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应微言在杜建的车上打了好几个喷嚏,心里在疑惑自己是不是感冒了。
她穿着杜建给她的小道士服,小道士帽子,拿着粉饼把自己脸涂黑了一点,又用修容把脸型修得清瘦了一些,总算才是像那么回事。
“我这样不会露馅吧。”应微言忧心忡忡,怕给杜建拖后腿。
“众生无相,你什么样他们都不会在乎。你说养只狗对小孩有没有好处。”
前半句还是深沉和哲学,后半句突然转到生活,应微言反应一会儿才说:“有的。”
应微言把养宠物的注意事项以及利弊给杜建分析了一遍,问他想养什么狗,大狗和小狗也是有区别的,很多地方还有禁养的犬类。
杜建说这个你放心,我查过了,比格犬可以养。
“......比格?”
“对,你菲菲姐今天要把它接回家了。”
应微言脑子里的画面是创世纪、是诸神黄昏、是众神乱斗。
杜建还在期待狗可以消耗孩子的精力,应微言想这何尝不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
到村民家,刚好赶上晚饭。
村里晚饭都吃的早,五点多天还没黑,家家户户都已经结束一天的忙碌开饭了。
高寒给应微言盛了一碗土豆豆角焖饭,见她表情不好,低声问她是不是事情很难办。
杜建早就被一堆人围住问东问西了,有问是不是谁家祖宗有事要交待,所以出来乱走的。
有问这事儿影不影响他家孙子明年考高中。
还有人问最近白天夜里睡不着,心慌喝中药也没用,是不是鬼上身了。
杜建耐心解答,安抚群众,最后把睡不着的那位的中药要到手。
呦,一看还挺时兴,袋装冲泡的。
再一看是过期半年的苦咖啡。
叔叔扭捏道:“大师,我孙子说外面人补身体都用这个,喝了之后对精神好呢。”
应微言半块土豆差点没咽下去。
杜建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跟叔叔讲最好的补身体的方式就是好好吃饭,好好休息。
同样的话高寒说了,就是小年轻不懂,杜建说出来大家都想裱起来挂墙上了。
高寒有点郁闷了。
杜建又安慰高寒:“别人的因果,尽力而为就行了。”
季风表示同意。
应微言注意到季风的搭档换了新装备。
“主任自己出资给他买的,那个送去修了。”
事实的真相是,旧伙计送去修了,搭档就整天拿着手机给旧伙计过赛博头七——人家明明都还没宣布不能用。
于是朋友圈隔一个小时就有一张相机的黑白照,带着“跨白鹤归,云暗半边天,机魂上九霄。”之类的文字。
吓得单位一把手大佬都来问是怎么回事。
没办法,再这样下去,精神病院要来接人了。
主任掏出小金库给人重新买了一个替身。
“它不是它。陪着我上刀山下火海,改生死簿,敲人参果的,永远只有一个。”
应微言有点感动:“一直忘了问了,哥你怎么称呼啊。”
“侯八一。他出生在建军节。”
“侯哥。”应微言表示失敬。
第70章 巧克力即使过期也依然是巧克力(一修)
晚饭正是最闲暇的时候,杜建在院子里支了个摊,差不多一个村的人都来看热闹了。
应微言作为杜建座下大弟子,承担了端茶倒水站桩装高深的工作。
算命作为我国传统心理学分支——杜建说的。
高寒的两个同事走访一圈回来见到这么一个得道高人,目光里皆是审视。
哪怕高寒说他是她请来的帮手也没用,警察同志对于这种有聚集性、煽动性能力的人,抱有十二分的警惕。
连带着应微言也被审视了。
“你年纪这么小,就来干这一行啦?”年纪稍大的那位老警察问。
“师父,这是我朋友。你见过的......”高寒寄希望于她师父良好的记忆力,古董那案子破的,大家可都有点羡慕。
没想她师父低声问她:“有案底?”那可要更盯紧了。
高寒:“......”
“心理学这一科,讲的是交流沟通的能力。沟通又涉及到沟通方式、沟通双方的身份还有沟通需要传递的信息,沟通的目的。”
杜建给一个老人把脉,又看老人舌苔,最后让老人去药店称一点黄连泡水喝。
应微言对杜建的话似懂非懂,但对他还懂点中医这件事,表示佩服。
杜建说你们演员要创作一个角色,是不是会先跟这个角色沟通一下。
这个说法很新鲜,应微言给杜建把水倒上:“师父你继续说。”
高寒师父和高寒耳语:“科班出身的骗子?”
高寒:“......师父,真的不是你想的那样。”
不过师父此时也发现了杜建在这里摆摊算命的好处。
村子里的人几乎全来了,把小院围得水泄不通。
三个警察互相使了下眼色,从人群里退了出来。
往常白色影子出现最早的时间在傍晚六点左右,最晚凌晨一两点都有。
这个时间就很巧合,村里还在农忙的收尾工作中,六点左右大家差不多都在休息。
所以高寒他们也怀疑是不是有村里人参与到这件事里了。
直说结论和怀疑肯定是不行的,要么有证据,要么把人抓住。
高寒踮着脚看有没有谁没来的。
杜建在那儿给应微言授课呢,应微言认真听他讲怎么跟角色沟通。
“不断提问就可以了。你多大啦?属什么的?星座是什么?mbti是什么?对,问题都要随着时代更新。你家住哪里?喜欢爸爸还是妈妈?长大想上哪个大学啊?”
应微言越听越觉得熟悉,仿佛看到了家里一些叔叔阿姨的影子。
杜建和颜悦色地问完刚从村里幼儿园回来的小男孩,小男孩都快哭了,抱着大人脖子说我不要压岁钱了。
看来是过年的时候没少被这么问。
也有人觉得一个人效率低的,问应微言出没出师,能不能先帮她看看。
应微言刚想拒绝,杜建就欣然替她同意:“你去看看,看不出来,再来找为师。”
杜建这师父真是乐在其中,完全不担心应微言砸了他的招牌。
杜建这么做,一定有他的深意,应微言琢磨了一下杜建的话,也去搬了一张桌子摆了台。
应微言刚一坐下,刚才那个提问的阿姨拎着人上来了:“来来来,刚好这个姐姐有空,让姐姐看看你这道题怎么写。”
一本习题册摆在了应微言面前,小朋友年纪不大,看着应该是小学的,还满脸泪痕,抽抽噎噎的。
阿姨解释他做不出题急哭了呢。
这下可好,阿姨一招出手,让大家纷纷打开思路,让自己小孩回去拿作业。
杜建那边集齐男女老少,应微言这里就只剩下少了。
业务直接由算命改成算术。
只是谁来告诉我,为什么小学就开始学微积分了啊。
应微言双手捧着作业本,跟捧圣旨一样。
她的专业不学微积分放下不提。
应微言现在连高中知识都不剩下多少,教小朋友这个,已经不是吃力而是吃血条的程度了。
人不能勉强做自己做不出来的事情,应微言把后面小朋友的作业本都看过一遍后,又原样子把桌子搬了回去。
算命么,她不会,算术生涯也可以就此结束了。
杜建奇怪她怎么结束了,应微言拿了一本作业给他。
扫视一眼,杜建说这个简单,把小孩子叫到前面来。
反正是叽里咕噜讲了一通,杜建和善地问小朋友,懂了吗?
小朋友一脸开心,说懂了。
应微言膜拜:“师父啊,你到底是什么专业的?”
杜建:“法律。上大学的时候经常帮你学金融的菲菲姐写作业。对这些知识多少懂一些。”
原来法师的法,是法律的法啊。
应微言心服口服。
果然还是那句话,技多不压身。
应微言站在杜建身后,听的更认真了。
夜幕降临,警察三人组拷着人从院子门口进来了。
消失了一阵的侯八一和季风也跟在一起。
村民里有人疑惑:“大师?怎么是你?”
这位大师,自然指的不是杜建。
而是——五万。
高寒指着穿着一身白衣的大师介绍:“五万做法事,驱鬼的大师就是鬼本人。”
顺带大师还有个作案工具,竟然是一个电动的滑板车、一根晾衣杆和一件白袍。
这也是大师为什么能实现金蝉脱壳。
他本人一旦被发现,就脱下衣服,让滑板车带着白袍跑。
滑板车被发现的时候,就由他本人上场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有人想起来,第一个发现鬼的就是这位云游四方到村子里的大师,也是大师再三告诫他们不要出门冲了白煞,免得会给家里招灾。
她穿着杜建给她的小道士服,小道士帽子,拿着粉饼把自己脸涂黑了一点,又用修容把脸型修得清瘦了一些,总算才是像那么回事。
“我这样不会露馅吧。”应微言忧心忡忡,怕给杜建拖后腿。
“众生无相,你什么样他们都不会在乎。你说养只狗对小孩有没有好处。”
前半句还是深沉和哲学,后半句突然转到生活,应微言反应一会儿才说:“有的。”
应微言把养宠物的注意事项以及利弊给杜建分析了一遍,问他想养什么狗,大狗和小狗也是有区别的,很多地方还有禁养的犬类。
杜建说这个你放心,我查过了,比格犬可以养。
“......比格?”
“对,你菲菲姐今天要把它接回家了。”
应微言脑子里的画面是创世纪、是诸神黄昏、是众神乱斗。
杜建还在期待狗可以消耗孩子的精力,应微言想这何尝不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
到村民家,刚好赶上晚饭。
村里晚饭都吃的早,五点多天还没黑,家家户户都已经结束一天的忙碌开饭了。
高寒给应微言盛了一碗土豆豆角焖饭,见她表情不好,低声问她是不是事情很难办。
杜建早就被一堆人围住问东问西了,有问是不是谁家祖宗有事要交待,所以出来乱走的。
有问这事儿影不影响他家孙子明年考高中。
还有人问最近白天夜里睡不着,心慌喝中药也没用,是不是鬼上身了。
杜建耐心解答,安抚群众,最后把睡不着的那位的中药要到手。
呦,一看还挺时兴,袋装冲泡的。
再一看是过期半年的苦咖啡。
叔叔扭捏道:“大师,我孙子说外面人补身体都用这个,喝了之后对精神好呢。”
应微言半块土豆差点没咽下去。
杜建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跟叔叔讲最好的补身体的方式就是好好吃饭,好好休息。
同样的话高寒说了,就是小年轻不懂,杜建说出来大家都想裱起来挂墙上了。
高寒有点郁闷了。
杜建又安慰高寒:“别人的因果,尽力而为就行了。”
季风表示同意。
应微言注意到季风的搭档换了新装备。
“主任自己出资给他买的,那个送去修了。”
事实的真相是,旧伙计送去修了,搭档就整天拿着手机给旧伙计过赛博头七——人家明明都还没宣布不能用。
于是朋友圈隔一个小时就有一张相机的黑白照,带着“跨白鹤归,云暗半边天,机魂上九霄。”之类的文字。
吓得单位一把手大佬都来问是怎么回事。
没办法,再这样下去,精神病院要来接人了。
主任掏出小金库给人重新买了一个替身。
“它不是它。陪着我上刀山下火海,改生死簿,敲人参果的,永远只有一个。”
应微言有点感动:“一直忘了问了,哥你怎么称呼啊。”
“侯八一。他出生在建军节。”
“侯哥。”应微言表示失敬。
第70章 巧克力即使过期也依然是巧克力(一修)
晚饭正是最闲暇的时候,杜建在院子里支了个摊,差不多一个村的人都来看热闹了。
应微言作为杜建座下大弟子,承担了端茶倒水站桩装高深的工作。
算命作为我国传统心理学分支——杜建说的。
高寒的两个同事走访一圈回来见到这么一个得道高人,目光里皆是审视。
哪怕高寒说他是她请来的帮手也没用,警察同志对于这种有聚集性、煽动性能力的人,抱有十二分的警惕。
连带着应微言也被审视了。
“你年纪这么小,就来干这一行啦?”年纪稍大的那位老警察问。
“师父,这是我朋友。你见过的......”高寒寄希望于她师父良好的记忆力,古董那案子破的,大家可都有点羡慕。
没想她师父低声问她:“有案底?”那可要更盯紧了。
高寒:“......”
“心理学这一科,讲的是交流沟通的能力。沟通又涉及到沟通方式、沟通双方的身份还有沟通需要传递的信息,沟通的目的。”
杜建给一个老人把脉,又看老人舌苔,最后让老人去药店称一点黄连泡水喝。
应微言对杜建的话似懂非懂,但对他还懂点中医这件事,表示佩服。
杜建说你们演员要创作一个角色,是不是会先跟这个角色沟通一下。
这个说法很新鲜,应微言给杜建把水倒上:“师父你继续说。”
高寒师父和高寒耳语:“科班出身的骗子?”
高寒:“......师父,真的不是你想的那样。”
不过师父此时也发现了杜建在这里摆摊算命的好处。
村子里的人几乎全来了,把小院围得水泄不通。
三个警察互相使了下眼色,从人群里退了出来。
往常白色影子出现最早的时间在傍晚六点左右,最晚凌晨一两点都有。
这个时间就很巧合,村里还在农忙的收尾工作中,六点左右大家差不多都在休息。
所以高寒他们也怀疑是不是有村里人参与到这件事里了。
直说结论和怀疑肯定是不行的,要么有证据,要么把人抓住。
高寒踮着脚看有没有谁没来的。
杜建在那儿给应微言授课呢,应微言认真听他讲怎么跟角色沟通。
“不断提问就可以了。你多大啦?属什么的?星座是什么?mbti是什么?对,问题都要随着时代更新。你家住哪里?喜欢爸爸还是妈妈?长大想上哪个大学啊?”
应微言越听越觉得熟悉,仿佛看到了家里一些叔叔阿姨的影子。
杜建和颜悦色地问完刚从村里幼儿园回来的小男孩,小男孩都快哭了,抱着大人脖子说我不要压岁钱了。
看来是过年的时候没少被这么问。
也有人觉得一个人效率低的,问应微言出没出师,能不能先帮她看看。
应微言刚想拒绝,杜建就欣然替她同意:“你去看看,看不出来,再来找为师。”
杜建这师父真是乐在其中,完全不担心应微言砸了他的招牌。
杜建这么做,一定有他的深意,应微言琢磨了一下杜建的话,也去搬了一张桌子摆了台。
应微言刚一坐下,刚才那个提问的阿姨拎着人上来了:“来来来,刚好这个姐姐有空,让姐姐看看你这道题怎么写。”
一本习题册摆在了应微言面前,小朋友年纪不大,看着应该是小学的,还满脸泪痕,抽抽噎噎的。
阿姨解释他做不出题急哭了呢。
这下可好,阿姨一招出手,让大家纷纷打开思路,让自己小孩回去拿作业。
杜建那边集齐男女老少,应微言这里就只剩下少了。
业务直接由算命改成算术。
只是谁来告诉我,为什么小学就开始学微积分了啊。
应微言双手捧着作业本,跟捧圣旨一样。
她的专业不学微积分放下不提。
应微言现在连高中知识都不剩下多少,教小朋友这个,已经不是吃力而是吃血条的程度了。
人不能勉强做自己做不出来的事情,应微言把后面小朋友的作业本都看过一遍后,又原样子把桌子搬了回去。
算命么,她不会,算术生涯也可以就此结束了。
杜建奇怪她怎么结束了,应微言拿了一本作业给他。
扫视一眼,杜建说这个简单,把小孩子叫到前面来。
反正是叽里咕噜讲了一通,杜建和善地问小朋友,懂了吗?
小朋友一脸开心,说懂了。
应微言膜拜:“师父啊,你到底是什么专业的?”
杜建:“法律。上大学的时候经常帮你学金融的菲菲姐写作业。对这些知识多少懂一些。”
原来法师的法,是法律的法啊。
应微言心服口服。
果然还是那句话,技多不压身。
应微言站在杜建身后,听的更认真了。
夜幕降临,警察三人组拷着人从院子门口进来了。
消失了一阵的侯八一和季风也跟在一起。
村民里有人疑惑:“大师?怎么是你?”
这位大师,自然指的不是杜建。
而是——五万。
高寒指着穿着一身白衣的大师介绍:“五万做法事,驱鬼的大师就是鬼本人。”
顺带大师还有个作案工具,竟然是一个电动的滑板车、一根晾衣杆和一件白袍。
这也是大师为什么能实现金蝉脱壳。
他本人一旦被发现,就脱下衣服,让滑板车带着白袍跑。
滑板车被发现的时候,就由他本人上场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有人想起来,第一个发现鬼的就是这位云游四方到村子里的大师,也是大师再三告诫他们不要出门冲了白煞,免得会给家里招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