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让人给宫里送信,告诉母后本宫已经缓过来了,等本宫好一些了,再进宫给她请安,免得传染了病气。”说完咳嗽了几声,强忍着嗓子不舒服,继续道:“也替本宫谢谢皇兄。”
看着襄宁长公主慢慢说完,耳边再次传来她虚弱的咳嗽声,贾攸关心道:“母亲,孩儿都知道了,您先休息一下,先别说话了。”说完示意素梅姑姑再倒一杯水来,亲眼看着母亲用了水,因为咳嗽而胀红的脸色渐渐平复,这才放下心来。
等到府医赶到时,贾敬兄弟几个并着他们的妻子也到了,等他们进了屋子,府医正在给襄宁长公主诊脉。宁国公府的府医姓许,家中世代都是御医,只是他是家中幼子,不愿入宫,后云游四方,如今年纪不小了,这才回到京中,被身为御医的兄长推荐到了宁国公府,当初襄宁长公主见他医术精湛,故而聘他做府医。
许大夫隔着手帕静静的把着脉,反复公主殿,这是昏睡多时造成的,需要好生修养,我开了方子,按时服药,平,具体的禁忌我一并写在纸上,需得多注意些,可别用了相克之物。”
嘉悦郡主正色道:“劳烦您了许大夫,请您开方子吧,至于饮食禁忌这方面我们会注意的。”
贾敬等人一起守在襄宁长公主床前,他们一听说襄宁长公主醒了过来,就忙不迭的赶了过来,如今见着襄宁长公主已经清醒了,心中都是高兴不已。
等许大夫开完药,素梅上前接过,,安排她去熬药,,丝毫不敢遗漏。
贾敬贾啟等人都守在床前,口中唤着“母亲,”听着他们一声声的母亲,襄宁长公主转头一一看过去,几个孩子都憔悴了许多,这让她很是心疼。
,说道:“好了,本宫已经好多了,你们也莫要这般,都回去歇歇吧,本宫这里有什么样了,回去吧,莫要让本宫担心。”
样,贾攸他们终是拗不过,只能细细叮嘱,最终带着众人离开了襄宁长公主的住处,
贾攸他们都离去了,素梅这才上前,走近到床边伺候着,襄宁长公主问道:“素梅,本宫昏睡过去的这段时日里,可有发生什么事?”长时间的昏睡,让襄宁长公主对于外界一无所知,此时清醒过来,自是要了解一下发生的事情,不让自已陷入尴尬的局面之中。
素梅将自襄宁长公主昏睡以来发生的事情,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这才娓娓道来,“大少爷原是要护送驸马的棺椁回乡的,自您昏睡之后,身体每况愈下,大少爷他们担心极了,因此便耽搁了下来。宫中太后娘娘和陛下得知您的病情,赐下了许多东西,太后娘娘几次欲出宫来看您,但是被皇上阻止了,听说太后对此很是不满。再有就是荣府那边,赦大爷被荣国公夫人和政二爷联手留在了金陵老宅,说是让赦大爷在金陵守孝三年,如今荣国公府对外交际一事,都由政二爷夫妇操持。废太子妃自尽于王府之中,皇上念及废太子夫妇所出嫡子年幼,便失了父母,将嫡孙接入宫中抚养,诸位皇子颇有微词。”
襄宁长公主听着素梅所道来的事情,闭上了双眼,沉思了片刻,再次睁开眼睛时,浑身都带了几分威严的气息,双眼之中闪过一丝精光。
这让素梅惊喜万分,要知道襄宁长公主自打驸马身子不好以后,便开始修身养性,给人一种暮气沉沉的感觉,不似以往了。如今可倒好了,这大病一场之后,又焕发了光芒,她的主子年轻时可是在幕后助隆兴帝登基的推手,自然该是这般神采奕奕的模样。
襄宁长公主倚靠在床上,双眼定定的目视着前方,“驸马的棺椁自该是及时护送回乡的,耽搁不得,攸儿的孝心本宫自是知晓的,如今本宫身子已经好多了,为了不落人口实,还是要尽早出发为好。稍后你去同攸儿说一声,让他选个时间,尽快打点好吧,另外再去啟儿那里一趟,让他们兄弟俩一起去,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素梅低声应道:“是,奴婢知道了。”
襄宁长公主未曾转移目光,依旧看着前方道:“母后和皇兄那里本宫已经知道了,待本宫身子好一些,进宫走一趟,先让人给母后递个话,莫要让母后为本宫担忧了,一切以母后的身子为重。”说完慢慢收回了目光,撇了一眼素梅,问道:“赦儿那边是怎么一回事,史氏同政儿算计他,他未曾反抗吗?”
素梅听着襄宁长公主的语气,知道自家公主这是有些失望了,只是事实就是那样,她也不能胡说不是,只能委婉的回话道:“赦大爷许是太过在意亲情了,故而对于荣国公夫人让他在金陵守孝三年的决定,并未拒绝,只是让人传了信回来,请荣国公夫人多照顾琏哥儿。”
襄宁长公主无力的吐槽道:“你呀,还跟本宫耍心眼,本宫还能不知道赦儿的性子吗?唉,本宫原以为经历许多事情之后,赦儿也能够有所改变,没成想还是这般犹豫,太过看重感情,不够果决,早晚有一天会为此所累。罢了,本宫不过是想着先荣国公夫人和驸马的嘱托,既然赦儿扶不起来,那便就这样吧,让人保证赦儿的安全就是了,琏哥儿那边也是这般,保全他的性命,其余的且再看看吧,希望他不要跟赦儿一样。”
素梅看着主子失望的模样,只能安慰道:“赦大爷自幼受尽宠爱,未曾经历过风雨,这性子一时半会也变不过来。琏哥儿还小,一切都有可能,慢慢来便是了,奴婢会吩咐好下面的人,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保赦大爷和琏哥儿平安,有什么事情立马报上来。”
襄宁长公主只能将此事放下,只是心里到底是怒其不争,继而想到废太子府上的事,“如今太子夫妻都去了,只留下幼子,皇兄只是现在还在气头上,拉不下面子。但是太子到底是皇兄一手抚养长大的,这感情可非同一般,何况还有元后的遗泽在。而且皇兄的身子十分强健,下面的皇子一个个都大了,你说本宫这些皇侄可能熬过他们的父皇,这天下将来是属于太子还是太孙尚未可知呢?”
素梅对于襄宁长公主所说之事,自是不敢回复的,毕竟涉及皇权争斗,可不是她一个奴婢能插嘴的。
襄宁长公主见着素梅低下了头,也知道她不敢插话,她在自已身边多年,自已最欣赏的不就是她这份谨慎嘛,故而只是道:“罢了,罢了,且等日后自然会见分晓。”随后让素梅扶着她躺下,刚醒过来耗费了太多精力,还需要好生修养才是,随后再次陷入睡梦之中。
第51章 宫中得信
翌日,旭日东升,屋外几缕阳光透过云层映照在屋檐间,不知名的鸟儿叽叽喳喳的叫着。屋内传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守在屋外的素梅知晓公主这是醒了。
果不其然,屋内传来声响,“来人”,素梅听出了襄宁长公主的声音,立时便打开了房门,带着小丫鬟们悄声走进了屋内,有序的伺候着襄宁长公主梳洗打扮。
等妆容完成后,襄宁长公主对着紫檀木如意纹嵌宝石琉璃镜看了看,十分满意,一旁的素梅也在夸赞着道:“公主天生丽质,如今瞧着越发精神了。”
襄宁长公主被夸了心里自然高兴,嘴上却谦虚的道:“本宫都是做祖母的人,哪里还年轻漂亮,到底比不上小姑娘喽。不过你还别说,这琉璃镜确实比铜镜要好,更加清晰了。”
素梅瞧着主子心里高兴,恭维道:“这可是五少爷千里迢迢从沿海地区带回来的,可见五少爷一片孝心,您呐,就等着享福吧。”
许是年纪大了,有了子女以后,襄宁长公主最喜欢听的便是子女有出息,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们孝顺。襄宁长公主抿了抿扬起的嘴角,笑着道:“是啊,孩子们都有心了,本宫自当好生珍惜。天色也不早了,本宫也饿了,先用早膳吧。”
素梅扶着襄宁长公主的手,回道:“是,公主,早膳已经准备好了。”
走到方桌前,襄宁移步坐在凳子上,因着襄宁长公主大病初愈,厨房上的都是些清淡的食物,襄宁长公主就着小米粥,尝着素馅包子,虾饺,在吃了七分饱之后,便停了下来。
用完早膳后,襄宁长公主起身在院子里走动了一阵,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感觉暖洋洋的,许是在床上躺的久了,襄宁长公主觉得外面什么都好。新鲜的空气,温暖的光线,无一不在提醒着她,灰暗的世界已经过去,新的光芒照耀着大地。她也该走出去了,哪怕她再不喜欢史氏,也不得不说,她的话是对的,逝去的人已然不在了,不应过度沉浸在往日的回忆与悲伤之中,她还有母亲和儿子孙子,这一大家子人在,何必让活着的人为自己担心呢!
逛了一圈,襄宁长公主心里也愈发通透了,这心情好了,想开了,身体自然慢慢就好起来了。
等到府医判定襄宁长公主的身子已经好全了的时候,已经到了炎炎夏日,宁安堂的下人无不欢欣鼓舞,毕竟主子身子好了,她们这些下人才有指望不是吗。
宁安堂,襄宁长公主倚坐在贵妃榻上,手中把玩着碧玺十八子手串,屋内的圆形雕花四足香炉,燃起阵阵檀香,襄宁长公主透过丝丝香烟,开口道:“素梅,让人递帖子,准备明日进宫,本宫要去看望母后。”
看着襄宁长公主慢慢说完,耳边再次传来她虚弱的咳嗽声,贾攸关心道:“母亲,孩儿都知道了,您先休息一下,先别说话了。”说完示意素梅姑姑再倒一杯水来,亲眼看着母亲用了水,因为咳嗽而胀红的脸色渐渐平复,这才放下心来。
等到府医赶到时,贾敬兄弟几个并着他们的妻子也到了,等他们进了屋子,府医正在给襄宁长公主诊脉。宁国公府的府医姓许,家中世代都是御医,只是他是家中幼子,不愿入宫,后云游四方,如今年纪不小了,这才回到京中,被身为御医的兄长推荐到了宁国公府,当初襄宁长公主见他医术精湛,故而聘他做府医。
许大夫隔着手帕静静的把着脉,反复公主殿,这是昏睡多时造成的,需要好生修养,我开了方子,按时服药,平,具体的禁忌我一并写在纸上,需得多注意些,可别用了相克之物。”
嘉悦郡主正色道:“劳烦您了许大夫,请您开方子吧,至于饮食禁忌这方面我们会注意的。”
贾敬等人一起守在襄宁长公主床前,他们一听说襄宁长公主醒了过来,就忙不迭的赶了过来,如今见着襄宁长公主已经清醒了,心中都是高兴不已。
等许大夫开完药,素梅上前接过,,安排她去熬药,,丝毫不敢遗漏。
贾敬贾啟等人都守在床前,口中唤着“母亲,”听着他们一声声的母亲,襄宁长公主转头一一看过去,几个孩子都憔悴了许多,这让她很是心疼。
,说道:“好了,本宫已经好多了,你们也莫要这般,都回去歇歇吧,本宫这里有什么样了,回去吧,莫要让本宫担心。”
样,贾攸他们终是拗不过,只能细细叮嘱,最终带着众人离开了襄宁长公主的住处,
贾攸他们都离去了,素梅这才上前,走近到床边伺候着,襄宁长公主问道:“素梅,本宫昏睡过去的这段时日里,可有发生什么事?”长时间的昏睡,让襄宁长公主对于外界一无所知,此时清醒过来,自是要了解一下发生的事情,不让自已陷入尴尬的局面之中。
素梅将自襄宁长公主昏睡以来发生的事情,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这才娓娓道来,“大少爷原是要护送驸马的棺椁回乡的,自您昏睡之后,身体每况愈下,大少爷他们担心极了,因此便耽搁了下来。宫中太后娘娘和陛下得知您的病情,赐下了许多东西,太后娘娘几次欲出宫来看您,但是被皇上阻止了,听说太后对此很是不满。再有就是荣府那边,赦大爷被荣国公夫人和政二爷联手留在了金陵老宅,说是让赦大爷在金陵守孝三年,如今荣国公府对外交际一事,都由政二爷夫妇操持。废太子妃自尽于王府之中,皇上念及废太子夫妇所出嫡子年幼,便失了父母,将嫡孙接入宫中抚养,诸位皇子颇有微词。”
襄宁长公主听着素梅所道来的事情,闭上了双眼,沉思了片刻,再次睁开眼睛时,浑身都带了几分威严的气息,双眼之中闪过一丝精光。
这让素梅惊喜万分,要知道襄宁长公主自打驸马身子不好以后,便开始修身养性,给人一种暮气沉沉的感觉,不似以往了。如今可倒好了,这大病一场之后,又焕发了光芒,她的主子年轻时可是在幕后助隆兴帝登基的推手,自然该是这般神采奕奕的模样。
襄宁长公主倚靠在床上,双眼定定的目视着前方,“驸马的棺椁自该是及时护送回乡的,耽搁不得,攸儿的孝心本宫自是知晓的,如今本宫身子已经好多了,为了不落人口实,还是要尽早出发为好。稍后你去同攸儿说一声,让他选个时间,尽快打点好吧,另外再去啟儿那里一趟,让他们兄弟俩一起去,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素梅低声应道:“是,奴婢知道了。”
襄宁长公主未曾转移目光,依旧看着前方道:“母后和皇兄那里本宫已经知道了,待本宫身子好一些,进宫走一趟,先让人给母后递个话,莫要让母后为本宫担忧了,一切以母后的身子为重。”说完慢慢收回了目光,撇了一眼素梅,问道:“赦儿那边是怎么一回事,史氏同政儿算计他,他未曾反抗吗?”
素梅听着襄宁长公主的语气,知道自家公主这是有些失望了,只是事实就是那样,她也不能胡说不是,只能委婉的回话道:“赦大爷许是太过在意亲情了,故而对于荣国公夫人让他在金陵守孝三年的决定,并未拒绝,只是让人传了信回来,请荣国公夫人多照顾琏哥儿。”
襄宁长公主无力的吐槽道:“你呀,还跟本宫耍心眼,本宫还能不知道赦儿的性子吗?唉,本宫原以为经历许多事情之后,赦儿也能够有所改变,没成想还是这般犹豫,太过看重感情,不够果决,早晚有一天会为此所累。罢了,本宫不过是想着先荣国公夫人和驸马的嘱托,既然赦儿扶不起来,那便就这样吧,让人保证赦儿的安全就是了,琏哥儿那边也是这般,保全他的性命,其余的且再看看吧,希望他不要跟赦儿一样。”
素梅看着主子失望的模样,只能安慰道:“赦大爷自幼受尽宠爱,未曾经历过风雨,这性子一时半会也变不过来。琏哥儿还小,一切都有可能,慢慢来便是了,奴婢会吩咐好下面的人,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保赦大爷和琏哥儿平安,有什么事情立马报上来。”
襄宁长公主只能将此事放下,只是心里到底是怒其不争,继而想到废太子府上的事,“如今太子夫妻都去了,只留下幼子,皇兄只是现在还在气头上,拉不下面子。但是太子到底是皇兄一手抚养长大的,这感情可非同一般,何况还有元后的遗泽在。而且皇兄的身子十分强健,下面的皇子一个个都大了,你说本宫这些皇侄可能熬过他们的父皇,这天下将来是属于太子还是太孙尚未可知呢?”
素梅对于襄宁长公主所说之事,自是不敢回复的,毕竟涉及皇权争斗,可不是她一个奴婢能插嘴的。
襄宁长公主见着素梅低下了头,也知道她不敢插话,她在自已身边多年,自已最欣赏的不就是她这份谨慎嘛,故而只是道:“罢了,罢了,且等日后自然会见分晓。”随后让素梅扶着她躺下,刚醒过来耗费了太多精力,还需要好生修养才是,随后再次陷入睡梦之中。
第51章 宫中得信
翌日,旭日东升,屋外几缕阳光透过云层映照在屋檐间,不知名的鸟儿叽叽喳喳的叫着。屋内传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守在屋外的素梅知晓公主这是醒了。
果不其然,屋内传来声响,“来人”,素梅听出了襄宁长公主的声音,立时便打开了房门,带着小丫鬟们悄声走进了屋内,有序的伺候着襄宁长公主梳洗打扮。
等妆容完成后,襄宁长公主对着紫檀木如意纹嵌宝石琉璃镜看了看,十分满意,一旁的素梅也在夸赞着道:“公主天生丽质,如今瞧着越发精神了。”
襄宁长公主被夸了心里自然高兴,嘴上却谦虚的道:“本宫都是做祖母的人,哪里还年轻漂亮,到底比不上小姑娘喽。不过你还别说,这琉璃镜确实比铜镜要好,更加清晰了。”
素梅瞧着主子心里高兴,恭维道:“这可是五少爷千里迢迢从沿海地区带回来的,可见五少爷一片孝心,您呐,就等着享福吧。”
许是年纪大了,有了子女以后,襄宁长公主最喜欢听的便是子女有出息,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们孝顺。襄宁长公主抿了抿扬起的嘴角,笑着道:“是啊,孩子们都有心了,本宫自当好生珍惜。天色也不早了,本宫也饿了,先用早膳吧。”
素梅扶着襄宁长公主的手,回道:“是,公主,早膳已经准备好了。”
走到方桌前,襄宁移步坐在凳子上,因着襄宁长公主大病初愈,厨房上的都是些清淡的食物,襄宁长公主就着小米粥,尝着素馅包子,虾饺,在吃了七分饱之后,便停了下来。
用完早膳后,襄宁长公主起身在院子里走动了一阵,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感觉暖洋洋的,许是在床上躺的久了,襄宁长公主觉得外面什么都好。新鲜的空气,温暖的光线,无一不在提醒着她,灰暗的世界已经过去,新的光芒照耀着大地。她也该走出去了,哪怕她再不喜欢史氏,也不得不说,她的话是对的,逝去的人已然不在了,不应过度沉浸在往日的回忆与悲伤之中,她还有母亲和儿子孙子,这一大家子人在,何必让活着的人为自己担心呢!
逛了一圈,襄宁长公主心里也愈发通透了,这心情好了,想开了,身体自然慢慢就好起来了。
等到府医判定襄宁长公主的身子已经好全了的时候,已经到了炎炎夏日,宁安堂的下人无不欢欣鼓舞,毕竟主子身子好了,她们这些下人才有指望不是吗。
宁安堂,襄宁长公主倚坐在贵妃榻上,手中把玩着碧玺十八子手串,屋内的圆形雕花四足香炉,燃起阵阵檀香,襄宁长公主透过丝丝香烟,开口道:“素梅,让人递帖子,准备明日进宫,本宫要去看望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