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4节
不过当他继续看下去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猜测是错的。因为两人真的对攻起来后,那凌厉的攻守转换,还有那拳拳到肉的声音完全不是业余选手套招能做到的。
视频弹幕里都耍疯了。【艹,小姐姐真打啊!】【好快,我眼睛都跟不上了。】
【这是正经的擂台比武吗?但是男打女不公平吧。】【雪中慢刀行出来学打戏啦!】
实际上他们是套招,但没有人能隔着屏幕看出来。
张大金本来打开了一包薯条准备吃的。
但是现在他已经呆住了,忘记吃薯条这么一回事了。
视频里的小姐姐和那男的攻守速度极快。
只要纠缠上那就是手脚快到出现残影的攻防。
更多地时候两人是在互相试探。小姐姐被那男的打倒好几次了,但每一次都站起来,而且眼神中闪烁出那种不服输的顽强眼神。
这种眼神不是演出来的,而是真的从小姐姐内里迸发出来的。仅仅一个眼神就让很多人为之倾心。
因为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或者是其他综艺节目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一个真正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女生了,别说真人,就连这样的角色都少有。现在节目和电视剧,女生好像永远都是恋爱脑。
而这样英姿飒爽的姑娘好像都留在了上个世纪。
张大金的心被这一个眼神给俘获了。
看着小姐姐顽强不屈,不管被击倒多少次都能迅速站起来,张大金忍不住发了条弹幕:
站起来!小姐姐站起来!你是最棒的!激烈的攻防,拳拳到肉的打击。
即便是失败也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当最后小姐姐一个垫步闪身到那男子身后,一个漂亮的拦腰摔将对手重心破坏,最后高高抱起,重重摔下时,张大金只觉得酣畅淋漓。
他的手心都出汗了。而公屏上已经是满屏弹幕在刷【ohhhhh——】了。
威风凛凛的小姐姐就像是得胜还师的花木兰一样。
她走到镜头前用一种害羞的语气说道:“欢迎大家关注传统摔跤。也请大家点赞、投币、收藏,一键三连。”
要一键三连,必须一件三连!张大金没有犹豫的就一键三连了。然后好点了关注。
这个小姐姐的账号叫做“摔跤手刘佩云”。
才发一条视频就有了三千多粉丝了。从今天开始,自己也是老粉了。
张大金默默地说:对不起了,咬人猫酱,我的心已经被这个该死的帅女人给夺走了!
对于庞大的网络来说,突然出现几十或者几百个up主一点都不稀奇,也不引人注意。
不管他们是摔跤的,还是说单口的,亦或者是写字画画的。在这个庞大的网络世界里,每天都有新人来,每天也有老人走。
只不过在1950年的李锐却觉得自己快要死了。
因为目前基地内只有他会剪辑,自己不是不想教那群摄影师剪辑。
主要是冯石和中央那边都觉得不适宜将他们放入基地核心。
倒不是不相信他们的忠诚,只是保密这种事,永远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尤其是摄影干事必须是在外面奔波的。
万一被抓泄密,那就是天大的事情。
李锐又不能去随便找个基地内的科学家来和自己一起剪辑。
人家在研究核物理呢,你把人拉来学剪辑?不合适,不合适。李锐现在唯一能期待的就是冯石那边快点把说好的年轻人送来。
自己几番催促了,他一直说人都齐了,都在做岗前保密培训。现在基地千头万绪都没能理出来,只能是李锐自己辛苦自己了。
哒哒哒。敲门声响起,陆光达悄悄伸了个脑袋进来:“李主任,我要批评你的军阀作风了啊。你让我们都不加班,你自己却在偷偷加班,这独断专行的军阀习气可要不得。”
第二十章 第一次矛盾
破晓基地内居住环境最好的地方,那就是网咖的二楼了。
这里原本就有一个被李锐分割出来的五十平米休息室。
现在他自然是住在这。五十平米的面积也够他一个人住了。二楼除了一个仓库外,还有好几个李锐当时分割出来准备当私人影院的小房间。
不过现在整个网咖都穿越了,私人网咖业务自然也就无从提起了。
李锐把投影仪个电玩主机都收齐集中堆放在一个房间里。
这样空出了好几个房间来,其中一间被安排给了陆光达。他就住在李锐的隔壁,所以当李锐剪辑片子觉得自己眼睛快要瞎掉的时候,他恰好来敲门了。
李锐揉了揉眼睛:“老陆啊,进来进来。你要没睡就刚好陪我聊聊天,我这看电脑屏幕眼睛都快瞎了。”
陆光达推开门走了进来,一进来就半开玩笑半批评的说道:“小李啊,我真的要批评你了。你天天要求我们不要加班,要求我们每天早上七点半开始工作,做到中午十二点。中午还强制午休两个小时。”
“下午两点工作到六点。晚上从七点工作到八点半就把我们全赶出去了。要大家十点钟就熄灯睡觉。你自己倒是在这加班到十二点呢。”
陆光达走进来找了张舒服的单人沙发坐下。
他这劈头盖脸的一顿说,李锐只能苦笑。
因为他知道陆光达和基地里的其他科学家还记恨自己限制他们工作时间的事情呢。
这群科学家可是铆足了力气想要做事,结果被李锐强按着,他们心里多少是有些不满的。
李锐吃肉比他们多,他们不讨厌。李锐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大干部,他们也不嫉妒。
但是不让他们工作,他们却把李锐给记恨上了。
对此李锐除了苦笑还能怎么办?在后世,所有人都巴不得少干活。上班的时候能摸鱼就摸鱼,最好光拿钱不干活。
要是加个班,那真是怨声载道,没人想要。回到这1950年倒好,这群科学家天天想加班,给他们星期天也不干,就想泡在电脑面前干活。
他们可以一天干十七八个小时。让他们休息,他们还不乐意了。你说这事是怎么闹得。
“不一样,你们每天的伙食标准和身体素质真的没法和我比。”李锐开口说道:“我一天能吃多少肉制品啊,分你们吃你们又不要。”
“就你们这些搞学术的人的小身板,我怕你们连着加班到不了一个月就全进医院了。有热情是好事……”
“但要考虑身体的客观因素,对吧。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陆光达打断了李锐的话。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同志们都急啊。你八点半就把人都赶走。同志们回了宿舍也是要用稿纸继续工作的。一直到干到十点钟断电熄灯。”
“你确实是为同志们的身体考虑,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你这样是打压了同志们的工作热情呢?”
“我们这些同志,就算是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扑在工作上,我们都觉得不够啊。今天晚上我找你谈话,不仅仅代表我个人。也代表我的那些科研同事。”
“他们一致要求,工作时间顺延到晚上十一点,午休和晚上吃饭的时间缩短为半个小时,取消周末。一个月只要放半天假休息就好了。”
李锐还想要说些什么,但是陆光达却先一步说道:“这不是再和你商量,这是我和同行们一致商议的结果,李锐同志。如果你不同意,我们就写联名信到中央去。”
对这些科学家的苦干精神,李锐真的是又佩服又头疼。
他们为了建设这个新中国真的是豁出命去做的。
正是因为他们太拼命,李锐才必须要拦一下他们。因为李锐知道,如果按他们的工作方式去工作。
这其中很多人的身体是熬不住的,到时候就会出现自己从前课本和看过的老电影里的桥段。
伟大的科学家为新中国的建设呕心沥血,就算身患重病也不让组织知道,咳血了也偷偷吐掉。
最后项目成功了,那伟大的科学家也牺牲了。这不是李锐想要看到的,一个活着的科学家比一个牺牲的科学家对国家有更大的用处。
所以对于陆光达的提议,这也是这么久以来两人第一次爆发矛盾。
李锐严词拒绝:“不行!我回来这个时空,带来电脑和时空通道,不是看着我们的科学家拿命去换祖国建设的。现在的新中国想要培养一名你们这样的科学家有多难你们自己心里应该比我清楚。”
“我不要你们用绝命冲锋的姿态倒在新中国建设的道路上。陆光达同志你要记住,活着的人永远比死了的人作用大。”
“你是核物理学家,我们也找到了美国小男孩原子弹的解密。中央肯定会启动原子弹计划,不过是时间早晚问题。到时候如果你成为项目组的负责人,你也要用这种绝命冲锋的态度做吗?”
“好,到时候你冲锋,花几年十几年把中国核弹工程引领到全球核大国的水平。但那个时候你也差不多要累死了吧。到时候你眼睛一闭就死了,史书上会为你大书特书,可是谁又来接你的班?”
“万一那个时候我们国家还没有培养出能接班的优秀科学家呢?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陆光达听了李锐的话很生气,他从沙发里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我做这一切,不是为了在史书上留名。李锐我和你说,我不在乎历史书里写不写我,怎么写我。我只知道我们和那些世界强国的差距。”
“你知道那差距有多大,对吧!你知道,我知道,我的那些同事也知道。所有人都着急,心里憋着一股火!”
“我们要追赶超越的目标是苏联是美国!那是我们需要几代人用命才能追赶的目标。没有人能舒舒服服的待在空调间里动动手指就能完成这个目标的。这条路上总有人牺牲,我和我的同事们已经做好了当敢死队的觉悟了!”
陆光达最后一句话几乎是吼出来的。
李锐头疼了,是真的疼不是形容词,他的太阳穴一跳一跳的。他双手揉着太阳穴,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和陆光达说了。
两人考虑事情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是态度却不同。这大概和两人成长经历有关。
李锐出生在新中国高速增长国民自信心日益提高的年代。
而陆光达则出生在旧中国,看见国民被人屠戮的时代。
不同的成长经历早就了两人对国家发展的不同态度。
两人一时相对无言。李锐觉得自己挺郁闷的,自己巴巴的为你们的身体健康着想。
还关注着北平郊外的白羽鸡场,就等着第一批鸡出栏了拉回来给你们补身子。
你们倒是把我批的嘛都不是。
陆光达则觉得李锐那不紧不慢的有条不紊的做事节奏让他着急上火。
现在是只争朝夕的时候,十点钟把人赶上床睡觉?
哪里睡得着啊!啪啪啪一两人被拍门声吸引,转过头去只见冯石提着一瓶酒,端着一碗花生米,一碗拍黄瓜站在门口。
他一脸憨笑,如老农一样朴实:“我看你们现在应该都睡不着了,要不一起喝点?”
第二十一章 差距(上)
这是李锐回到1950时空后第一次吃夜宵。
一瓶老白干,一碟花生米,一盘拍黄瓜。李锐再贡献了一只真空包装的烧鸡。
这就是破晓基地最高三人组的夜宵。“来,大家伙一起走一个。”三个搪瓷缸碰在了一起。
冯石喝了一口,长长虚了一口气后道:“这酒不错吧。是我之前路过衡水的时候在一个酒馆买的。是老板家祖传的手艺,这老白干酿的不错。”
“我当时喝着觉得好喝,就多买了几瓶。这是最后一瓶了,本来打算留着过年喝的。今天我算是贡献出来了。呵呵。”
视频弹幕里都耍疯了。【艹,小姐姐真打啊!】【好快,我眼睛都跟不上了。】
【这是正经的擂台比武吗?但是男打女不公平吧。】【雪中慢刀行出来学打戏啦!】
实际上他们是套招,但没有人能隔着屏幕看出来。
张大金本来打开了一包薯条准备吃的。
但是现在他已经呆住了,忘记吃薯条这么一回事了。
视频里的小姐姐和那男的攻守速度极快。
只要纠缠上那就是手脚快到出现残影的攻防。
更多地时候两人是在互相试探。小姐姐被那男的打倒好几次了,但每一次都站起来,而且眼神中闪烁出那种不服输的顽强眼神。
这种眼神不是演出来的,而是真的从小姐姐内里迸发出来的。仅仅一个眼神就让很多人为之倾心。
因为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或者是其他综艺节目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一个真正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女生了,别说真人,就连这样的角色都少有。现在节目和电视剧,女生好像永远都是恋爱脑。
而这样英姿飒爽的姑娘好像都留在了上个世纪。
张大金的心被这一个眼神给俘获了。
看着小姐姐顽强不屈,不管被击倒多少次都能迅速站起来,张大金忍不住发了条弹幕:
站起来!小姐姐站起来!你是最棒的!激烈的攻防,拳拳到肉的打击。
即便是失败也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当最后小姐姐一个垫步闪身到那男子身后,一个漂亮的拦腰摔将对手重心破坏,最后高高抱起,重重摔下时,张大金只觉得酣畅淋漓。
他的手心都出汗了。而公屏上已经是满屏弹幕在刷【ohhhhh——】了。
威风凛凛的小姐姐就像是得胜还师的花木兰一样。
她走到镜头前用一种害羞的语气说道:“欢迎大家关注传统摔跤。也请大家点赞、投币、收藏,一键三连。”
要一键三连,必须一件三连!张大金没有犹豫的就一键三连了。然后好点了关注。
这个小姐姐的账号叫做“摔跤手刘佩云”。
才发一条视频就有了三千多粉丝了。从今天开始,自己也是老粉了。
张大金默默地说:对不起了,咬人猫酱,我的心已经被这个该死的帅女人给夺走了!
对于庞大的网络来说,突然出现几十或者几百个up主一点都不稀奇,也不引人注意。
不管他们是摔跤的,还是说单口的,亦或者是写字画画的。在这个庞大的网络世界里,每天都有新人来,每天也有老人走。
只不过在1950年的李锐却觉得自己快要死了。
因为目前基地内只有他会剪辑,自己不是不想教那群摄影师剪辑。
主要是冯石和中央那边都觉得不适宜将他们放入基地核心。
倒不是不相信他们的忠诚,只是保密这种事,永远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尤其是摄影干事必须是在外面奔波的。
万一被抓泄密,那就是天大的事情。
李锐又不能去随便找个基地内的科学家来和自己一起剪辑。
人家在研究核物理呢,你把人拉来学剪辑?不合适,不合适。李锐现在唯一能期待的就是冯石那边快点把说好的年轻人送来。
自己几番催促了,他一直说人都齐了,都在做岗前保密培训。现在基地千头万绪都没能理出来,只能是李锐自己辛苦自己了。
哒哒哒。敲门声响起,陆光达悄悄伸了个脑袋进来:“李主任,我要批评你的军阀作风了啊。你让我们都不加班,你自己却在偷偷加班,这独断专行的军阀习气可要不得。”
第二十章 第一次矛盾
破晓基地内居住环境最好的地方,那就是网咖的二楼了。
这里原本就有一个被李锐分割出来的五十平米休息室。
现在他自然是住在这。五十平米的面积也够他一个人住了。二楼除了一个仓库外,还有好几个李锐当时分割出来准备当私人影院的小房间。
不过现在整个网咖都穿越了,私人网咖业务自然也就无从提起了。
李锐把投影仪个电玩主机都收齐集中堆放在一个房间里。
这样空出了好几个房间来,其中一间被安排给了陆光达。他就住在李锐的隔壁,所以当李锐剪辑片子觉得自己眼睛快要瞎掉的时候,他恰好来敲门了。
李锐揉了揉眼睛:“老陆啊,进来进来。你要没睡就刚好陪我聊聊天,我这看电脑屏幕眼睛都快瞎了。”
陆光达推开门走了进来,一进来就半开玩笑半批评的说道:“小李啊,我真的要批评你了。你天天要求我们不要加班,要求我们每天早上七点半开始工作,做到中午十二点。中午还强制午休两个小时。”
“下午两点工作到六点。晚上从七点工作到八点半就把我们全赶出去了。要大家十点钟就熄灯睡觉。你自己倒是在这加班到十二点呢。”
陆光达走进来找了张舒服的单人沙发坐下。
他这劈头盖脸的一顿说,李锐只能苦笑。
因为他知道陆光达和基地里的其他科学家还记恨自己限制他们工作时间的事情呢。
这群科学家可是铆足了力气想要做事,结果被李锐强按着,他们心里多少是有些不满的。
李锐吃肉比他们多,他们不讨厌。李锐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大干部,他们也不嫉妒。
但是不让他们工作,他们却把李锐给记恨上了。
对此李锐除了苦笑还能怎么办?在后世,所有人都巴不得少干活。上班的时候能摸鱼就摸鱼,最好光拿钱不干活。
要是加个班,那真是怨声载道,没人想要。回到这1950年倒好,这群科学家天天想加班,给他们星期天也不干,就想泡在电脑面前干活。
他们可以一天干十七八个小时。让他们休息,他们还不乐意了。你说这事是怎么闹得。
“不一样,你们每天的伙食标准和身体素质真的没法和我比。”李锐开口说道:“我一天能吃多少肉制品啊,分你们吃你们又不要。”
“就你们这些搞学术的人的小身板,我怕你们连着加班到不了一个月就全进医院了。有热情是好事……”
“但要考虑身体的客观因素,对吧。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陆光达打断了李锐的话。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同志们都急啊。你八点半就把人都赶走。同志们回了宿舍也是要用稿纸继续工作的。一直到干到十点钟断电熄灯。”
“你确实是为同志们的身体考虑,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你这样是打压了同志们的工作热情呢?”
“我们这些同志,就算是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扑在工作上,我们都觉得不够啊。今天晚上我找你谈话,不仅仅代表我个人。也代表我的那些科研同事。”
“他们一致要求,工作时间顺延到晚上十一点,午休和晚上吃饭的时间缩短为半个小时,取消周末。一个月只要放半天假休息就好了。”
李锐还想要说些什么,但是陆光达却先一步说道:“这不是再和你商量,这是我和同行们一致商议的结果,李锐同志。如果你不同意,我们就写联名信到中央去。”
对这些科学家的苦干精神,李锐真的是又佩服又头疼。
他们为了建设这个新中国真的是豁出命去做的。
正是因为他们太拼命,李锐才必须要拦一下他们。因为李锐知道,如果按他们的工作方式去工作。
这其中很多人的身体是熬不住的,到时候就会出现自己从前课本和看过的老电影里的桥段。
伟大的科学家为新中国的建设呕心沥血,就算身患重病也不让组织知道,咳血了也偷偷吐掉。
最后项目成功了,那伟大的科学家也牺牲了。这不是李锐想要看到的,一个活着的科学家比一个牺牲的科学家对国家有更大的用处。
所以对于陆光达的提议,这也是这么久以来两人第一次爆发矛盾。
李锐严词拒绝:“不行!我回来这个时空,带来电脑和时空通道,不是看着我们的科学家拿命去换祖国建设的。现在的新中国想要培养一名你们这样的科学家有多难你们自己心里应该比我清楚。”
“我不要你们用绝命冲锋的姿态倒在新中国建设的道路上。陆光达同志你要记住,活着的人永远比死了的人作用大。”
“你是核物理学家,我们也找到了美国小男孩原子弹的解密。中央肯定会启动原子弹计划,不过是时间早晚问题。到时候如果你成为项目组的负责人,你也要用这种绝命冲锋的态度做吗?”
“好,到时候你冲锋,花几年十几年把中国核弹工程引领到全球核大国的水平。但那个时候你也差不多要累死了吧。到时候你眼睛一闭就死了,史书上会为你大书特书,可是谁又来接你的班?”
“万一那个时候我们国家还没有培养出能接班的优秀科学家呢?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陆光达听了李锐的话很生气,他从沙发里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我做这一切,不是为了在史书上留名。李锐我和你说,我不在乎历史书里写不写我,怎么写我。我只知道我们和那些世界强国的差距。”
“你知道那差距有多大,对吧!你知道,我知道,我的那些同事也知道。所有人都着急,心里憋着一股火!”
“我们要追赶超越的目标是苏联是美国!那是我们需要几代人用命才能追赶的目标。没有人能舒舒服服的待在空调间里动动手指就能完成这个目标的。这条路上总有人牺牲,我和我的同事们已经做好了当敢死队的觉悟了!”
陆光达最后一句话几乎是吼出来的。
李锐头疼了,是真的疼不是形容词,他的太阳穴一跳一跳的。他双手揉着太阳穴,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和陆光达说了。
两人考虑事情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是态度却不同。这大概和两人成长经历有关。
李锐出生在新中国高速增长国民自信心日益提高的年代。
而陆光达则出生在旧中国,看见国民被人屠戮的时代。
不同的成长经历早就了两人对国家发展的不同态度。
两人一时相对无言。李锐觉得自己挺郁闷的,自己巴巴的为你们的身体健康着想。
还关注着北平郊外的白羽鸡场,就等着第一批鸡出栏了拉回来给你们补身子。
你们倒是把我批的嘛都不是。
陆光达则觉得李锐那不紧不慢的有条不紊的做事节奏让他着急上火。
现在是只争朝夕的时候,十点钟把人赶上床睡觉?
哪里睡得着啊!啪啪啪一两人被拍门声吸引,转过头去只见冯石提着一瓶酒,端着一碗花生米,一碗拍黄瓜站在门口。
他一脸憨笑,如老农一样朴实:“我看你们现在应该都睡不着了,要不一起喝点?”
第二十一章 差距(上)
这是李锐回到1950时空后第一次吃夜宵。
一瓶老白干,一碟花生米,一盘拍黄瓜。李锐再贡献了一只真空包装的烧鸡。
这就是破晓基地最高三人组的夜宵。“来,大家伙一起走一个。”三个搪瓷缸碰在了一起。
冯石喝了一口,长长虚了一口气后道:“这酒不错吧。是我之前路过衡水的时候在一个酒馆买的。是老板家祖传的手艺,这老白干酿的不错。”
“我当时喝着觉得好喝,就多买了几瓶。这是最后一瓶了,本来打算留着过年喝的。今天我算是贡献出来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