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那还真是巧啊。”
梓宁说可不是嘛。
“小说都这样写的。”
应微言怕梓宁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忙转移话题,问她爸妈有没有跟她说不该说的话。
“什么不该说的话?哦,你爸妈认识我。但是好像不认识老板?”
这个认识的概念是从人际关系层次来讲的,看起来应家二老,对姜谢辞是应微言导师这件事毫不知情。
“这个怪我。”
应微言这个从小到大都抓不住考试重点的人,在开学的几个月里,完全忘了和家里两位说自己认错人的事。
他们对姜谢辞的印象依然是章术那张脸。
“没事,也挺好的。”梓宁安慰应微言,“他们三个的学术氛围挺浓厚的,现在你家有三个老师了。”
别说三个老师,应微言现在宁愿自己没回来。
早知道就买下午的票了,起码可以避免这尴尬局面。
俩人垃圾丢了,梓宁才问应微言请假干什么去了。
实话不能说,应微言说自己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梓宁说搞不懂你们年轻人,诗和远方都是幻想啊。
“你像是刚流浪回来的。”梓宁叹口气说。
这孩子的行为模式建大模型都预测不了。
俩人回去洗了个手,应老师让应微言收拾收拾,等下中午出去吃饭。
“你看我干什么?你家的冰箱里除了水就是糖,柜子里除了罐头就是猫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小应同学,这需要我说吗?”
线上的应老师懒得打字,通常都是寥寥数字把话说完。
线下就发挥老教师的功底了,你说一句他能说十句。
应微言说:“我先给你们找酒店。”
小小的公寓是放不下两尊大佛的,应老师却说不用安排。
“我们来的时候自己就订好了。你把自己照顾好就行,不用管我们。”
应微言想起一件不得不问的事:“应老师你请假了?”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你爸今年七月份就办完退休了。”
应微言的妈妈是去年办的退休,她是剧场的演员,现在偶尔帮忙带带学生的基本功。
应微言小时候一直觉得她妈比她爸要严厉,那些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始终让应微言潜意识觉得许老师是教杂技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什么百步穿杨,一箭双雕,都不在话下。
说到吃饭,姜谢辞和梓宁是没有时间了。
“学校有点事要处理。”
应老师十分可惜但感同身受,跟知己惜别一样:“下次有机会一起吃个饭。”
姜谢辞笑着说一定。
“小应的爸妈跟小应好不一样。性格上不像亲生的,但她的眼睛跟她妈妈好像。”
“是吗?”
“难道不像吗?应叔叔看着也不像是已经退休的人。果然长得好看还是要看父母基因。”
“我说的是性格,我怎么看他们的性格挺像的。”
梓宁说:“小应哪儿有那么稳重。你说是职业影响吗?小应去当个老师说不定就没这么跳脱了。”
“跟职业关系不大。”
梓宁一顿,哦了一声:“也是,我身边就有实例......”
例子近在眼前嘛,也没见姜谢辞多沉稳,刚才两位长辈猜测姜谢辞是不是应微言师兄的时候,姜谢辞也没有否认,顺着话就聊下去了。
可见方木锡在应微言那里多没有存在感,二老甚至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应微言有那么一个师兄。
梓宁想把这个消息分享给方木锡,边打字边说:“你也很失败啊老板,你在小应那里也没什么存在感,我怀疑应微言见证过你真实面目后脱粉了。”
果然还是距离产生美。
梓宁绕到副驾驶,发现打不开车门。
梓宁:?
梓宁的电话响起,梓宁接通电话。
“你说得对,距离产生美。为了维护我在你心中的形象,剩下这段路你就自己走吧。”
梓宁:......
梓宁:“我错了老板。”
应微言在接受父母三百六十度的检查关心的时候刷到梓宁一条朋友圈。
梓宁师姐:人和人的距离从来都是越近越好,就像两块合适的磁铁,近了才能感受到彼此的磁场。
有些怪怪的,不太像是梓宁的风格。
难不成是什么暗喻?
方木锡给梓宁评论:你脑子瓦特啦?
应微言险些喷出来。
估计俩人又要有一场大战了。
“你那个师兄好像还不错。”
“师兄是挺好的。”除了有些时候有点没头没脑的。
应微言这句话,让误会继续了下去。
父母的到来很大地改善了应微言的物质生活,外卖是彻底抛开了。
一日三餐的丰盛程度堪比过年。
导致应微言在出发去一个剧组客串的时候都有点不舍,眼泪汪汪的:“我回来的时候你们还在吧。”
“你到底是想我们啊,还是想我们做的饭呢?”应老师见到应微言泪汪汪,反而还哈哈大笑,被妻子打了一下,稍微收敛了一下。
应微言依依不舍地告别,尽管这次只去七天,尽管她的行李箱里装好了开封即食的卤肉卤菜。
过完安检,应微言找了个位置坐下,很是垂头丧气。
“应微言?”
章术远远就觉得应微言很眼熟,走近才确认这个头埋得很低的人是应微言。
怎么看着这么丧气,眼睛还红了呢。
遇到什么事了?
章术这人能一直跟姜谢辞合作,胜就胜在心细如发。
姜谢辞的学生嘛,肯定要跟他说一下的。
应微言见到章术,把伤感收了起来,问章术去哪儿。
“出差。”
离登机还有段时间,章术的航班比应微言的还晚一点。
听应微言说出去拍戏,章术周围看了一圈,问:“就你一个?”
应微言最近也是小有名气了,章术出门赶个酒局都能听到她的名字,讨论她是不是易周内部结构调整之后要捧的第一个新人。
这哪儿是他们要捧的,这是送上门,自己冒出头的人。
只是没想到行事风格还是这么朴素。
直到应微言登机,章术也没能问出应微言怎么了。
姜谢辞:你是不是问得太委婉了。
章术:难道我应该问小应,你为什么像是哭过?
姜谢辞:为什么不行?
章术:怪不得你单身到现在,活该!
章术才不信是因为他问的方式太委婉呢。
应微言落地到横店有人接,司机问她是不是没休息好。
应微言说有点,说到酒店调整一下就行。
这次确实是章术猜对了。
虽然姜谢辞本身也并不在意答案就是了。
应微言通过线上的试镜,拿到的角色是一个活在主角回忆里的角色——女主的妹妹。
由于剧组本身进度安排很紧凑,女主角抽不出时间来和应微言搭戏,头两天的戏需要应微言进行无实物、无对手表演。
化妆师和服装师早就准备好了,应微言一到就开始按照预设的妆造给她做造型。
负责应微言这条线的*b组副导演有点按耐不住,提前来偷看应微言,就见应微言一身青色衣裙,发髻上的飘带随着她的动作轻盈地飞舞起来。
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妹妹跃然而出。
合适啊!真合适啊!
副导又怕自己高兴得太早,和应微言正式见面之后也很严肃。
熟悉他的人跟应微言说不要害怕,他在装呢,越是高兴越表现得不高兴。
应微言表示自己懂,都懂。
厉害的人都是喜怒不形于色,不让别人看出他的想法。
拍完定妆照之后,隔天中午十二点官博就发了应微言。
@寻天光:“我眼里有姐姐,心里也只有姐姐。”@应微言
【图片】
b组正式开拍。
已经有很久没有面对镜头了,前两条还有些磕绊,第三条开始,应微言已经彻底融入了角色。
长镜头一条一条过去。
结束的时候,导演咦了一句。
“今天可以提前收工啦?好冷,快把羽绒服给应老师。”
镜头里的假景是春天,假山假花假绿叶。
大家看应微言看得入迷,浑然被带入了那个春暖花开的季节。
戏份结束看到应微言吐出嘴里的冰块,他们才意识到这是气温零下的冬季。
冬季气温低,拍反季节的戏的时候,演员说台词的时候都得含着冰块,来防止说话冒出白烟。
应微言含了大半天的冰块,嘴里快没知觉了,喝了两口温水才缓过来。
导演到应微言身边:“小应啊。”
应微言立马把杯子放下:“需要再来一条吗?”
梓宁说可不是嘛。
“小说都这样写的。”
应微言怕梓宁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忙转移话题,问她爸妈有没有跟她说不该说的话。
“什么不该说的话?哦,你爸妈认识我。但是好像不认识老板?”
这个认识的概念是从人际关系层次来讲的,看起来应家二老,对姜谢辞是应微言导师这件事毫不知情。
“这个怪我。”
应微言这个从小到大都抓不住考试重点的人,在开学的几个月里,完全忘了和家里两位说自己认错人的事。
他们对姜谢辞的印象依然是章术那张脸。
“没事,也挺好的。”梓宁安慰应微言,“他们三个的学术氛围挺浓厚的,现在你家有三个老师了。”
别说三个老师,应微言现在宁愿自己没回来。
早知道就买下午的票了,起码可以避免这尴尬局面。
俩人垃圾丢了,梓宁才问应微言请假干什么去了。
实话不能说,应微言说自己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梓宁说搞不懂你们年轻人,诗和远方都是幻想啊。
“你像是刚流浪回来的。”梓宁叹口气说。
这孩子的行为模式建大模型都预测不了。
俩人回去洗了个手,应老师让应微言收拾收拾,等下中午出去吃饭。
“你看我干什么?你家的冰箱里除了水就是糖,柜子里除了罐头就是猫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小应同学,这需要我说吗?”
线上的应老师懒得打字,通常都是寥寥数字把话说完。
线下就发挥老教师的功底了,你说一句他能说十句。
应微言说:“我先给你们找酒店。”
小小的公寓是放不下两尊大佛的,应老师却说不用安排。
“我们来的时候自己就订好了。你把自己照顾好就行,不用管我们。”
应微言想起一件不得不问的事:“应老师你请假了?”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你爸今年七月份就办完退休了。”
应微言的妈妈是去年办的退休,她是剧场的演员,现在偶尔帮忙带带学生的基本功。
应微言小时候一直觉得她妈比她爸要严厉,那些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始终让应微言潜意识觉得许老师是教杂技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什么百步穿杨,一箭双雕,都不在话下。
说到吃饭,姜谢辞和梓宁是没有时间了。
“学校有点事要处理。”
应老师十分可惜但感同身受,跟知己惜别一样:“下次有机会一起吃个饭。”
姜谢辞笑着说一定。
“小应的爸妈跟小应好不一样。性格上不像亲生的,但她的眼睛跟她妈妈好像。”
“是吗?”
“难道不像吗?应叔叔看着也不像是已经退休的人。果然长得好看还是要看父母基因。”
“我说的是性格,我怎么看他们的性格挺像的。”
梓宁说:“小应哪儿有那么稳重。你说是职业影响吗?小应去当个老师说不定就没这么跳脱了。”
“跟职业关系不大。”
梓宁一顿,哦了一声:“也是,我身边就有实例......”
例子近在眼前嘛,也没见姜谢辞多沉稳,刚才两位长辈猜测姜谢辞是不是应微言师兄的时候,姜谢辞也没有否认,顺着话就聊下去了。
可见方木锡在应微言那里多没有存在感,二老甚至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应微言有那么一个师兄。
梓宁想把这个消息分享给方木锡,边打字边说:“你也很失败啊老板,你在小应那里也没什么存在感,我怀疑应微言见证过你真实面目后脱粉了。”
果然还是距离产生美。
梓宁绕到副驾驶,发现打不开车门。
梓宁:?
梓宁的电话响起,梓宁接通电话。
“你说得对,距离产生美。为了维护我在你心中的形象,剩下这段路你就自己走吧。”
梓宁:......
梓宁:“我错了老板。”
应微言在接受父母三百六十度的检查关心的时候刷到梓宁一条朋友圈。
梓宁师姐:人和人的距离从来都是越近越好,就像两块合适的磁铁,近了才能感受到彼此的磁场。
有些怪怪的,不太像是梓宁的风格。
难不成是什么暗喻?
方木锡给梓宁评论:你脑子瓦特啦?
应微言险些喷出来。
估计俩人又要有一场大战了。
“你那个师兄好像还不错。”
“师兄是挺好的。”除了有些时候有点没头没脑的。
应微言这句话,让误会继续了下去。
父母的到来很大地改善了应微言的物质生活,外卖是彻底抛开了。
一日三餐的丰盛程度堪比过年。
导致应微言在出发去一个剧组客串的时候都有点不舍,眼泪汪汪的:“我回来的时候你们还在吧。”
“你到底是想我们啊,还是想我们做的饭呢?”应老师见到应微言泪汪汪,反而还哈哈大笑,被妻子打了一下,稍微收敛了一下。
应微言依依不舍地告别,尽管这次只去七天,尽管她的行李箱里装好了开封即食的卤肉卤菜。
过完安检,应微言找了个位置坐下,很是垂头丧气。
“应微言?”
章术远远就觉得应微言很眼熟,走近才确认这个头埋得很低的人是应微言。
怎么看着这么丧气,眼睛还红了呢。
遇到什么事了?
章术这人能一直跟姜谢辞合作,胜就胜在心细如发。
姜谢辞的学生嘛,肯定要跟他说一下的。
应微言见到章术,把伤感收了起来,问章术去哪儿。
“出差。”
离登机还有段时间,章术的航班比应微言的还晚一点。
听应微言说出去拍戏,章术周围看了一圈,问:“就你一个?”
应微言最近也是小有名气了,章术出门赶个酒局都能听到她的名字,讨论她是不是易周内部结构调整之后要捧的第一个新人。
这哪儿是他们要捧的,这是送上门,自己冒出头的人。
只是没想到行事风格还是这么朴素。
直到应微言登机,章术也没能问出应微言怎么了。
姜谢辞:你是不是问得太委婉了。
章术:难道我应该问小应,你为什么像是哭过?
姜谢辞:为什么不行?
章术:怪不得你单身到现在,活该!
章术才不信是因为他问的方式太委婉呢。
应微言落地到横店有人接,司机问她是不是没休息好。
应微言说有点,说到酒店调整一下就行。
这次确实是章术猜对了。
虽然姜谢辞本身也并不在意答案就是了。
应微言通过线上的试镜,拿到的角色是一个活在主角回忆里的角色——女主的妹妹。
由于剧组本身进度安排很紧凑,女主角抽不出时间来和应微言搭戏,头两天的戏需要应微言进行无实物、无对手表演。
化妆师和服装师早就准备好了,应微言一到就开始按照预设的妆造给她做造型。
负责应微言这条线的*b组副导演有点按耐不住,提前来偷看应微言,就见应微言一身青色衣裙,发髻上的飘带随着她的动作轻盈地飞舞起来。
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妹妹跃然而出。
合适啊!真合适啊!
副导又怕自己高兴得太早,和应微言正式见面之后也很严肃。
熟悉他的人跟应微言说不要害怕,他在装呢,越是高兴越表现得不高兴。
应微言表示自己懂,都懂。
厉害的人都是喜怒不形于色,不让别人看出他的想法。
拍完定妆照之后,隔天中午十二点官博就发了应微言。
@寻天光:“我眼里有姐姐,心里也只有姐姐。”@应微言
【图片】
b组正式开拍。
已经有很久没有面对镜头了,前两条还有些磕绊,第三条开始,应微言已经彻底融入了角色。
长镜头一条一条过去。
结束的时候,导演咦了一句。
“今天可以提前收工啦?好冷,快把羽绒服给应老师。”
镜头里的假景是春天,假山假花假绿叶。
大家看应微言看得入迷,浑然被带入了那个春暖花开的季节。
戏份结束看到应微言吐出嘴里的冰块,他们才意识到这是气温零下的冬季。
冬季气温低,拍反季节的戏的时候,演员说台词的时候都得含着冰块,来防止说话冒出白烟。
应微言含了大半天的冰块,嘴里快没知觉了,喝了两口温水才缓过来。
导演到应微言身边:“小应啊。”
应微言立马把杯子放下:“需要再来一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