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第78节
  在系统背包里找到了那架平板货车,用意识放大,目光直接朝着马车的底部看去,竟然看到一个类似简单的弹簧的铁条架子。
  俞红豆好奇,拿过跟闻道之学习后就一直放在手边的纸笔,开始照着平板货车底部的样子画了出来。
  墨守归只看到小徒弟愣神之后,忽然提笔,有如神助一般就画了起来。
  待看清小徒弟画的什么时,不禁瞪大双眼,在脑子里模拟建设后,拍手大赞起来:“妙啊~这可是以伏兔为基准想出来的?”
  俞红豆挠了挠头,她还真不知道伏兔是个啥,便老实的摇头:“不是,我不知道伏兔,但我想的是小时候的摇篮,晃起来自然就不会感觉到颠簸了。”
  “说的也有道理。”墨守归费力的想了想摇篮的样子,忽然笑了,接过徒弟的笔在旁边也画了起来。
  第148章 回桃源村二三事
  “咦?”俞红豆看着自家老师笔下的构图逐渐成型,惊讶的张大嘴。
  墨守归画的是局部构造图,把俞红豆画的那辆平板货车下的减震装置单独拎出来,在那基础上拓展,增加了两个弹簧,设计成了一个由三个弹簧组合成的压力板状的装置。
  “将这个与车厢链接,再包铸革带纹,减震效果就会增强一倍有余。”
  “我之前看《异海志》,曾经有人提过海外岛上有一种胶,变成固体后,坚固且具有弹性,若能弄来做成车轮或包裹车轮,想必效果更好。”
  墨守归给小徒弟讲述他的这个构造的理论,顺便提了一嘴只闻未见的材料。
  可就是这一嘴就激活了俞红豆的畅想,海外啊,对于现在的背景来说,那可是好东西扎堆的地方:“老师你等着,将来我肯定找人出海给你把那个胶找回来!”
  “哈哈哈,好!”墨守归和闻道之互相看了一眼,老怀大慰的抚须大笑起来。
  俞红豆再次路过庆朝娘娘坟,她打算下午带着老师过来的时候,把这几个地点签了,就算把最近积攒的签到点数都用了也没关系。
  因为她的绘画技能已经升到二级过半,拳脚功夫也因为勤练快到二级,射术还差一点就三级,所以她马上就会回收一批点数。
  此时不算农忙,村里好些人蹲坐在家门口的树下唠嗑做手工,三辆马车招摇过市,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待看到俞三郎之后,便都抻着头打起招呼来。
  俞三郎一路走一路拱手,饶是这样身后还是跟了一群人直接到了俞家门口。
  隔壁听见动静,孙氏从院里探出头看了一眼,正看到俞三郎扶着许氏下车,立刻回身招呼儿女,叫儿子去找他爹,又叫女儿出来帮忙。
  一时间寒暄的,看热闹的,一大堆人把三房门口围得热热闹闹的。
  桃源村似乎没什么变化,但没住多久的家里却略显空旷。
  俞红豆带着旺旺在院子里跑了两圈,看着旺旺在她和娘亲手种下的野蔷薇根下尿了泡尿,不禁扶额叹笑。
  俞三郎打发了围观的村民,只说要先安顿客人,然后去给爹娘请安,晚点才能跟村里人叙旧,便闭门谢客了。
  闻道之和墨守归住在门房,房间不大,好在是隔开的,不至于让两个先生跟小厮住一个房间。
  “委屈先生们了,我盖这宅子时,没想到能发家这样快,倒显得有些局促了。”俞三郎先跟两个先生致歉。
  这两位不出世的大拿都是身价不菲的世家子,屈居在一个小小的庄子里教导女儿已经够委曲求全的了,结果这会儿住的更憋屈,俞三郎都怕二人生气。
  “这有什么委屈的,别当我们是老尚那种娇气人儿,闻兄我不知,但我曾困在密室一年多,差点饿死。”墨守归心情很好,难得的自暴曾经的糗事。
  “哈哈,我与墨兄相反,我曾以天为被以地为席住在旷野三个月。”为了画日升月落,满天繁星,闻道之为此自豪。
  “嘿嘿,老师们也是体验不同的生活了,我哥说了,明儿有空带我们去山里露营呢!”俞红豆笑嘻嘻的给自家爹爹和老师们解围。
  俞松:“……”我没说。
  两个老师留下休息,钱姑姑和钱三妹收拾屋子准备午饭。
  俞三郎和匆匆赶回来的俞二郎带着全家往老宅去了。
  “二伯母,大伯和大伯母怎么样了?”俞红豆有些好奇的走在孙氏旁边小声打听。
  他们不会看到自己发疯吧?难得回来看看爷爷,俞红豆不想再刺激他老人家。
  “挺好的,你大伯母……又有了身孕。”孙氏大概猜出小侄女问这话的意思,示意她别担心。
  “哈?”俞红豆和许氏都是一脸懵逼。
  “啥时候的事儿?”许氏有些不可思议。
  俞红豆忽然反应过来,她大伯母今年好像也才四十而已。
  早先是刚过了灾年,家里人身子都有亏损,所以没有孩子,这几年生活水平提高了,再怀个孩子还真不是稀奇事儿。
  想到这个俞红豆不禁看向她娘,她娘比大伯母小六七岁呢!
  “才一个月出头,两口子怕留不住,非得等三个月胎稳了再往外说。”孙氏摇头,不让说,不让说,结果第一时间就告诉老爷子老太太了。
  “大嫂有了也是好事儿,再也不提银杏了。”孙氏对银杏这个大侄女真是一点好感都没了。
  “哎~”胡桃在旁边听到大姐的名字,轻轻的叹了口气,瞥到看着自己的俞红豆,拉着小堂妹往边上说悄悄话。
  “本来大伯和大伯母寻死觅活的逼着爷奶去找你们帮忙找人,后来爷生气发话让他们滚出老宅,这才不说话了。”
  胡桃对大堂姐的迷之操作表示不解,生气她不自爱,非得跟麻赖子那样的货色搞在一起,恨她不争气,又担忧她过不好。
  “我做了好几回噩梦,梦见大姐灰头土脸的哭,说自己后悔了。”胡桃小声嘀咕。
  俞红豆扬起眉毛,那确实得灰头土脸的哭。
  爹只说把人送到黑矿,可哥哥却跟她说,爹最后还是心软了,跟黑矿的人说别叫人欺负她,给她找个人嫁了,就在那待一辈子别出来了。
  俞红豆真的不觉得爹这是心软,对于俞银杏那种心比天高一心想要出人头地嫁个好夫婿的人来说,在那嫁人待一辈子,才是真正的戳心惩罚。
  二房不知道其中的细节,只恨俞银杏不检点,差点连累自家女儿的婚事,所以这话就不必说了。
  “二姐你订婚都挺顺当的?”俞红豆转移话题,六天前她这个二堂姐跟那位侯慕林已经走了过礼,正式定亲了。
  “就,挺好的。”胡桃本来想说就那样,但脑子里闪过那天那人说的话,忸怩的笑了一下改了口。
  “嘿嘿,二姐,你知道这次我们为啥回来吗?”俞红豆看她羞得耳朵都红了,也不敢再调侃。
  主要是怕二堂姐恼羞成怒收拾自己吗,俞红豆果断的止住话题,嘿嘿一笑,给她这个爱八卦的二姐暴第一手瓜。
  “?”果然,胡桃立刻收了羞怯,双眼闪亮的看着小堂妹。
  “咱红豆成官家小姐了。”俞红豆刚要卖关子,身后的俞松忽然凑过来,直接揭露了谜底。
  “……”
  第149章 安父母心以繁家
  “哥!”俞红豆气得跺脚,举起拳头追杀他。小姑娘家说话,你个臭小子插什么嘴!
  “哈哈哈~”俞松笑着跑开,旺旺瞅瞅自家主人,冲上前咬住俞松的裤脚把他往回拖。
  “哎哟~你个小家伙还挺会看脸色。”俞松扯了扯腿,弯腰一把薅起旺旺一起往前冲。
  “三弟,小松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兄妹俩笑闹之间,孙氏先反应过来了,不过她有点不敢信。
  “二哥二嫂,县太爷给我荐了个官,就在县里当县尉,这次回来就是给爹娘报喜的。”俞三郎骄傲又赧然。
  “真的?!”俞二郎和孙氏同时出声,声音大的让前面追打的兄妹俩的脚步都停下了。
  俞三郎点了点头,许氏也跟嫂子肯定的点了点头,这事儿没法瞒也没必要瞒着。
  进了老宅的大门,一向寡言的俞二郎难得抢话,把弟弟当官的事儿说了。
  俞老爷子愣了片刻,忽然一拍大腿连声叫好:“好!好好~我俞攀石这辈子没白活!”
  俞红豆看着不过一个月没见就满头白发忽然苍老的老爷子,有点心酸,一把年纪了还要为儿女子孙操心上火,也难为老爷子了。
  俞三郎也心疼自家爹,他知道爹是真的伤心。
  虽然因为大哥大嫂,闹得家庭不睦,兄弟失和,但大哥大嫂有贼心没贼胆,惹不出大祸来,老爷子最多就恨其不争气。
  可这次银杏整了一出苦肉计对堂妹见死不救,还闹出麻赖子和丁家的事儿来,这样的恶毒打破了老爷子心里的底线,让自认厚道传家的老爷子心态崩了。
  俞三郎看了眼从他们进门就一直没动静的大房,摇了摇头。
  身份地位不同,看事看人的态度就不同了。俞三郎觉得他们家现在跟老大一家已经是两路人。
  前尘往事定然是不会忘的,但他现在有更远大的志向和目标,不愿再为目光只有一寸长的老大一家浪费一点时间和精力。
  不过爹娘得顾,说句不好听的,就算跟二房关系好,但村里能够牵动他,给他造成困扰的只有爹娘。
  现实点说,爹娘去世,他要守孝丁忧,刚到手的官职,没坐热乎就得飞了。
  “爹,山上的花椒和生姜都长势不错,多亏了你和二哥,还有村长他们看顾。”
  “我给你透个话,只要今年这茬长得好,往后咱们村说不得要成为举国闻名的产地,到时上头必有嘉奖。”
  俞三郎说的是实话,他本来是计划挑头干好这一年。
  收获了头功,就把这个活让出来给二哥和村长管。
  之前没想过爹,主要是爹年纪大了,该颐养天年了,只是没想到闹出这出事儿,爹的心气儿垮了。
  “再有一个,咱们村附近的山里发现了金矿脉,估计下半年就要开采……”俞三郎给了自家爹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俞老爷子毕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一下就反应过味儿了,但凡有矿的地方便有人,有人便热闹繁华。
  到时村子周边都会跟着兴盛,说不得桃源村就会变成桃源镇。
  如此,便是家中子女再不争气,只要守住宅子,随便做点小买卖也饿不死了。
  老爷子想到这倒不是还惦记着老大一家如何生活,而是想的往后四代五代儿孙。
  他漂泊多年,落在此地生根,别的野心没有,只想俞家能从此生根发芽长成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这是一个他自小的执念。
  如果俞红豆知道老爷子的所思所想,定会吐槽一句老封建。
  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大清亡了那么些年,还有许多为了生儿子生孙子做出各种奇葩事儿的人呢。
  “爹,大哥一家心空手大,我跟老四都刚起步,出不得一丝差错,还得您和娘多盯着一些。”俞三郎最后又补了一句。
  如果说前面只是激发老爷子的好胜心,这一句便是给老两口上了弦。
  这下就连在旁边一直没插话的老太太都点头了。
  “老三你放心,我跟你爹就拘着他们在村里,有啥事儿了也跑不了大样儿。”老太太把心里对许氏这个儿媳的嫉妒之意抛开,拍着胸口保证。
  有了一致的目标,老爷子老太太都精神多了。
  问了几句庄子上的事儿,又聊了几句城里生意的事儿,三房在城里开铺子这事儿没瞒着老两口,但生意有多好,他们暂时还不清楚。
  约好晚上一起吃个家宴,俞三郎带着二哥去村长家了,许氏孙氏带着红豆和胡桃慢一步往家走。
  临出院门,俞红豆瞥了一眼大房的窗户,见那窗户开着一道缝,里面传出一声“呸”。