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出市区的路倒是没那么拥堵,应微言跟着二位性情中人很快到了都可意说的地方。
  双方见面自我介绍了一下,便开始了钓鱼的活动。
  应微言连半吊子都算不上,三个人轮番上阵给她讲了一遍,应微言懵懂点头知道了。
  “嗨,没事,我们三个老手钓点鱼上来也够晚饭了。”
  应微言表示膜拜。
  几个人保持着合适的距离,应微言看着平静的水面,不一会儿钩子就晃了起来。
  应微言一用力,一条白鱼飞了上来。
  应微言没注意到旁边几人侧视自己的眼神,把一斤大的鱼扔进了鱼护里。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新手保护期,应微言的鱼钩一直都有情况,平均几分钟上来一条,个头都不是顶大,但也不小。
  不一会儿鱼护里的鱼已经数量可观。
  应微言感觉坐着有点累了,想站起来动动缓解有些麻木的腰。
  顺带看看郊外的秋日风景,结果一站起来,应微言的鱼钩又开始晃动。
  她用力扯了扯,第一下没扯上来,鱼线又松了一下,应微言以为鱼跑了。
  结果拉扯力还存在,只不过没有刚才那么活跃,像是鱼死了一样。
  都可意的渔具质量很好,鱼竿弯成很大的弧度都没事。
  但应微言这个新手怕把鱼竿弄坏,用衣袖包住衣服开始拽鱼线。
  用力拽了一会儿,旁边的三人看不过去都来帮忙,司机师傅帮着应微言用力一拖。
  一个黑色的背包从水面露了出来。
  应微言眯着眼睛看到书包里好像有什么东西,踩着水面的岩石把书包拿了起来,沉甸甸的,估计好几斤。
  打开书包,一团纠缠的金链子滚了出来。
  应微言:“......”
  市里警察局突然接到了一个来电,报案人说钓鱼的时候钓到一个背包,里面装了大量的金银饰品,还有一包现金。
  警察们对视一眼,火速出警。
  第22章 手里有个热馍馍比什么都重要(一修)
  警察赶到的时候,见到的就是四个人民群众围着一根鱼竿研究什么,而那个黑色背包旁边又多了一个皮质的大包。
  皮质大包是应微言后面钓上来的,仅仅就是为了打发时间随手一拽。
  不过这个包他们没敢打开,怕破坏证物现场。
  如果前面是认真钓的,后面应微言随手钓起大鱼让剩下三个人都有些坐不住了。
  都可意严肃着一张小脸,让应微言再钓一遍给她看看。
  应微言闻言把鱼钩甩了出去。
  旁边从野钓开始,就一直拿专业设备拍摄的漂亮姐姐菲菲,看了晃动的水面,拍摄的同时调出了手机的计时器。
  果然,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应微言的钩又晃了。
  鱼护已经有点过于满当当了。
  “......这水底是不是藏了人。”杜建匪夷所思地转头看应微言,“你是不是迪*尼出来的,怎么鱼只上你的钩。”
  应微言:“......运气好,运气好。”
  “不是——”
  “几位同志,是你们报的警吗?”几个警察上前一步,打断了交谈。
  钓鱼活动中止。
  警察蹲在地上检查两个大包,打开另一个皮包之后,皮包里一个东西包裹层层叠叠,看着像是花瓶。
  其中一个较为年轻的警察兴奋起来:“这是不是那个文物。”
  “送去机构检测一下。”老警察表面淡定,实际上是隐藏不住的激动,“你们是怎么发现这个包的?”
  司机师傅杜建指了指应微言:“也是她钓上来的。”
  应微言总觉得杜建的话里有些哀怨。
  鱼是没办法钓了,要回警察局做笔录。
  不过警察同志们帮着他们把东西都收拾好了,满满两桶鱼被拎着进了后备箱。
  警察夸他们收获不小,结果四个人里有三个人都在默默思考着什么。
  钓起文物的小姑娘问那些东西是谁丢的。
  “那个背包里的是落网的小偷团伙偷的居民家的东西,花瓶是一个考古队刚出土没多久的文物。”
  “团伙里还有两个人没抓到,其中一个我们找到了,最近一直在盯,但是他没活动。另一个是本地接头人,我们还没发现踪迹。”
  这小偷团伙是全国流窜作案的,落网了一部分人之后,警察就一直在大力寻找剩下两个嫌疑人。
  那个黑包里的东西价值上十万,文物的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但是警方一直都没找到犯罪嫌疑人把东西藏在了哪里。
  犯罪嫌疑人一直都没行动,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已经发现自己被监控了。
  另一方面那片湖湖域面积大,深度很深。
  如果想把文物捞上来,动静会很大。
  不过看嫌疑人的状态,对方估计也快要出洞去和接头人接头商量了,警方就暂时按兵不动。
  接头人也是惯犯,之前在别的城市有持刀伤人的案底。
  “你们四个是立大功了。这里有接头人的照片,你们看看,找到人我们也有奖励。”
  应微言凑上去看了看那位接头人,很普通的长相。
  看到悬赏金额是三万之后,应微言努努力仔细观察着犯罪嫌疑人的面相。
  万一呢,万一就找到了,那不就多三万的收入。
  应微言最近对钱很敏感,只要能赚钱。
  抓犯罪嫌疑人也可以是副业。
  开车一路到警局,四个人分别做了笔录。
  等从笔录室出来,老警察发现负责做笔录的新人的表情有些怪异,他随口问了句怎么了。
  新人想起刚才的问话笑了出来:“师父,那鱼那包都是一个人钓的。”
  “啊?啊!”老警察终于明白了刚才那三人一言难尽的表情是为了什么了,有些哭笑不得。
  警察说留一个联系方式,过几天来警察局领奖励。
  杜建抹了一把脸:“蹭上的奖励也算奖励。”
  注意到菲菲有拍摄设备,警察随口问了一句。
  菲菲笑着说:“我们平时也有野钓的习惯,拍拍视频发着玩。”
  “刚才的全过程都录下来了吗?”警察感兴趣地问,“可不可以给我们拷贝一份。”
  菲菲答应了。
  几个人是被警察叔叔送出警局的,失物找到了让他们轻松不少。
  因为是都可意送应微言回家,杜建掀开后备箱要把应微言钓的鱼给她。
  应微言连连摆手:“我不会做饭,家里也没有厨具。这些鱼你们拿走就好。”
  都可意挑了几条,拿着塑料袋一包放进了她越野车的后面。
  “那我们拿回去做腌鱼,腌好了你来拿一些吧。”菲菲主动提出了建议。
  “好,那我提前谢谢菲菲姐了。”应微言想想也觉得挺奇妙的。
  野餐没成,又听说应微言家里没有厨具,都可意便改了主意,想带着应微言回她家。
  “在院子里野餐也一样。”都可意站在车边说。
  应微言这还是认识都可意以来,第一次被她邀请回家。
  正打算上车,应微言看到了正面对着警察局的菜市场门口有个卖老面馒头的小车。
  很有弹劲的老面馒头也是应微言的主食所爱,她指了指街对面:“我去买点馒头当主食,你等我一下。”
  “嗯。我上车等你。”
  应微言看着红绿灯过了马路。
  还没等靠近馒头车,应微言就闻到了一股十分踏实的馒头香。
  “你家馒头好香啊。”应微言低头看盖在被子下的馒头车,“是面粉用的不一样吗?”
  应微言不会做饭,但是五感对食物都很敏感。
  她感觉这馒头跟她在这个城市吃到的其他馒头不一样。
  “对对对。”戴着毛毡帽和口罩的馒头老板连声赞同了一句,“一看你小姑娘就是懂行的,这是今年新小麦打成的面粉。我才从老家进货来的。太阳晒了好几道呢。”
  应微言觉得师傅这种工匠精神实在是令人感到佩服,指了指馒头车里热腾腾的馒头:“那师傅我多要几个吧。这个能放冰箱吗?”
  “可以,不过尽量早点吃完。”师傅给应微言装起了馒头,“这馒头还是当下吃最舒服。”
  “好的,我会的。”应微言拿出手机四处找二维码。
  师傅的二维码挂在身上,他把二维码亮了出来,应微言扫上的时候看了眼师傅。
  嗯.....怎么这上半张脸有点眼熟。
  应微言把钱转过去,拎起了两大袋馒头。
  师傅见她不走,问了句怎么了。
  应微言指了指旁边的小馒头:“这个我也要两袋,多少钱?”
  “三块一袋,五块两袋。”
  “那给我来四袋吧。”
  应微言把大馒头放下,看师傅低头给她装小馒头。
  师傅再抬起二维码的时候,应微言确认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