联飞行员的活动范围只局限于保护中国后勤运输路线的米格走廊。
而当时稚嫩的中国航空兵是需要听从苏联教官指挥的。
后世很多人不服气苏联人指挥这个时期的中国空军的事情。
但这事儿你还真不服不行,那个时空中中国飞行员有多少懂飞行战术的?
就是有王牌飞行员也是在朝鲜战场上一次次练出来的。
这导致了中国飞机对空中的援助是很有限的。
而失去了空军的援助,仅仅依靠防空火炮,导致了原本时空中中国军队对美军空军几乎没有威慑力。
后方修整的时候要时刻小心美军轰炸。
导致了很多后勤只敢在晚上生火,因为晚上他们可以想办法把火光遮住。
但是白天他们可没办法把烟盖住。
所以志愿军在前线只能吃冻土豆和炒面粉。
就算是前线下来到二线修整也很难吃到热食。
只有大后方才有稳定的热食供给。
这种憋屈的日子让中国军人耿耿于怀。
于是这种夜战无烟避光灶才被后来发明了出来。
一个半地下的烧火灶,三个延伸出去的地下烟道,烟道的尽头是半地下的立方体空腔。
在烧火的时候在这些空腔上铺盖起泥土或者是草木,这样一来烟就不会形成冲天的烟柱。
只会在地上冒着淡淡的蓝烟,这种蓝烟离地不到一米就基本上完全消散不见。
而且这种灶台烧火可以说完全看不见火光。
七连的战士就是在训练这个。同时训练的还有防炮工事,利用简易掩体和山脊朝向的反斜面工事等等。
七连的同志们干了大概三个小时,孙腾宇就听见有一个战士肚子里传来了一声长长的:咕——
第一百五十一章 糖既权力
肚子发出咕咕声的是一个名叫罗厚才的战士。
他和班里其他几个战士正在挖夜战防炮工事呢。
这套工事是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央军委根据朝鲜战争时期我军在炮火不足的情况下,面对美军炮击而挖的反炮洞改进而来的一种工事。
和夜战避光无烟灶一样,都属于朝鲜战争之后的产物。不过在这个时代,这些在1953年之后才总结出来的战术和经验早就被李锐一股脑的打印成了书籍,交给了彭老总了。
连带着一起交给彭老总的还有在另一个时空中1950年开始到1953年结束的朝鲜战争所总结出来的后勤保障经验,防空经验等等。
这些书是几十上百万的中朝军队用血的教训换来的。
每一本都是沉甸甸的,每一本都巨厚无比,里面的内容也详细无比。
从支援军队后勤最少使用的卡车数量,使用什么样的卡车型号多少马力,甚至连使用什么样的卡车轮胎准备多少备胎都事无巨细的做了经验总结。
后勤上在没有卡车或卡车难以通行的地方,使用多少大车、马车,民夫也做了总结。
还有管与使用铁路洞(山洞)进行防空和贮藏带来的问题和隐患,以及解决办法。
再加上扩编工兵规模,减少对民夫的征集等等等。
这些都是支援军和人民军用血泪换来的经验总结。
光是对汽车的使用所总结出来的两页内容,短短的只有一千多字。
但这里是多少汽车兵战死才总结出来的经验啊!
一个字的背后就是一条人命。
李锐本来想着从后世的沙雕网友那里找一些关于朝鲜后勤补充经验的。
后世的沙雕网友们也不负所望,在他发帖下面吵成一团,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一两个立场上去驳斥其他人的观点。
后来李锐发现了这本中央军委自己总结的经验发现,这才是宝贝。
比后世网友只能看见一两个需要改进的地方就觉得掌握了真理相比。
这种面面俱到的经验总结才是志愿军更需要的。
这些书已经丢给了彭老总,彭老总熬夜看书上总结的经验,然后消化吸收书上的内容,对需要入朝作战的军队进行专项的训练和整编。
李锐相信,有了这些经验总结,志愿军完全不需要自己这个完全不懂军事的法学生提什么所谓的军事建议。
自己擅长的也并不是这个。李锐实际上最近已经没有那么忙了,基地走上正轨,需要他亲自操心的事情少了。
所以李锐其实自己在起草一份《中央与地方税制改革方案(草拟)》的文件。
这些才是他擅长的东西。当然,这份改革可能需要借助抗美援朝的这个机会才能无阻碍的推广下去。
而现在,孙腾宇和方然就是为中国抗美援朝战争助力的一个方向。
听见罗厚才的肚子叫了,孙腾宇立刻叫停了训练。
连长刘家龙和指导员李延年走了过来。
刘家龙理了理帽子:“孙同志,怎么回事?我们这野战工事训练的项目才完成了八成,还有两成没完成呢。”
孙腾宇脸颊被寒风吹得通红,他揉了揉脸,让嘴巴不那么僵硬后说道:“我刚刚听到这个同志肚子叫了,想来应该是已经饿了。”
“刚刚在训练前我已经和大伙说过了,要是肚子饿了就举手。我们要统计,这样一份方便面能支撑我们战士在这样的天气下能工作多久。
能做到什么程度,这样我们能心里有数。知道每种军粮的配发数量,还有热量差额。”
孙腾宇的话是这么说没错,毕竟是做实验嘛,一切要以实事求是为主。
方便面毕竟是油炸食品,一百克面饼里含油量接近二十克。两百克面饼,那就是四十克的油脂含量。
这个油脂摄入量已经超过黑龙江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一家三口一天的油脂摄入量了。
四十克油脂摄入在后世也算是挺多的。
但在大冬天顶着寒风挖掘坚硬的土地,这是一个非常消耗体力的事情。
很多战士都满头是汗了。
孙腾宇和方然是很理解战士们工作三个小时就饿了。
毕竟他们之前还全装行军五公里呢。
不过连长刘家龙却觉得罗厚才这样让七连很没面子。
他忍不住说道:“罗厚才,全连都没叫唤饿,你叫唤什么。丢不丢人啊,我们七连打仗的时候,一天一夜没饭吃不也打跑了敌人。你这点小苦头都受不了?”
罗厚才身高和体重比一般战士都大一点,他一脸委屈的说道:“连长我没叫唤啊。我肚子叫也不能赖我呀。又不是我让它叫唤的,我的肚子有它自己的想法。”
“嘿,你这个罗厚才。”刘家龙被罗厚才给气乐了。
其他战士也纷纷笑着调侃道:“罗厚才,你不行啊。干这点活就饿的肚子叫了。要是你碰到敌人,打仗打一半肚子饿了,是不是要先煮碗面吃饱了再打啊。”
“哈哈哈——”罗厚才恼怒的骂了一句:“滚蛋!老子打仗能这样?!”
在刘家龙和七连战士们看来,吃苦耐劳抗饿是一种朴素的价值观。
战士们打仗就该吃苦,尤其是参加过解放战争和剿匪战争的七连。
苏联也假装自己没有派飞行员前往朝鲜。
两个大国都很克制,为的就是避免把朝鲜战争打成第三次世界大战。
苏联自然不用提,二战把他们整整一代年轻人给打完了。他们现在可以说是极度缺乏正当年的青壮小伙。
这也是为什么米高扬和斯大林在发现中国能弥补苏联食品轻工业上的差距时,两人都显得很高兴,甚至尽可能满足中国这边的需求,很多地方苏联商务部的官员都是准备据理力争的。
但是在米高扬和斯大林的授意下,其实都放水过去了。不然的话,李强就是苏秦张仪附身,也做不到空口白牙的从苏联那边要来三亿卢布的外贸,而且很多还是先款后货啊。
米高扬也不会听着手下说造不如买的时候直接选择了从中国买啊!
这不仅仅是因为苏联的工人成本昂贵。
同时也是因为苏联没有那么多青壮劳力去从事轻工业的发展。
苏联人口的缓解差不多要到六十年代才算是彻底走出人口危机。
为了鼓励人口生育,苏联还推出过全世界大概也只有苏联出过的荣誉:苏联母亲荣誉勋章。
生育且健全抚养了六个孩子的母亲可以获得一级苏联母亲荣誉勋章。
生育且健全抚养了五个孩子的母亲可以获得二级荣誉勋章。
苏联母亲的获得者不仅可以获得荣誉,还有经济上的一些奖励。
这是从斯大林时代就开始展开的人口激励政策。
因为苏联国土实在是太大了,而人口又实在是太少了。如果苏联有中国的几亿人口,斯大林甚至可能会考虑西伯利亚大开发计划。
因为缺少人口,苏联在这个阶段对美国的很多行为都是隐忍和克制的。
不触犯到它的核心利益,北极熊就只是趴在那儿看着。而对于美国来说,其实他们也不是非常好过。
二战结束之后,残酷的战争让很多士兵都患上了严重的战争创伤后遗症。
再加上二战结束后美国国内开始出现的反战情绪,其实美国政府也清楚的知道,鼓动全国人民发动一场全面战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大家都认为二战结束了一切的战争,人类历史将从此将战争史终结了。
再加上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的回潮,这些人对美国政客来说可是一张张的选票!
这些人选出来的政客上台,自然也是要吹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
尤其是很多政客上台演讲时的发言都是说要保证美国从此成为一个和平的国家,不在介入战争等等这些容易获得民众好感的宣言。
所以杜鲁门和国会山的老爷们也知道自己该怎么选。
两个超级大国互相保持默契。“你搞你的米格走廊,我假装不知道有苏联飞行员存在。但是你也不要太过线,不要让飞机直接飞到前线和我们打。不然就将视为苏联对美国的正式开战。”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客观因素,比如说米格战斗机的飞行半径,机场的距离,油料的补给等等。
但是其中最关键的还是美苏之间的相互克制。
这是一种双方没有签署协议,但是却又心照不宣的默契。这导致了朝鲜战争时期,苏联飞行员的活动范围只局限于保护中国后勤运输路线的米格走廊。
而当时稚嫩的中国航空兵是需要听从苏联教官指挥的。
后世很多人不服气苏联人指挥这个时期的中国空军的事情。
但这事儿你还真不服不行,那个时空中中国飞行员有多少懂飞行战术的?
就是有王牌飞行员也是在朝鲜战场上一次次练出来的。
这导致了中国飞机对空中的援助是很有限的。
而失去了空军的援助,仅仅依靠防空火炮,导致了原本时空中中国军队对美军空军几乎没有威慑力。
后方修整的时候要时刻小心美军轰炸。
导致了很多后勤只敢在晚上生火,因为晚上他们可以想办法把火光遮住。
但是白天他们可没办法把烟盖住。
所以志愿军在前线只能吃冻土豆和炒面粉。
就算是前线下来到二线修整也很难吃到热食。
只有大后方才有稳定的热食供给。
这种憋屈的日子让中国军人耿耿于怀。
于是这种夜战无烟避光灶才被后来发明了出来。
一个半地下的烧火灶,三个延伸出去的地下烟道,烟道的尽头是半地下的立方体空腔。
在烧火的时候在这些空腔上铺盖起泥土或者是草木,这样一来烟就不会形成冲天的烟柱。
只会在地上冒着淡淡的蓝烟,这种蓝烟离地不到一米就基本上完全消散不见。
而且这种灶台烧火可以说完全看不见火光。
七连的战士就是在训练这个。同时训练的还有防炮工事,利用简易掩体和山脊朝向的反斜面工事等等。
七连的同志们干了大概三个小时,孙腾宇就听见有一个战士肚子里传来了一声长长的:咕——
第一百五十一章 糖既权力
肚子发出咕咕声的是一个名叫罗厚才的战士。
他和班里其他几个战士正在挖夜战防炮工事呢。
这套工事是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央军委根据朝鲜战争时期我军在炮火不足的情况下,面对美军炮击而挖的反炮洞改进而来的一种工事。
和夜战避光无烟灶一样,都属于朝鲜战争之后的产物。不过在这个时代,这些在1953年之后才总结出来的战术和经验早就被李锐一股脑的打印成了书籍,交给了彭老总了。
连带着一起交给彭老总的还有在另一个时空中1950年开始到1953年结束的朝鲜战争所总结出来的后勤保障经验,防空经验等等。
这些书是几十上百万的中朝军队用血的教训换来的。
每一本都是沉甸甸的,每一本都巨厚无比,里面的内容也详细无比。
从支援军队后勤最少使用的卡车数量,使用什么样的卡车型号多少马力,甚至连使用什么样的卡车轮胎准备多少备胎都事无巨细的做了经验总结。
后勤上在没有卡车或卡车难以通行的地方,使用多少大车、马车,民夫也做了总结。
还有管与使用铁路洞(山洞)进行防空和贮藏带来的问题和隐患,以及解决办法。
再加上扩编工兵规模,减少对民夫的征集等等等。
这些都是支援军和人民军用血泪换来的经验总结。
光是对汽车的使用所总结出来的两页内容,短短的只有一千多字。
但这里是多少汽车兵战死才总结出来的经验啊!
一个字的背后就是一条人命。
李锐本来想着从后世的沙雕网友那里找一些关于朝鲜后勤补充经验的。
后世的沙雕网友们也不负所望,在他发帖下面吵成一团,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一两个立场上去驳斥其他人的观点。
后来李锐发现了这本中央军委自己总结的经验发现,这才是宝贝。
比后世网友只能看见一两个需要改进的地方就觉得掌握了真理相比。
这种面面俱到的经验总结才是志愿军更需要的。
这些书已经丢给了彭老总,彭老总熬夜看书上总结的经验,然后消化吸收书上的内容,对需要入朝作战的军队进行专项的训练和整编。
李锐相信,有了这些经验总结,志愿军完全不需要自己这个完全不懂军事的法学生提什么所谓的军事建议。
自己擅长的也并不是这个。李锐实际上最近已经没有那么忙了,基地走上正轨,需要他亲自操心的事情少了。
所以李锐其实自己在起草一份《中央与地方税制改革方案(草拟)》的文件。
这些才是他擅长的东西。当然,这份改革可能需要借助抗美援朝的这个机会才能无阻碍的推广下去。
而现在,孙腾宇和方然就是为中国抗美援朝战争助力的一个方向。
听见罗厚才的肚子叫了,孙腾宇立刻叫停了训练。
连长刘家龙和指导员李延年走了过来。
刘家龙理了理帽子:“孙同志,怎么回事?我们这野战工事训练的项目才完成了八成,还有两成没完成呢。”
孙腾宇脸颊被寒风吹得通红,他揉了揉脸,让嘴巴不那么僵硬后说道:“我刚刚听到这个同志肚子叫了,想来应该是已经饿了。”
“刚刚在训练前我已经和大伙说过了,要是肚子饿了就举手。我们要统计,这样一份方便面能支撑我们战士在这样的天气下能工作多久。
能做到什么程度,这样我们能心里有数。知道每种军粮的配发数量,还有热量差额。”
孙腾宇的话是这么说没错,毕竟是做实验嘛,一切要以实事求是为主。
方便面毕竟是油炸食品,一百克面饼里含油量接近二十克。两百克面饼,那就是四十克的油脂含量。
这个油脂摄入量已经超过黑龙江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一家三口一天的油脂摄入量了。
四十克油脂摄入在后世也算是挺多的。
但在大冬天顶着寒风挖掘坚硬的土地,这是一个非常消耗体力的事情。
很多战士都满头是汗了。
孙腾宇和方然是很理解战士们工作三个小时就饿了。
毕竟他们之前还全装行军五公里呢。
不过连长刘家龙却觉得罗厚才这样让七连很没面子。
他忍不住说道:“罗厚才,全连都没叫唤饿,你叫唤什么。丢不丢人啊,我们七连打仗的时候,一天一夜没饭吃不也打跑了敌人。你这点小苦头都受不了?”
罗厚才身高和体重比一般战士都大一点,他一脸委屈的说道:“连长我没叫唤啊。我肚子叫也不能赖我呀。又不是我让它叫唤的,我的肚子有它自己的想法。”
“嘿,你这个罗厚才。”刘家龙被罗厚才给气乐了。
其他战士也纷纷笑着调侃道:“罗厚才,你不行啊。干这点活就饿的肚子叫了。要是你碰到敌人,打仗打一半肚子饿了,是不是要先煮碗面吃饱了再打啊。”
“哈哈哈——”罗厚才恼怒的骂了一句:“滚蛋!老子打仗能这样?!”
在刘家龙和七连战士们看来,吃苦耐劳抗饿是一种朴素的价值观。
战士们打仗就该吃苦,尤其是参加过解放战争和剿匪战争的七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